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

盧象升聽得眉頭一皺,三餉之事也算他的職責範圍,是考覈他總督業績之一,列入年底戶部考評。

只是他心中似乎也有了思量,馬步依然慢慢往前,不多作停留。

盧象升到德州府守備衙門,尚未和董長青、張鬆榮他們說幾句話,德州知府便得到消息,上門拜訪。

“下官德州知府韓悅見過盧督。”

廳堂處,韓悅身穿方心圓領官服,頭戴交腳襆頭向盧象升行禮。

“韓知府有禮,本督路過德州府,多有叨擾。”

韓悅原先有見過幾面,是他的下屬,更何況現在有事諮詢,盧象升自然要客氣一番。

韓悅見盧象升如此有禮,心頭大喜。盧象升這次路過德州府,於他而言,是個機會,若想高升,這是一條特別好的門路。

“秦督客氣,下官已經安排好酒宴和下榻事務,還請秦督移步德州府衙。”

韓知府四五十歲模樣,保養得極好,紅光滿面,乍一看還有一臉的方正,態度不卑不亢,顯得非常有氣度。

“無需客氣,本督明日便走,今日就留在德州守備府。”

盧象升瞟了旁邊老神在在的董長青一眼,看得出二人之間的關係堪憂,根本沒有同僚間的親熱。

“本督想諮詢韓知府,三餉徵收得如何?有沒有什麼具體困難?”

盧象升不動聲色問話韓悅。

“唉!”韓悅蹙着雙眉,搖搖頭嘆息一聲,“實不相瞞秦督,德州府有些百姓已經斷糧,鄉民成羣結隊的在荒野間遊蕩。

草根樹皮,怕都要被啃食乾淨。

下官已經上奏秦督和朝廷,準備拿出府裡的部分糧食賑災,可就算如此,或可解決燃眉之急。若爆發大規模饑荒,也是無濟於事。

但下官一定盡力完成三餉徵收任務,斷不叫盧督爲難。”

哼!

不等盧象升說話,董長青重重的冷哼一聲,幽幽開口說道:“韓大人,若說山東其他州縣如此,不足爲奇。

只是德州有運河之利,且人口不多,怕是不至於到如此地步吧?”

董長青雖然來到德州時間不長,可一些基本的信息已經掌握清楚。

德州府此次沒有遭受韃虜侵害,在不徵收三餉的情況下,絕對沒有韓悅口中所說的這般悲慘。

他出聲的目的,是害怕韓悅欺騙盧象升,好做手腳。畢竟,據他了解,這位韓知府可不是什麼善茬。

“不知董守備此言何意?”

韓悅小心翼翼的看來盧象升一眼,心裡暗自惱怒,對此子他已經多有忍讓,不意居然蹬鼻子上臉,在盧督面前也敢胡言。

若不是顧忌秦督,一個武將還不放在他眼裡。

“盧督,董守備初來乍到,對德州府所知可能不全?

德州雖有運河便利,百姓生活相對山東各府較好,但天災面前,豈容疏忽?

特別是今年又增加練餉,若災年像崇禎五年一樣,我德州定會餓殍盈野,易子而食的慘劇將會重新上演。

下官寧願自己被熬成肉粥,如果可以飽民,吾又何惜此身?”

韓悅不理會董長青,轉身對盧象升誠懇的說道。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親民愛民之心躍然而出。

“如此甚好!德州百姓有韓知府,大幸!

只是三餉暫時停止徵收,本督近日要到京師,看能否規勸朝廷停止徵收?”

韓悅說什麼寧願被熬成肉粥的話,盧象升自然是不信的,那只是官場語言而已。

不過,這個韓悅着實也是個聰明人,遇事沉着,應對手段也極佳。

至於徵收三餉的事情,若是有心,自然是知府受益最大。

下面衙役哪怕有再大的膽子,也不過收取點好處費之類的小錢。

若是一般貪瀆事情,盧象升見得太多,也不想理會。可是,對於三餉的事情,盧象升極爲在意,誠如秦浩明所言,乃是動搖國本的事情。

“諾,謹遵秦督之言!此事若成,實乃德州百姓之福。”

韓悅臉上一喜,彷彿鬆了一口氣,笑意盈盈的說道。

“秦督,末將和張將軍去安排船隻,準備明日的行程。”

董長青初入官場,實在看不了韓悅的表演,若是不說,又如鯁在喉,索性離開。

盧象升揮揮手,讓董長青自行離去。

待董長青和張鬆榮安排好漕船的事情回來時,韓知府已經離開。

只不過,隨着他的離開,盧象升在德州府的消息也便傳開,大官小吏絡繹不絕而來,自然也會帶上不少禮物,留下一句不成敬意之語。

倒是盧象升對於這些人並沒有着重搭理,一來是他實在有些厭煩,二來這些小官小吏也入不了盧象升的眼。

在吩咐門房一律不見客之後,盧象升方有閒暇,認真聽張鬆榮講述宣府的事情。

在聽到秦浩明爲了斂財,居然連訂婚一事也拿來利用時,盧象升不禁哈哈大笑,他委實不知秦浩明還有這麼腹黑的一面。

“唉,本督原來好名聲,以至宣大沒有什麼積蓄,想不到卻苦了破虜。

爲了訓練騎兵和傷殘將士們的撫卹,他可真是煞費苦心!”

笑過之後,盧象升方纔緩緩嘆息。

和秦浩明相比,自己不如他多也。

此子手段多變,不說什麼水泥廠這些斂財的方法,單是福壽膏真有如此效用,能夠控制草原頭人,解決馬源問題,大明將快速崛起,再無騎兵之憂。

不過,有些東西張鬆榮也不太清楚,或者不方面說,倒是明日見面當面問他纔好。

是夜,董長青備下酒宴,和盧象升、張鬆榮、洪迪新、殷雨昂五人齊聚一堂,聽着他們細細訴說宣大邊鎮的一些變化和改革。

董長青的心裡委實快活無比,他覺得,秦督的勢力已經初現端倪。

“長青,交易之道,剛者易折。惟有至陰至柔,方可縱橫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

如今你一人獨自留在德州,切莫一味剛硬,交惡同僚。

韓悅此人便是你不說,本督也知道其脾性。

他是薛國觀的同鄉,性格隱忍狡詐,今後你要多加註意,切莫着了他道。”

想起下午的情形,盧象升轉過頭對暗自興奮的董長青說道。

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五百三十六節 風起雲涌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四百五十九節 哪有那麼多證據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
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五百三十六節 風起雲涌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四百五十九節 哪有那麼多證據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