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

“如此說來,今日負責防守的並不是秦浩明,而是他軍中的贊畫閻應元。”

多爾袞聽完曹迪成的彙報,臉上驚駭莫名,心裡猛然一顫,陡然間心亂如麻。

揮揮手先讓曹迪成退出賬外候命,多爾袞陷入沉思。

與以往攻打其它大明城池不同的是,閻應元和濟南府官員竟然把全城百姓組織起來,防禦大清進攻。

今天閻應元的表現他歷歷在目,無需他人贅言。大清勇士如此疾風暴雨的打擊下,濟南府依舊巋然不動,足以說明問題。

可讓他心悸並不是這個,而是身爲主帥的秦浩明緣何不見絲毫蹤影?

考慮他如其他大明將軍一樣,棄城而逃,無疑是侮辱他多爾袞的智商。那麼問題出現,秦浩明究竟在哪裡?

從他過往陰險狡詐的性格看,斷然不可能讓大清無驚無險安然撤離。

瞧目前的情形,即使有隱藏在城中的三百多內應幫助,濟南府沒有十天半個月,幾無可能攻下。

多爾袞的思路逐漸清晰起來,昨日夜半衝出大清防線的必然是秦浩明無疑,他這是聯絡被大清用速度遲滯的幾路大明軍隊而去,其目的不言而明。

無非是想讓大清背腹受敵,決一死戰。

若是往常時刻,明軍想和大清打野戰,多爾袞一定會悍然無懼並且略有期待。

奈何此一時彼一時!

一來人馬再也經不起損失;二來和戰略不符,他們的目的是保存自身,打擊明軍實力;可第三點纔是多爾袞最爲忌憚的,那就是大明軍隊居然敢主動求戰。

此乃近十年來大明軍隊從未有過的現象。

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大清先祖縱橫在深山老林中,環境惡劣猶可存活,自然算是橫的。

而大明漢人得天地之利,生活優渥,自然算是軟的。故而,在過去的戰鬥中,大清無往而不勝。

經常只要幾百人,便可在大明的土地上四處橫行,無人敢有其他想法。

可自從這個秦瘋子橫空出世後,對大清打了幾個勝仗,大明將士漸漸好像有些變化。

一向無利不起早的祖寬居然肯讓自己的部隊拼死攔截奕善大軍,要知道,他的部隊可是他保命的根本啊!

便是懦弱的王樸,之前也主動跟大清打了一仗,雖然是失敗。

但是,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敢戰,這纔是令他憂慮的地方。

毋庸置疑,大明人口千千萬萬,若是大明將士皆敢戰,大清將士即使再勇猛,也斷然無可匹敵。

他多爾袞自負勇猛,三五人不在話下,可若是三五十人呢?

這也是爲什麼大清對大明屢戰屢勝,皇太極和他卻要和大明議和的原因,實力還是有所不逮啊!

熊熊火光下,賬內杜度望着愁眉不展的多爾袞,感同身受。

他雖然衝動魯莽,但不是無腦之人。

不同於多爾袞只是聽說而已,他是親眼見到秦浩明的瘋狂模樣,重圍之下還要把鑲紅旗第一勇士庫勒斬首,是個瘋子。

“此子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指揮同知,便給我們造成如此大困擾。他日必是我大清禍害,不如行險一搏,一舉消滅他們。”

暗中計算過雙方兵力,以及盧象升、祖寬、陳新甲等人的反應,杜度覺得打敗他們還是有一定把握。

畢竟陳新甲的幾萬大軍給他們打怕了,關鍵時刻未必敢於拼命,故而才沉聲對多爾袞建議。

“那豈不是正中他下懷。更何況,我們能承受多大的損失呢?一萬?兩萬?值得嗎?”

多爾袞手撫着額頭,只是盯着腳下。似在回答杜度的話,又似在自言自語,計算之間得失。

是啊,委實兩難!

若是不消滅他,就怕養虎爲患,今後越來越棘手。

可若爲了一個小小的大明武將,損兵折將消耗大清勇士性命,似乎又有點得不償失?

何況自己貴爲親王,跟一個瘋子去計較,實在讓他下不了決心。

你再不要命,可終究有理智有判斷;你再不要命,也會覺得被瘋子弄死殊爲不值。

你再不要命,也不會比瘋子更百無禁忌,自己的小命他還是珍惜的。

而瘋子是什麼都能不要,一無所求,天下何懼!

