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寧

庶女生存手冊 歸寧 木魚哥

“桂家也是大族!”她就笑着向大太太提起了自己在西北的見聞,“前些年在西北的時候,雖然還小,但是依稀還記得,有些落魄的族人,也不過就比尋常農家稍好些罷了。”

世家大族,必然是興旺發達,子孫無數,除了核心的幾房之外,旁支偏房也不可能個個都財大氣粗。大老爺要不是自己爭氣考上進士,又娶了秦家的小姐,這一支也早沒落了。

大太太就笑着點了點頭,“能和我們家說親事的,也就是桂家的老九房了!”

桂家是武將,和楊家又不一樣,進了軍隊,軍功就是自己殺出來的。桂家九房歷年來子孫旺盛,多出驍勇之士,已有隱隱躍居大房之上的勢頭,如今的鎮西將軍桂明就是老九房出身,年紀才只三十餘,就已立下了幾件大功,大有把桂家的名頭髮揚光大的意思。

“皇上這幾年恐怕又要在西北生事。”大太太就分析給七娘子聽,“以桂將軍的勇猛,想要不大放異彩恐怕都難。”

桂家正處於上升期,又是相較文官更安穩的武官,兩家同爲陝西世家,多年來聯絡有親,是很合適的結親對象。

就是因爲太合適了,大太太恐怕未必願意把三娘子說過去吧。

七娘子就有些驚奇地望着大太太,“按母親的意思……桂家竟是不可多得的上等人家了?”

大太太就微微一笑,“要說不好,卻也是有不好的地方,你沒有去過天水,怕是不知道。這些年西域亂得很!商路不通,就很少有人往西北走……雖然是邊境重鎮,但卻十分蕭條。”

天水雖然也有塞上江南的稱號,但和魚米之鄉蘇州比,恐怕就少了幾分繁華。

更不要說這些年邊境一直不大太平,時不時地就會爆發幾場小規模的戰爭,駐守在天水附近的將領,隨時都有出征的可能。

嫁進這樣的家庭,就算有權有勢,恐怕生活也沒有多少趣味吧!

“再說,桂家家風嚴謹正派,鎮西將軍雖然這幾年漸漸地起來了,但恐怕手裡卻沒有多少銀錢。”

大太太的這句話,才揭露了桂家最大的弱點。

又是隨時可能披甲出征的武將,家裡又沒有多少錢,三娘子嫁過去雖然誥命不低,但說起來,生活趣味和初娘子、二娘子比,那是天上地下。

這門親事要是說起來,也不能說不體面。桂家的幾個兒子將來肯定都要上沙場征戰四方,有父老護航,只要能在戰事裡存活下來,四品的指揮僉事,那是穩穩落袋的——李姑爺要做到四品官,還不知道要打熬多少年的資歷呢!大老爺就算知道了,恐怕都不好多說什麼。三娘子一個庶女能嫁進這樣的人家,那是她的造化!

私底下,卻是甜苦自知了……大太太也真是費盡了心思,才爲三娘子物色了這麼一門親事!

“母親真是深謀遠慮!”七娘子就順口誇了大太太幾句。

就好像大太太分析的那樣,這門親事有利也有弊,對三娘子來說,也算是比較理想了。

畢竟桂家的嚴謹家風,七娘子在西北時已是親眼見識過的,這樣的家風下出來的子弟,多半都是品行端方,行事得體……

總比嫁給京裡的紈絝要好得多吧?

大太太卻又略微露出了愁容,“話說回來,桂家這一代竟沒有庶子!幾個兒子都是嫡出,偏生三娘子只和嫡長子年紀相當,恐怕桂家還看不上三娘子做嫡長媳!”

七娘子不禁嚇了一跳。

嫡長媳,那就是將來的當家主母。

老九房的當家主母,也就是桂家的宗婦。就算桂家落魄到了極點,也不會娶進一個庶女來做宗婦的。

“西北可不比咱們江南!”她連忙勸阻大太太,“對嫡庶之分,看得要比我們南邊更重些……我看,母親還是別開這個口,免得壞了兩家的交情。”

大太太就露出了一抹笑。“桂家二小子今年也有十二了,要不是不想讓三娘子寄在我的名下……”

現在大家都小,兩歲的差距看起來還不算什麼,可等到結親後,給三娘子生育嫡子的時間就少了點。

大太太這又給三娘子挖了一個坑。

七娘子卻有些不以爲然。

鎮西將軍是從二品的官職,從官銜上,是要比大老爺的從一品低了兩階不錯,但相差也沒有大到桂家能以嫡子迎娶庶女的程度。

當然,如果是嫡次子迎娶養在太太名下的庶女,那是另外一回事。但僅僅以三娘子的庶女身份,即使大老爺現在權傾江南,嫁給桂家嫡子,也算是高攀了。

不過,她已經否定了桂大爺,現在再否定一個人選,大太太就算也明白裡頭的道理,卻未必會高興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庶女頂撞。

