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

朝中文臣的德行,崇禎和他們打了十幾年交道,現在已經自然全部知曉。

大明的朝臣,人浮於事,對大明真正的時局沒有幾個關心和了解,整日裡蠅營苟且,劃拉着自己的小算盤。

爲了顧忌官身,爲了所謂的清名,他們可以行事毫無下限。

若是說他們兩句,動輒就是強諫,抑或乞歸,看似大義凜然錚錚鐵骨模樣,實則就是一副小人行徑。

他們所謂的顧清名而辭官,其實就是明哲保身之舉,並不是爲國爲民,爲的就是日後起復。

當然,口頭上都說得好聽,什麼時局昏暗、奸臣當道、政見不合等,總之都有各種奇葩理由。

現如今在崇禎皇帝的眼中,他們和秦浩明相比,簡直連提鞋都不配。

可就這樣,崇禎每日裡卻還要和他們虛與委蛇,糾纏在一起,因爲即使換了其他也一樣,大明風氣如此,想想令人心酸。

“秦愛卿,朕有一事相求,還希望你能答應?”

想清楚的崇禎皇帝,臉上抹過一絲堅定,轉頭對秦浩明懇請。

“皇上何出此言?有什麼事直接吩咐微臣便是!”

秦浩明有些訝然,心裡猶自惴惴不安,究竟是什麼大事需要一國之君親自開口請求?

“朕想爲烺兒求名師,還望愛卿能全力教導他,以便將來成爲合格的明君,望愛卿答應?”

說到最後,崇禎居然低身微傾,表示行禮。

此刻,他的心情,和普通的爲人父者並沒有兩樣,純粹是一個做父親的本能反應。

秦浩明閃身一避,口裡急呼,“皇上萬勿如此,真真羞愧微臣!想微臣一介白身,如何敢擔此重任?”

“愛卿休要妄自菲薄,朕不是隨意說說,而是思慮已久。”崇禎擡手阻止秦浩明接下來的話,誠懇的說道:

“當今大明,不缺飽讀詩書的大儒,也不缺滿口仁義的道德先生,卻唯獨沒有愛卿的全局戰略眼光和施政理念。

難道愛卿不希望大明將來的儲君,可以繼承你的衣鉢,和你的理念一致?”

王承恩多少知道崇禎皇帝的心意,垂眉低首默不作聲。

可太子朱慈烺和秦浩明卻有些不淡定,他們想不到崇禎皇帝的評價竟然如此之高?

尤其是秦浩明自己,清楚知道他有幾斤幾兩,仰仗的無非是後世的見識,真論學識,和當代大儒差遠不止一星半點,能擔此重任嗎?

可崇禎說得沒錯,他別的不敢說,戰略眼光至少在大明是無人能出其右。

畢竟,領先他們幾百年的見識可不是隨便說說。

若是能影響大明未來的掌舵者,無疑對今後漢人的生存環境有重大改變。

一念及此,秦浩明落落大方的說道:“微臣感謝皇上信賴,只要太子沒有意見,微臣願勉爲其難試試。

亦無需師徒名分,只是朋友相交便好。”

哈哈哈……

“禮不可廢,哪能如此?不過愛卿無需關心,朕自有安排。”崇禎皇帝哈哈大笑,大手一揮,無視朱慈烺意見,直接拍板。

太子乖巧,走到秦浩明面前,俯身九十度行禮,算是簡單的拜師禮儀。

對他來說,平日裡聽到秦浩明的話或許多有不堪之言。可是今天所見所感,卻完全顛覆他過往的認知。

不說別的,就憑父王對他言聽計從的態度,便可知這其中的奧妙。

秦浩明攙着太子幼稚的肩膀,嘴裡連叫使不得,同時內心感慨萬千。也豪氣萬丈。

大明的江山,是歷史上最重視漢人的王朝,也是漢人最揚眉吐氣的年代。

自己身爲漢人,有責任有義務讓大明國祚長存,沒有理由讓它毀在野豬皮手裡。以至於漢人淪落爲最低等的民族,喪失民族的自信心。

在這個最好的年代裡,可以無限的殖民,就讓自己和大明君臣一起,重新塑造一個嶄新的大明王朝。

崇禎十三年年末,崇禎父子和秦浩明的這番交談,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奠定了雙方互信的基礎。

有了崇禎的支持,秦浩明行事自然毫無顧忌,定南軍上下齊動,將平靜的京師攪動地風雨欲來。

被秦浩明整訓幾日的二百多藝人,在東廠番子和錦衣衛的保護下,或是鬧市獻藝,或是青樓彈詞,或是茶館講書……

所說的皆是關於遼東大戰的故事和英雄事蹟。

同時,復報和部分復社士子,偕同軍政司的軍政官,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在京畿大肆傳揚。

