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

訂下具體的政策方略,整個總督府在年關來臨之際,忙得不可開交,包括秦浩明自己。

大明銀行還好,畢竟跟錢莊的業務有重疊的功能,衆人對此瞭解一二,幹起來有方向目的性。

可國資委在這時代屬於嶄新的部門,聽起來比較抽象,涉及的部門衆多,要求專業的人員不同,需要秦浩明自己多操心。

尤其是在人員的選擇上,許多事情需要他拿主意。可正如秦浩明所言,這是一篇絕好的文章,做好了,足以名垂青史。

做不好,可就要焦頭亂額,後繼無力了。

福州鼓樓區津泰路毗鄰總督府西南角,歷來是福州城最繁華的商業用地。周邊住着的,也都是非富即貴。

但在年前,靠近這裡的住戶,都陸續搬了家,不是他們想搬,而是總督府的命令,他們必須搬。

條件很優惠,總督府撥給他們土地、銀錢作爲補償,且幫他們租好房屋,還有其他一些商業優惠。

時下,大多講究民不與官鬥,很少人願意惹麻煩,況且,總督府在民間官威不錯,至少沒有擾民。

隨後,這些民居悉數被拆除,一間間小店面也重新整理,轉而重新規劃安排,且有三個百人隊,駐紮在此,負責工程進度。

沒錯,工程抓得很緊,由負責政務的二司司長洪迪新親自負責。或許從外面看不出什麼,但內裡卻已經生了極大的變化。

而且細心的福州百姓發現,那裡的警戒一天比一天嚴格。

雖然直到現在,一般的普通百姓還是不清楚,這個掛着大明銀行總行的衙門具體幹什麼,但只消看這排場,那就不得了。

福州是省會,各類衙門不說多如牛毛,那也是一抓一大把,可沒有見到其它那個衙門有這種規格的保護,幾乎可以比擬督撫衙門了。

而此時總督府後院西閣樓,也在進行着另一場高層次的對話。按將士們的說法,這裡是二夫人顏芸孃的住處。

一進院,正中一條青灰的磚石路直指着廳堂。

廳門是四扇暗紅色的扇門,中間的兩扇門微微開着。側廊的菱花紋木窗開着,乾淨爽朗。廊前放着藤椅和藤桌,離藤桌三尺,花草正濃。

原本就豪華的院落,竟在花草的襯映下顯得生動質樸了些。

大清早,寒風尚在嗚咽,秦浩明已經在廳堂內親自沏茶,招待應約而來的鄭芝龍。

“當不得,秦督,末將自己來。”

鄭芝龍站起身,就待親自端過茶水。

“鄭總兵客氣,時至今日,你我已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無需如此?”

秦浩明擺擺手,微笑着把茶用茶托放在鄭芝龍茶几上,接着給作陪的顏芸娘一杯。

這讓顏芸娘一臉羞紅,奈何愛郎死活不讓她動手,爲之奈何?可心中的甜蜜卻不經意透露在臉上。

鄭芝龍不比其他人,原來是她父親顏思齊的部下兄弟,現在勉強算是孃家人,自己和秦郎大婚時,他可是出了近百萬的嫁妝,替她掙足臉面。

雖說因爲秦郎和他是上下級關係,鄭芝龍曾經明言不敢以孃家人自居,但這份情義,彼此是存在的。

故此,秦郎在鄭芝龍面前尊重她寵愛她,足以說明一切問題。

“秦督,末將瞭解了一下,閩粵海商有些人出海未歸,年前恐怕太倉促,不如來年元宵節過後如何?”

鄭芝龍以爲秦浩明緊緊召見是因爲海關總署之事,急忙說明情況。

“此事不急,今年已過,等明年出海也得五六月份,信風來臨之際方有人出海,再說他們也要準備貨物。

今天倒是有一樁富貴,看看鄭總兵有沒有興趣?”

秦浩明抿着茶,把組建大明銀行的詳細事務和策略一一告知鄭芝龍。

銀行不怕股本多,資金越多越好,信譽足。

這樣,可以加快速度佈局網點,而且,認真說起來,鄭家在閩粵兩省目前的號召力,強過總督府,這是不爭的事實,無需遮掩。

“秦督,這得……這得吸收多少銀子啊,按照您的說法,我們需要給人家付利錢,如果真的收上來上千萬兩白銀,那一年單單是利錢,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再加上僱傭人員的薪水,四處租賃的店鋪,這……這可是一個天文數字……末將自己也有錢莊,可知道這其中利潤……

若是其它錢莊使壞,聯合起來擠兌大明銀行,這垮掉也是分分秒秒的事情啊,請秦督慎重!”

