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發現

熱鬧非凡的春節終於快要過去了,大宋迎來了熙寧二年(公元1070年),作爲大宋的“明星”夫婦,王靜輝夫婦在春節中“疲於奔命”的忙活了一個月,作爲重要的宗室成員,各種宴席是少了的,更何況王靜輝是當今天子眼前的紅人。今天是正月十五,春節一系列慶典中的最後一個節日,雖說中國人有出正月年就算過完的傳統,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春節最後的高潮,待到其後春節的氣氛便漸漸淡薄了。

傍晚汴都開封繁樓的大街擁擠的人羣中,王靜輝和女扮男裝的妻子趙淺予在人流中慢慢的前行,也許是自己的妻子實在太過亮麗,就算是一身臃腫的冬衣男裝也難掩其高貴的本色,弄得大街上的回頭率頗高,這讓王靜輝心中直犯嘀咕,今後是是要四處尋末傳說中的“人皮面具”了。過好在這個時候在大街上應該看到自己的熟人,儘管小王駙馬的氣如日中天,但在汴都開封中能夠得見真顏的人還是很少的,過他相信司馬光和王安石這兩個老傢伙會陪着老婆和他們夫婦一樣逛大街,如果真的有一天會發生這樣的事,王靜輝一定以爲是彗星撞地球了。

蜀國長公主雖然在宮中長大,溫柔賢淑堪稱公主典範,但卻是一個愛熱鬧的人,儘管宮中也很熱鬧,但那卻屬於她,在皇宮中除了親情的眷戀之外,大宋那金碧輝煌的宮殿讓她感覺到絲毫的溫暖,相比之下她更喜歡站在丈夫身後看着丈夫爲大宋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儘管丈夫日常忙於政事,但看着那年輕又有些執著的身影,她的心中就感到一股暖流在流淌。

儘管街上的人摩肩接踵,丈夫在一旁儘量爲她擋開人羣,但趙淺予非常享受被丈夫照顧的感覺。汴都的春天很冷。但在這裡她卻感到了溫暖。輕輕的拽着王靜輝地衣角跟着丈夫向前走動,一路上品嚐着各種小吃,看着街頭藝人在着高難度地動作,儘管這樣的機會一年到頭並沒有幾次,但趙淺予已然滿足。

過有的時候被別人所惦記並非都是一件讓人感到幸福的事情。今天是元宵節,百官都集中在垂拱殿當中慶賀。在宴會開席的時候,皇帝趙頊就覺得這垂拱殿中好像還缺了什麼人,但一時間又想起,光是皇帝趙頊,王安石、司馬光、曾公亮等人都有這種感覺。過當一些官員乘興吟詩作詞地時候,他們才意識到這個讓他們感覺對的地方在哪裡——駙馬王靜輝跑到哪裡去了?!

殿中大臣們雖然礙於皇帝在場敢暢飲。但隨着宴會的深入,氣氛也就越來越熱烈,這使得皇帝趙頊有機會把太監總管叫到身邊低聲詢問到:“駙馬沒有到宮中參加宴會嗎?他現在在哪裡?!”

“駙馬今天身體舒……好像沒有來!”太監總管有些磕巴的說道。

“駙馬病了?!”皇帝趙頊沒有注意到太監總管那有些尷尬的表情,對於王靜輝身體狀況他倒是非常關心,畢竟是自己的錢袋子,若是出了什麼問題,那自己地麻煩可就大了,“馬上派太醫過去,有什麼需要,內庫中的珍奇藥材儘管賞賜!”

“駙馬是病了。他也在駙馬府中……”

皇帝趙頊聽後一愣,旋即說道:“駙馬可是和公主又跑出去了?!什麼時候地事情?他們現在在哪裡?!”

太監總管聽後總算是鬆了口氣,每次皇帝趙頊問起駙馬伕婦出行,他總是要受罪——這樣的事情可大可小,要是放在別人的身上,難免要被蘭臺折騰個半死活,而放在駙馬身上多半會是了了之,但這是帝王家的事情。輪到他來多嘴,否則後果堪設想。

“駙馬和長公主殿下一個時辰之前便離開駙馬府了,後面有人從中保護會有什麼問題,駙馬伕婦去的是繁樓街市,想要看看元宵花燈,聖上可要召他們回來?!”

皇帝趙頊聽後禁搖搖頭,對太監總管擺擺手說道:“用把他們找回來了!過在他們身邊多多加派人手,若是出了什麼問題,叫他們……用再回來了!”

