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

閻應元是有全程參與北方事務的,低頭思索間,回顧整個事情脈絡,頭腦逐漸清晰起來。

“元亨,你來說說看法?”

衆人的一舉一動皆在秦浩明的關注下,見閻應元若有所悟,便微笑着叫他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也是培養他大局觀的一種鍛鍊方式。

對於這位歷史的名將,秦浩明可謂不餘遺力栽培。

閻應元的協調統籌能力自然無需質疑,其在江陰典史期間,率十萬義民,面對二十四萬建奴鐵騎,兩百餘門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建奴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

這樣的戰績,絕對是漢人歷史上有數的大英雄,足以媲美衛青、霍去病等人。對比同時代的史可法,相差何止千萬裡?

可惜由於各種原因,偏偏歷史對他一直吝嗇得很,後世這樣的英雄居然聲名不顯,逐漸湮滅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

雖然中華英烈燦若繁星,然而這位集忠臣良將於一身的人物,卻一直只能出現在江陰的地方誌上。

這種遺之青史的不公,常使秦浩明扼腕嘆息。

若不是寫歷史書的網絡作家,孜孜不倦的挖掘他的事蹟,恐怕大多數人不知他的豐功偉績。

可縱使如此,許多新生一代根本不知道這個名字,何其可悲?

秦浩明現在要做的,便是讓這樣的漢家英雄,重新名揚天下,把漢人的不屈精神發揚光大,名留千史。

雖然估計隨着他的到來,江陰之事幾無可能,閻應元也不會因此事成就名聲。但英雄就是英雄,其自身能力便如錐處囊中,總有脫穎而出的一天。

而自己,只要爲他搭建好平臺即可。

“是,秦督。”閻應元應聲利索起身,面向衆人沉聲說道:“竊以爲,秦督的意思遼東建奴和蒙元韃子剛磨合不久,可以用不同手段離間他們。福……”

剛說到這裡,閻應元眼中閃過一絲警覺,轉頭目視秦浩明。福壽膏的事情屬於絕密,在座的未必全知道。

待見到秦浩明點點頭,方纔繼續說道:“福壽膏對付的是草原頭人貴族,私鹽、布匹則是交好韃子百姓。

現在草原韃子大抵分爲漠北、漠西、漠南三個部分,除了漠南韃子在敵酋皇太極的刻意籠絡下,彷彿蜜裡調油,但也未必見得真的是一條心。

說到底,是建奴對大明戰爭屢戰屢勝所致。去歲,建奴寇邊失利,不就有小股部落動搖了嗎?

若是我們能雙管齊下,在軍事上持續打擊建奴,那他們的聯盟自然不翼而飛。

之所以要用私鹽、布匹交好和建奴不和的韃子,秦督是想分化瓦解驅狼吞虎,先消滅建奴再說。

畢竟,建奴除了劫掠大明,什麼東西也給不了他們。

可打仗總是要死人,如果能夠通過貿易得到鹽巴、布匹等生活物品,相信死心追隨建奴的蒙古韃子會少了許多。

當然,鐵器、藥材和鹽巴、布匹不同,不可有一毫進入草原。

還有,按照秦督的糧食政策,我們可以跟韃子以貨易貨,換取戰馬、牛羊等肉食物。”

閻應元舔舔脣邊,有點停不下來的感覺,“戰馬、牛羊長大需要時間,給了我們,他們就少了。

而我們的食鹽和布匹,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要算來,我們是佔便宜的。

至於銀兩,不能吃不能穿,死物一件,再說我們大明並不缺白銀,而是缺食物。”

閻應元一席話,所有人都頻頻點頭。

布匹和私鹽是易耗品,穿的再儉省,一件夏布衣裳也最多穿一兩季,然後磨損毀壞,不是窮困到家的人就會選擇做新衣服了。

窮人家縫縫補補的將就,但每年也得做一兩身新衣服過年。

食鹽就更不用說,天天要用的東西。尤其是草原以肉食爲主居多,沒有鹽巴,如何生活?

“不錯,正是此理!”

秦浩明目露欣慰,帶頭鼓掌。頓時,會議室內掌聲一片。

建奴和韃子語言相通,可就算這樣也是互相廝殺多年,然後以通婚的形式把盟約固定,接着建奴王朝建立。

建奴勢強而蒙古勢弱,雙方堅持了二百多年的和親通婚。之後,建奴朝廷又以減丁,推行喇嘛教等辦法削弱蒙古,但這樣也只是保持了大半蒙古的穩定。

一直到乾隆年間,敵酋乾隆對反叛的蒙古部落進行了徹底的種族屠殺,把漠西的蒙古人屠戮一空,這才徹底解決了衛拉特蒙古時降時叛的問題。

既使如此,當建奴一亡,滿蒙共主的地位消失,那些草原上的親王立刻想着的第一件事就是叛亂自立。

由此可見,建奴的融入之法已經做到極致,效果仍然是一般,並沒有將蒙古部落真正的融入到建奴之內。

“卑職明白秦督意思了!”李守業在衆人眼光中站起,“草原之大,等若半個大明還多,縱有百萬雄師,想將韃子趕盡殺絕,盡得其地,是幾無可能之事。

卑職看大人是想以貿易爲繩,用糧食與布匹爲誘餌,福壽膏爲利器,讓韃子從此受咱們節制。”

“並非完全如此!”秦浩明搖搖頭,走了幾步,嘴角上揚,“其實是想養一羣獵犬。”

“獵犬?”李守業瘦弱矮小,擡起頭非常詫異,會議室內也是嗡嗡聲一片。

“我們定南軍不怕死,但不能隨意死……死多了本督心痛。”秦浩明揹負雙手,繞着會議室衆人走了一圈,聲音低沉了下來說道:

“這個世界太大,若都是親力親爲,我們殺不過來,損失太大。再則說,獵人終須配上獵犬才行,韃子的牙口非常鋒利。”

天色逐漸黯淡,會議室裡有親衛點上了燭火,李守業拱手道:“秦督難道就不怕將來,獵犬養成狼?

畢竟,他們可是一羣白眼狼!”

“爲什麼要怕狼?”秦浩明的大笑響徹整個會議室,回身坐下,揮手重重的拍在桌面:“本督要漢人變成虎,我們的定南軍,要成虎狼之師!”

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四百五十九節 哪有那麼多證據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三百四十六節 坦誠相待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一百九十一節 周皇后的智慧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三十八節 復社鉅子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四百五十九節 哪有那麼多證據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
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四百五十九節 哪有那麼多證據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三百四十六節 坦誠相待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一百九十一節 周皇后的智慧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三十八節 復社鉅子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四百五十九節 哪有那麼多證據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