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

權仲白的到來,在楊府也算是掀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浪。

大太太常年憂思鬱結,這哮喘怕是好不了了,權仲白開了幾張太平方子,又囑咐大太太平時少用心,多笑些,心裡有事的時候就煎一貼藥來吃吃,總歸就是要舒心靜氣,少思少慮才能少病少痛。

又給十二姨娘開了兩貼安胎藥,囑咐她臥牀靜養,沒事的時候,就不要下牀走動了,哪怕胎動得厲害,也不要隨意下牀。

十二姨娘自然深知厲害,聽說當時就嚇白了臉,直接回牀上躺着了,幾天都沒有下地,連飯都是在牀上吃的。

他自然也沒有聲張七娘子身上帶的毒。

“這藥雖然號稱神仙難救,但也終究不過是難救而已。沒有想到多年以後,在江南又遇到了這樣一貼……”權仲白的眼神一閃一閃的,就像是夜空裡低垂的兩顆星星,“以上好的老山參做引子,連着服幾個月我開的藥,化解你身上的餘毒,夠了。不過,這方子還是你自己收着吧,什麼時候方便吃了,什麼時候再吃……”

七娘子就低眉謝過了權仲白的好意。

權仲白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伸手拍了拍七娘子的頭頂。

“你過得也不容易!還是那句話,少思少慮,笑口常開,纔是養生之道……”他的一聲嘆息只長出了一半,就又收住了。“說是這樣說,又有幾人能以養生爲要?”

又過了幾天,京裡發了急令,權仲白便收拾行囊,與歐陽家的幾個年輕良醫一道,上路往西北去了。

府裡一時也多了幾股氤氳的藥香。大太太吃了權仲白開的太平方子,果然也漸漸地好了起來。

浣紗塢裡的十二姨娘卻是越發的不妥了。

二月末,胎兒已經不大動彈了,一天也難得有什麼動靜,十二姨娘心慌氣短,又請了良醫來扶脈,還請產婆來摸胎心……

胎心已經弱得快摸不出來了。

大老爺一臉的陰霾,見了誰,臉上都沒有一絲的笑。

府裡自從七娘子、九哥這對子嗣降生後,就一直沒有再添人口。

八姨娘一屍兩命,十二姨娘又是這個樣子……這一胎縱使能保得住,縱使是個男嬰,也沒有什麼用了。

府裡又悄悄流傳起了三姨娘的往事。

三姨娘也就是這幾個月去世的,她去世的那年,桃花破天荒晚了十多天才開,輕紅閣裡的早桃花,變成了晚桃花。

今年又何嘗不是如此?

眼看都進了三月,輕紅閣外頭的小桃林裡,也只結了些小小的花苞,也都是還沒有開,就露出了頹相。

這時候就沒有人想起二月初的那場倒春寒了。

人心喜事,這種謠言,傳播的速度一向是很快的。

三姨娘的死因,也很快被翻出來,嚼得全府上下都知道了。

不就正是因爲壞了大老爺的子嗣,才被大老爺活活打死的麼?

聽說前幾年九哥受傷的那事,也是因爲三姨娘作祟,迷住了九哥的心竅……

這話,終於還是傳進大太太耳朵裡了。

大太太大發雷霆,捉住了幾個嚼舌頭的僕婦,全都遠遠地打發到莊子裡幹粗活去了。府裡的聲浪,這才爲之一收。

WWW◆ тTk ān◆ ¢〇

明面上是止住了,私底下,誰知道下人們嘴裡都嚼的是什麼蛆!

大太太就派人把七娘子找來說話。

七娘子吃了幾貼權仲白開的藥,的確是漸漸地好起來了,不過,行動之間還是露了怯弱。

才和大太太說了幾句話,就咳嗽起來,一邊咳還一邊道歉,“冒、冒犯母親了。”

大太太面色柔和地擺了擺手,關心七娘子,“小神醫是怎麼說的來着?你這樣子一天好兩天病的,也不是個辦法,總要開幾貼太平方子補補身。”

“小神醫倒是開了幾貼,不過,小七想着不必那麼費事。”七娘子就有些不好意思。

大太太笑了,“傻孩子,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回頭你只管把方子給樑媽媽,讓她給你配去。眼下不保養好元氣,日後就更吃虧了。”七娘子心底思緒萬千,面上卻露了笑,“哎,那小七就不客氣了。”

兩個人就又你來我往,母慈女孝地親暱了一番。

大太太就向七娘子訴苦,“也不知道哪裡來的這一股歪風邪氣,沒影子的事都傳得這樣逼真。”

七娘子微微露出躊躇之色,大太太看了,心中倒是一動。

“三姨娘去世的時候……”七娘子就帶了些猶豫地開口,“小七還在西北,也不曉得這裡頭的事有幾分的真。不過,這青年夭折的亡人,心裡說不準也就帶了幾分怨氣……雖說咱們是不信的,但保不住家裡有人信。光是靠堵,怕是……”

