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懇求

蜀國公主趙淺予走到王靜輝的身旁輕聲說道:“皇兄會盡力說服父皇採用隔離的方法來控制瘟疫的,王兄還請放心!”說完看看自己的哥哥趙頊,趙頊也點點頭。

此時王靜輝的臉色才稍微舒緩了一下,說道:“對付‘霍亂’這類傳染性極強,死亡率又很高的瘟疫,現在來看隔離無疑是最好的辦法,唯有如此才能將瘟疫的威脅降低到最低點,不僅在這一次瘟疫流行中要使用,而是將其形成一種制度,甚至是律法的高度才能避免以後在發生瘟疫的時候最大限度的減少百姓死亡的人數!殿下請勸諫聖上,莫不可因爲幾個腐儒的夢囈之言而置天下百姓於危境之中!……”

正當王靜輝向潁王趙頊進一步說明隔離措施對防治瘟疫有多麼重要的意義的時候,管家王福敲門進來,打斷了王靜輝的話頭,不過王福不是一個人,他的身後還帶着一名禁軍軍官,那個軍官對王靜輝說了一個早在預料之中卻又是他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剛纔在離西城區靠南面的一個街區中又發現三個霍亂患者,現在正上吐下瀉,但還好沒有昏迷。

王靜輝和潁王趙頊兄妹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是臉色一變,面面相覷,由於潁王趙頊和蜀國公主的身份,王靜輝禮貌的請這個禁軍軍官先到花廳休息一下,自己準備一下便和他同去。那名軍官雖然很着急,但看到王靜輝似乎很堅決,所以也就無奈的隨管家王福先到花廳休息。

王靜輝等那名軍官出去後,便轉身對潁王趙頊和蜀國公主趙淺予說道:“兩位殿下,爲了你們的安全,還請速速回宮,以免引起什麼意外發生不好收拾!殿下也看到了,這只是個開始,更爲麻煩的事情將會緊隨其後,望殿下以天下百姓之安危,勸諫聖上面對瘟疫果斷的採取措施,否則悔之晚矣!殿下,在下還有病人正等待我去,恕不奉陪了!”

潁王趙頊兄妹也知道現在情況緊急,所以也就沒有多客套,立刻動身趕回皇宮面聖。王靜輝也沒有親自把他們送到門口,而是邊走便吩咐管家王福將那幢早就騰出來原本作爲住院部的樓房準備妥當,再備齊各種防疫物資,準備接收患有瘟疫的病人。見到那名正在花廳中打轉的禁軍軍官,兩人也不客氣,直接乘坐馬車趕往軍官所說的那個街區的防疫地點。

王靜輝不知道,就在他趕往出現瘟疫患者地點的路上的時候,這個汴都城內的四個最主要的居住區都有感染霍亂的患者出現了,出現的人數也和四個居住區的衛生條件明顯的掛鉤:西城區最多,有十五個病例,北區和南區各有七個病例,而東區是達官顯貴人家的居住區,衛生條件最好,只出現了一個霍亂病例。這些出現了的霍亂病例其中西城區和南城區各有一個患者已經死亡,但被禁軍快速將屍體護送到焚屍爐,連人帶衣服一起火化。由於王靜輝擔心焚屍爐的人會像解放前那個亂世的火化場一樣發死人財,所以叫護送屍體的禁軍士兵務必看着屍體被火化,嚴禁任何人去搜取屍體上的衣物或者是首飾等貴重物品。

消息很快就通過遍佈全城的瘟疫監控點彙總到宰輔韓琦那裡,而富弼的樞密院也被各個正在汴都街道上巡邏的禁軍呈送上來的最新情況的文書給淹沒。韓琦和富弼此時在屋中四目相對,任誰也想不出什麼有效可行的辦法,但想不出辦法是表面上的,既然他們都贊同王靜輝所出的策略,將禁軍以巡邏小隊的形式散佈在整個汴都開封的大街小巷,這其實就是爲了全城隔離做下伏筆,但這隔離政策畢竟會受到議論,尤其是宰輔韓琦,御史臺的對頭們正睜大了眼睛注視着他的一舉一動,隨時挑出他的錯誤進行彈劾,更是使韓琦不敢輕舉妄動。

汴都開封集中了大宋近五分之一的在冊正式官員,其中雖然大多數人都是空職,但也不乏有些手眼通天之輩,通過各種消息已經知道了汴都城內出現了瘟疫,他們立刻做出了兩個反應動作:一是像躲避像躲避貓的老鼠一樣立刻攜帶家人出城到別處躲避瘟疫;二是緊鎖大門,禁止家人僕從外出。而隨着霍亂病例的增多,禁軍的調動動作也逐漸增加起來,而且巡邏更加頻繁,上門詢問每家每戶中是否有人身體感到不適,這一情況被一些有心人看在眼中,再聯想到“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常識,也猜到了這汴都城中應該是有瘟疫出現了。既然有人知道了城中有瘟疫發生,那這個消息想捂是捂不住的。

