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

“總共八百七十畝上等良田!”

張雲帶着笑意,雙手合在嘴邊作喇叭狀大聲說道。

古語有之,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王縣尊此舉,張雲不知道兄長會如何想,也不明白其中的官場套路,索性對他們隱瞞部分真像再說。

饒是如此,卻引得秦氏族人轟天震地歡呼雀躍,這意味着秦家村近百戶人家,每戶可以分到將近十畝土地耕種。

大明官田一般都是產量高土質好灌溉足的良田,但田賦較重。

再加上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比如車腳錢、口食錢、庫子錢、竹簍錢、神佛錢等等,都是通行大明各地的慣例,所以佃戶反而更願意租種成本相對較低的私田。

然而秦秀才的秉性他們多少了解,又是本族族長,斷然無此亂七八糟的雜項,只要分成比例說好,多少就是多少。

望着興高采烈的衆人,張雲決定,在沒有得到確認之前,大規模開荒墾地不行,小打小鬧估計是沒問題。

種種事情表明,兄長不是迂腐之人,他是扮豬吃老虎。

“姐姐,天色不早了,那我改日再來拜訪。”

經過柳如是的開導勸慰,特別是得到《梁祝》譜曲,葉紹梅笑語晏晏心情舒暢,再也不負往常悲苦模樣,雖然眉角血跡未乾。

“那好,今日多有不便,我送送妹妹,改日再述!”

秦家小院到處都是歡聲笑語,聲浪嘈雜,確實不方便談話。

兩女親如姐妹,竊竊私語手挽着手出去。

福伯望着兩女離去的身影,再看看剛剛修葺過的一進三屋的“秦府”,若有所思。

秦家的房屋是沒有多餘的,其中一間作爲秦浩明的書房,一直保留着。

福伯和張雲兩人一間,另一間也就是秦浩明曾經的寢室,現在則是柳如是和丫鬟柔兒佔用。

若是秦浩明回來,除了立馬成親,別無它屋。

可縱使如此,重新建房勢在必行。

不然,堂堂從三品的明威將軍,用這樣的破屋結婚,傳出去就是一個笑話。

剛走不久的李驚蟄在看到這幅破敗景象之後,曾經說過他願意捐資建造新房,但給福伯拒絕了。

不是因爲錢的問題,說實話,現在他們有錢。但如福伯當初所說,一則,怕建造的方式,秦少爺不滿意。

二則,或許今後少爺離開秦家村,搬進臨浦縣城也未可知。

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關鍵是福伯穩健,有錢不敢用,怕露富,這纔是最主要原因。

少爺不在,你一個商賈人家,在這亂世,虎狼環視,正好是人家盤中物。

僅僅依靠剛剛招募的幾十個護衛隊員,還真不是人家的對手。

現在就不一樣了,年紀輕輕便是朝廷高官,試問臨浦又有幾人敢惹?

兇殘如北方韃虜,困擾朝廷多年了,有何人可制?

可少爺出手,剿滅韃虜以千計用萬論,硬是靠着實打實的軍功,傲視絕倫,真是壯哉!

原來少爺果如書上所說,十年磨一劍,劍出天下驚!

就憑這份隱忍,便勝卻老爺不止一籌。秦家終於在少爺手裡重新崛起,一飛沖天!

少爺真是高瞻遠矚,走一步看三步,步步爲營,環環相扣。

張雲回來說少爺去北地,福伯就覺得,怎麼生意剛剛蒸蒸日上,他卻跑到北方抗擊什麼韃虜?

原來主要問題是想立功建業,謀求官身以求自保。

有錢是人的盤中餐,有權纔是吃盤中餐的人,少爺大才,想事情通透徹底啊!

自己老了,已經跟不上他的節奏和思想,再也護不了他,唯有幫他處理好後方,纔是對少爺最大的幫助。

“福伯,我跟您老說件事情。”

張雲扯着兀自沉思的福伯,到了他們的房間,然後把王縣尊的田畝清單遞給福伯。

“就按你說的辦,具體的等少爺指示。這官場的事情彎彎繞繞,全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咱們不清楚其中緣由。”

福伯早年隨着秦家老爺混跡官場,自然瞭解官場的黑暗。

“福伯,另外我覺得要建真正的秦府,不然兄長回來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這件事情張雲倒是和福伯想到一塊去,出於尊重,他必須諮詢老人家的意見。

而且張雲決定,立馬選址建造新的秦府,若是兄長不滿意,再造便是。

如今的秦家,真的不缺幾個建房子的錢。

不然,和兄長堂堂三品大員不匹配,傳出去簡直是笑話。

你看王縣尊大老遠來一趟,連家門都未入,僅在院中宣讀完諭旨就走,明顯是嫌棄嘛!

當然,自己也不好意思邀請,概因裡面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這也太尷尬了。

“肯定要建,但必須要以夫人意見爲主。

今時不同往日,家裡畢竟有女主人,我們不能逾越本分。”

家和萬事興!

福伯是個本分人,怕張雲擅做主張,忽略柳如是的感受,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福伯放心,此乃正理!雲曉得,畢竟這是秦府,不是張府。

況且,終將有一日,雲也要和兄長一起,建功立業,復我張家先祖榮耀!”

張雲躊躇滿志慷然而道。

“好,好,如此纔是一段佳話!”

秦浩明和張雲都是福伯從小看着長大,一生的願望唯有希望他們兩兄弟出人頭地,聽到張雲的豪言壯志,自然欣慰不已。

柳如是送完葉紹梅回來,剛好福伯和張雲正準備找她。

張雲搬來一張凳子,三人在書房坐下,探討重建秦府之事。

“一切但憑福伯和雲哥兒做主,如是沒有意見。”

柳如是紅着臉低聲說道。

她畢竟還沒有和秦浩明完婚,名不正則言不順,更何況福伯和張雲據是秦郎最親近的人。

“夫人請勿推脫!

少爺是做大事的人,二少爺遲早也要分家出去,怕都是無暇理會些許雜物,家宅需要夫人幫忙打理纔是。

何況將來家裡總是要添丁增口,丫鬟奴婢也需物色一些,我們卻是有些不合適。”

福伯忠厚仁義,自家少爺當初只是一個窮酸秀才,並未立功授勳,不過是有點才氣而已。

可人家如此一位美貌賢惠的姑娘,少爺一句話,便不遠萬里毅然決然追隨而至。

便是瞧見這一進三屋的破爛小宅,也毫無半點嫌棄之色,反而甘之若飴。

家務、作坊都幫忙打理,能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絲毫嬌嬈做作。

老人家雖然忠厚老實,可也不乏精明,這雙眼睛毒着呢?

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五百九十一節 慘烈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五十二節 事有可爲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七十八節 秦浩明的殺手鐗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五百九十一節 慘烈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五十四節 借我三千騎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一百三十七節 你不一樣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四百九十一節 背水一戰第三百四十八節 三份密疏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八十七節 告捷塘報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六百六十一節 流民安置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二十四節 男兒行,當暴戾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
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五百九十一節 慘烈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五十二節 事有可爲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七十八節 秦浩明的殺手鐗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五百九十一節 慘烈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五十四節 借我三千騎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一百三十七節 你不一樣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四百九十一節 背水一戰第三百四十八節 三份密疏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八十七節 告捷塘報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六百六十一節 流民安置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二十四節 男兒行,當暴戾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