粉墨

庶女生存手冊 粉墨 木魚哥

接下來的兩三天春酒,擺得都相當體面,裡裡外外辦得都很熱鬧,家裡也沒有出多少亂子。就是於翹在於安的陪伴下,都相當安分守己,沒有又玩失蹤。

七娘子多少放下心來:於翹畢竟還算識趣,讀得懂自己無言的警告。

無須擔心於翹,到了最後一日春酒,七娘子居然也有空在太夫人、許夫人身邊陪侍,招待着客人們一道看戲。

最後一天春酒,請的都是和許家沾親帶故的世家,大太太和權瑞雲當然是婆媳都要賞光,秦家大舅閤家已經上任,回京入部的二舅一家卻也都來了,大太太和許夫人一道引着七娘子拜見了,二太太就誇七娘子,“大嫂寫來的信裡,也誇過七娘子,年紀小小,卻是幹練得很,這家務上手才幾個月,看着倒像是當了幾年的家一樣。三妹真是好福氣!”

當着衆人的面,二太太要給七娘子做面子,許夫人當然配合,她一下就握住了七娘子的手,作出了推心置腹的樣子來。“不是我當着四妹的面說客氣話,小七實在是可人意兒,家裡家外那麼多的事,她是辦得滴水不漏,偏偏又衝正平和,有了她當家,我不知省了多少心思!就是四郎、五郎,也都被小七教得很好,鳳佳娶得到她,福氣倒不在他本人身上,在我老婆子這裡。否則,我哪有心思到外頭去養病?還不得老老實實地在家伺候婆婆——也是婆婆疼我,捨得放我出門去。”

太夫人呵呵笑,“你這話說得就不對了,裡裡外外也操持了二十多年,還不讓你躲躲懶?”

婆媳倆就相視一笑,顯得分外的和睦。

大太太看了看七娘子,一時間卻有些不是滋味。

她張開口要說幾句別有玄機的話時,七娘子卻早已將她的神態收進了眼中,忙搶着道,“小七哪有舅母和婆婆誇得這樣好?就是有一點點功勞,也多虧了在家時,娘和五姐教得好。就是四郎、五郎,也都沒有怎麼教,就已經很乖了。”

也就只有七娘子,還會時時刻刻地將五娘子掛在嘴邊了。

大太太心底一酸,話就沒有說出口,只是連連道,“是小七本來就好,不用我們教,也是好的。”

或許是因爲七娘子提起了五娘子,衆人也都靜了下來,許家隔房的一位嬸子笑道,“瞧呀,崔子秀上場了。”

場內頓時靜得落針可聞,就連太夫人都坐直了身子,拿了一副玻璃眼鏡出來,從流觴館的窗戶外望了出去,眯着眼睛仔細地鑑賞起了崔子秀的丰姿。一邊二太太低聲和許夫人笑道,“這幾年,麒麟班的這個崔子秀,真是紅遍了京城。我看貴府的老祖宗,都像是極爲喜愛。”

許夫人也低聲笑答,“本來婆婆也不大覺得他好,是這幾天看了幾齣戲,看出的好來。”

她還要再說什麼,太夫人已經擺了擺手,兩人便不再說話。七娘子來回看了看幾個女眷,也收攝心神,運足了目力,去打量崔子秀這個人。

她不懂得看戲,對場上的戲文,當然也是似懂非懂,只隱約知道這唱的是《四郎探母》裡《坐宮》一折,崔子秀串的當然是鐵鏡公主,這是生旦戲,旦角戲份吃重出彩,崔子秀一上場,唱腔亮而婉轉,身段柔媚,真是有穿雲裂石之聲,天魔亂舞之態。衆人看得都是如癡如醉,倒是七娘子對京劇本來沒有興趣,只是着力打量崔子秀的舉手投足,卻也沒有看出什麼特別的不同。

