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

代善的那點小心思他明白,不是老成謀國就事論事之言。反而是作爲最大對手的多爾袞,公私分明。

突然,一個人撲到在地,朝着皇太極頻頻磕頭道:

“皇上,萬萬不能和明國何談啊,若是一和談,我等死後也無顏去見先皇啊!”

衆人擡眼一看,出言勸阻的原來是哭得雙目通紅的馬國柱。

看到馬國柱帶頭,范文程也跟着跪了下去,“是啊,皇上,太祖皇帝不堪明國欺壓,憤然頒佈“七大恨”,以十三副鎧甲起家。

經過十數年征討,方纔立下赫赫威名。可現在卻要同明國議和並且退讓,這豈不是助長了大明的威風嗎?”

范文程一出來,他身後的幾名投靠了滿清的漢臣高鴻中、鮑承先、徐明遠也一同跪了下來,齊聲請求皇太極收回成命。

看着如喪考批,哭得眼淚鼻涕都冒出來的幾名漢臣,皇太極心中一陣感慨,站了起來走上前去將范文程扶起,感慨的說道:

“諸位愛卿的心思朕已然知曉,但你們也要知曉朕的苦衷才行。

大明如同巨人,大清以小博大終究處於下風。現在又損兵折將,嶽託和阿巴泰俱是朕的兄弟,朕不能不管!”

說到這裡,皇太極的眼眶也紅了,他心裡也委屈也苦啊!

雖然前幾次南侵都帶回來了不少錢糧和漢人人口,但卻無法彌補那麼多精銳士卒戰死的損失,這次南侵所遭受的損失也足以讓每一個女真人心疼得肝顫。

特別是嶽託和阿巴泰的死,讓他兔死狐悲,心力交瘁。

“奴才不能爲皇上分憂。實在是該死,奴才無能啊!”

看到皇太極落淚,范文程等人更是哭成淚人,一時間崇政殿上上演了君臣和睦的一出典範。

看到此情此景,杜度首先就不高興了。

他對皇太極重用漢臣之事歷來反對,尤其是對於寧玩我和范文程二人,他更是認爲這兩人除了賣弄嘴皮子,其他什麼也不會做。

現在看到一羣人在大殿上上演君臣和諧的這一幕,更是讓他感到噁心。

他不禁站了出來厲聲說道:“皇上,這些迂孺該死!揚武大將軍嶽託和饒餘貝勒爲大清捐軀,首級屍身尚在大明,連一縷忠魂都回不了盛京。

他們既無力解決,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會哭哭啼啼,像個女人。

如今碩睿親王忍辱負重,他們竟然加以阻止,是何居心?”

代善、阿濟格、濟爾哈朗等幾個王公貝勒也紛紛拜倒在地齊聲說道:“皇上,必須重重懲罰他們,居心叵測。”

“你們......你們........”

皇太極狹長的眼裡先是射出了一道犀利的目光,但隨即又暗淡下來。他知道這無關其他,只是純粹滿漢之爭而已。

隨着越來越多的漢臣登上高位,滿人們慢慢的感覺到了威脅。今天只是他們趁着這個機會,想要打壓一下漢臣而已。

想到這裡,皇太極的眼神掠過了站在右邊的十幾名漢臣一眼,只見孔有德等人卻是眼觀鼻鼻觀心的站在原地。

並沒有出來爲范文程、寧玩我求情的意思。這才暗暗鬆了口氣,若是孔有德他們也跳出來和滿人對臺戲,他可就要左右爲難了。

“諸位愛卿,爾等有何好的建議?”

衆怒難犯,滿臣是他統治的基石,漢臣亦是他倚重的臂膀,他此舉倒是有和稀泥的意思。

反正漢人多計,隨便一個主意都有說法。范文程和馬國柱對視一眼,相互苦笑,看來胳膊終究是擰不過大腿啊!

滿臣的意見,皇太極不得不聽。

不過范文程不愧號稱滿清忠犬之一,他雖然只是秀才出身,但思維卻甚是敏捷活絡。

看到議和之事依然是不可逆轉,他的腦袋瓜子一轉就想出了一個主意。

“皇上既然聖意已決,奴才就不便多說。但是奴才以爲於明國議和,卻是不能滅了咱們大清的威風。

咱們可以吃點虧,可也要向他們提出要求。”

“提要求?”

衆人先是一呆,隨後才歡喜的說道:“對,咱們要向他們提要求,要大明爲咱們提供糧食以及鹽鐵等物越過越好。”

“還有銀子,每年要大明交給咱一百……不,三百萬兩銀子,否則咱們出兵。”

滿臣們羣情激奮,許多人興奮得手舞足蹈。

提出了一個又一個在他們看來諸多“合理”的要求,卻是將皇太極、多爾袞一些腦瓜子還算清醒的人聽得啼笑皆非。

“夠了!”

皇太極大喝一聲,大殿裡熙熙攘攘的聲音才安靜下來。

隨即用威嚴的目光對范文程示意了一下,後者會意上前苦笑道:

“諸位大人且聽下官一言,適才諸位大人所提之要求,下官以爲全然不可能,明國是不會答應這些要求的。

再說,若是他們能答應的話,這些年咱們又何必這麼辛苦,每年南下去掠奪人口牲畜呢?

所以這些事想都別想,還不如講點實際的。”

“呃......”

聽了范文程的話,那些被白花花的銀子晃昏了頭的人才一個個回過神來。

多鐸面色不善的問道:“那要怎麼辦?”

范文程手捋鬍鬚,眼中射出了一道光芒,獰笑着說道:

“咱們只提出一個條件。只要明國的皇帝答應殺掉一個人,咱們就答應他們任何條件。”

“什麼,任何條件?”

“瘋子?”

“皇上,請誅殺此逆賊!”

……

羣情激昂,議論紛紛。

咬牙切齒者有之,義憤填膺者有之,當然,還有許多默默思考的人。

“肅靜!”

皇太極大喝。

“着旨,追封揚武大將軍爲克勤郡王、饒餘貝勒阿巴泰爲和碩饒餘親王,入盛京賢王祠。”

下一刻,他直接一錘定音,先把嶽託和阿巴泰的追封搞定,接着繼續說道:“範學士之言今日不做討論,容後再議!

幾位親王留下,其他人退朝。”

大殿內人多嘴雜,范文程又不是傻子,沒必要做那譁衆取寵之事邀功。

出於瞭解,皇太極明白他必然有計劃步驟,絕不是信口開河。此事,大可小範圍內再細細探討不遲。

若論陰謀詭計,還是漢人厲害!

聰慧如他,基本明白范文程的計謀,借刀殺人,掠過他的腦海。

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說點什麼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五百九十七節 活捉多鐸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二百六十節 男大當婚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二百三十九節 招攬工匠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六十節 男大當婚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五十八節 善後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二百九十八節 殺猴駭雞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二十三節 風波
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說點什麼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五百九十七節 活捉多鐸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二百六十節 男大當婚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二百三十九節 招攬工匠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六十節 男大當婚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五十八節 善後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二百九十八節 殺猴駭雞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二十三節 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