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祟

卷一:當時年小,倚門望春風 作祟

王老爺被摘帽子的事,在朝堂上的確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風波?

四姨娘卻很快恢復了精神,連三娘子臉上,也重新現出了笑。?

王家已然是兵荒馬亂,自然沒有心思也沒有臉面再來楊家提親,三娘子的親事,也就又回到了原點。?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若是當時真許了王家,以大老爺的一諾千金,自然不會輕易悔婚……嫁到現在的王家,三娘子可就沒那麼舒服了。?

大太太卻反常地沒有被四房的喜悅困擾。?

自打消息進了江南,整個臘月並正月,楊家門前就沒有斷過車馬,男客女客輪番上陣,大老爺與大太太忙得連喝水的工夫都沒有。大太太更是犯了咳嗽,請醫延藥,又鬧得不可開交,兼着四娘子每年春天都有些哮喘,今年病勢有些沉重,百芳園內人人都有事忙,府裡就太平了下來。?

一轉眼就又進了四月。?

大太太到四月底纔想起來要請人到餘杭去接初娘子回家過端午。?

初娘子今年正月生下了李家長孫女,雖然不是男丁,李家人卻也十分高興,洗三、彌月都辦得很隆重,一點都沒有重男輕女的意思。?

大太太就很感慨,和大老爺唸叨,“還是低嫁舒坦。”?

二娘子嫁進定國侯府沒有多久,就開始主持中饋,孫家家大業大,雜事也多,許夫人、秦大人與楊家來往的信裡,都提到二娘子出嫁沒幾個月,就瘦了不少。?

大老爺也很高興“初娘子有福氣,就看今年秋闈,大姑爺能不能考上舉人了。”?

考上舉人,就有買官的資格,在二姑爺孫立泉面前,也不至於擡起頭來。?

大太太笑着點了點頭,“聽說大姑爺平時讀書很刻苦!等閒連書房都不出。”?

幾姐妹也商議着留初娘子多住幾日。?

“眼下是大姐姐和二姐姐,沒過多久,恐怕三姐姐和四姐姐也都要出門了!”六娘子倒是小大人樣地嘆了一口氣,“家裡的人口也就越來越少啦。”?

女兒多的家庭就是這樣,人越嫁越少,到最後留下來的,只有九哥。?

“也會有新人口的!”七娘子就笑着安慰六娘子,“家裡還有這麼多姨娘……通房……”?

六娘子就看着七娘子笑了笑。?

大老爺這幾個月,倒是疏遠了浣紗塢的人,專在溪客坊歇腳。?

把個霜降美得不知道該怎麼是好了,成日裡摔盆打碗的,彷彿不鬧出一點動靜,就不能顯示出自己的得寵一樣。?

不過……大太太卻沒有叫七娘子去問策。?

九哥到底還是浮躁了些,雖然是一片好意,但他的舉動,終於是叫大太太對七娘子有了些猜忌。?

七娘子卻並不焦躁。?

早在九哥受傷的那天晚上,她就預料到了會有這一天?

沒有過不去的坎。?

只要她能繼續把低調路線走到底,大太太總也不可能一直懷疑到她出嫁吧?再過上幾個月,這份沒來由的疑心,也就自然會消散了。?

幾姐妹一邊談天,一邊出了家學。?

三娘子和四娘子手挽着手,早去得遠了。?

五娘子就提起了大姑爺李意興,“……當年上門來迎娶的時候,我恰好病着,沒看着大姐夫的模樣,去年來送節禮,偏巧我又不在,也不知道今年他會不會陪着大姐姐過蘇州。”?

六娘子笑道,“大姐夫也不過就是一個鼻子兩個眼,老實巴交的,多俊俏也沒有。”?

五娘子轉了轉眼珠,“那也要看和誰比了,若是和貌寢狀元比,大姐夫也算是個翩翩少年郎,可若是和銀花案首比嘛——”?

貌寢狀元說的是上科魁首範智虹,雖說也是個少年才俊,二十郎當歲就中了狀元,但醜得連皇帝見了都驚呼起來,他貌寢狀元的名聲,也就傳遍了天下。?

最近這幾個月,五娘子總是很積極地議論着封錦。?

七娘子在心底嘆了口氣,只好安慰自己:這個年紀的小女孩,總是春心萌動,見了個好看的少年,有所意動,也是很正常的事。?

恐怕沒過幾年,五娘子就會把這個名字拋到腦後吧。?

六娘子也好奇地道,“這個封案首好生奇怪,都拜了張世伯做老師,卻不跟着張世伯上門來見一見父親。”?