她心裡有事,又悄悄地站起身出了主廳,藉故到偏廳裡,隨便找了一個小丫頭來問了些閒話,偷眼打量起了於翹。

這偏廳中坐着的都是跟着各家主母來做客的姑娘家們,個個也都是戲迷。此時見了這麒麟班的生旦,也都是如癡如醉,有些城府淺的,竟有隨着兩人的唸白微微開口默誦的。於翹自然也不例外,她雙眼放着喜悅的光,直盯着戲臺不放,竟是連七娘子的打量都沒有察覺出來,倒是於安發覺了七娘子的目光,偏轉過頭,和她相視一笑。

七娘子卻倒更放下心來:只看廳內衆少女的情態,就可知道如果有機會的話,她們恐怕也會爭着崔子秀的素顏。追星族一事古已有之,即使是最高貴的少女,也抵擋不住人性兩個字。

她又有些自嘲:在大宅門裡生活得久了,好像看什麼,都出一點嫌疑來。

七娘子就轉過身悄無聲息地回了正廳,正好一齣坐宮唱完了,衆人都互相議論,“果然還是男班的戲經得住品味,尤其是崔子秀,在旦角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就是太夫人都囑咐七娘子,“一會兒多賞那個旦角幾兩銀子,也別讓他覺得我們小氣了。”

她這一發話,衆人都有賞賜隨着,來逗老人家高興,也有賞金鏍子的,也有賞十餘兩銀子的,也有隨手脫了下人手上鐲子來賞的,也都是給許家做面子,太夫人自然大悅。七娘子安排出了一盤金珠賞到下頭去,晚上回來就和許鳳佳感慨,“當年琵琶女自述一曲紅綃不知數,這崔子秀也不算差了,唱一齣戲,光是賞錢就有近三百兩,還不算賞下的金鐲子。算起來,是平常人家半輩子的開銷了。”

許鳳佳也笑道,“這算什麼,畢竟我們大家大族的,行事也有分寸,決不會過分奢靡,那一等商人戶平時請他去唱。我聽林家三哥說,光是給崔子秀一個人的脂粉錢就要五百兩,別的另算,你當他一年能掙多少銀子?”

七娘子屈指一算,也不禁咋舌,想了想卻也笑道,“全國也就是這麼一個崔子秀了,京城裡上千個戲子,要都和他這樣,那也不能。就是我真的沒有天分,看他是怎麼都看不出個好來,也不知道怎麼那麼多人迷他!妝厚成那樣,卸了妝長什麼樣子都看不出來。迷他什麼呢?一個大男人做出女人的情態來,要迷,也是你們男人來迷嘛,我是不知道女眷們迷他什麼的。”

許鳳佳望了七娘子一眼,不期然就笑道,“你表哥……”

見七娘子眉立,他又轉了口笑道,“你表哥說,讓我們明天早點過去,在他家吃箇中飯。明早請過安,和祖母、母親打過招呼,我們就出府去。”

七娘子又哪裡不懂得許鳳佳的潛臺詞?究竟像封錦這樣,和皇上有曖昧關係,不管他本人如何,外人看來,總是一輩子洗不去的污點。以許鳳佳的性子,讓他去和光同塵,與封錦培養什麼兄弟朋友間的情誼,雖不說絕辦不到,但口頭上一點便宜,他卻是要佔的。這位少年將軍,畢竟還是有少年將軍的傲氣。

她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教訓許鳳佳,“我一輩子也就這麼一個親表哥,最難得是全心全意地要幫我們,從前你看不起他,我不說什麼。可現在你要用他,又還不起他,許鳳佳,你覺不覺得你很過分?”

許鳳佳抿了抿嘴,淡淡地道,“我不喜歡他,卻並不是因爲我看不起他。”

七娘子再細心一想,就不禁失笑。“幹嘛,你還介意去年的事嗎?早就和你說過了,我和表哥之間清清白白的,沒有一點見不得人的地方……”

見許鳳佳別過頭去不說話,她不禁更好笑,“喂,許鳳佳,許鳳佳?”

