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埋伏

冰封並沒有住到種諤給他安排的營帳中,也沒有和自己的師兄們在一起,而是和李泉在一起。他向楊崇嶽要求了一桌酒席,以此來爲李泉壓驚,不過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李泉和他所喝的酒中有着和樑乙埋吃下的同一種毒藥──冰封是有解藥的,但李泉卻沒有!

像潑喜軍這樣的軍隊,即便李清死去,按照習慣繼承也是李泉爲這支軍隊的首領。種諤既然決定攻取嘉寧軍司來迫降李清,那除了李清要死,凡是和李清有關係能夠繼承這支軍隊的人都要死。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潑喜軍歸降大宋後,可爲大宋所用不會變成一個地方勢力存在。

不管怎麼樣,李泉即便沒有野心也罷,但他作爲李清最有出息的兒子,是絕對不能活在這個世上了,不過相比之下李清其他兩個兒子還尚處幼年,也沒有在軍中待過,反倒以此爲福不在冰封的視線之內。王靜輝私下常對他所說的話便是刺客不是屠夫,殺人再多也沒有什麼用處,《史記》中太史公肯爲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等人專門開出一篇列傳與老子、韓信、蘇秦、張儀等人並列,這其中的道理是耐人尋味的。

冰封自己對於刺客的身份本身到沒有什麼感覺,儘管他所做的事情都是駙馬最機密的事情,永遠不會被人所知。但他卻以此爲豪──能夠報答駙馬對他地再生之恩,能夠爲這個國家做一些事情,這種機會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至於未來他想得並不多,他也相信駙馬不會虧待他,會給他一個非常完滿的後路,不過他心中始終都有些悲情色彩。他最喜歡讀的書便是《史記》中的刺客列傳,但是受到駙馬的影響他卻並不喜歡荊軻,按照駙馬地見解,荊軻成就了自己的英雄形象,但卻加速了燕國的滅亡,這是和荊軻刺秦王的本質目標背道相馳的。

冰封在第三天的時候返回了嘉寧軍司,所帶來最終的談判結果便是用萬匹戰馬來換取李泉的性命。在冰封回去的時候,種諤聚集在古烏延城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五萬,各種攻城器械基本上已經到位,武寧三堡中所儲存地所有火器全部運抵古烏延城。在未來的兩天。還會有三萬宋軍陸續到達古烏延城,不過種諤是不會使用這三萬援軍來攻城了,這些都是從十里井日夜兼程趕來的騎兵,他們是用來對付李清的援軍的。

冰封所帶來地消息讓嘉寧軍司中的衆將心中感到一陣欣慰──萬匹戰馬雖然是多了些,不過付出這樣的代價還是值得的。嘉寧軍司中就有不下三萬匹戰馬,不過卻沒有這麼多的騎兵來使用,從中抽出一萬來換取李泉還是沒有什麼問題地。最重要的是,宋軍這樣的作爲就說明宋朝沒有攻打嘉寧軍司地意思,只想趁火打劫撈取些好處罷了。不管潑喜軍以後和大宋之間的關係是戰還是和。這些都是大帥李清所考慮的事情,用不着他們來費心,他們所面對的只是渡過這次危機便可以了。

宋軍無意攻取嘉寧軍司的消息讓所有的人都感到樂觀起來。王順也藉此機會將一些臨時徵召入伍的嘉寧軍司百姓遣散了五千人,對於城防工事的完善事務也中斷了。按照談判的結果,王順從明天開始分三批將戰馬交付給宋軍,第一批是三千,後天是兩千,四天後交付最後地五千戰馬,同時在第三次交換的時候,宋軍也放回李泉。另外作爲宋軍退兵的代價,嘉寧軍司還要支付牛五千頭。羊兩萬只,糧食五千石,這個代價不算高,不過這些都好辦,相比古烏延城、奈王井和大吳神流堆等城寨,付出這個代價還是值得的,也是絕了再起爭端的苗頭。

本來所有的人都以爲嘉寧軍司的人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款的,尤其是這麼快便開始進行交換,這明顯讓他們處於劣勢地位,不過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李清一旦回來,自己的兒子還在宋軍手中,任誰也不能想象李清會作出什麼樣的事情,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承受李清的怒火的。唯一的解決辦法便是趕快將李泉交換回來,儘管所付出的代價稍微高了些,但卻能夠解決交換李泉和解開嘉寧軍司被圍的困局。

第一天的交換內容是三千匹戰馬和一千石糧食,一切都很正常,可能是宋軍大牌在握,所以與嘉寧軍司派出了一萬多騎兵的架勢不同,宋軍只有區區幾百人和大量的民夫,這讓所有的人都稍微鬆了口氣──宋軍還是非常守信的。