縱觀秦浩明以往的表現,多爾袞毫不懷疑他敢於拼命,跟大清死戰到底。

“聽說此子飛揚跋扈,未經稟報便對範家下手。雖說範家有些嫌疑,可範家出於自保,一定不會束手待斃,可否借他們之力除掉他?”

杜度左思右想,眼前一亮,驀然記起德州範家的遭遇,有些興奮的說道。

“神來之筆!神來之筆!”

多爾袞驀然站起撫掌大聲讚歎,整個人一掃頹廢之勢,眼中精光屢屢,思潮滾滾。

“他現在勢力未成,大明朝堂沒有強援,斷無範家底蘊充足,鹿死誰手,尤爲可知?

更何況,範家的財物驚人,本王便不信他能清廉如水,分毫不拿?

單憑此點,他便脫不了干係。

若是再有人推波助瀾,這小子即使不死,怕也不能立足朝堂。沒有軍權,安排幾個死士便可以除掉他,豈不是任我們拿捏?

實在不行,今後再想其他方法對付他。總之,決不能讓此子繼續爲禍大清。

殺雞焉用宰牛刀!

一個小小的大明武將,如何要用高貴的大清勇士和他拼命?

本王差點誤入歧途啊!”

多爾袞繞着寬大的帥帳,越說越興奮,顧盼之間,不可一世。

他說的這些,並非空中樓閣水中之月,都具有一定的操作基礎。

這些年,昏聵的大明朝廷,自毀長城的事情幹得少嗎?

“只是我們損兵折將撤退關外,回去皇太極那裡不好交代呀?”

秦浩明的事情解決,杜度心裡也鬆了一口氣。可說實話,對皇太極的手段,杜度心裡還是有一些恐懼。

“無妨!漢人說得好,兵無常勢,水無常態。戰場變化莫測,縱偶有小挫,我們騷擾大明的戰略基本達成。

再說,天啓帝師孫承宗闔家背殺,足以讓我等稍爲******主要還是阿巴泰和嶽託之死,讓皇太極有些說道。然目前的形勢,卻不容我們思慮太多。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皇太極也不能一味苛求!”

多爾袞搖搖手安慰杜度,踱着方步,緩緩的沉聲說道。

對於皇太極,他心中是及其複雜的,很難以用喜惡來形容。

當然,在個人情感上,他恨不能生啖皇太極。

可對於皇太極把後金帶到如今蒸蒸日上的地位,他多爾袞還是佩服其謀略的,想來他應該不會如此不智。

多爾袞的話在情在理,杜度略爲安心,反正他不是主帥,板子也是先打在多爾袞身上。

“杜貝勒,安排兩百名精銳死兵,我們也不能大明如此輕鬆。”

多爾袞的臉上閃過絲絲猙獰,臨走前,他還要稍作安排。

作爲一名統帥,多爾袞無疑是合格的。戰與不戰,是多爾袞能夠控制和選擇的。

可積蓄自己的實力,削弱敵人的實力,從而達到不戰而勝,或者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纔是真正的戰略。

無疑,目前多爾袞的選擇符合戰略需求。

這也是大明和建奴的區別,領兵在外,多爾袞可以自己做主,而大明的將領卻不能。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一種策略,也是一種原則。

但凡明君聖主,只要頭腦清醒,對於征戰在外的將帥,只是遙相節制、賦予將領充分的自主權。

而非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地干預前線兵務。結果往往是前者得勝,後者敗北。

因爲勝敗乃一瞬間之事,戰機不可失,需要雙方統帥對戰機的利用、轉換、把握能力。

而不是像大明一樣,僵硬的聽從兵部安排。

“正有此意!”

杜度明白多爾袞的心思,高興的領命出去。

雖然被迫撤退,可大清從來沒有吃過如此大虧,自然要報復纔是。

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五十八節 善後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五百一十八節 磅礴如海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四百二十八節 威脅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六百五十六節 徐徐圖謀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三百四十一節 下套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
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五十八節 善後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五百一十八節 磅礴如海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四百二十八節 威脅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六百五十六節 徐徐圖謀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三百四十一節 下套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