在全方位的廣告覆蓋之下,秦浩明和定南軍的新聞,籠罩全城,震盪人心,便如錢塘大潮,滾滾淹沒了京師。

上至王孫勳貴,朝臣官吏,下至文人士子,黎民百姓,已是人盡皆知。

或論於茶餘飯後,或談於街頭巷尾,或聚衆激盪蠱惑,在秦浩明南下閩粵一年之後,秦浩明和他組建的定南軍,再一次萬衆矚目,光耀千古。

餐館中,兩個相聲藝人正在嬉笑怒罵,引得衆食客譁然大笑,然後又勃然大怒,口裡說的都是定南軍新聞。

青樓中,文人士子、大家名媛團團圍坐,聽着一女子在琵琶二胡的伴奏下,敲着小鼓揚聲高歌。

那唱腔力道十足,可透金石。那節奏快如奔馬,殺氣凜凜,竟然柔媚全無,一片金戈鐵馬之聲。

茶舍中,聽客沸騰一片,紛紛起身大罵,然後怒目而視,聽着講書人的慷慨激昂:

“……黑煙滾滾,大火熊熊,秦督怒焚瓦房店,將那奴酋皇太極氣得七竅流血,哇哇大叫!”

……

京城百姓聞風而動,每日數萬人流出永定門,在數道壕溝之外,看那風起雲涌,等那鐵血硝煙。

多鐸和鰲拜的頭顱,以及有職位的建奴頭顱,沿着溝壑,擺成一個小京觀。

一個個猙獰惡心,空蕩的眼窩無助的任憑風吹雨大,卻是大快人心。

數萬民夫進進出出,忙忙碌碌,竟然組織有序,沒有片刻耽誤。

而東門的帷幕中,一面高達三丈的城牆傲然聳立,一座高大的圓形建築拔地而起。

校場處勇士林立,盔明甲亮,高地處火銃齊鳴,白煙瀰漫,方圓數裡之地,鐵騎縱橫,呼嘯不止,戰意盎然,殺聲震天。

如神龍擺尾,如蛟龍鬧海,在滾滾塵煙中,疾馳不停,軍威赫赫,強軍氣勢,威震雲天。

營房中間,一處雄偉的關隘大門,城頭一面大旗迎風飛舞,正是“欽賜定南軍”旗幟。

終於,在無數宣傳的預熱後,五千定邊軍鐵騎陣列於永定門外,向京師敞開了神秘的面紗。

秦浩明和定南軍攜硝煙而來,爲京師奉獻了一幕戰爭大劇。

每一個男人都有一個將軍夢,每一個女人都有一個英雄夢。

只是和平日久,受條件所限,他們大多數人從來不曾真的明白,到底什麼是戰爭?

而戰爭又離他們有多遠。

所以,人們只能去假想,去歪曲,去神話,去演義,在心中描繪出一副模糊的戰爭畫面。

煌煌史冊,百十字便是華夏一統,北擊大漠。

戲曲雜劇,孔明掐指便是軍略妙算,花拳繡腿便是金戈鐵馬。

評書彈詞,一將之勇便可力壓萬軍,爭鋒沙場。

茶餘飯後,王師一出,便當踏山倒海,掃除不平。

可是從今天開始,他們將身臨其境,去觸摸,去感受,去目睹,去見證,一場最爲接近真實的戰爭。

方圓十里的戰爭主題公園,絕對是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的大手筆、大製作,必將載入史冊。轟動朝野,流傳萬世。

和後世一樣,戰爭主題公園的第一批看客都是朝廷官員。

崇禎和天氣矮子是主動和興奮而來,內閣六部,九卿百官,則大多是被逼無奈領旨而隨。

號角連天,禮樂齊鳴,京營淨街,御林衛護,御駕緩行,百官徐隨,出永定門,觀戰遼東!

數萬百姓拜跪左右,五千鐵騎陣列如山,雄壯號角沉吟起伏,激昂戰鼓震懾轟隆。

崇禎皇帝棄車而下,文武百官離轎而隨,黎庶伏地山呼萬歲,鐵甲捶胸海嘯天子,永定門外喧囂沸騰,聲浪震天。

秦浩明身着蟒袍玉帶,按劍而跪。

崇禎龍服金冠,揮袖叫起,君臣攜手,相視大笑,相交莫逆。

君明臣賢,映輝日月,震古爍今。

看到終於露頭的秦浩明,最膩歪的當屬禮部侍郎錢謙益,他率先發作,當下便指着噁心滲人的京觀,對秦浩明冷聲問道:

“秦督大人,不知何人敢行此殘暴之舉?”

