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

殿外凜冽的北風簌簌吹過,漸漸涼意襲來,嗖嗖之聲清晰入耳。

今日天色顯得幽暗無比,大玉兒也無心思在外賞花嘻玩。她側躺在木坑上的大紅絨毯上,蘊着言不出的慵懶。

一個宮女隔着一層薄錦被,輕輕揉捏着她細長的腿。大玉兒凹凸嫋娜的身形,隨着宮女的敲打揉捏輕輕浮動,倍加妖嬈。

另一個宮女端上沏好的上等菊花茶,菊花迷香飄散在空氣裡,甜甜的澀香瀰漫在整個房間內,着實讓人迷醉。

宮女將手中的茶盅輕輕擱在黃金樟茶几上,然後又佝僂着身子跪伏在地,柔聲稟告:“啓稟莊妃娘娘,衍慶宮淑妃娘娘宮女求見。”

大玉兒合攏的雙眼微微睜開,漫不經心的瞟了一眼茶几上的菊花茶。

站在一旁的宮女識趣的端起鈞瓷茶盅,用盅蓋撩開茶麪上的一層茶葉,送到大玉兒面前說了聲請慢用。

大玉兒見茶汁黃稠,又異香宜人。這才輕輕抿上一口,瞬間一絲清香在喉,餘香沁心,津潤甘甜,心情甚是舒暢。

思慮片刻,方纔顯得有些倨傲,低聲吟道:“準見!”

認真說起來,衍慶宮排位是在她之上,地位比她尊享。

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冊封崇德五宮后妃,也稱五大福晉。

中宮-清寧宮皇后,稱國君福晉,大玉兒姑母,居首位。

東宮-關雎宮宸妃,稱東大福晉,大玉兒親姐姐,居第二位。

西宮-麟趾宮貴妃,稱西大福晉,居第三位。

次東宮-衍慶宮淑妃,稱東側福晉,,居第四位。

次西宮-永福宮莊妃,稱西側福晉,居第五位。

在皇太極生前,在後宮中受到皇太極專寵,統攝一切的是她姐姐宸妃海蘭珠。

而這,也是她可以拿捏的理由。

宮女一進大殿立馬跪倒在地:“莊妃娘娘吉祥,淑妃邀請娘娘外出賞雪。”

大玉兒焮開錦被,憤然而起,俏麗面龐漲得赤紅,鸞衣廣袖焮翻桌上的茶盅,怒道:“老實說,是誰叫你來?不然……”

宮女額頭溢出粒粒豆大的汗珠,眸中淚光閃爍,忙叩頭道:“娘娘息怒!

是李公公,他說娘娘聽到自然明白什麼意思,奴婢說的都是實話!請娘娘饒恕。”

大玉兒目光如霜,表情越加陰冷起來,僵硬的手因太過用力關節泛白。大殿裡所有的宮女不寒而慄,畏懼至極。

“有說去哪嗎?”

大玉兒臉色一變再變,不知想到什麼,方纔幽幽說道。

“長野嶺!”宮女低垂着頭,匍匐在大玉兒腳下。

大玉兒沉思了一下,眸深如洞,幽而深邃:“你回去候着,本宮自會派人給你消息。”

宮女叩完頭,顫顫巍巍的辭去。

大玉兒愁眉不展,來回走動,猶豫不決。

“哇……”此時,暖簾後面傳來嬰兒的哭聲。一個宮女抱着一個剛滿週歲的孩子,掀開簾子抱到大玉兒眼前。

這就是她去年在盛京永福宮生的兒子,也是皇太極的皇九子福臨。

見到孩子,大玉兒眼裡閃過一絲柔情,終於下定決心。

未時許,冷風肆虐,萬物蕭瑟,沁骨寒涼,雪花飄飄。

長野嶺,位於盛京東南角,多爲商賈聚集之地。

趙家乃遼東皇商名門,布匹、貴飾、瓷器均有經營,和盛京許多人物都有牽連,算是遼東漢人在盛京混得不錯的商人。

趙東林是趙家獨子,趙老爺早年便體弱多病,老年才得一子,後不久病逝。

趙府一切事物便有找老夫人一手打理,趙靈安則外出走商,使得年紀不過才二十有三就名聲赫赫,且爲人處事總是通天的豪爽氣派,着實結交了不少建奴朋友。

一頂暖轎悄然而至,趙家公子早已在府門前等候,府中的梅花穿牆而出,花瓣殷落飄舞,落在大玉兒的鬢上。

遠處傳來的馬蹄聲,使得大玉兒臉上嫣紅一片,急匆匆幾步跨入趙府大門。

趙府臥地面積極大,分東西南北四大院,院院都設有大堂。

東院乃趙家公子的居室,閒雜人等不可亂入,所以極少有人出沒,即使丫鬟家丁過來打理事務,也必須事先通報。

最令人醒目的便是院頂上的龍脊獸,長着嘴巴,看似要吞噬整個大院。院裡各個柱子均雕刻着卷着浪濤和騰飛的龍,看似很是壯闊。

高大院壁上均繪着相同的浮雕彩畫,各院也都設有雅亭,亭中設有石桌雅座,桌凳上同樣也雕刻着花草鳥獸之類的圖案。

院廊與其他院直至相通,欄杆都是香木調修而成。很是氣派。

大玉兒明顯是這裡的常客,腳步毫不停歇,自顧走到東院趙公子的居室內。

末幾,化妝成富家公子哥模樣的多爾袞,在房門口和大玉兒同來的隨身宮女點點頭,推門入內。

“貝勒,可想死玉兒了。”

端坐牀前的大玉兒聽到腳步聲,急匆匆站起來,就往多爾袞身上撲去。不料,腳下一滑,仰身向後倒地。

多爾袞眼疾手快,在大玉兒即將要摔倒的那一瞬間,就將她攬入懷中。

頓時,多爾袞只覺得香氣撲鼻,感受着懷中的柔軟,再深情的看着懷裡的美人,真是美不勝收!

大玉兒眉目含情的看着多爾袞,伸出小手,撫摸着他的臉龐,嬌聲說道:“你可要疼惜玉兒呀!”

此情此景,多爾袞哪裡還能忍得住,一把就是將大玉兒抱起,向着牀上走去……省略一千字。

一番雲雨自不必多說,當兩人激情過後,多爾袞嗅着大玉兒的體香,低聲問道;“福臨還好嗎?”

“你怎麼又問這個,難道想羞辱玉兒嗎?難道你不知道侍寢是有記錄的嗎?

若這樣,今後再也不要相見。”

大玉兒含淚驀然坐起,"chiluo"上身,一任春光無限,氣急敗壞對多爾袞說道。

“玉兒別生氣,是我不好,是我不好。算了,反正不管怎麼說,總是大清的骨肉。

我就當是我們的孩子,也不算絕後。”

事情大概是無法確認,多爾袞眼裡閃過一絲落寞,哄着哭泣的大玉兒。

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六百三十二節 改造朝臣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四百五十九節 哪有那麼多證據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三百零五節 隻身許國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
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六百三十二節 改造朝臣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四百五十九節 哪有那麼多證據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三百零五節 隻身許國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