“聽着倒像是門般配的親事。”七娘子眉眼彎彎,“不過,小七年紀小、見識淺,這麼大的事,也不敢輕易就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大太太果然有了些不耐煩,就皺了皺眉。

她正要說話,七娘子連忙又補了一句,“大姐姐眼看就要到蘇州了,母親若是還覺得有什麼不妥,不妨問一問大姐姐,倒比問小七更穩妥!”

大太太以往與七娘子商議的,不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二娘子的嫁妝給都給出去了,大老爺就算再生氣,又能改變什麼?

許夫人爲了什麼四處求神拜佛,也不關楊家的事。

與桂家聯姻這麼大的事,的確是不能僅憑七娘子的幾句話就定下來。

大太太也想通了裡頭的道理,一時心平氣和,對七娘子,倒是又多了幾分好感。

從來養在太太身邊的庶女,再沒有不爭寵的。

七娘子與初娘子就沒有見過面,自然談不上什麼姐妹之情。

又都是走錦囊袋、智多星的路子。

難得七娘子還能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的稚嫩,把表現的機會讓給初娘子。

她看着七娘子的眼神,又多了幾絲溫情。

“最近這段時間,銀錢還湊手吧?”就關心起了七娘子的起居。

“平時也沒有什麼花錢的地方。”七娘子也很給大太太的面子,露出了欣喜的神情,“錢匣子滿得都要合不攏了。”

大太太心情大好,“這纔是正院姑娘的體面。”

又吩咐七娘子,“過幾天八娘子就要進家學了,她身子骨弱,你五姐又是個粗心的,少不得你多留心些,別讓她在家學裡出了什麼事,我也不好見你二嬸。”

家學雖然名義上是大房、二房合辦,但其實一直是大房的兒女就學,八娘子如果出了什麼意外,大房當然難辭其咎。

七娘子心中就是一動:大太太對二太太的態度,不知不覺間,已經完全和緩下來了。

她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出口探問。

大太太三月底就收到了桂家的信。

卻要進了五月,才和她商議。

恐怕心底對她還是有所疑慮。

暫時依然要忍。

七娘子就笑着應了下來,又起身告退,“大姐姐要歸寧,母親這裡想必是事多的,小七不打擾母親了。”

大太太也微微笑着,目送她出了東稍間,又轉過堂屋窗下,進了通向西偏院的夾道。

她的容色又漸漸深沉了下來。

王媽媽進了屋子,低聲回報大太太,“幾個小丫鬟家裡都查過了。”

大太太神色一動,“怎麼樣?家裡都還清白吧。”

王媽媽低低地應了一聲,“都是太太從孃家帶來的陪嫁出身,和這府裡的下人,沒有什麼來往。”

大太太的陪嫁家人也有十多房,這麼多年下來,在府裡也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勢力。

大太太就漫不經心地點了點頭。

王媽媽想到了自家二小子談起立春時的神色,心下就是一緊。

咬了咬牙,壯着膽子低聲開口,“不過,到底年紀都小,還是離不得經事的大丫環調教!”

大太太就嘆了口氣,“那就把立春給了九哥吧!橫豎,也服侍他小半年了。再換上一撥,也着實有些不大好看。”

王媽媽不由得大喜。

卻又納悶了起來。

“不是說把她抽調回主屋……”當通房來培養?

“小七是個得體的孩子。”大太太卻忽然說起了七娘子,“倒是沒有往九哥身邊安插人馬的心思。”

王媽媽一下就出了一脊背的冷汗。

就想到了在西偏院住着的日子裡,立春和七娘子來來往往的細節。

“她纔多大!”她的聲音有些微不可覺的顫抖,“身邊的人,還不都是您給的。”

大太太也不禁自失的一笑,“這小半年來,我冷眼看着,立春和她倒沒有多少私交。”

也就是說,這兩人是單純的互相欣賞,丫鬟欣賞小姐穩重的性子,小姐欣賞丫鬟能幹的表現。

深宅大院就這麼點地兒,誰和誰都能扯得上關係。避諱來避諱去,也就沒人能用了。

只要立春還是大太太的人,以她的身家背景,當然是九哥屋裡大丫環的不二人選。

王媽媽暗暗透出了一口長氣。

連忙做恍然大悟狀,“原來如此!”她恭維,“太太的心思真是深遠!”