第二天是兩千匹戰馬、一萬隻羊、三千頭牛和一千石糧食,交換的場面還是非常平靜,沒有任何異常的地方。嘉寧軍司的人還是派出了萬餘騎兵,不過令他們喜出望外的是宋軍允許負責交換的兩名潑喜軍將領來到距離古烏延城十里處的宋軍營寨中,他們看到了明天最後交換的主角李泉。

宋軍的友好做法使得嘉寧軍司的人更加相信宋軍的誠意,雖然無法探查到宋軍具體實力如何,但對方卻沒有任何進攻的架勢,這讓所有的人都鬆了口氣,不過他們並不打算放鬆最後一天的交換,反而將第三次交換的護衛人數增添到了兩萬人──這是王順的建議,所有的將領雖然認爲這似乎沒有什麼必要,不過也不會有人站出來反對,反而稱讚王順少年老成。

他們並不知道種諤、楊崇嶽和王順相互商議的重頭戲便是在這第三天。從嘉寧軍司中獲取這麼多的物資原本是計劃外的事情,原本種諤等人也不指望能夠得手。但有冰封地存在就大大降低了難度,分批交換最重要的保證便是嘉寧軍司的人可以見到人質李泉,讓他們知道宋軍的誠心,以達到麻痹敵人的目的,順便得到地物資也可以讓宋軍的戰爭籌備更加充足,至於除去李清之外的潑喜軍俘虜早已經轉移到後方去了。現在恐怕已經到了武寧堡中了。

最後一天的交換,宋軍終於派出了一萬五千騎軍,這雖然有些異常,不過昨天那兩名探望過李泉的潑喜軍將領已經提前將這個消息帶回嘉寧軍司了。按照協議這也是宋軍防備潑喜軍變卦所做的準備,更何況人家已經提前通報過,所以沒有人會認爲這有什麼不妥,更重要的是兩方在交換場地中實力相近,想要吃掉對方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實上確實有潑喜軍將領曾建議在最後一次交換中做手腳,只要李泉一到手便對宋軍下手,以嘉寧軍司的兵力傾巢而出將古烏延城團團包圍。交換李泉的物資數量龐大。宋軍想必也不會放任這麼多物資來往草原之上,到時候來個黑吃黑,解決了宋軍還把物資也給吞下來。不過這樣地建議被王順極力否決了──嘉寧軍司周邊情況還沒有穩固下來,這個時候因小失大得罪宋軍,讓宋軍有了光明正大的出兵藉口。實在不是一件好事。

有時候王順也會被這樣的變化而感到動心,若是這樣的話,宋軍很有可能伴豬吃老虎,將嘉寧軍司的守衛力量在野外全部解決掉,這樣便可以不用在慘烈地攻城戰中消耗太多的實力。不過此時王順已經沒有什麼藉口再次出城到古烏延城來傳遞消息了。他心中對宋軍野戰的作戰能力也沒有底,反倒是看似慘烈的攻城戰在宋軍有充足的攻城器械和火器地助威下更加容易一些,畢竟在攻城戰當中。任你騎兵再多再精良也是無用,這麼狹小的作戰空間中騎兵根本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就連王順也不知道,種諤這次是鐵了心想要拿下嘉寧軍司,他手下地兵力經過這兩天的等待集結已經達到了八萬多,早就超過了嘉寧軍司中那六萬烏合之衆,這八萬多宋軍可都是大宋在西北中駐軍精華中的精華,其中騎兵的比例更是高達五萬,他們都參加過數場戰鬥,也算是有經驗的老兵了。或許種諤要是知道嘉寧軍司剩下的潑喜軍將領還打着黑吃黑的想法會更加歡迎。不過情報線路不暢,爲此暴露冰封實在是不值當,也就壓下不提。

雙方在預定地點進行了交換,等待民夫運輸大隊走遠後,宋軍此次負責交換的將領親自率一隊親軍將李泉送至兩軍中央,然後交給對方的潑喜軍將領後,便打馬回到自己地本陣當中,慢慢的以戒備隊形後撤。

潑喜軍也護衛着李泉向北撤退,爭取早些時間回到嘉寧軍司以覆命。不過潑喜軍只走出了十里地,便被早早埋伏在這裡的宋軍偷襲了。一隊萬人騎兵打着嘉寧軍司的旗號,毫無徵兆的從低矮的土丘後面出現,潑喜軍還以爲是前來接應的騎兵,結果在相距三百步的時候,才發覺這正是身穿潑喜軍軍裝殺氣騰騰的宋軍!

