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

怎麼辦?

這個問題同時盤旋在四人腦海中?

說實話,他們還真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尤其是徐鴻軒、李想、海子三人。

作爲秦浩明的親兵,早已習慣聽從命令,很少有自己的想法。

可現在不同,他們開始獨自領兵,手底下有將士們跟隨。

戰場波譎詭異,在通訊不暢的年代,單靠傳令兵肯定不行。今後避免不了要獨立判斷,方能更好的完成任務。

“來,大家喝一口。”

秦浩明舉起大碗,跟正思索着的四人碰了一下,一口氣喝了小半碗。

“舒坦!”

竹葉青酒獨有的清香沁人在舌齒間瀰漫,讓秦浩明忍不住咋舌誇讚。

說起來這幾天他都在喝酒,喝好酒。奈何喝酒這東西,講的是一個心情和跟隨喝的問題,其實和酒的好壞並無多大關係。

跟那些官場老油子喝酒講話,純屬交際敷衍。他們所講的每一句話,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虛情假意,怎麼有喝酒的氣氛?

而同兄弟們喝酒閒聊,每一句都是掏心窩子的話,自然暢快無比。

“你們今後要學會思考,應付戰場複雜多變的情況。

你們也知道,戰場通訊聯絡不便,有許多事情必須要臨場應變,要爲手下將士的性命負責。

尤其是伯玉,今後縱橫四海,獨自領兵遊弋海外,勢必要獨當一面,面對各種複雜局面。

而本督要的只是最終結果,不問過程,哪管你是坑蒙拐騙還是鐵血屠殺,只要死的不是大明子民,本督概不理會。

因此,許多事情你們要跳出舊有的思維,適應新的身份角色,這樣才能如魚得水海闊天空……”

“伯玉統帥全局,要善於用將,挖掘提拔人才到關鍵崗位,事事親力親爲是不行的,一個人不能包打天下。

李想你膽大心細,由你掌控夜不收本督放心。但爲將者太重感情不好,不能只對老兵好,新加入夜不收的將士要多關心。

你也知道,打過幾仗之後,那都是生死與共的袍澤。還有你那暴烈的脾氣要改改,一言不合就開架,容易和同僚起齷齪,今後不容易往上走。

海子初次帶千人的隊伍,要拉住將士們的心,同甘共苦只是最基本的爲將之道。尚需多花點心思,和將士們交交心。

鴻軒心思細膩,善於分析,正好……算了,這事以後咱們單獨聊聊。

這店家菜做得不錯,今天兄弟們好好喝酒,以後不在本督身邊,可就沒這麼方便嘍。”

窗外風和日麗,陽光絮軟。

包廂內的四人在秦浩明的教導下,心裡漸漸敞亮起來,對於今後的發展方向和前途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盧欣榮更是趁着酒意,說他原來想岔了,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急不可耐的辭別離去,率領人馬再次趕赴蘇州,誓要解救佳人於苦海。

秦浩明只是笑笑的恭祝他心想事成,至於他採取何種方法並沒有過問。誠如他所言,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後果。

其實若按他的想法,悄悄的潛進去全部殺了,然後金屋藏嬌,萬事大吉。

反正這些老鴇戲子,都不是什麼好東西。趁着亂世,靠買賣有姿色的幼女,從小加以訓練,當成他們的搖錢樹,死有餘辜不值同情。

盧欣榮離去,他們並未散場,而是接着繼續絮叨。

用親兵做領軍將領,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就是忠誠無需考慮,雙方休慼與共利害一致無分彼此。

弊病的一方則在於他們原先都是大頭兵出身,雖然個人軍事技能很出色,但沒有帶兵的經驗,需要秦浩明多下功夫教導。

好在經過一年多的接觸瞭解,下面親兵什麼水平心裡有數。能夠爲將者,那也是經過他權衡考量後,覺得有那能力,方纔提拔上崗。

不過,類似軍校的基層軍官訓練班必須開設了,自己沒有這麼多時間一個一個教,效率低下不說,自己也累。

當然,叫軍校肯定不妥當,傳揚到崇禎皇帝耳裡,免不了疑神疑鬼。

就叫講武堂好了,對外可以說是將士們相互交流的一個場所,不要大張旗鼓人盡皆知。

眼前這三個,妥妥的第一期,今天就當給他們開小竈。

整個下午就這樣過去,離開西湖邊上的這家小店時,已是日落歸山,華燈初上。

四個醉漢勾肩搭背踉踉蹌蹌離開,看這情形,分明是他們把午飯和晚飯一起解決。

次日餉午,杭州城外古木青蔥,楊柳低垂。城外的官道上,一支幾千人的隊伍正在行軍。旗手舉着一杆“秦”字大旗,正隨風獵獵招展。

經過二十多天的時間,戚綱和餘佑漢二人,終於在義烏招滿五千精壯,在秦浩明派去的傳令兵指引下,抵達杭州城。

聽到他們到來,歸心似箭的秦浩明沒有做片刻停留,只是和未來岳父戚綱寒暄幾句,便指揮衆人登上鄭家留下的五十艘海船,當天下午直奔舟山羣島。

“秦郎,合腳嗎?”

船艙裡,戚婉如身着一身藍色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淡藍色的翠水薄煙紗,蹲下來朝秦浩明的腳尖按了按。

“合腳,甚是合腳,婉兒有心了,真舒服,比官靴好穿多了!不要那麼辛苦,上次的還沒有穿完呢。”

秦浩明踩着艙板,來回走動兩步,感受着腳底的舒適度。同時,還有佳人心意。

戚婉如嫣然一笑,只是低垂臻首,並未作答。

兩人在船艙裡,有一搭沒一搭的聊着,一個一本正經的插科打諢,一個似笑非笑、忍俊不禁。

這是兩人第一次在室內單獨相處,各自心中如鹿撞,跳得厲害。偏偏還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說些無關緊要的話。

最濃春情卻是在那種最純最曖昧的時分,哪怕只是四目相接,一觸即閃,也是旖旎萬千,道不盡的開心快活。

不知何時,戚婉如發現婢女已離開,剩下孤男寡女共處一室,不覺臉色羞得通紅,卻又不忍離開,說起話來明顯變得不太自然。

終於,後知後覺的秦浩明,也發現了尷尬之處,當下騰身而起,望向窗外笑道:

“江上月白風清,江景獨好,值此良辰,不若出去憑欄享那美景?”

戚婉如第一次與情郎單獨共處,終是不捨,當即含羞點頭,隨秦浩明出了船艙,來到船舷之前,憑欄而望。

江面上一片靜謐,夜風習習,銀波盪漾,夜景愈發醉人,那一對人兒也自醉了。

兩人並排而立,靜靜的望着江面,肩膀時而輕靠在一起,時而又盪開,那種若有若無的軟玉溫香的感覺,實難以用言辭敘說。

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五百九十一節 慘烈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二百六十節 男大當婚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六十八節 秘議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三百九十四節 戰爭,和女人無關!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二十四節 男兒行,當暴戾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五百九十一節 慘烈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八十七節 告捷塘報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
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五百九十一節 慘烈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二百六十節 男大當婚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六十八節 秘議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三百九十四節 戰爭,和女人無關!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二十四節 男兒行,當暴戾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五百九十一節 慘烈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八十七節 告捷塘報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