“你這就不懂了。”大太太指點王媽媽,“九哥年紀小,展眼又要進東偏院……”

這麼小的孩子,哪裡知道是非好惡,身邊的人向着誰說話,他當然也就向着誰了。

如果立春被七娘子收服了,暗地裡向九哥說些不三不四的淡話……

王媽媽乾笑,“太太真是深謀遠慮!”

大太太就笑着擺了擺手。“哎喲,”又叫了起來,“倒是忘了和小七商量一件事。”

就要叫王媽媽把七娘子再叫回來。

想了想,又笑道,“算啦,橫豎初娘子不日就要回來了,問她也是一樣!”

初娘子端三日一早就到了楊府。

她帶着兩個陪嫁丫鬟並姚媽媽,春風滿面地進了正院堂屋。

“娘!”初娘子親親熱熱地喚了一聲,就在紅蒲團上跪了下來,結結實實地給大太太磕了三個響頭,“足足有兩三年沒見了!”

大太太滿面是笑,彎身親自把初娘子扶了起來,“我看看我看看——瘦了!”

“是富態啦!”初娘子笑着摸了摸臉,“生完大姐兒就胖了十多斤,整個人圓滾滾的,這幾個月慢慢的才瘦了下來。”

這是個清秀的少婦,身穿柳綠連格對襟襦裙,越發顯得體態豐盈、珠圓玉潤。一雙不大的眼彎得若月牙兒一般,寫滿了久別重逢的喜色,卻又並不過分輕浮。

七娘子就看了看三娘子。

這兩姐妹倒是很相似,都有一張圓臉。

三娘子原來是全盤照搬了初娘子的做派……不過,見了正主兒,倒覺得她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她心不在焉地思忖。

初娘子已是從姚媽媽手裡接過了小囡囡,抿脣向大太太獻寶,“這是大姐兒……一路睡下船,睡上車,進了家門,還是在睡!”

初娘子身上穿的不過是上等湖緞,大姐兒的襁褓卻使的是錦繡堆金的蜀錦,大太太接過來先看了看襁褓,就不由失笑。

“這孩子,陪嫁也不是給你這樣折騰的。”說着,她便親暱地點了點初娘子的額角,才抱起大姐兒掂了掂,“倒是不輕!”

“足足六斤多的大胖閨女,平日裡也是能吃能睡……”初娘子笑着和大太太說起了大姐兒的起居瑣事,大太太聽得滿眼是笑。

姚媽媽並兩個陪嫁丫鬟便拜見了大太太,由底下人領着退了下去。

初娘子就笑着和姐妹們一一拉了手,“得閒了千萬到餘杭來做客!莊子上很幽靜,一點都不髒亂。”

她說的話雖然平常,但合着那盈盈的笑,就透着情真意切。

見到七娘子,初娘子略微頓了頓,才笑着拉起了七娘子的手,“還是第一次見七妹妹!這家大業大,也有許多不好,兄弟姐妹們不能常在一處!”

七娘子也堆出了笑,“見過大姐姐!”

初娘子就含着笑,上上下下地打量起了七娘子。

她做得相當明顯,但卻並不惹人反感,眼神中沒有惡意,只有單純的好奇與欣賞。

“真是個玉人兒!”就稱讚七娘子,“我們家的妹妹,個個都生得比我好看!”

楊家衆女就都笑開了,“大姐還是這樣會說話!”

“噯呀,難道我說的不是實話?”初娘子就故作驚訝,握住了嘴。“在餘杭鄉下地方呆久了,還自以爲自己生得不錯……回孃家一看,才知道是我眼淺了!”

衆人就又笑成了一團。

氣氛一團和睦。

七娘子也不由得暗自羨慕初娘子的手腕。

有這樣的口才,這樣的自嘲精神,到哪裡吃不開?

大太太抱着大姐兒,愛不釋手,又問,“姑爺怎麼不進來相見?”

初娘子忙道,“他在外頭拜見父親!也不知道姐妹們是否應該回避,一時不敢進來。”

說到大姑爺李意興的時候,初娘子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了一股淡淡的甜蜜。

三娘子面露豔羨之色,連大太太身後站的四姨娘,眼底的雲霧都散開了一會,現出了一絲絲的渴望。

期待明晚~期待明晚的加更~

順便repo一下酸奶機哦,我第一次就做得很成功真的太好了!爸媽都很喜歡吃,拿1/4的酸奶做引子,兩袋牛奶然後發酵了12小時,冰了2小時後,超好吃,很香醇但是又不會特別的酸,好吃好吃,拌了蜂蜜和花生碎,很好吃呀!不需要加糖也夠甜了,大家都怎麼拌酸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