鄭芝龍聽完全部章程,只是微微思索,便說出心中的顧慮。

“哈哈……”秦浩明朗聲大笑道:“鄭總兵,你這就多慮了!但凡是將錢存入銀行的,誰沒事會將它再取出來?

即便是利錢,他們也希望在銀行裡存着,再掙利錢啊!只要錢沒有進入這些儲戶的口袋裡,那控制權就是我們的,你怕什麼?

即便是幾個城市出現擠兌的風潮又算什麼?大不了我們從其他的州府調撥就是了。從這個角度說,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而且我們的銀子收上來,是要拿出去做投資的,是要放貸的,這些收益遠遠高於給儲戶的利錢!穩賺不賠!”

鄭芝龍依舊蹙着眉,低頭沉思。

理是這個理,十萬個人在一段時間內,將銀子存入銀行,但是他們不會在同一個時間內,再將錢取出來,這比借高利貸做生意是划算多了,可是……

“可是秦郎,做生意有風險,您別忘記,我們有成本的。

年利五釐,也就是人家存入一千兩銀子,年尾結算,要給人家支付五兩銀子的利錢……

你要知道,按照你說的,我們一個月接受存儲一百萬兩,一年下來就是一千多萬兩。

即便是一千萬兩,單單是利息,我們就要付出五萬兩,五萬兩?再加上僱傭的人員薪水,場地費用,我們每年單單是成本就要超過十萬兩了!

真的掙得回來嗎?用不了幾年的時間,把本錢全部都賠進去都是有可能的?”

顏芸娘唯恐不亂,笑嘻嘻的把其中的關鍵問題點明。

“十萬兩成本?怕是遠遠不止呢?”

秦浩明眼角掃過風情萬種的愛妻,愜意的呡着茶水笑道:“要是有鄭總兵入股,明年年內,本督會在蘇州、京城、松江、金陵、南京等地開設分號。

這些分號,加上僱傭的人手,以及要付給人家的利息,一年下來,不會低於二十萬兩,甚至三十萬兩都未必擋得住……”

“那秦郎還這麼有信心?”

顏芸娘低眉順眼,淺笑嘻嘻問道。

此時,鄭芝龍也明白過來,這兩夫妻一問一答,好像唱雙簧一樣,目的便是解除他的疑惑。

可明白歸明白,鄭芝龍還是非常好奇,這裡面的門門道道究竟是什麼?

秦浩明朝鄭芝龍點點頭,自信的說道:“成本確實很高,但不要忽視,我們可以在這其中賺到多少錢?

我們手中有一千萬兩銀子甚至更多,難道就不放出去了?現在大明的高利貸如何計息?

月息三分利,或者月息五分利,而且還是驢打滾的利息。

大明銀行可不會那麼黑,放出去的貸款,月息一分利,年息十分利,而且取消驢打滾的計利方式。

可以想象,一旦我們推出這項政策,那整個大明的商戶都會跑到大明銀行來貸款。我們即便放出貸款五百萬兩,一年下來,那都有五十萬兩的利息。”

“可是,秦督您要搞清楚,真的有那麼多人跑來借貸?誰家沒事情,借貸玩?那可是要還利息的啊!”

鄭芝龍回過神來,繼續問道。

“鄭總兵,你不會不清楚,商人無利不起早!

相比一個月一分的利,他們做生意,那可都是一成、兩成,甚至四成五成的利潤,這麼一點風險,那麼大的收益?

如果擱你做生意,你會不冒險一試?與風險相比,這利潤太大了!所以,他們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的。

經營茶葉不要錢?經營絲綢要不要錢?經營瓷器要不要錢?經營糧食要不要錢?所有的行業,都要本錢。

你們看就是,本督斷定,大明銀行開業之後,要求借貸的人會跑破銀行的門檻,趨之若鶩。

而我們只要審批他們的資質,看他們是否符合條件,再決定貸不貸?”

