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憂慮

潁王趙頊說道:“父皇,兒臣以爲韓相說的有道理,此事對王靜輝無半分好處,還要讓他冒着天大的風險,他如果是個正常人就不會來趟這灘渾水,所以他必有所其他原因,我看還是先把他傳上來問清楚再做打算。如果他所言屬實而我們有沒有去做什麼事而預防,那到時災害真的降臨汴都,會死傷無數的!”

韓琦和歐陽修聽後點點頭附議,英宗考慮了一會兒說道:“就依各位愛卿所言,先將王靜輝宣上殿來問清楚再做打算!”說完便傳司禮太監把還在宮外等候宣召的王靜輝帶進來。

不一會兒王靜輝就被帶進福寧殿,自從來到這個時空,他還是第一次進入皇宮看到英宗,面對自己內心中準定未來的岳父大人的時候,他有點兒發矇了:不知道面見英宗的時候該怎麼行禮。他和潁王趙頊交好但也只是行躬身禮,遇到韓琦等人的時候也是這樣,不知道看見英宗該行什麼樣的禮節。潁王趙頊以前曾跟英宗趙曙說過王靜輝似乎很不願意行跪拜禮,所以當英宗看到王靜輝入殿看見他後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就大度的說道不用行跪拜禮了。

待王靜輝躬身謝禮後,英宗趙曙又仔細詢問了王靜輝一遍他觀星象測風雲的事情後,問道:“你能肯定八月必有大雨將至嗎?如果預防雨災,朝廷該怎麼去做?”

王靜輝此時已經沒有剛剛見到英宗趙曙那股新奇勁了,略微思考了一下說道:“聖上明鑑:下官所用的觀星之術乃是先師所傳,只有在大災將至前纔會引動心神感應,施術之人才可以根據感應來觀天象以避其災禍,此術巧奪造化十分靈驗,不過極爲折壽,就是我也不可輕用。”

王靜輝現在已經開始爲了調動國家力量進行防災,不得已來哄騙皇帝了。他也曾經考慮了由於他來到這個時空會引發蝴蝶效應而使歷史改變,王靜輝也認同這點,認爲自己的介入會改變一些人的命運,但還不至於到連天氣情況都會跟着改變的境地,所以對於即將到來的雨澇災害,他在回答英宗趙曙質疑的時候語氣非常肯定。更重要的是,這一歷史時期中國正處於自然災害頻頻爆發的高峰期,這次如果使用“觀星術”來作爲解釋的話,以後他還可以正大光明的拿出很多次災害預警消息,就不用像這次這樣這麼費力了。

王靜輝看到英宗趙曙在御案後正在凝神聽他說話,然後繼續說道:“下官雖然是朝廷官員,但大多數時候更是個爲人治病的郎中,至於朝廷怎麼防災,下官對這些事情是不怎麼在行的,也不敢妄言來擾亂聖上和各位大臣心中的防災計劃。不過身爲一名醫者,下官對如何防疫倒是十分在行,我認爲現在距離大雨到來的時間不多了,朝廷應該緊急疏通城內的各條水道、溝渠以利於排水;將糧食、藥材等物資除了要儲備充足外,還要特別注意防水,防止發生水侵黴變。”

英宗趙曙聽後點點頭說道:“疏通河道、溝渠確實當務之急,這點兒沒有錯;囤積糧食藥材防水也是要加緊辦的,你還有什麼建議嗎?”聽到英宗趙曙這麼說話,殿中潁王趙頊等其他四人都不禁有些驚訝:難道皇上居然相信王靜輝的話,也認爲一個月後必有大雨降臨汴都?!

不過此時的英宗趙曙倒不是全因爲王靜輝“觀星象”得知的預言,他和韓琦考慮的差不多,都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纔不得不早作預防。自然災害和瘟疫都是被認爲上天對皇帝不施行仁政或者辦錯事而降下的懲罰。濮議爭論雖然以英宗趙曙勝出而平息了,但他也敏銳的認識到,如果王靜輝口中的雨澇災害如期發生,而自己有沒有做有效的預防的時候,那在政治上會讓他和韓琦陷入極大的被動。御史臺和知諫院會以這次雨澇災害爲由來攻擊自己對濮王追封的正確性,甚至會讓已經煮熟的鴨子也飛了,這是英宗趙曙所不能忍受的,所以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王靜輝這個時候懸着的心才放下來:“只要你英宗趙曙相信就好!”他也不多想繼續說道:“從醫者的角度來說光是做到上面這兩條還是不夠的,畢竟如果真的發生雨澇災害,災害過後,那些淹死的牲畜和人的屍體都必須及時處理,否則必然會引起大範圍的瘟疫!所以下官建議朝廷能否利用城中的軍隊在災害過後立刻在全城將這些屍體收攏起來,並且建成焚屍爐進行火化,這樣才能最低限度的減少瘟疫爆發的可能性!”