通過口口相傳,這個消息像風暴一樣刮過了汴都開封,出於對瘟疫的恐懼,有更多的人有條件的話便開始出城躲避瘟疫,沒有條件出城的人則緊閉大門,除了購買一些必要的生活品外,就不會再像往常那樣到酒樓茶肆去消遣了。這使得偌大的汴都開封,一夜之間街道上的行人銳減,往日擁擠的街道立刻變得清靜了許多,這也無形中減輕了瘟疫爆發的規模。

當出城躲避瘟疫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就引起了宰輔韓琦和樞密使富弼的注意力,而王靜輝也在此時在四處爲患者治病,給那些菜鳥郎中做示範百忙當中給潁王趙頊寫了一封信,這封信現在就擺在福寧殿的御案上。御案下站立着富弼和韓琦,他們兩個人這些日子可被折騰慘了,自從開始下雨到現在已經十幾天了,吃住都在皇宮,在加上年齡大了,自然有些吃不消,韓琦還好點,最慘的是樞密使富弼,他的“足疾”在這樣的天氣裡可把他折磨的夠嗆,估計災害過後,他上書英宗趙曙的請辭奏章中的足疾可就變成真的了。

這次韓琦和富弼在福寧殿接受英宗趙曙的召見,主要就是爲了討論王靜輝所來的信件中的內容——隔離。這也是富弼和韓琦想說但又不敢說的問題,他們對權貴人家的家人出城躲避瘟疫到沒有什麼看法,但王靜輝的來信中卻指出:在這瘟疫剛剛爆發的時刻,任何人口流動都會使本來就很嚴峻的防疫工作增添了巨大的麻煩——瘟疫會隨着人口的流動而帶到其他地方傳染給所接觸到的人,到城外鄉下躲避瘟疫的人也很有可能使瘟疫傳染給原本沒有瘟疫的地區,從而造成所在鄉村也跟着變成疫區。在信中,王靜輝懇請英宗趙曙一定要果斷下令對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的瘟疫患者所在地進行隔離政策,由正在城中巡邏的禁軍強制執行,這是唯一有效的辦法!

王靜輝給潁王趙頊的信件在宰輔韓琦、樞密使富弼還有剛剛趕到的參知政事歐陽修手中傳了一圈後又回到了英宗趙曙的手中,“各位愛卿,都說說吧,現在有什麼辦法來控制住瘟疫的蔓延?正如王靜輝信上說的那樣,現在這個汴都開封都已經有瘟疫患者出現了,也就是說瘟疫差不多已經擴大到全城了!”

御案下的這三位重臣相互看了一眼,在對方的眼中倒是沒有驚慌的眼色,但眼中卻都是透出了猶疑,這就使他們各自對其他兩個人的想法瞭然於心了:到目前爲止這個情況下,要想控制住瘟疫的繼續擴散,成爲他們真正的惡夢,唯一的辦法便是按照王靜輝的信中所寫的那樣去做——立刻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但問題是這是有悖於傳統道德的,將會冒着更大的風險——御史臺和知諫院的彈劾!尤其是宰輔韓琦和參知政事歐陽修,如果是他們兩人提出來的話,那風險要比富弼要高的多,由於剛過去不久的濮議,皇考派是名副其實的少數派,雖然勝了,但那些眼睛還盯着他們兩人犯錯吶,搞不好就是外出釣魚的命運在等着他們兩個人!相反樞密使富弼的境況就要比他們兩人強的多,至少人家是皇伯派的重要人物,至少兩個月前還和蘭臺的人站在一個戰壕裡,不是人家的眼中釘,但富弼也知道其中的風險,只要他一張嘴,肯定同樣會有御史臺的奏章在等着他,所以他也選擇了閉嘴,等着別人先開口。

潁王趙頊可不知道底下這幫老狐狸的想法,兩天前王靜輝去救治病人臨走前還一再懇請他務必要以百姓身家性命爲重,說服英宗趙曙要在最短的時間裡面,採取隔離措施以便控制瘟疫的蔓延。蜀國公主當時也在旁寬慰這個才子而做了保票的,潁王自己也是在心中認爲王靜輝的辦法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因爲他在這次瘟疫爆發前所提出的建議在發生瘟疫後控制局面都起到了極大作用,再加上王靜輝本人又是汴都很有名的郎中,這使得他在考慮怎麼來控制這次瘟疫的時候,王靜輝的建議是最優先考慮和執行的!