衝殺過來的宋軍根本沒有給潑喜軍任何反應的機會,直接衝着他的側翼奔襲過去,一路上還沒有接近的時候便是一陣箭雨,中箭的潑喜軍戰士立刻從馬身上翻落下來──所有的箭支上都帶毒!帶毒的箭支也提醒了潑喜軍對面敵人的身份──這是大宋的鬼騎!無心在西北戰場縱橫一年多,使用帶毒的兵刃和飄忽不定的作戰方式是這支神秘軍隊的標誌,尤爲讓潑喜軍感到印象深刻的便是,正是這支軍隊以不足兩三千人的隊伍奇襲數百里,一直殺到了奈王井,焚燬了奈。王井後從容離去,以至於大帥李清的親軍親自出手追殺,也僅僅使他們退回大宋而已。

無心的特種部隊得到了種諤的大大加強,爲了這次奇襲潑喜軍,他甚至又爲無心專門選拔了五千精騎供其指揮作戰,這樣無心可以指揮的人就達到了萬餘人,儘管其中精銳還是自己所帶的那兩千特種部隊,不過在這正面戰場上。人數多一些更能夠造成殺傷力。全軍全部使用箭毒樹毒藥──這是富弼將手中地存貨都貢獻了出來。

無心的鐵騎如一股黑色的蝗蟲,從潑喜軍的右翼直插過去,將潑喜軍的陣營截成了兩斷,麾下將士左右開弓,揮舞着手中的長刀,毫不戀戰地穿插而去。從開始出現到他們的身影消失在草原之中。中間不過才一刻時間,反觀潑喜軍居然陣亡了七八千人!

這是極爲震撼的,當李泉看到這樣的情形時,更是回憶起了那天宋軍攻破連環木寨時的場景,也是由一支神秘的宋軍騎兵攪亂了自己原本開始慢慢鞏固下來的戰線,造成了自己那晚的潰敗,也是同樣的軍隊從武寧堡一直追殺自己到古烏延城。翻看陣亡將士的屍體,全部都是烏黑或是發青,即便身上只要被劃破一點傷口,也是立刻中毒身亡。這種景象使所有地人心中都有些發涼。

對於這樣的軍隊,李泉和潑喜軍的將領是沒有勇氣下令追擊的,況且人家在突襲到逃走不過是一瞬間的時間,就連自己地抵抗也是士兵下意識中的行爲,等他們醒過味來的時候。人家早就跑的無影無蹤了。不過令他們慶幸的是,這支萬人地突襲軍隊只是偷襲而已,並沒有打算真刀真槍的和他們幹上一場,否則自己雖然倍於敵人,但對於能否能夠取勝心中實在是沒有底。

護送李泉的潑喜軍並不知道。剛剛偷襲他們得手地無心在脫離接觸之後,在離他們不是很遠的地方突然停了下來。無心回頭看看潑喜軍的方向,知道自己已經處在對方視線範圍之外後。便豎起手中的長刀,大隊人馬即刻便挺了下來,顯示雖然這支軍隊是臨時拼湊而成,但整體素質非常優良。

“傳令!全軍在右臂上紮上紅巾,後軍變前鋒,沿途殺回去!各位大宋的好兒郎,可敢於本將再返回殺敵?!”無心對着面前這並沒有遭受多大損失的騎兵大勝喊道。

“有!”所有的兵士都舉起了手中的長刀或是弩箭齊聲喊道,一時間每個人胸膛中都涌動着滾燙的鮮血──他們中間有很多人原本是生活在宋夏邊境地漢人,但他們都飽受西夏党項軍的騷擾。幾乎每個人家中都有人被西夏兵殘殺或是劫虜的事情,甚至有的全家都被西夏兵所殘殺,早就和西夏結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這也是富弼和種諤特意安排的,讓這些人進入無心的特種部隊,才能夠爆發出這些兵士的最大戰鬥力。

無心一聲長嘯,便從將士們讓出中間的過道中策馬奔會後隊,後隊便前軍,再次向撤回來的方向殺了回去!

李泉在察視陣亡兵士屍體的時候,除去對這支偷襲自己宋軍的憤慨和恐懼之外,內心中還感覺到似乎還有人在遠處窺伺自己,連忙擡起頭來四顧環望,片刻間他便把視線固定在前方剛纔無心出發的土丘上。

“全軍戒備結陣迎敵!”李泉高聲喊道。

“少將軍,可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旁邊的將領對李泉突然發出的命令感到一陣驚愕。