以楊家的地位,一個秀才案首能沾得上一點邊,將來都受用不盡,封錦都進了李文清的家門,由李文清引薦給了張唯亭,可見得並不是反感趨炎附勢,一心苦讀的清高之輩,如何卻不進一步巴結上楊家,的確是令人費解。?

七娘子卻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再盤旋下去。?

九姨娘地位卑微,很少有楊家人記得她的孃家姓封,不過,如果議論得多了,恐怕這個談不上是秘密的秘密也很難再保守下去。?

以九姨娘的身份,難免爲封錦帶來難堪。?

“王太太昨兒又上門來了。”她就提起了王家六房的十七太太。?

五娘子和六娘子都是一臉的習以爲常。?

“王家現在亂成這個樣子,她不多巴結着母親和張太太,十七老爺的生意哪裡做得下去。”五娘子就點撥七娘子,“楊棋,你遇事也要多想想裡頭的根由。從前王家興頭的時候,王太太和我們家走動得哪有那麼勤快。”?

七娘子只好淺笑。?

三個小姑娘就拐進了正院。?

恰好和二太太撞了個臉對臉。?

“二嬸!”幾個人就連忙福身行禮。?

二太太滿面是笑,“上學回來了?”又道,“我才說着該給八娘子啓蒙了,過幾天,就把她送到家學來。”?

最近二太太上門的腳步也勤快了不少,大太太雖然還不太熱情,但見她幾次上門,九哥都沒有出什麼幺蛾子,便也漸漸地緩開了臉色。?

幾個人站在當院說了幾句話,也就各自回了屋子。?

七娘子才進了西偏院堂屋,立夏就迎上來送了一杯涼茶,“快進端午了,這天是眼見着熱起來。”?

上元和中元在當屋的小圓桌上擺着碗筷,“今日有姑娘愛吃的臘味三蒸。”?

七娘子就笑着說,“倒要多吃半碗飯。”一邊解了裙子,進淨房洗了手撣了灰,出來坐下吃飯。?

“姑娘平時也着實吃得太少了些。”立夏在七娘子身邊服侍着,一邊和她說些瑣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也要多吃些纔好。”?

吃過飯,睡了午覺,起來進朱贏臺繡花。?

日子就這樣波瀾不興地延綿了下去。?

端一日,餘杭終於來了人送了信,說是初娘子已經從餘杭動身,恐怕一兩天內就能到蘇州了。?

大太太終於找了七娘子來說話。?

“也該讓九哥從堂屋搬出去了。”她開門見山。?

七娘子就嚇了一跳。?

“九哥眼見着一天天大了,還住在堂屋,就有些不成體統。”大太太卻沒有留心到七娘子的訝異。“五娘子也快十歲了,不好再住在正院。”?

正院有時也會進些男客,五娘子小的時候是無所謂,過了十歲,出入就有所不便。?

看來大太太是想讓五娘子挪進百芳園,把九哥搬到東偏院。?

七娘子就懂得了大太太的意思。?

九哥一向跟在大太太身邊,並沒有自己的一套人事班子。?

自從兩個大丫環小雪、處暑都遭了疑心,被貶斥回家,連帶着新來的兩個替補也因爲九哥受傷的事吃了掛落,九哥身邊就只剩立春一個人照應,幾個月下來,立春人都瘦了一大圈。……指望她一個人來照應九哥,實在是太難爲立春了。?

再說,獨立到東偏院,就不能混着使大太太屋裡的人了。?

她就靜靜地望着大太太,等大太太繼續往下說。?

“不過,九哥身邊的丫鬟,卻實在是難挑。”大太太也不免露出少許愁容,“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這連着挑上來的人,都是在別處妥妥當當,到了九哥身邊就開始鬧幺蛾子!”?

七娘子還是笑,沒有說話。?

大太太只好自己揭開了謎底,“我冷眼看了幾個月,倒覺得你身邊的立夏是個穩重的,你看……”?

她就雙目炯炯地望着七娘子。?

七娘子有了幾分好笑。?

大太太要是覺得這樣的手段能試探出她的心意,未免也小看了她。?

“立夏年紀小,還不太懂事。”她從容地回覆,“再說,是跟着小七從南偏院出來的,恐怕,行事還有幾分的土氣……”?

話中的猶豫就分明地體現了出來。?

七娘子演技一貫不大好,要不然,她還真想演得更忐忑、更過火一些?

大太太神色一寬。?

如果七娘子心心念念都是拉攏九哥,這樣上好的機會,她自然不會錯過。?

這孩子還是很知道分寸的!?

又不由想起了浣紗塢前的那件事。?

若果九哥所說是真,這裡面就沒有七娘子一點事了。?

這小半年來,自己冷眼看着,平時小九和小六的話,都要比和小七多些……?

大太太就嘆了口氣,露出了一點真正的煩躁。?