就算大太太平時不信這些神啊怪啊的,想到這幾年來府裡連着出的幾件事,都有些發寒。

先是九哥,大事小事,就沒有一年讓人省心。

八姨娘又難產,一屍兩命……現在十二姨娘肚裡的孩子,又是搖搖欲墜,一付保不住的樣子。

就連九哥,都是假託了女兒輩的排行,借了二房早已去世的九娘子的排序,又拜在了寒山寺住持膝下做寄名弟子,才能長到這樣大。饒是如此,一路也是磕磕絆絆,不是天災,就是的……

鬼神之說,在古代深入人心,大太太所謂的不信,也不過是不過分迷信罷了。

這事傳得這樣有眉有眼的,又怎麼容得她不信?

大太太眉宇間就帶上了幾分恐懼。

“法事也是年年做,難不成,還要找幾個道士來驅邪?”她就輕輕拍了拍桌子,“咱們家可丟不起這份人啊!小七!”

雖說連皇家都有御用的天文生,但這種事畢竟不登大雅之堂,被人抓住了,也是個不大不小的辮子。大老爺一個“私德不修,迷信鬼神”的罪名是跑不掉的。

七娘子就也跟着嘆了一口氣。

“這幾年府裡也的確是多事。”她狀似感慨,“就算太太心裡、我們心裡是不信的,也還是做做法事——下人們畢竟還是迷信這個的,到時候人心惶惶,出了什麼事都往這鬼神二字上推,也不像話。”

的確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大太太就嘆了口氣。“也是,這種事,越是不許人說,反而越是當個話頭來提。索性先不理,過幾個月再好好做一場法事,也請幾個風水先生來指點指點,去去晦氣。”

七娘子就告辭了出去,又打發白露去看望十二姨娘。

“要有人問起,就說沒想到十二姨娘不能久站,那天和十二姨娘談得入了神,倒是對不住十二姨娘了。”七娘子就仔仔細細地囑咐白露。

白露聽得很認真,又問,“見了十二姨娘,該怎麼說話?”

七娘子沉思片刻,緩緩地道,“多說些九哥讀書的事吧……再安慰安慰十二姨娘,說這一胎一定是個男孩,九哥也一定會多照顧這個弟弟。再告訴十二姨娘,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算孩子不幸流產,她也還年輕麼,又被擡了姨娘,以後的日子,還有盼頭。”

白露眨了眨眼,細細地品味着七娘子話裡的意思,卻怎麼都揣摩不出七娘子的心思。

也就拿了幾碟子點心,裝了個食盒,進了百芳園裡。

七娘子又和立夏說話,“把這兩張藥方給樑媽媽,就說是權二少爺說了,這藥方最好是經年累月,常常喝了才效驗的。可惜方子上的藥材都名貴,樑媽媽若是爲難,就先送幾兩,吃完了再問她要也一樣。”

她就拿了三張重新謄抄過的藥方,給了立夏。

立夏接過來看了一眼,揚了揚眉毛。

七娘子就嘆了口氣,有幾分疲憊,“雖說樑媽媽和我們也不是沒有交情,但是職責所在,大太太若是要看,這張藥方她是一定會給大太太過目的。”

立夏就恍然大悟,也陪着七娘子嘆了口氣,“真是步步爲營……”

事關身體,七娘子當然不會等閒視之。

在古代,醫療水平算不上太先進,生病是件很痛苦的事。就算在現代,健康都是最寶貴的財富。

權仲白留下的這張藥方,她是一定要吃的。

回想起來,七娘子也不由得有些暗暗後怕於權仲白的大膽。

也不曉得先把立夏遣出屋子裡……萬一立夏是大太太的人,她的位置豈不是又尷尬了幾分?

倒不是不信任立夏,只是這種事,畢竟是能少一個人知道,就少一個人知道。

又想到那時候在屋裡,他明知道有人在帷幕後頭窺視,卻還是一下就說出了九哥的傷口有蹊蹺……

樑媽媽很快送了藥材進來,分量雖不多,卻都是上好的。

東北的老山參、五味子,西北的枸杞子、西當歸……

又握住七娘子的手,說了老半天的話。

“小小年紀就有不足之症,真是命苦。”樑媽媽一臉的關心,“權二少爺扶過你的脈,說了什麼沒有?”

“倒沒有說什麼,還是說先天不足,後天思慮過甚,元氣虧損。”七娘子應付自如,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提醒樑媽媽。“媽媽忘了,兩年前權二少爺到江南,就說過我和九哥都是先天不足……”

樑媽媽就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倒是沒給九哥開一樣的太平方子。”

“也有,”七娘子忙道,“去年香雪海里,來給我扶脈的時候,權二少爺也順手給九哥開了的不是?”