銀行怎麼可能賠錢?空手套白狼的遊戲,還有那一進一出的四成鑄幣費用。

只不過,事情伊始,還沒有到那一步,沒必要多說。當然,秦浩明內心也是有意隱瞞,不讓鄭芝龍知曉。

畢竟,是敵是友,今後真的很難說。

“好,秦督,末將不是愛佔便宜之人,所有事情都是您的打點和主意。鄭家投入五百萬兩白銀,只要佔據中三成的股份就可以了!

不過,賬房中要有鄭家的人。”

話說到這裡,鄭芝龍頃刻之間就做出決定並提出要求。

做生意,看的是長遠,他現在已經完全相信秦浩明就是一顆搖錢樹。

只要兩個人相處的融洽,未來多少銀子賺不到?哪怕就是讓給秦浩明一些乾股,那也是完全值得的!

“成交!賬房中你要多少人都可以,本督做生意,講究規矩,歷來賬目公開,清明。

而且,每年一審,雙方同時委實查賬高手介入。說實話,本督也怕下面人做手腳,欺上瞞下啊!”

事情談妥,秦浩明哈哈大笑,心中無限欣慰。

大明銀行對他太重要了,是快速崛起計劃中關鍵的一環。

打造水軍、籌辦各項廠礦跟生意、招兵、打造武器等等,都需要錢。沒有錢,什麼事情都辦不了。

雖然還有打土豪這一辦法,但終究死水一潭,總有盡頭,今後會有律法,遠不如廣大民衆的力量。

而且,開辦銀行他還有兩層用意沒有說出來。

說句實在話,大明銀行利息如此之低,好處都被商人得到了,他們都掙到錢,那掙到錢之後呢?

他們自然是要交稅的,最後得利的是誰?

總督衙門肯定是其中之一嘛!

還有就是,限制大明無良商人,扶持和自己一道,甚至是定南軍的家屬,讓他們做大做強,取代奸商!

七天後,李驚蟄親自從蕪湖趕到福州,除了按照秦浩明的意思,用兩百萬代替“稅金”,並且主動要求出資五百萬,入股大明銀行。

最後的結果,是秦浩明傾盡全力,爲大明銀行籌集二千萬的股本,蓄勢待發,就等年後的開張。

而等待閩粵兩省甚至其他省份的錢莊,用秦浩明的話講就是:

用不了一兩年的時間,他們就要全部被打趴!要麼關張大吉,要麼被大明銀行給吞併,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隨着張雲帶着大軍和從廣州搜刮的一部分糧食回到福州,總督府終於開始封印,準備一年一度的春節。

“今日大家基本聚齊了,把火燒起來!今日不醉不休!”

總督府將校食堂,剛從臨浦歸來的餘佑漢大聲喊叫。

“對對對……今日有新鮮的秋刀魚,魚刺少,肉質緊密,下酒正適宜。”

衆人久別重逢,連一向冷漠的董長青也高聲大叫。

“秦督,放假了,今日與我等共謀一醉吧?”

遠遠的,李想看到秦浩明走過來,涎着臉說道。

“一起!一起!一起!”

張雲太久沒有見到兄長,此際也唯恐不亂跟着大叫。

“一起!一起!一起!”

食堂裡所有人都揮舞着手臂呼喊道。

走進來的秦浩明見到食堂內既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有武將,更有文人,可謂濟濟一堂。

“一起就一起,誰怕誰,今日都放開了喝!”

秦浩明大手一揮,豪爽說道。

於是秦浩明很快就被大家圍攻了,連貼身保護的浩子都壞笑着敬了他半碗酒。

“誰敢再來?”

秦浩明把碗一丟,有些微紅的眼睛環視一週。

衆人一窒,然後有喝多了的將校不管不顧準備上前。

浩子對着大家微微搖頭,秦督好酒,可酒量不好,酒品也一般,所以適可而止最好。

秦浩明沒看到浩子在身邊的動作,得意的大笑:“哈哈哈!本督的酒量果真是天下無敵了嗎?”

哈哈哈……

食堂內再也忍俊不禁,放聲大笑。

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一百七十七節 奪權用人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五百三十九節 一力降十會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六百六十一節 流民安置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四百一十二節 天譴計劃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七十節 籌備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六百一十節 立體打擊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一百七十九節 萬事俱備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
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一百七十七節 奪權用人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五百三十九節 一力降十會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六百六十一節 流民安置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四百一十二節 天譴計劃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七十節 籌備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六百一十節 立體打擊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一百七十九節 萬事俱備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