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

衆人臉色皆稟然,畢竟誰也不想屈居人後。總督府現在蒸蒸日上,每天加入的人才數不勝數,他們也有壓力。

位置有限,一個蘿蔔一個坑的道理誰都明白。不知爲何,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個念頭在此時浮現在每個人的心頭。

響鼓不用重錘敲,該說的說完,秦浩明就開始分配衆人任務。

其實任務也簡單,行軍路上就有逐一吩咐過,現在只是按照時局變化重新做些小的調整而已。

而這個時局的變化就是鄭芝龍的消息和朝鮮的態度。

事情過去將近十天,鄭芝龍的部隊沒有消息傳來,這很正常。畢竟鄭家從泉州遠航,單是到獐子島和皮島就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而他們從舟山羣島到濟州島,航程短時間快,說不定鄭芝龍尚在海上也有可能。

可朝鮮國至今沒有反應,這就讓秦浩明的心裡不舒服了。

屁大點的地方,從全羅道到漢城來回的時間有五六天足矣。可十天過去,也沒有派特使來跟天朝上國溝通,讓人情何以堪?

所以,秦浩明命令沈壽崇裝扮成海盜,沿着黃海朝鮮的海岸線,一路掃蕩過去,一是掠奪點戰略物質,二是搞點動作,震懾棒子們。

老虎不發威,被人當病貓的感覺很不爽。

這就是欺負建奴沒有海軍的好處,只有我打你,沒有你打我的份。

衆將各自領兵離去,秦浩明留下盧欣榮和顏蟄,還有南洋局的吳鋒。

“顏贊畫,伯玉舉薦你留守濟州島,你有什麼想法和思路?”

攤開朝鮮輿圖,秦浩明直接對顏蟄問道。

“稟告秦督,學生以爲可以分爲三步走。前期立足發展好濟州島,在逐步控制朝鮮其他島嶼和內地港口。

中期再採用以夷制夷,扶持代理人思路,逐步滲透朝鮮王國。而後期則是我們發力的局勢,依照朝鮮……

以上是學生的一點思路,請秦督補充指點。”

估計盧欣榮之前有交代過,顏蟄早有思路,可還是難以壓抑心中的興奮,滿臉通紅和激動。

這意味着什麼?獨擋一方啊!

當然,他上面還有盧郎中和秦督,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想想,成爲王中王的滋味,他就不禁渾身發抖,高興!

“前期就這樣,得齡作爲你的副手,希望你們能精誠合作,整理出一套經驗,爲將來做準備。

或許,可以借鑑大漢時期的做法……”

秦浩明盯着地圖,看了許久,心中念頭千迴百轉。

歷史上,漢武帝滅了衛滿朝鮮,進而在東北和朝鮮分設了四個郡,分別是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史稱漢四郡。

這四個郡,樂浪存在的時間最久,直至西元三百多年,東晉發生八王之亂,然後五胡亂華,樂浪郡才爲高句麗所攻陷,從此再也沒有回到過中國的版圖。

平心而論,兩漢對朝鮮的開發是卓有成效的。

只是……還不夠穩固!

漢武帝以郡縣治,治理東北和朝鮮,牢靠是牢靠了,但開發程度不夠。

“今後如果設置朝鮮國,再任用一位大將軍當諸侯王怎麼樣?”迎着三人灼熱的目光,秦浩明蹙着眉頭問道。

在秦浩明看來,歷史告訴他,新徵服的地區,一般,假如以諸侯國鎮之,基本有個幾十上百年,就會變成自古以來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反之,用郡縣,好是好,但開發程度不夠,文化影響不夠。

郡縣制,還是有它的侷限性的!

只能因人成事,且官僚階級的尿性,向來是能懶則懶,只要上面不用鞭子打,他們絕對不會多事。

而用大將軍鎮守諸侯就不同了。

一旦分封下去,他們再怎麼昏庸,也知道,要建設好自己的地盤,要管理好自己的地盤。

只是,這樣同樣有缺陷,那就是長久以後,容易尾大不掉,形成軍閥割據。

秦浩明覺得,只有郡縣與分封並行,纔是關鍵!

想多了,想多了……

秦浩明搖搖頭,先一步一步來,總有解決之法。

“秦督,朝鮮國王李倧派來的密使到了。”

就在這個時候,侍衛長浩子走過來,對秦浩明低聲耳語。

“走,出去看看,終於來了嗎?本督倒要看看,這個李倧到底有幾分膽量,可千萬不要讓本督失望纔好啊!”

說完,秦浩明便大步走出去。

等到府邸前廳時,秦浩明發現一個身穿朝鮮特殊官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前廳中和樸錦輝交首接耳的談話。

兩人說話聲音很小,秦浩明聽不見具體內容,可隔着很遠,他都能看得出,兩人此時在爭執。

很顯然,他們之間產生了一些不同的意見。

“秦督到!”

浩子大吼一聲,打斷了前廳兩人的私談。

李國良和那個中年男子朝鮮官員,立即出來對李子霄進行叩拜。

“朝鮮戶曹正郎金延璟,拜見天朝閩粵總督大人。”

這個中年朝鮮官員,立即對秦浩明恭敬的參拜。

“戶部正郎!”

聽到金延璟的話後,秦浩明低聲說道,腦中回想起,有關朝鮮古代官職。

其實此時朝鮮國內的官制,和大明極爲相似。

例如,朝鮮國王下面設有輔佐機關,議政府,其首領稱領議政,相當於此時大明的宰相或內閣首輔。

而在朝鮮議政府之下,則有吏、戶、禮、兵、工、刑六曹,相當於大明的六部。

其首長稱判書,正二品;副職稱爲參判,從二品;其下有參議,正三品;正郞,正五品,佐郞,正六品等。

現在朝鮮國王李倧,派一個戶曹正郎,一個正二品文官,過來面見秦浩明,還算是比較合適的。

金延璟身爲朝鮮戶曹正郎,官職雖高但不顯赫,偷偷趕來濟州島,容易掩人耳目,不被人察覺。

而且,李倧能將這個朴正恩派過來,就足以說明李倧對此人的信任,這可是關乎朝鮮興亡的大事,李倧萬不可大意的。

要不然,李倧要是派一個六曹的判書,前往濟州島,必然會引起建奴安插在朝鮮朝中探子的警覺。

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一百七十七節 奪權用人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
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一百七十七節 奪權用人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