“父皇,兒臣認爲王靜輝在書信上所寫之言對如何控制這次瘟疫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每個城區都有患瘟疫的患者,這說明瘟疫已經擴散到全城,如果立刻實行對有瘟疫患者的街區隔離,那樣會很好地的控制瘟疫的進一步蔓延。所以兒臣懇請父皇對那些患者所處的街區進行隔離!正如王靜輝所說:南朝梁武帝時,郢城大疫,全城十餘萬口,‘死者十七八’,如果我們再不控制瘟疫的蔓延,汴都開封比之郢城人口多出十倍,那釀成的禍端也要大上十倍,爲百姓之安危,還請父皇慎之!”潁王趙頊終於無法忍受福寧殿中的沉悶,跳出來爲王靜輝說話了。

其實其他幾個人那會不知道這信上建議採取隔離不是好辦法,只是沒有人願意開這個頭,承擔朝堂之上其他大臣對此的質疑罷了,畢竟事關傳統道德,這條線即便是韓琦等人也要慎重對待,不輕易邁過這個界線。不過剛纔潁王趙頊引用王靜輝信中所舉的史例來說明瘟疫的嚴重性,更使他們心絃顫動:“死者十七八”,汴都有超過一百萬近兩百萬的人口,瘟疫一起不受控制,這究竟要死多少人?!

參知政事歐陽修向前躬身說道:“聖上,這在瘟疫發生時採取隔離之法來控制其繼續擴大蔓延的做法古已有之:晉時就有家臣染病,臣子百日不能上朝之說,雖然當時有人說這是‘不仁’之舉,但卻是非常有效,不過反過來說患上瘟疫的臣子還要上朝,那豈不是把瘟疫傳染給其他大臣甚至是皇帝,這就大大危害國家的穩定,臣竊以爲這樣做是‘不孝’、‘不忠’之舉!潁王殿下說的有理,還請陛下爲汴都的百萬百姓慎之、再慎之!”

歐陽修不愧是文豪,同樣是引用史例,但卻是順帶批駁了那些反對隔離的人“不仁”的說法,將這些人上升到不僅是“不仁”,更是“不孝”、“不忠”,試問這頂高帽子誰能戴得起?誰能承受的住?宰輔韓琦和樞密使富弼與英宗父子這時候看歐陽修的眼光已經是極爲欽佩了,他們讓禁軍散佈在城中大街小巷執行巡邏任務,其實現在已經是在執行有限度的隔離了,情況危機時刻就會一聲令下變成正大光明的隔離,只不過現在缺少一個同樣理直氣壯、正大光明的理由罷了,不過歐陽修引用史例,並且加以批駁,扣上了這麼大一頂帽子,相信待會兒在垂拱殿中議事的時候,那些反對者一定不會好過。

正當英宗等人在垂拱殿上揮舞着“不隔離便是不孝、不忠之舉”的大棒橫掃反對派,火速通過了全城對發生瘟疫的街區進行強制隔離的手詔,並且交由樞密院傳達全城禁軍嚴格執行的時候,王靜輝在平民醫館中已經忙得找不到北了。

王靜輝已經不再像兩天前瘟疫剛發生時那樣東奔西跑了,因爲感染霍亂的人越來越多,散佈在整個西城區,他哪裡跑得過來,最後他坐鎮平民醫館,讓那些防疫監控點將那些容納不了的患者讓禁軍護送到醫館這裡來由他醫治。平民醫館經過王靜輝一年的苦心經營,完全是爲了防治瘟疫的目標不斷的調整,這裡的二十個郎中可不是韓琦屬下城市防疫體系監控點的那些郎中只接受了緊急培訓後便給放到防疫第一線,平民醫館的郎中平時就在第一時間閱讀王靜輝剛寫出來的醫書,接受新的知識和新的治療手段,防治瘟疫在王靜輝的重視下更是重中之重,是以他們的業務水平可不是那些監控點的經過簡單培訓的郎中所能相比的。

即便有王靜輝這個強人帶領着一班裝備精良的郎中在平民醫館中拼命,但瘟疫的傳播速度仍然使他感到身心俱疲,快要頂不住了。平民醫館是汴都開封中收容霍亂患者人數最多的醫館,現在已經收容了近一百多人,每天還有被禁軍護送的患者進入這個西城區瘟疫感染者心中的希望之地。因爲儘管收留了這麼多霍亂患者,但送到這裡患者死亡人數只有十數人,不要說這個數字會令這個時代的同行所感到驚訝,就是連王靜輝本人爲能夠在這麼簡陋的條件下還能保持這麼低的死亡率而感到驚奇。