潁王趙頊在旁邊疑惑的問道:“爲什麼要建焚屍爐火化?難道土埋不可以嗎?”

王靜輝說道:“潁王殿下有所不知,正是這些動物和人的屍體如果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纔會釀成瘟疫的流行!如果雨澇災害來的急來的猛的話,所淹死的動物和人必不在少數,在處理這些屍體的時候,下面的人員會爲了圖輕省便捷不會進行深埋,那些屍體照樣會孳生病菌流行成疫!最爲保險的辦法便是火化,只有火化纔可以以最快最安全的方式來處理屍體,並且還能防止這些屍體傳出病菌!收集屍體不能只是收集家畜和人的屍體,就是連老鼠、貓、狗之類的屍體也必須收集上來。並且將這個汴都城劃分成小的區域,分別派出專人來負責呈報所轄區域住戶的人員死亡情況和死亡原因,這樣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發現患上瘟疫的人。一旦發現有人患上瘟疫,必須進行隔離治療,以防止瘟疫傳染給他人造成瘟疫流行釀成大禍!”

英宗趙曙說道:“你提的這幾條建議都不錯,朝廷會讓人處理的。不過瘟疫真的能夠控制並且治療好嗎?”

王靜輝說道:“依照現在的醫學水平來治療瘟疫確實很有困難,但在水災後發生的瘟疫不過兩三種而已,而最爲常見的一種疫症便是‘霍亂’,此疫症靠患病者嘔吐和排泄等污穢之物污染水源以大規模快速傳播,一旦染上此病的患者便上吐下瀉不止,直至使人脫水而死。不過此疫症也不是不能救治,除了給病人正常服用藥物外,還需要讓病人喝摻雜了鹽或者糖的開水,其患者的衣物要用加了鹽或者鹼的開水沸煮後纔可以再次穿着,依照這樣的方法,只要病人在得病前身體不是很瘦弱而且患病後能夠及時發現,基本上都能夠救治過來。所以在預防水災過後的瘟疫時,也要儲備大量的鹽、糖和鹼面,這些東西都是在治療和防止傳染瘟疫的時候非常有用物資,還有就是針對瘟疫而進行對郎中的專門培訓也是很有必要的。聖上,瘟疫有很多中,雖然難以治療但也不是說沒有辦法防止和控制,在下著有《瘟疫》一書對其進行詳加闡述,按照上面所述,基本上對大多數瘟疫疫症都會有效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宰輔韓琦在一旁說道:“王編修說的關於鹽、鹼等防治瘟疫的一些物資已經開始在臣所上書的城市防疫體系開始實行的時候囤積了一些,不過只是糖由於價格較高而且存放不易,所以不變儲備太多;並且關於對郎中的防治瘟疫的培訓也開始進行了一段日子了,主要是以王編修所著的《瘟疫》一書爲教材。”

英宗趙曙聽後點點頭,考慮了一會兒說道:“王編修的話我暫且信了,不過此事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所以朝廷是不會通告天下的,這件事只是由你們幾個人知道就可以了,不可再向外泄露,以免引發不必要的騷亂和麻煩爲有心人所乘,到時候你王編修的腦袋恐怕等不到大雨降至汴都,就早已人頭落地了!不過這防災之事可是刻不容緩,韓相,此事朕就託付與你,你可以藉着別的事由來暗中操作此事,這諸位愛卿都清楚了嗎?”

王靜輝聽後心中也是一片感嘆:“雖然不能明目張膽的進行防災工作,但能夠有限度的進行也是非常不錯的成果了。”不過英宗趙曙對他腦袋的那幾句話也是讓他出了身冷汗,看着英宗趙曙臉上那淡淡的若有若無的對他笑,王靜輝回過頭看看潁王趙頊的時候,才明白英宗趙曙已經知道他和蜀國公主之間的關係了:”等老子過了這一關就閉門讀書拿狀元,趕快把淺予娶回來!”