幾天是元宵節,雖然皇帝趙頊想要發狠話給禁衛侍從,但還是要避諱“用詞”,過太監總管心中卻暗中叫苦的很——繁樓街市原本便是大宋最繁華的地區,平時便是人山人海的,到了現在恐怕人更多,這讓禁衛侍從如何行事?過令他好過一點的是駙馬本身就有武功,並且這樣帶着長公主殿下跑出去也是一次兩次了,從來也沒有出過事,心中就安定了下來,在得到皇帝口諭後,便下去安排了。

繁樓雖然繁華,人多但架住皇帝的權威,一刻之前還在垂拱殿中的皇帝帝口諭,已經到了繁樓街市在駙馬伕婦身邊護衛的禁軍侍從的耳朵裡,對於這樣的警告,禁軍侍從雖然已經習以爲常,但還是敢大意,其中的頭領便親自找到了離駙馬遠的鼎澄兄弟,這兩兄弟是王靜輝的書童,和駙馬也好說話,他便是想要鼎澄兄弟二人到駙馬那裡勸說一番趁早收工,免得讓他們這些御內直班出身的禁軍侍從在皇帝面前難做。

雖然心中很情願,但王靜輝還是和妻子準備回去了,他也知道自己地行蹤一直都在皇帝趙頊的關注下,自己出來也沒有什麼,但帶上趙淺予那性質就完全一樣了,而且在人流中逛街,雖說用擔心會受到什麼攻擊刺殺,但也實在是太讓那些隨從辛苦了。

當王靜輝夫婦回到駙馬府後,管家王福來報——一個叫高榮升的人是個三衙副都指揮使帶着自己的弟弟來拜訪,由於來人是禁軍系統中的人,儘管是個四品官,但也讓管家王福很爲難——以前除了郭逵、王韶之外,還沒有軍隊中的人到駙馬府,王福也生怕誤事所以請高榮升兄弟二人在花廳等候。

“三衙副都指揮使?高榮升?以前沒有聽過這個人啊?!”王靜輝心中暗自嘀咕着,管怎麼樣還是先請進來再說,便吩咐王福將來客帶進來。

高榮升兩兄弟被帶到前堂。因爲高榮升的身份實在是太敏感。王靜輝便把趙公公請來守在一邊。要是王靜輝從高氏兄弟中的字來判斷這兩個人應該是親兄弟,還真以爲二人沒有任何關係,因爲他們長的倒是一文一武,一個高大孔武有力,一個有些偏瘦斯斯文文。過在通報姓之後,王靜輝才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自作聰明——那個斯斯文文的青年人居然就是三衙副都指揮使高榮升,而那個孔武有力的還是身負功地士子,字叫高榮強,字餘益。

雙方寒暄了幾句之後,王靜輝才明白原來真正找自己有事地是那個壯漢高榮強。他哥哥過是代爲引見而已,自己的門檻這麼高。高榮強雖身負功也進了駙馬府的門。在得知誰是正主後,王靜輝心中鬆了一口氣——若是高榮升來找他,那多半是爲了軍事方面的事情,在軍事上自己也就這麼兩下子,是經住“專家”的提問地,況且自己一個外戚的身份結交武將,那傳出去實在是有麻煩,郭逵雖然地位高,但手頭沒有兵,這高榮升可一樣。三衙司副都指揮使雖然只是個四品官,但可是非常有實權的將領。

王靜輝開口向高榮強問道:“知先生前來有何賜教?”

高榮強從身上拿出一個單筒望遠鏡說道:“在下聽聞此物是駙馬所制,藉此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兩裡地內狀況,知駙馬可否用此物望向天空?!”

王靜輝聽後渾身一振——望向天空——中國的伽利略終於出現了!治平二年,玻璃作坊中的工匠想盡辦法終於能夠有效地對付玻璃中所產生的氣泡問題,這僅大大提高了玻璃作坊所生產地器皿純淨度,也使王靜輝製作凹凸鏡片成爲可能,在製作出了老花鏡之後。王靜輝很快便製作成瞭望遠鏡,呈送給皇帝趙曙。過當時王靜輝知道“封建神權”四個字可是白叫的,要是把望遠鏡變成天文鏡,敢說能夠徹底擊碎那些神仙存在的根據,至少中國神話中月宮玉兔嫦娥一定會消失,由此產生的影響實在是難以預料,他王靜輝此身還有別的用處,犯着爲此成爲中國的布魯諾,所以便沒有向皇帝趙頊說明望遠鏡在天文學上的重大作用,但他的心中還是非常期待有一天能夠有人用望遠鏡對準浩瀚的星空,創造屬於中國人的天文神話新紀元。

