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

一旁的祖寬也幫忙解釋,說吳三桂從頭到尾沒有記掛此事。

對他來說,祖大壽是老闆,那吳三桂就是他的少東家。況且,他是吳三桂習武的入門師傅。

“那就好,那就好!”秦浩明頻頻點頭,彷彿快意至極,親自攙扶起吳三桂,一副心結近解的模樣。

同時,扭頭對祖寬嗔怪道:“祖將軍,你我曾經浴血並肩作戰過,怎麼今日這麼生分?

今日不湊巧,大戰過後,事務繁雜,實在沒有心思喝酒。

改日,咱們聚聚,本督也想和薊遼將士一起把酒言歡,共訴情懷。”

祖寬心裡一暖,俯身拱手作輯行禮,表示感謝。

看來昔日情誼,並沒有隨着秦浩明位高權重而有所改變,這在吳三桂眼前,也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秦浩明友好的言辭舉措,也讓吳三桂不安的心裡稍稍放鬆,不在懷疑其他。

吳三桂也知道秦浩明繁忙,要處理的軍務太多,能夠抽出時間特意聊兩句,估計還是看在祖寬的面子上。

所以,他目視祖寬一眼,二人告辭離去。

第二日凌晨,洪承疇和曹變蛟會同宣旨的內官,也及時趕到瓦房店。

稍微寒暄兩句,秦浩明無空理會洪承疇,立馬開始今天的重頭戲。

定南軍全部的文武將校,以及五六萬輜兵民夫,在東門外肅立無聲。

遙望瓦房店內鐵甲林立,旌旗招展,寂靜肅殺,無邊無際。城外大片空地中央,兩人高的點將臺上,旗杆孤聳,直入雲端。

忽然營門大開,二百號角手陣列而出,正步而行、步伐一致,落地有聲,號角長鳴,此起彼伏。

緊隨其後是緩行的百輛軍鼓馬車,車上皆是四面大鼓。

八位壯士袒胸赤膊,揮舞着特大的鼓槌,依着步伐節奏,一聲聲打在人心。

鼓聲如雷,地動山搖,蒼茫雄勁,悲壯山河,萬里回聲。

號角手和鼓車至場地邊線一分爲二,混合繞行,每致一處標記,便留下一組號角鼓車,唯有鼓號嘶鳴始終不停,直至最後兩組到位,方纔瞬間寧寂。

突然,號角再次吹響,卻是低沉悲鳴,聞之慾哭。

大營內走出一片白色海洋,兩千士卒素甲白盔,高舉着無數白幡,陣列而出。

白色海洋分成數十個方陣,步入校場,卻如浩蕩江海向着校場外的軍民涌來。

每一個素衣士卒,皆是舉着半人高橫列五條白幡木柱,肅然不語,陣列而行。

第一波白浪剛捲起沉重,第二波白浪又捲起莊嚴,第三波乃至數十波帶來的悲壯,讓數萬軍民動容。

數十股白浪前後呼應,見首不見尾,白浪中泛起點點黑字,正是瓦房店會戰中陣亡的英靈。

當第一波白浪涌過軍民中央,忽然鼓聲一震,同時每一波白浪都有數人高聲領頌,然後萬聲齊頌,如山呼海嘯。

“國之危難兮……”

“守四方!”

“民之罹難兮……”

“願赴死!”

“沙場九死兮……”

“尤未悔!”

“華夏萬載兮……”

“傳千古!

……

白色的海洋,黑色的英靈,悲鳴的號角,悽愴的鼓聲,整齊的步伐,豪邁的口號,如同一幕幕畫面,將遼東半島的血雨再次展現。

撫順的烽火,清河的淪陷,薩爾滸的慘絕,開原的死戰,鐵嶺的無奈,赫圖阿拉的塵煙,血火遼東,豪傑數萬,百姓哭嚎,定南軍救難。

東北的羣山,城外的攻堅,北城的悽風,南城的苦雨,血肉山河,鐵壁森嚴。

多鐸折翼,皇太極空嘆,平息十萬狼煙。壯哉定南軍,悲哉片片白幡。

秦浩明折腰,張雲默哀,閻應元俯身,三軍致敬,萬民嗚咽。

紛紛整理衣冠,或躬身施禮,或以手捶肩,或相擁哭嚎,或磕頭許願。

當知國泰民安,乃是英雄血,乃是豪傑難!