宰輔韓琦突然有些爲難的說道:“聖上,府庫中的存錢已經不多了,如果要是爲了防災,那勢必會有一筆不小的支出,還請聖上裁斷!”英宗趙曙聽後也是緊鎖眉頭在那裡沉思。

王靜輝聽到韓琦的話後,看到韓琦在那裡也有些嘆氣,顯然這個北宋名相現在是真的缺錢花了,要不然也不會在這個當口提出來。王靜輝費了這麼大的勁才走到這一步,當然不會放棄,他想了一會兒說道:“聖上,這雨澇災害是在下預言的,致使朝廷突然增加了一部分額外的花費,而使聖上爲難,微臣心中實在難安,但防災一事勢必進行,否則災情一起,那朝廷到時候會花費更多的錢來賑災,對大宋的財政更爲不利!微臣稍通商道,也略有家資,此事也是因爲微臣而起,所以微臣願捐出三十萬貫給朝廷來進行防災和建立城市防疫體系,還請聖上成全微臣的一片心意!”

宰輔韓琦聽後心想:“這個才子果然是富有啊!拿出三十萬貫連眉頭都皺一下,不過有這三十萬貫來辦事,朝廷都不用出一分一釐都可以辦成了。”

潁王趙頊在一旁說道:“父皇,城內溝渠淤塞嚴重,韓相正可以藉此來大規模的調集人手清理河道溝渠而不引人注目,王靜輝所捐三十萬貫正好可以彌補朝廷在清理溝渠時所花的費用,還請父皇成全王編修的一片忠心!”

英宗趙曙說道:“難得你有這一片忠心,朕就成全你了,不管八月有沒有大雨,朕不會追究你的責任了。韓公,有着三十萬貫,防災的事情可是足夠了?如果不夠再從府庫中撥出一些來使用。”

宰輔韓琦輕鬆的回答道:“聖上請放心,有着三十萬貫防災和構建城市防疫體系已經足夠了,還會有很大的富餘,老臣會善用這筆捐款,不會辜負王編修對大宋的拳拳忠心的!”

從皇宮出來的時候,早已是繁星點點了,王靜輝和宰輔韓琦與歐陽修告辭後,便乘着馬車慢慢的向平民醫館駛去。回到書房,他就立刻撲在書案上繼續寫《物論》,想到英宗老兒雖然給自己一個保命的口頭承諾,但實在是難以讓他安心,也許歷史真的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連自己這個現代人都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宋朝,還有什麼能夠讓自己驚訝的?所以他在車上的時候便決定儘快把自己腦子裡的東西都變成鉛字,好讓這些知識在自己的腦袋搬家後能夠繼續流傳下去,也許蝴蝶效應能夠在這些書中發揮神奇的作用來改變中國歷史的宿命。

正當王靜輝在書房中奮筆疾書的時候,管家王福神情古怪的帶了一個身罩黑色外套的人進了書房,王靜輝一眼就認出了來客居然是蜀國公主!這實在是讓他感到太意外了,不過他馬上就想到了蜀國公主的來意,肯定是她的皇兄潁王趙頊把發生在福寧殿裡的事情告訴了她。

蜀國公主見管家王福退出書房後,便脫掉了她的大外套,露出了一襲白色的宮裝,她面色有些擔憂的說道:“改之,你太莽撞了!”

王靜輝心中此時只有一片溫暖,直到此時蜀國公主纔對他顯出一片柔情。王靜輝放下筆,走到她的身旁柔聲說道:“你都知道了?放心,我不會有什麼事情的!”

蜀國公主嘆了口氣說道:“改之,你在這件事上有些太心急了!你可以找皇兄商量一下再和父皇說明,這樣會好的很多,至少可以讓皇兄出面,在防災工作中可以更爲隱秘不讓那些大臣知道。不過你現在先和韓琦與歐陽修說了,難保這件事還能這麼隱秘下去,如果到時候八月的大雨未來,那你豈不是要遭受滿朝大臣的詰難?縱使父皇寬宏饒你性命,但你也會被髮配充軍的……”說道此處,蜀國公主不禁暗自垂淚了。

王靜輝聽後心中也是懊悔不已,蜀國公主說的對,如果像她所說的那樣去做,趙頊肯定會代爲包庇好,而韓琦和歐陽修的嘴巴的可靠性終究還是差了點。不過當時韓琦對他說城市防疫體系進展太慢的時候,他光顧着着急了,所以便把這個殺手鐗拿了出來,現在回過頭來仔細一想,還是蜀國公主說的方法最好。

王靜輝柔聲說道:“淺予,都是我不好,讓你擔心了,當時我也是有些着急纔沒有考慮周全把事情告訴了韓琦和歐陽修。”

蜀國公主聽後臉上也是一紅,輕聲說道:“事已至此,懊悔也無用了。改之,你的觀星之術測得準確嗎?如果沒有把握,現在回頭還來得及,我和皇兄代爲向父皇說和,也許會管用的!”