小夫妻打打鬧鬧,箇中旖旎,自然不足爲外人道,鬧了半宿,第二日早上起來,自然又言歸於好。兩個人到太夫人那裡坐了坐——難得平國公也在,許鳳佳又是藉口要到蕭家去小聚,要把七娘子帶出去一天。

如若是別家,太夫人說不定還不會放人,不過自從孝安皇后受封之後,林家三爺一下就成了朝野間的大紅人,太夫人非但一口答應了下來,還當着衆人的面囑咐七娘子,“和林家三少奶奶,可以多親近親近。”

權貴之家,雖然也有自己的風骨,但趨炎附勢,也是人之常情。太夫人這樣說,衆人都神色如常,四少夫人甚至和七娘子開玩笑,“恨不得我能代六弟妹去呢。”

七娘子彎了彎眼睛,避重就輕。“這也得看性子合得來合不來,或許人家看不上我們,我們也不必搶着去阿附,那就沒意思了。”

太夫人連連應是,“那是當然,六孫媳這話說得有道理。我們家雖然只是中等人家,但也不是沒有骨氣的。”

自從七娘子接過家務,太夫人對七娘子的態度,就日趨軟和,非但沒有再綿裡藏針,話裡話外,竟是帶出了幾分真心的欣賞。像如今這樣的對話,從前也就只有五少爺和五少夫人能有這樣的待遇了。太夫人這話說出來,別人猶可,第一個於安就忍不住五房,就是大少夫人,都不免好奇地瞥了五少爺一眼。

五少爺有了幾分微微的不自然,他擡高了聲調,誇張地和四少爺說起了外頭的公事。——自從去年夏天,平國公親自做主,發落了張賬房一家,臘月裡吳勳一家又跟着倒了黴,五少爺似乎就經常有幾分微微的不自然。

倒是五少夫人靜若止水,似乎並不以太夫人對六房的恩寵爲異,她甚至擡起眼來,衝着七娘子善意地一笑,輕聲道,“六弟妹真是天生當家的料,這不軟不硬,不卑不亢的,纔是我們這樣人家行事的道理。”

七娘子瞳仁一縮,也跟着五少夫人笑了起來。“五嫂真是客氣了……”

要不是太瞭解五少夫人,恐怕她都要以爲,這位冷酷毒辣的人物,是已經被自己整得服服帖帖,不敢有一絲桀驁了。

她閃了平國公一眼,不禁就在心底嘆了口氣。

這個五少夫人,也實在真是她生平罕見的對手。這小半年來,她韜光隱晦,半點都沒有和自己作對,什麼時候,也都對自己客客氣氣的。在平國公心底的印象分,恐怕是又掙回了不少。

和這樣的人對壘,拼的就是一個忍字,誰要忍不住先出了招,恐怕就要落於下乘。而五少夫人上一次就吃虧在沒有忍到家,這一次還會不會犯一樣的錯誤,也很難說。

從許家出來,許鳳佳帶着七娘子到蕭家打了個轉,便告辭出來,由心腹小廝一兩人並立夏跟隨伺候,在四九城裡東折西拐,很快就進了教場衚衕盡頭的小院子。

這一次,封錦依然是親自出迎,不過態度就要隨意得多了,對許鳳佳也不再似第一次相見一樣,客氣中,含了三分的疏離。

“世子。”他的招呼帶了一絲隨意,“表妹。”

許鳳佳當着七娘子的面,提起封錦沒有多少好話,在場面上卻要得體得多,他親熱地一把攙住了要行禮的封錦,笑道,“表哥客氣了!”