對於宋人將望遠鏡對準天空,王靜輝心中早就是十分肯定地了,這個時代在自然科學的各個方面無疑是中國古代最爲發達的時代,蘇頌、沈括這樣的大家都是誕生在這個時代,過王靜輝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個將望遠鏡對準星空的居然是一個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大的業餘天文愛好者。望遠鏡是大宋頂級機密之一,生產極少,並沒有普及到軍中的基層單位,在定邊軍之戰當中,王靜輝地徒弟無心冒險深入西夏作戰,兩千人的隊中也只有一架望遠鏡在無心的手中,這還是魏國公韓琦照顧所致。高榮強手中的望遠鏡肯定是他哥哥手中的,這也是佔了一定的優勢,要知道沈括也只是聽說過望遠鏡,並沒有親自使用過,若要是將望遠鏡鬆綁普及,那將望遠鏡對準星空的第一人恐怕就是高榮強了。

“望遠鏡是在下所呈送聖上用於觀察戰場變化所用,玻璃也是在下發明的,過在下更好奇的是餘益兄在望遠鏡中看到了什麼?!”王靜輝微笑的問道。

“在下看到了一個新奇的天地,但它並是古人書本中所記述的那樣,一年以來在下甚爲眼前的一切所困擾,但苦無人探討。想到這望遠鏡是駙馬所制,在下便央求家兄前來拜方駙馬,以求解惑!”高榮強說道。

“餘益兄,望遠鏡中所反應的情況都是遠處真實的場景,這是絕對沒有錯的,也就是說你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這些是容懷疑的!月亮過是個遍佈大坑的球體而已,上面根本就沒有什麼月宮嫦娥!”

高榮強聽後非常興奮。說道:“錯!在下已經借用家兄一年地望遠鏡來對準星空觀察。看到了許多匪夷所思地事情,但心中卻苦無一人能夠與之分享,原來駙馬早就用望遠鏡看過!”

王靜輝笑着說道:“望遠鏡乃是在下親手所制,這種用途在下哪裡知,過是礙於人言敢說出來罷了!過在下想要提醒餘益兄一句——千萬要將望遠鏡對準太陽。否則會燒傷眼睛!”

“多謝駙馬提醒!幸好家兄白天要將望遠鏡取回,然在下真的會要用望遠鏡來看看太陽呢!在下經過一年的觀測,結合以前所用肉眼的觀察,繪製出了一幅星圖,還請駙馬指教!”

王靜輝用手擋住了想要打開星圖的高榮強,笑着說道:“這繪製星圖可並非在下所長。實瞞餘益兄,在下對於此道實在是一竊通。但在下可以介紹幾個人來和餘益兄探討,或有啓發!”

王靜輝自稱對天文一竊通,這讓高榮強很奇怪,但這並影響他對駙馬地看法,反而因爲駙馬主動承認是個外行更加尊重他,畢竟身在高位能夠自己承認足的官員實在是太少了,若是駙馬懂裝懂來和他和稀泥,那才叫高榮強所輕視呢!

“難道還有人與在下一樣使用望遠鏡來觀測星空嗎?”高榮強問道。

王靜輝笑着說道:“並是每一個人都像高兄這麼好運氣,望遠鏡乃是我大宋的機密,就是在軍中配發也很少的。外面的人更是難以得到此物。雖然在下所引見的人並沒有使用過望遠鏡來觀測星空,但此人在我大宋來說對天文上地成就也下於任何人!”

高榮強非常疑惑的問道:“駙馬所引見地是爲何人?”

“原昭文館編校書籍沈括,過現在皇上有意讓其出任司天監。在下也會上書將望遠鏡用在天文觀測上,如果餘益兄無意科考的話,在下倒是願意引見進入司天監任職,知餘益兄意下如何?!”

“進入司天監?!”一直沒有說話的高榮升臉色有些微變,顯然是同意弟弟進入司天監的,王靜輝對此也是十分理解。畢竟有功在身的人都希望藉此搏上一把,希望能夠高中進入館閣,寧抱槧爲監,這是宋朝文人根深蒂固的傳統,過這全要看高榮強是如何選擇,畢竟也並非是每個人都願意進入官場摸爬滾打的。

“沈括?可是沈存中大人?!”高榮強倒是並在乎進入司天監,他對沈括倒是挺有興趣,都是在汴都開封中居住,這裡集中了全國五分之一的官員,過有些官員因爲喜好纔能有些特別,所以“聲”也就大些。