“土丘上有宋軍埋伏!”李泉冷冷的注視着前方的土丘。

不管有沒有敵人,少將軍的命令還是必須要執行的,潑喜軍立刻終止了收拾戰友屍體的行動,以飛快的速度結好陣勢,鋒芒正是對着前方不遠處的土丘。

“不是讓你們不要擡頭嗎?!”楊崇嶽恨恨的對旁邊的偏將說道。

“我們都是謹遵將軍的命令,誰也沒有擡頭看過,將軍你看,所有的人都爬在地上,連馬匹都裹上了布,最高的人便是我們幾個了……”那名偏將無辜的說道。

“真他孃的邪門兒!難道本將還看走了眼不成,李泉居然能夠會掐算,算準我們還在這裡埋伏?!”楊崇嶽有些懊惱的說道,他知道自己的偏將沒有說錯,自己麾下的將士都是按照自己的吩咐謹慎的埋伏起來,對面根本不可能發現自己。

楊崇嶽確實冤枉他的部下了,而李泉更沒有諸葛亮那樣能恰會算的本事,暴露目標的正是他本人,準確的說是他手中的望遠鏡!他不知道正是他用望遠鏡觀察對面的情況,才讓李泉發現瞭望遠鏡鏡片反射的日光──李泉早就在武寧堡和楊崇嶽交手的時候發現望遠鏡反射日光這一點了,他更知道宋軍之中能夠在前線擁有望遠鏡觀察敵情的將領,地位一定不會低,所以才猜出了這裡有宋軍的埋伏。

楊崇嶽雖然懊惱被李泉所發現,但事情到了這一步他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乾脆一揮手解除了隱藏埋伏的禁令,自己則是整理了一下鎧甲走上土丘頂點對對面嚴陣以待的潑喜軍大笑的說道:“少將軍,本將在這裡已經恭候多時了!”

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298章 憂心第411章 功成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107章 無謂第317章 厲兵秣馬第132章 宿命第4章 鑑寶第201章 追殺第83章 思慮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319章 天變第326章 談判第376章 意外第275章 誘惑第258章 統計局第381章 硫球第71章 奇思第88章 天價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306章 斷仇第304章 交換第105章 銀行第284章 野心第51章 難眠第282章 定策第186章 漂白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335章 定西軍第315章 完勝第34章 波瀾第192章 難耐第300章 反對第324章 淡出第375章 海上第401章 急流勇退第428章 安內第244章 一語成第377章 刺殺第139章 關節第383章 取捨第270章 推薦第332章 送行第50章 進策第395章 內訌第168章 傳警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8章 起步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48章 治療(上)第210章 獵人第380章 功成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420章 馬屁第138章 新事業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276章 事故第160章 驚雷第301章 設套第389章 貿易第276章 事故第312章 反治第278章 顧忌第331章 捨棄第159章 命苦第131章 新時代第209章 轉變第220章 三封信第302章 取捨第310章 衝突第271章 重建第353章 合力第406章 錦州第209章 轉變第300章 反對第101章 來信第205章 血戰第77章 兩難第21章 出書第67章 扭轉第311章 釋疑第9章 揚名第323章 倒計時第292章 西征第9章 揚名第236章 人情第227章 狀元第363章 團聚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356章 圖謀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312章 反治第389章 貿易第9章 揚名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130章 一人第154章 軍火第48章 治療(下)第247章 水利第189章 說親
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298章 憂心第411章 功成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107章 無謂第317章 厲兵秣馬第132章 宿命第4章 鑑寶第201章 追殺第83章 思慮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319章 天變第326章 談判第376章 意外第275章 誘惑第258章 統計局第381章 硫球第71章 奇思第88章 天價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306章 斷仇第304章 交換第105章 銀行第284章 野心第51章 難眠第282章 定策第186章 漂白第341章 殺伐西夏(五)第335章 定西軍第315章 完勝第34章 波瀾第192章 難耐第300章 反對第324章 淡出第375章 海上第401章 急流勇退第428章 安內第244章 一語成第377章 刺殺第139章 關節第383章 取捨第270章 推薦第332章 送行第50章 進策第395章 內訌第168章 傳警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8章 起步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48章 治療(上)第210章 獵人第380章 功成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420章 馬屁第138章 新事業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276章 事故第160章 驚雷第301章 設套第389章 貿易第276章 事故第312章 反治第278章 顧忌第331章 捨棄第159章 命苦第131章 新時代第209章 轉變第220章 三封信第302章 取捨第310章 衝突第271章 重建第353章 合力第406章 錦州第209章 轉變第300章 反對第101章 來信第205章 血戰第77章 兩難第21章 出書第67章 扭轉第311章 釋疑第9章 揚名第323章 倒計時第292章 西征第9章 揚名第236章 人情第227章 狀元第363章 團聚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356章 圖謀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312章 反治第389章 貿易第9章 揚名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130章 一人第154章 軍火第48章 治療(下)第247章 水利第189章 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