又吩咐七娘子,“是我和楊氏要向表哥行禮纔對。”

七娘子抿脣一笑,規規矩矩地向封錦行了禮。“表哥新年如意。”

經年不見,封錦的風姿,卻還是一如既往,雖然形容有些清減,但那一股溫潤的氣度,卻是被歲月琢磨得更加柔和圓融。他仔細地端詳了七娘子一會,才笑道,“表妹看着也很如意。”

又瞥了許鳳佳一眼,打趣,“總是表妹夫今年人都在京裡的緣故。”

許鳳佳頓時縱聲大笑,得意之情,溢於言表。他拍了拍封錦的肩頭,笑道,“表哥難得這樣風趣,怎麼樣,今年冬天很少見到你,問了一圈,都說表哥是身子不好……”

就和封錦兩個人當先勾肩搭背地進了屋子。

七娘子微微有些無奈,她搖了搖頭,又自失笑:以許鳳佳平時的倨傲,他能做到這樣,也算是給足了自己面子。就算還透了三分假,也不好再要求更多了。

封太太和封綾雖然不便出來迎接,但自然打發了丫鬟們出來引導,將七娘子接進屋中彼此見過。封太太就叫封綾幫她看看,“看看善衡是胖了還是瘦了!”

她眼神空茫,看來是已經全盲,行動都要封綾並丫鬟們引導,才只是半百之年,頭髮卻白了一大半。七娘子看在眼底,不禁也有些心酸,她笑着衝封綾擺了擺手,輕聲道,“舅母請放心吧……世子爺對我很好,小七這一年來,身子骨也壯實得多了。”

封太太連連點頭,“壯實就好,壯實就好。”

不禁又流露了幾分感傷。“什麼時候能生個大胖小子,抱來見過舅母,舅母也就……”話說到一半,又咽了下去。

封綾和七娘子目光相遇,兩人都是欲言又止:封太太嘴上雖然不說,但心底似乎還很介意封錦到了這個年紀,還遲遲沒有成親。

可在這件事上,卻沒有人敢於催促封錦,七娘子自然不能去碰觸這個禁忌,看封綾的表情,似乎也並沒有代母親催促兄長的意思。

七娘子趕快就轉了話題。“去年我來訪的時候,黃先生才離京不久,恐怕和舅母、表姐沒有過多的聯繫。今年如果她沒有回京,只怕也在別的地方安頓下來了,不知道有信到沒有呢?”

這番話,果然是吸引了封太太的注意力。這位中年婦人頓時一偏頭,關切地望向了七娘子。“善衡這麼着急要找黃先生,是因爲纖秀坊的事麼?”

她提起來纖秀坊,七娘子倒有些汗顏:這一年來自己事情太多,忙得厲害,大太太給的分號又在江南,說起來,是真的沒有怎麼用心經營過這份嫁妝。

“那倒不是。”她瞥了封太太一眼,多少心事,千迴百轉,最終,還是說了實話。“是有一些當年的往事,想要問一問黃先生。只是我們送信的人到了餘杭,卻也是遍尋不遇,當地的人都說,黃先生並沒有回鄉,還反問我們,以爲黃先生人還在京裡呢。”

黃繡娘一個未嫁女子,不在京城,所有人自然都以爲她回家去了,沒想到餘杭也沒有她的蹤跡,大秦又不比後世,要找一個人說簡單是簡單,說難也難。這麼一個浮萍一樣的女子,就是死在了半路上,恐怕都不會有人收屍,這下不要說封太太,就是封綾都大有關心之色。“或者可以請哥哥……”

“你哥哥手中固然有些權柄,但也不是我們閨閣中人可以當作私器隨意指揮的!”封太太卻一下變了臉色,厲聲呵斥。

封綾頓時就低下頭去,沒有做聲。封太太又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才疲憊地對七娘子道,“真是讓善衡看笑話了……正是因爲子繡手中權重,他的日子過得才戰戰兢兢的,這麼大的年紀了,連個妻室都不敢有……”

七娘子心中雪亮:封太太這是預先來堵她的口,使七娘子不好提出由封錦來追查黃繡娘下落的事。

看來,對於當年的往事,封太太心中也並不是沒有秘密。甚至很有可能,黃繡孃的行蹤,就是她幫忙遮掩。

她不動聲色地附和了起來。“子繡表哥的確是爲國爲民,鞠躬盡瘁……”

不知道能順利更到前臺嗎?

光顧着擔心這個,別的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汗。

能看得到的要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