王靜輝在上個月上書皇帝,建議將沈括在任寧國縣令時所寫的《圩田五說》、《萬春圩圖書》兩本書刊印發行天下,並且作爲各地地方官所必讀之書。這個建議得到了王安石的積極相應,奏章在經過中書省地時候便被王安石所關注,他所頒佈的農田水利法已經試行了有半年多的時間了,除了立法上要執行之外,能夠有指導性的圖書來輔助農田水利法執行也是很重要的。王安石很中意沈括,原本是想讓其擔任三司使的,但是現在看來已經大可能實現了——沈括本人更中意王靜輝向皇帝趙頊推薦其領導司天監,王安石雖然有些是很高興,但也好奪其志,此事便作罷。

過沈括馬上就要主持汴河的疏浚工程,這也算是王靜輝對王安石的一種補償,王靜輝提議地這兩本書對農田水利有着很大的作用,王安石非常有眼光,自然是札子一到他手中,便立刻寫出了節略並且附帶了自己的建議呈送皇帝趙頊。皇帝趙頊雖然看出這兩本書有什麼出色的地方,但終歸是爲了農田水利法推行有好處,便作了批示下旨準了王靜輝的上書。因爲是在王靜輝提議提高伎術官員待遇後久,所以這兩本書的刊行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視,沈括的大也是傳遍了四方。

王靜輝笑着說道:“錯,正是沈存中,久他就要出任司天監了,知餘益兄有何考慮?”

“好,在下無意於科考,去司天監倒是一個錯的選擇,在下願意聽從駙馬的安排!”高榮強非常痛快的說道。

第60章 將至第366章 遠交近攻第403章 稅法第131章 新時代第272章 威懾第129章 銷路第108章 糧食第109章 應急中心第419章 志向第427章 廉政第30章 經濟侵略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51章 難眠第389章 貿易第429章 轉移第39章 盤算濮議第270章 推薦第431章 互鬥第79章 新生第429章 轉移第59章 潛移默化第282章 定策第396章 變局第27章 新年第22章 想法第247章 水利第370章 誘導第251章 乘風第134章 王靂第391章 突襲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13章 理由第304章 交換第212章 正名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201章 追殺第176章 借題發揮第219章 許諾第409章 草原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67章 緩行第431章 互鬥第39章 盤算濮議第191章 風滿樓第80章 參謀第420章 馬屁第323章 倒計時第239章 沉醉第24章 赴宴第416章 勒索第202章 攻守第291章 蛻變第35章 演戲第371章 軍制改革第381章 硫球第194章 冰封第350章 釋疑第325章 內應第9章 揚名第309章 烏龍第415章 諷刺第291章 蛻變第145章 急招第322章 期待第234章 去職第25章 技驚四座第370章 誘導第191章 風滿樓第308章 暗流第415章 諷刺第377章 刺殺第291章 蛻變第351章 佈局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229章 軍費第28章 文聯第324章 淡出第183章 情報第324章 淡出第387章 法律第412章 抉擇第177章 中書會議第88章 天價第318章 藉口第29章 文化產業第95章 徵兆第205章 血戰第206章 兵敗第11章 手術第410章 鐵與血第77章 兩難第261章 答辯第421章 創新第11章 手術第169章 頂缸第429章 轉移
第60章 將至第366章 遠交近攻第403章 稅法第131章 新時代第272章 威懾第129章 銷路第108章 糧食第109章 應急中心第419章 志向第427章 廉政第30章 經濟侵略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51章 難眠第389章 貿易第429章 轉移第39章 盤算濮議第270章 推薦第431章 互鬥第79章 新生第429章 轉移第59章 潛移默化第282章 定策第396章 變局第27章 新年第22章 想法第247章 水利第370章 誘導第251章 乘風第134章 王靂第391章 突襲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13章 理由第304章 交換第212章 正名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201章 追殺第176章 借題發揮第219章 許諾第409章 草原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147章 國之發防第267章 緩行第431章 互鬥第39章 盤算濮議第191章 風滿樓第80章 參謀第420章 馬屁第323章 倒計時第239章 沉醉第24章 赴宴第416章 勒索第202章 攻守第291章 蛻變第35章 演戲第371章 軍制改革第381章 硫球第194章 冰封第350章 釋疑第325章 內應第9章 揚名第309章 烏龍第415章 諷刺第291章 蛻變第145章 急招第322章 期待第234章 去職第25章 技驚四座第370章 誘導第191章 風滿樓第308章 暗流第415章 諷刺第377章 刺殺第291章 蛻變第351章 佈局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229章 軍費第28章 文聯第324章 淡出第183章 情報第324章 淡出第387章 法律第412章 抉擇第177章 中書會議第88章 天價第318章 藉口第29章 文化產業第95章 徵兆第205章 血戰第206章 兵敗第11章 手術第410章 鐵與血第77章 兩難第261章 答辯第421章 創新第11章 手術第169章 頂缸第429章 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