“一天大,兩天小的,還和我住在一間屋子裡,是有點說不過去了。”?

這話和剛纔的官方辭令比,意思雖然是一個意思,但語氣就已經換做了親暱。?

七娘子也陪着大太太愁眉不展。“府裡這一兩年,也很不太平!還有很多未解之謎……”?

大太太望着七娘子,會心一笑。?

到底還是個孩子。?

雖然不關自己的事,但有了機會,還是忍不住要探聽一下。?

也只有孩子會探聽得這麼明顯。?

她就半遮半露地告訴七娘子,“恐怕是三姨娘在作祟!”?

七娘子瞪大了眼。?

心中就有了些模模糊糊的想法。?

古代人和現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的見識太少了。?

對自然,對鬼神,古人都懷抱着虔誠的敬畏之心。?

作祟這樣的話,在現代當然會被斥爲無稽之談,但在這個時代,是有很多人認真地把身邊的怪事解釋到鬼神身上的。?

九哥不合情理、莫名其妙的舉動,如果是因爲三姨娘在作祟……一下就什麼都能解釋得通了。?

“三姨娘究竟是……”她把話說了一半,才吞了回去。?

大太太臉上就閃過了一絲恨意,卻也有分明的恐懼。?

“都是過去的事了!”她輕描淡寫地帶了過去,雙手合十,“這次在觀音山特地給她做了七天道場,就算有再大的怨氣,也該轉世投胎了!”?

七娘子連忙整肅臉色,陪着大太太唸了幾聲佛。?

心裡卻想到了八姨娘去世的時候,大老爺吩咐給三姨娘做法事的事。?

大太太就又和七娘子商議,“話說回來,連小雪和處暑都不能放心了,也不知道這院子裡能放心的人還有幾個。”?

能進正院服侍的丫鬟,哪個身後沒有一大家子人口??

大家都在楊家討生活,就算能保證丫鬟本人的忠心,誰能知道她背後的那一家人心底在想什麼??

七娘子也感慨,“像立春這樣,家裡沒有什麼人口,又能幹老實的丫鬟,要是多幾個就好了。”?

大太太也跟着嘆了一口氣,一時間,真有幾分求賢若渴的樣子。?

“就算有了立春,她一個人也還是不夠……”?

七娘子不由一喜——聽大太太的口氣,是不會在立春身上打別的主意了。?

像楊家這樣體面的人家,兒子屋裡的丫鬟,大老爺連看都不會多看一眼。?

就算原本對立春有什麼心思,恐怕現在也淡忘了吧。?

儘管這事與七娘子沒有什麼利害牽連,立春這小半年來,更是很少往西偏院走動,但卻也着實讓人高興。?

深宅大院,能溫暖人心的事太少了。?

花樣的少女,本來就值得擁有一個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丈夫。?

兩人又說了幾句話,七娘子也沒能拿出更好的辦法來。?

九哥院子裡的事,她始終不願插手太多。?

大太太只好把這事先放了放,說起了三娘子的婚事。“……四房是見天在老爺耳邊叨咕着,說是要在王家上門前把三娘子的婚事定了。”?

原本大太太與大老爺商量好了,等王家上門提親,便藉口推掉這門親事,等一年半載,風聲過了以後,再爲三娘子說親。?

現在王家自顧不暇,也沒有提親事的心思,四姨娘想借機把三娘子的婚事定下來,也不能說是個很差的思路。?

畢竟三娘子今年也十四歲了,如果真要等王家上門提親再回絕,這一耽擱,就是兩三年。女孩子的青春可等不起。?

不過,看大太太的樣子,是打算卡一卡三娘子的親事了。?

七娘子噗嗤一笑,打趣大太太,“您也不必着急,四房虧心事做得多了,自有現世報等着,沒準改日王家還真就上門了……”她罕見地刻薄了四姨娘一把。?

大太太被七娘子逗得哈哈大笑,“從來不知道七娘子有這樣一張巧嘴!”?

七娘子略帶害羞地笑了笑。?

要和一個人打好關係,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和她有相同的喜惡。?

雖然七娘子並不擅長演戲,但抒發一下對四姨娘的厭惡,對她而言也不是很難的工作。?

大太太對七娘子果然又多了幾分親近。?

“其實,”她就帶了幾分沉吟,對七娘子透露,“三月裡,天水的桂家託人帶了話來,也有意思要和我們結一門親。”?

七娘子眉頭一挑。?

寶雞楊、天水桂,桂家也是西北豪門,和楊家往來頻密,七娘子對桂家不能說不熟悉。?

不過,大太太三月裡就收到了信,卻是現下才對自己提起……?

話說回來,我私心第二喜歡的小桂他出場的時間好似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