秦浩明昂然喝道:“遼東韃子肉,建州蠻夷頭。既爲天子怒,盡誅作塔樓!”

崇禎立即捧場,仰頭哈哈大笑,龍氣十足地指着遠處京觀,忍着噁心揚聲笑道:“秦督武勇,朕心甚慰!”

內閣大學士張四知指着五千鐵騎,繼續向秦浩明發難道:“天子親臨,定邊軍何以不跪?”

秦浩明得意笑道:“定南軍乃天子親自賜名,天子即是帥,自當軍禮行!”

有心掃朝臣臉的崇禎,立即霸氣十足地配合道:“朕以文治國,以武安邦,撫民則爲帝王,領兵即爲統帥。

朕入親軍大營,自當廢國禮而行軍規。

今見定南軍陣列如林,不動如山,殺氣滔天,戰意盎然,觀此強軍,朕心甚慰也!”

羣臣終於看出崇禎意圖,再也沒有人跳出來指三道四,只是默默尾隨其後。

瞧見他們的醜態,秦浩明囂張的哈哈大笑幾聲,前行引領。帶着裝傻充愣的一衆大臣,穿過溝壑圍牆,來到遼東堪輿的正門之外。

衆人擡眼看去。只見前方被高大的青石牆團團圍住,雖不能一窺究竟,可也知是佔地廣大。

正門中央一副對聯,龍飛鳳舞張牙舞爪,一股磅礴大氣撲面而來。

秦浩明揮了揮手。一個女子頻頻而來,容顏雖非麗色,卻是乾淨清秀,冉冉拜倒口稱萬歲,聲音更是爽利乾脆,字正腔圓。

聽見崇禎皇帝叫起,也不躊躇怯懦,挺身而起,對衆人笑道:

“奴婢豆蔻,乃是皇爺和諸位大人的導遊,請恕奴婢放肆,斗膽一訴遼東。”

崇禎皇帝笑着點頭,諸臣雖是不屑,卻也沒有反對,便聽豆蔻用動聽的聲音說道:

“此爲遼東堪輿之所,過此門庭便是遼東全景縮影。那門上一副對聯,乃是遼瀋全失後,遼南一位死難的士子所作。

我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起兵反抗,卻兵敗被俘,寧死不降,爲建奴所殺。

臨刑前留下這副對聯,卻來不及寫下橫批。上聯是:三千里山河不再,下聯是:一百萬黎庶難依?”

看着天子和諸臣唏噓,豆蔻接着說道:“秦督大人感其忠義,也爲祭奠數十萬罹難的遼東百姓,便又稍加修改,特意懸掛於此。

便是問一問我大明的才俊棟樑,孰能無愧撫慰逝去的英靈,直面百萬遼東生民。

上聯是:此園雖小,卻有三千里山河不再。下聯是;遼東雖大,再非一百萬黎庶可依?橫批乃是:王師何在?”

崇禎也是第一次觀此對聯,此時聽得豆蔻娓娓道來,唏噓不語,望着秦浩明無奈搖頭苦笑。

內閣以下諸臣,卻是聽得面面相覷,望着那對聯上的文字,再不覺張牙舞爪,而是一腔碧血孤憤,正冷然向他們質問。

訓練有素的豆蔻默然無聲,任由衆人肅然靜立。

唯有幾許春夏之風,穿過門庭徐徐而來,那低低的呼嘯似在嗚咽,訴說着遼東的苦難。

良久,豆蔻打破沉靜,引領者天子和諸臣,靠近對聯,穿過門庭,那瞬間開闊的園子,便豁然展現在衆人面前。

豆蔻指着園子微笑道:“這裡就是遼東,雖是堪輿縮影,但全遼盡在其中。

第一景便是山海關,西接燕山,東臨大海,扼守腹地,北望遼東,是爲天下第一關!

秦督以石爲山,以湖爲海,以草木爲山林,以青石築雄城,盡現遼東全景。

出山海關入遼,西面是遼闊的草原,東面是浩瀚的大海,北面是建州的黑山白水,東北是藩國朝鮮。

皇爺,諸位大臣,請隨奴婢而行,奴婢爲貴人們解說遼東!”

ps:感謝書友爻釋、吃清屎的叫獸延蟲年打賞,銘感盛情,故土難離敬上!

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五百三十九節 一力降十會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
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五百三十九節 一力降十會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