樑媽媽終於釋然。

“也是,雖是雙生姐弟,但到底沒有從小在一塊兒。”她就笑着又安慰起七娘子,“還好是遇到了這樣的神醫,一眼就能看出你的不對來,多吃幾貼補足了元氣,到底還小呢,落不了什麼後病的。”

兩個人又客氣了一會,白露就送了樑媽媽出去。

出了院子,在去向正院的夾道里,樑媽媽拉了拉白露的手肘。

“權少爺真是這樣說七娘子的?”她臉上帶了一絲疑慮,“說她只是先天不足、多思多慮?”

白露微微一怔。

“倒是,兩年前就說過這樣的話了。去年在香雪海也是這樣說來着,五娘子、六娘子那時也在屋裡,都聽到的。”她據實以告。

樑媽媽又打量了白露幾眼。

徹底放下心來。

白露這丫頭,她是自小看着長大的,白露是不是在說謊,她一眼就能看出來。

這樣說,就算權家公子是看出了什麼不對來,也沒有告訴七娘子嘍?

也是,七娘子畢竟還小,權二少爺可不知道,她人小鬼大……

她就笑容可掬地辭別了白露,進了主屋。

仔仔細細地把七娘子和白露的回話告訴了大太太。

大太太半眯着眼,聽得很仔細。

一時又嗽喘起來,樑媽媽忙上前又是拍背、又是捧了痰盒。

“想來也是,雖然七娘子有幾分心機,但這麼大的事,她若是知道了,面子上又怎麼能不露出一點點端倪?”大太太似乎是自言自語,又嘆了口氣。“權二少倒是一點都不客氣,這樣名貴的藥材,說開就開。百年老山參給一個小孩子家家做太平方子?倒叫我心底有些猜疑起來。”

樑媽媽只有陪笑,“那都是過去的事兒了,權二少爺不是還讓您平時少思少慮……再說,怕也是因爲七娘子先天不足,所以纔開了這樣大補的藥材。”

大太太就慢慢地點了點頭,又自嘆息,“少思少慮,說來容易做來難,一大家子多少事,還不是靠我一個人裡外忙活?”

“等九哥大了,娶了媳婦兒,您就舒坦多了。”樑媽媽只好安慰大太太。

大太太嗯了一聲,慢慢地合上眼。

樑媽媽就要悄悄地退出屋子的時候,大太太又開口了。

“你說這三姨娘作祟的事……有幾分真……”

樑媽媽遍體生寒。

提到鬼神二字,又是這樣陰森的作祟之事,大部分人都是這個反應。

“七娘子說的對!”樑媽媽只好斟酌着拿了七娘子的話來當擋箭牌,“這事,咱們不信,難保就有人信。還是請人做做法事爲好,也圖個心安麼!”

大太太就又煩躁地睜開眼。

“我就納了悶了!”她半坐起了身子,臉上帶上了一抹殷紅。“這三姨娘到底圖什麼?這麼多年,燒下去的金錠銀錠還少了?年年遇到她的冥壽,還私底下祭奠她,讓她早日上路投胎。這麼多年下來,還要在我們楊家子嗣上作祟?”

她就安靜了下來,執拗地瞅着被褥,“反正我不信!這事,還是得查!”

樑媽媽直冒虛汗。

連輕紅閣都被重新油過一遍了,還要怎麼查?

“這……這……”她輕聲細語,“我看還是先問問老爺的意思……”

畢竟三姨娘是被大老爺打死的,這一查,難免又要把不光彩的往事叨登出來,大太太不信也不算數,得大老爺發話了,才能往下查。

大太太就靜了下來,重新靠回了枕上。“我得好好想想!這事……哼!”

樑媽媽這才擦着汗退了出去。

進了傍晚,幾個兒女來給大太太請過安,大老爺也進來和大太太說了幾句話,又去了外院。

大太太吃了權仲白開的藥,才過了初更就睡下了。

進了半夜,迷迷噔噔地睜開眼,就看着窗前一抹黑影飛快地飄了過去。

大太太嚇得一下就坐了起來,出了一頭的冷汗。“誰!”

值夜的立冬也翻身坐起,“太太要喝水?”

她聲音裡還帶了濃濃的睡意。

大太太纔要答話,又是一抹黑影晃過窗前。

定睛細看,原來是院子裡的一棵梧桐樹被風吹得擺來擺去,藉着月光,就把樹影子映到了窗前。

她鬆了一口氣。

立冬服侍大太太喝過水,又翻身躺下,很快就發出了微微的鼾聲。

大太太卻再睡不着了。

燭花掉落時輕微的噼啪聲、遙遠的更漏聲,寒鴉嘶啞的叫聲……

到了天放亮的時候,才慢慢地閤眼睡去。

沒有一個時辰,又被王媽媽小心翼翼地叫了起來:浣紗塢裡的十二姨娘,昨晚滑胎了。

謝謝3538553同學投出的兩個地雷和同學投出的一個地雷,ma~

推文時間,好朋友茂林修竹的《皇后當自強》,一個廢后重生的故事。

竹子的文筆清麗婉約,我一向是自愧不如的,雖然很瘦但已經滿精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