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

“伯玉也該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了?可有心儀女子?”

身邊親近之人具有着落,盧欣榮已經二十有七,便是後世也算晚婚,秦浩明開始關心起來。

“盧某心高,看不上蒲柳之姿,非絕色佳人不娶也!”

幾杯酒下肚,盧欣榮又恢復國子監狂生模樣,搖頭晃腦說道。

哈哈哈……

衆人開懷大笑,洋溢着濃濃的情誼。

“伯玉,要絕色佳人,本督倒是真可以給你介紹一個,”

半響過後,秦浩明若有所思,認真對盧欣榮說道。

“固所願而!”

“他日有閒,伯玉不妨順水至金陵,尋找一個叫陳圓圓的歌伎,或許在崑山也有可能。

不過應該在秦淮,其殊色秀容,花明雪豔,能歌善舞,色藝冠時,肯定符合你的標準。”

秦浩明說得慎重,盧欣榮聽得也認真。

應該說,盧欣榮的話讓秦浩明起了一番心思。

秦淮八豔雖爲青樓女子,然比之所謂的憂國憂民的東林黨人,卻不知高潔百倍。

可惜大多所託非人,都淪爲他人的玩物。

自己不可能全部收入後宮,但可以改變她們的命運。

近水樓臺先得月,作爲自己的心腹,無疑有其便利性。

特別是陳圓圓,最爲悲慘。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叛軍威震朝廷,崇禎日夜不安。

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給帝尋求絕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遂遣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豔。

田畹尋得陳圓圓後,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佔爲己有。

不久李自成的隊伍*近京師,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山海關。

田畹對叛軍整日憂心惶惶,便設盛筵爲吳三桂餞行,陳圓圓率歌隊進廳堂表演。吳三桂見陳圓圓後,神馳心蕩,高興得摟着她陪酒。

酒過三巡警報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對曰說道:“寇至,將若何?”

吳三桂說:“能以圓圓見贈,吾首先保護君家無恙。”

未等田畹回答,吳三桂即帶圓圓拜辭。吳三桂在其督理御營的父親勸說下,將圓圓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讓崇禎知道。

李自成戰敗後,將吳之父及家中三十八口全部殺死,然後棄京出走。

吳三桂抱着殺父奪妻之仇,晝夜追殺李自成到山西。

此時吳三桂的部將在京城搜尋到陳圓圓,飛騎傳送,自引吳三桂帶着陳圓圓由秦入蜀,然後獨佔雲南。

吳三桂進爵雲南王后,欲將陳圓圓立爲正妃,陳圓圓託故辭退,吳三桂別娶。

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對吳三桂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陳圓圓遂獨居別院。

陳圓圓失寵後對吳三桂漸漸離心,吳三桂曾y謀殺她,陳圓圓得悉後,遂乞削髮爲尼,從此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繡佛。

後來吳三桂在雲南宣佈獨立,康麻子出兵雲南,吳三桂死後,陳圓圓亦自沉於寺外蓮花池,讓人嘆息!

“多謝秦督,伯玉到時一定看看。”

盧欣榮鄭重說道。

“那可是絕色佳人,伯玉切莫被迷得神魂顛倒,誤了大事!”

笑聲再次飄揚在萬庭居夜色中。

小小調笑一番,拉近大家的距離,秦浩明這才說起正事時局。

秦浩明對士族兼併土地深表憂慮,以史爲鑑,大明就是因爲土地嚴重兼併、社會矛盾加劇而導致王朝分崩離析。

土地兼併引發了災難深重的叛亂,貧富分化、缺少中間階層的緩衝是社會動亂的根源。

但是,眼下時局如此,他根本干涉不了。既然如此,他準備釜底抽薪。

“天災將至,叛亂四起,流民需要疏導,不能放置不理。

朝廷肯定沒有辦法,所以長青必須密切注意此事,必要的時候,出面干涉。”

秦浩明面色凝重說道。

“近段時間,伯玉讓曹勝鑫尋找島嶼,最理想的位置是居江南中央位置的島嶼,靠近主要的貿易通道上,方便建成良好的港口和海軍基地。

此事伯玉務必上心,並且不止一個島嶼,整個海岸線勘察過去,這關係到我們的將來。”

秦浩明腦海裡思索着後世山東附近的地形,沉思說道。

“諾,秦督!”

盧欣榮恭謹應道,隨即摸摸腦袋,小心問道:“今天聽工匠們談夾板船和火船,我們是否要大量配置。

另外,聽說登州附近有許多海盜,是否……”

“火船戰術很難在開闊的海面上起作用。”秦浩明明白他的意思,回答說,“倒是海盜的夾板船順風跑起來,比大明的火船要快不少。

如果不能找到機會把海盜堵在相對狹小一點的海灣裡,就很難給他們沉重的打擊。

所以,伯玉,你以後要注意,還是要想辦法找一些能造軟帆船和大炮的工匠,我們自己也要造夾板船,造大炮,這樣才能保證任何時候,都能打敗敵人和海盜。”

“秦督,曹勝鑫其實也考慮過夾板船,還買過一條。

只是夾板船雖然順風跑得快,但是一條船需要的水手要比我們的福船多得多。

相應的,自然也就要裝上更多的淡水和食物,分出更多的船艙住人。

這樣一來,同樣大小的一條船,我們的福船裝的貨物要多得多。而且夾板船不好走逆風,如果遇到逆風,會比我們的船慢很多。

再加上,他們的船上沒有隔艙,萬一觸礁什麼的,破了一個大d,就很容易沉沒。

再加上夾板船對於木料的要求很高,用的帆布也多,這船的造價自然也不便宜,用那種船不合算。”

盧欣榮在一旁解釋說。

他近兩天一直跟軍中匠人在一起,功課做了許多。

“伯玉,夾板船若是用來當商船跑,自然不如用福船合算。”

秦浩明回答道,“只是如果把它當做專門的戰船,專門用來打仗,封鎖港口,襲擊敵人的船隊什麼的,夾板船就很好用。

可是如今我們也算是家大業大了,如果還是像以前那樣,那就像已經是大胖子了卻還要穿小孩子衣服,不但蓋不住身子,還容易穿壞了衣服,反而浪費布料。

一個小家族,人人都要種地打漁,才能過日子,但是大家族卻不能這樣,他必須有人不再種田打漁,而是去讀書考官什麼的才能維持家族的地位和聲威。

在海上也是一樣,我們如今需要專門的戰艦,而不是那些既能當戰艦用,也能當商船用的東西。”

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一百五十一節 刮目相看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四百二十四節 忍一時風平浪靜第四百四十九節 囂張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四百二十四節 忍一時風平浪靜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
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一百五十一節 刮目相看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四百二十四節 忍一時風平浪靜第四百四十九節 囂張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四百二十四節 忍一時風平浪靜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