同時王靜輝爲了抑制致病菌的繁殖速度,他不惜血本的把囤積在郊外的石灰以平民醫館爲中心向四周的街道溝渠中潑灑,連河中的魚兒都速速遠離此區域。如果此時有航拍的話就可以看到,汴都開封的西城區有一大塊白色的區域。當然能夠做到這麼快的速度,這也得到了禁軍的幫助。在樞密院老大富弼的授意下,王靜輝在西城區的所作所爲,朝廷都閉上了眼睛,並且從瘟疫一開始便有禁軍在他的周圍提供各種方便。而潁王趙頊、宰輔韓琦也派了專人在他身旁準備在王靜輝想出防疫新措施的時候,方便他在第一時間通過這些人傳遞到他們的耳朵裡,從而快速反應,不需要王靜輝第一次給趙頊送信還需要潁王的老師王陶來代爲去皇宮中轉達這樣太費事耽誤時間了。宰輔韓琦等人的這一措施,一是讓王靜輝第一次感到了宋朝統治高層有了正面對抗瘟疫的決心;二是也讓他感到韓琦等人爲今後的政治生命,把希望也壓到了他的身上。

這裡還在英宗閱讀王靜輝寫給趙頊關於採取強制隔離措施的信件的時候,王靜輝便說服這裡禁軍已經這麼幹了。一開始那個禁軍軍官雖然有些抵制,非要等上級下命令,但王靜輝把他帶到一具剛剛死於霍亂的屍體前,說道:“朝廷肯定會這麼做,但在命令下來之前,你我的親人能不能等到,這就很難說了!望將軍以人命爲重!”

第432章 劫船第41章 點撥第414章 做戲第88章 天價第434章 定局第93章 病危第333章 緩兵第141章 因勢利導第50章 進策第23章 請帖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377章 刺殺第161章 先手第2章 觀光第40章 釣魚第428章 安內第313章 亂局第160章 驚雷第115章 退讓第103章 準備第87章 戰報第293章 質疑第53章 爭取第153章 空頭支票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415章 諷刺第422章 根本第244章 一語成第417章 格局第194章 冰封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265章 解煩第289章 寸草不留第116章 伏筆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232章 武策第84章 思想準備第179章 地權第276章 事故第143章 言弊第383章 取捨第219章 許諾第347章 賀壽第330章 壓力第124章 財源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233章 校場閱兵第431章 互鬥第376章 意外第276章 事故第391章 突襲第91章 廂兵第282章 定策第171章 暢談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97章 捷報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50章 進策第296章 反間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202章 攻守第370章 誘導第47章 人口販子(上)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150章 賭局第257章 變而變第302章 取捨第156章 股東大會第190章 波瀾再起第319章 天變第359章 責問第36章 上崗第353章 合力第250章 堅持第89章 貪污第182章 殺心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291章 蛻變第315章 完勝第434章 定局第279章 矛盾第194章 冰封第32章 求助第56章 因勢利導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167章 種子第359章 責問第226章 改變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155章 天文數字第85章 外放第48章 治療(上)第24章 赴宴第180章 默契第74章 心事第101章 來信第216章 亮旗第433章 出擊
第432章 劫船第41章 點撥第414章 做戲第88章 天價第434章 定局第93章 病危第333章 緩兵第141章 因勢利導第50章 進策第23章 請帖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377章 刺殺第161章 先手第2章 觀光第40章 釣魚第428章 安內第313章 亂局第160章 驚雷第115章 退讓第103章 準備第87章 戰報第293章 質疑第53章 爭取第153章 空頭支票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415章 諷刺第422章 根本第244章 一語成第417章 格局第194章 冰封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265章 解煩第289章 寸草不留第116章 伏筆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232章 武策第84章 思想準備第179章 地權第276章 事故第143章 言弊第383章 取捨第219章 許諾第347章 賀壽第330章 壓力第124章 財源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233章 校場閱兵第431章 互鬥第376章 意外第276章 事故第391章 突襲第91章 廂兵第282章 定策第171章 暢談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97章 捷報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50章 進策第296章 反間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202章 攻守第370章 誘導第47章 人口販子(上)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150章 賭局第257章 變而變第302章 取捨第156章 股東大會第190章 波瀾再起第319章 天變第359章 責問第36章 上崗第353章 合力第250章 堅持第89章 貪污第182章 殺心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291章 蛻變第315章 完勝第434章 定局第279章 矛盾第194章 冰封第32章 求助第56章 因勢利導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167章 種子第359章 責問第226章 改變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155章 天文數字第85章 外放第48章 治療(上)第24章 赴宴第180章 默契第74章 心事第101章 來信第216章 亮旗第433章 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