王靜輝聽後搖搖頭說道:“八月必有大雨降臨汴都,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此時向你父皇求情,那到時大雨如期而至,這汴都百萬居民的性命就很難說了,所以現在就是砍頭也決不能退後一步!”他現在和蜀國公主說得斬釘截鐵,但他渾然忘記剛纔還在像寫遺書一樣狂寫《物論》了。

看見王靜輝說得那麼肯定,蜀國公主的也不好再勸他向父皇挽回,不過她倒是被王靜輝的話所感動的兩眼冒出了崇敬的目光,而此時的王靜輝心裡還正後悔沒有按照蜀國公主說的那樣去做呢。

雖說王靜輝打消了蜀國公主的疑慮,但她的心中對此還是存有很大的疑慮,蜀國公主問道:“改之,這世上真的可以通過觀星象便可以測風雲嗎?”

王靜輝沒有說話,走到書房窗前推開窗戶轉身朝蜀國公主說道:“淺予,這個世界上不是有很多事情連我們自己也說不清楚嗎?就如同我遇到你一般……”他想到自己來到這個時空後,所經歷的事情真是讓他感慨萬分,來到這個時空後真的沒有想到自己會遇到蜀國公主趙淺予,並且還愛上了她,這人間的事情還真是很難說。蜀國公主聽後也不禁陷入了沉思當中。

第54章 上邪第24章 赴宴第101章 來信第354章 圖利第77章 兩難第52章 心意第162章 首富第318章 藉口第369章 奴隸第289章 寸草不留第229章 軍費第191章 風滿樓第428章 安內第377章 刺殺第375章 海上第234章 去職第414章 做戲第232章 武策第161章 先手第210章 獵人第59章 潛移默化第81章 賜婚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266章 有別第90章 前奏第283章 天波第71章 奇思第1章 英雄第153章 空頭支票第93章 病危第48章 治療(下)第89章 貪污第417章 格局第36章 上崗第333章 緩兵第231章 誘惑第20章 言論之防第226章 改變第3章 壯麗第292章 西征第311章 釋疑第100章 成果第55章 難治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269章 應對第37章 修書第103章 準備第332章 送行第98章 俘虜第351章 佈局第323章 倒計時第291章 蛻變第430章 相聚第386章 疑惑第243章 測度第210章 獵人第122章 曹太后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258章 統計局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316章 生死邊緣第48章 治療(上)第110章 蟻穴第325章 內應第162章 首富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32章 求助第330章 壓力第100章 成果第391章 突襲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62章 亡羊補牢第269章 應對第393章 扯動第269章 應對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308章 暗流第203章 決絕第411章 功成第265章 解煩第206章 兵敗第138章 新事業第176章 借題發揮第429章 轉移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333章 緩兵第218章 狼外婆第394章 生疑第369章 奴隸第249章 陣地第406章 錦州第399章 接力第255章 發現第285章 退卻第249章 陣地第425章 正名第233章 校場閱兵第309章 烏龍第302章 取捨
第54章 上邪第24章 赴宴第101章 來信第354章 圖利第77章 兩難第52章 心意第162章 首富第318章 藉口第369章 奴隸第289章 寸草不留第229章 軍費第191章 風滿樓第428章 安內第377章 刺殺第375章 海上第234章 去職第414章 做戲第232章 武策第161章 先手第210章 獵人第59章 潛移默化第81章 賜婚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266章 有別第90章 前奏第283章 天波第71章 奇思第1章 英雄第153章 空頭支票第93章 病危第48章 治療(下)第89章 貪污第417章 格局第36章 上崗第333章 緩兵第231章 誘惑第20章 言論之防第226章 改變第3章 壯麗第292章 西征第311章 釋疑第100章 成果第55章 難治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269章 應對第37章 修書第103章 準備第332章 送行第98章 俘虜第351章 佈局第323章 倒計時第291章 蛻變第430章 相聚第386章 疑惑第243章 測度第210章 獵人第122章 曹太后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258章 統計局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316章 生死邊緣第48章 治療(上)第110章 蟻穴第325章 內應第162章 首富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32章 求助第330章 壓力第100章 成果第391章 突襲第373章 各安其命第62章 亡羊補牢第269章 應對第393章 扯動第269章 應對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308章 暗流第203章 決絕第411章 功成第265章 解煩第206章 兵敗第138章 新事業第176章 借題發揮第429章 轉移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333章 緩兵第218章 狼外婆第394章 生疑第369章 奴隸第249章 陣地第406章 錦州第399章 接力第255章 發現第285章 退卻第249章 陣地第425章 正名第233章 校場閱兵第309章 烏龍第302章 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