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

餘佑漢並不是魯莽之人,明白好友絕不是無的放矢尋他開心,扯着秦浩明的手臂便往書房走去。

入鄉隨俗,秦浩明的書房擺放着一盆炭火,讓冬日的嚴寒溫暖如春。

“舒服!都快冷死我了。”

餘佑漢坐在矮凳上,雙手就着火盆,齜牙咧嘴。

“你餘某人平日裡不是吹噓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寒暑不侵嗎?今日裡緣何如此畏寒?”

秦浩明笑嘻嘻的打趣。

“秀才,你這是坐着講話不嫌腰疼。你打馬出去轉一圈,就知道這鬼天氣有多冷。趕緊的,別說無用的東西,說說爲什麼讓我繼續留在衛所?”

餘佑漢根本沒心情鬥嘴,急不可耐的催促。

“練兵!”

秦浩明搬過一把矮凳坐在餘佑漢對面,直截了當說明原因。

“練兵?何來可練之兵?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何人有心訓練?糧食兵餉、兵甲裝備如何解決?”

餘佑漢瞪大眼睛,一臉詫異。

衛所的情況好友是親眼目睹的,莫非不知其中的難度不成?

“對,練兵。”秦浩明重重的點點頭,非常肯定說道。

“衛所之人可堪爲兵則爲兵,不行則悉數淘汰爲民,如此雙方都好,我們只要衛所的編制即可。”

“兵源以秦家招收家丁護院的名義,從臨浦身家清白的平民子弟,和流民年輕力壯之人中挑選。糧食兵餉、兵甲裝備無需你操心,你只要負責募兵和練兵便成。”

秦浩明從容不迫,明顯是早有計較,針對餘佑漢提出的困難一一予以解答。

“好啊秀才,看來你是早有籌謀,守株待兔等我自投羅網。莫非上次到軍營就是爲了此事?另外你苦心積慮練兵是爲了何事啊?”

餘佑漢目光炯炯瞬間瞭然,臉上頗有幾分玩味的表情,笑着朝秦浩明問道。

“身處亂世,什麼都是假的。唯有自成勢力以求自保,家財萬貫不過是人家養肥的羊,隨時任人宰割。保護家人,讓自己活下去,此爲私心。”

秦浩明目光坦蕩,不做絲毫隱瞞,敞開自己的心扉告訴餘佑漢。

“另外不知你聽說沒有,滿清韃子於9月22日再次入寇。分二路進至牆子嶺、青山口。薊、遼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戰敗而死,中官鄭希詔逃走。韃子長驅直入,兵屯牛欄山。大明江山將傾,可是你看江南地區何曾有半分勤王跡象?”

秦浩明越說越氣憤,站起身踢掉小矮凳繼續說道。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秦某身上流的是漢人的血,自幼識的是漢字,讀的是漢人聖賢之書,知道身可辱,家可破,國不可亡。驅除韃虜,衛我漢人江山,就是吾畢生之志!此爲公心!”

“這個大好山河不是大明、不是他們朱家一人的,可憐可嘆朝上袞袞諸公猶自醉生夢死,看不清箇中情形,還在內鬥黨爭不止。難道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秦浩明眼睛緊緊盯着餘佑漢,一眨不眨。

“現在你知道我練兵是爲了何事了吧?”

說完這些,秦浩明覺得酣暢淋漓。

來到大明將近兩個月,有些話一直憋在心裡,連個探討訴說之人都沒有,唯有獨自籌謀,苦心佈置。

今日卻是藉此機會,不管不顧全部對餘佑漢坦誠相告。

不過他心中還是有把握的,雖說和餘佑漢“從小”交往,可他還是在觀察了近兩個月,認爲是可交之人,才直言告之。

“痛快!算我一個!今後餘某一百多斤就交給你,任由差遣!”

餘佑漢哈哈大笑站起身,輕輕捶了秦浩明肩膀一下。

“想我餘佑漢堂堂七尺男兒,自小習武,身爲漢家兒郎,保家衛國驅逐韃虜之事,豈可輸給你一個半路出家的秀才。”

秦浩明不禁莞爾,這貨好面子。

“去他媽的什麼大明袞袞諸公,一個個尸位素餐,哪一個不是良田萬頃家財萬貫?大明遲早要亡在這些孫子手裡。”

餘佑漢也是敞開心懷,恣意評價大明官員。

“此話不錯,必定如此。”

不同於餘佑漢的猜測之語,秦浩明卻是說得非常肯定。

其實明朝的滅亡有多方面的原因,內部結構瓦解是其中之一。

崇禎死後,這麼大的國家除了太監王承恩一起赴死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人爲他去盡節,大學士都爭先恐後的對李自成表忠心。

可以說當時大家心理上已經沒有對這個國家,這個朝廷的認同感了。

另外因爲軍餉問題,經常有士兵譁變。國庫空虛,崇禎向文武百官要錢,居然沒有一個人給。

閹黨自不必說,那是一幫禍國殃民的人。

東林黨雖然表面站在道德高點,實際上做的事也不光彩。東林黨是以自身政治地位爲目的,並不是爲國家。

貪污、賣國、陷害人的事也沒少幹。

所以崇禎才說“天下文人皆可殺”。他已經對百官完全失望了。

沒有人爲國家着想,都是爲一己私慾。

你看現在,韃子已經入關寇邊京城,而同屬一個國家一個王朝,北方民衆水深火熱哀嚎滿地,南方則一副歌舞昇平天平盛世的樣子。

陪都應天府也從未組織南方兵力北上勤王,讓秦浩明搞不清狀況。

“希望西北禍亂這次能夠平定,大明或許有救。”

餘佑漢嘆了口氣說道。

雖然心裡有些其他想法,但是他骨子裡對大明還是有感情。

朝廷邸鈔已經註明: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等反賊已經基本被打散收編或消滅。

“迴天無力嘍!”

秦浩明拿起剛被他踢翻的小矮凳,坐在火盆旁,面色有些蕭索。

這些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原本西北、西南的農民軍,主要是由無組織無訓練的饑民、流民組成,基本沒有什麼軍事素質可言。

但隨着崇禎中期以後大股明軍的加入,尤其是大批中下級基層軍官的加入,使得他們的軍事素質大爲提高。

原來屢戰屢敗的“流寇”,一下變成了和明軍一樣有鮮明軍事結構和具備標準軍事訓練水準的部隊,故而極爲難治。

再加上各種其他原因的促成,最終一發不可收拾而顛覆了大明朝。

“你的意思這些反賊還會捲土重來?”

餘佑漢蹲在火盆旁,訝然問道。

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五十二節 事有可爲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七十八節 秦浩明的殺手鐗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五百六十六節 受降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二百四十六節 對比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六百五十六節 徐徐圖謀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六百三十四節 不死不休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
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五十二節 事有可爲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七十八節 秦浩明的殺手鐗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五百六十六節 受降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二百四十六節 對比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六百五十六節 徐徐圖謀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六百三十四節 不死不休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