一萬白幡,圍在點將臺周圍,密密麻麻,仍如生前點將排兵,陣列而立。

十萬定南軍民被驚動,被感動,被感染,被激勵,情緒被徹底點燃欲要激昂而怒吼歡呼時,號角齊鳴,軍鼓共震,殺氣瀰漫,赫赫沖天。

忽然鼓號齊止,大明軍歌從定南軍大營四處響起。

鐵甲橫流,鐵騎如潮,從瓦房店四面城門出口涌出,緩緩前行,直奔校場。

一萬五千定南軍將士,五千騎兵,列成百個方陣,齊聲吟唱,捲起沖天的豪氣,踏起迷茫的塵煙。

矛革相擊,颯然有聲,歌聲豪邁,氣勢無邊。

尤其是萬軍之中,護擁的四千傷殘士卒,一片紅色,在軍中更是引人奪目。

他們或是相互攙扶,或是被人揹着,或是被人擡着,或是如盲人一樣被人牽引。

一個個毫不傷心氣餒,反而鬥志昂揚,聲音嘹亮。

殘兵左右分別是藍衣的輜兵和青衣的工匠民夫,步伐散亂,卻精神抖擻,攜手前行,高歌猛進,不讓軍旅。

工匠營後是數百門炮車和火箭車,浩浩蕩蕩,一往無前。

在歌聲中,數萬鐵血男兒,圍在白幡外邊。

遠遠望去,白、黑之中夾雜着火紅和青色,鐵甲森森,白幡冷冷,紅如鮮血,青如江水,車馬簇簇,炮口朝天,規模宏大,蔚爲壯觀,強軍氣勢,一覽無餘。

定南軍金戈鐵馬,數萬軍民歡聲雷動,同聲齊唱,威震遼東。

歌聲方罷,歡聲未止,軍鼓齊震,以秦浩明爲首的將校方陣,四面持着軍旗一角,血紅的“欽賜定南軍軍”五個大字,在軍陣中橫行無忌。

軍旗劃過萬民注視,被十幾個鐵甲精銳勇士一齊接過,正步而上,直奔點將臺,以備升旗。

百匹駿馬,被將士牽至秦浩明等人身前,定南軍文武一齊翻身上馬,縱橫呼嘯,穿陣而入。

翻身下馬,與秦浩明同上,一時間點將臺羣星閃耀,熱鬧非凡。

內官雙手捧着聖旨施然而至,數萬軍民齊跪而待。

內官攤開詔書,高聲念道:“奉天子詔,罷總督府稱號,賜軍制定南軍,由閩粵總督秦浩明管轄,許便宜行事!”

秦浩明跪接聖旨,謝恩而起,揮舞着詔書,長聲而笑。

數萬軍民山呼萬歲,起身而呼:“定南軍!定南軍!定南軍!……”

數萬鐵甲,矛擊大地,千軍齊呼。

秦浩明謝過洪承疇等薊遼文武的祝賀,回身揮手喝止定南軍,高聲喝到:“升定南軍軍旗,宣定南軍成軍!”

隨着秦浩明軍令下達,定南軍海嘯山呼,鼓樂齊鳴,號角蒼茫。

紅色的軍旗冉冉升起,伴隨着赫赫軍威,紅日刺目,山風凌冽,紅旗招展,“欽賜定南軍”五個大字如同鮮活的猛虎花紋,張牙舞爪,颯颯而舞。

秦浩明再次高喝:“上酒!”

千罈美酒,被灌入數萬鐵甲手中的瓷碗,香氣四溢,滴滴入土。

秦浩明大手一揮,對着南方而跪:“天子之怒,定南軍之敵。天子所指,血海屍山!秦浩明謝天子隆恩!”

數萬鐵甲相隨而跪,三呼萬歲。

秦浩明起身,對着點將臺下片片白幡和傷殘軍陣,撩衣跪倒,灑酒高聲呼道:

“定南軍上下,敬戰死的英靈,傷殘的同袍!”

數萬鐵甲再次轟然跪倒,一邊灑酒,一邊萬聲齊呼:“魂魄歸,返家園,手足情,不相忘!”

四千傷殘紛紛跪倒,嚎啕大哭。

秦浩明再次起身,對着遼東百姓雙膝跪倒,舉起手中的美酒呼道:“謝遼東父老,遼東戰火不熄,定南軍永在遼東!”

數萬鐵甲跪倒齊呼:“永在遼東!”

秦浩明起身面對昨晚連夜鑄成的京觀,飲盡杯中酒,信手摔碎在地,二萬鐵甲皆是齊飲摔碗,轟然紛紛肅立,持戈不動。

秦浩明大聲嘶吼道:“定南軍上下願生生世世護衛大明,用敵人的頭顱祭奠離去的將士!此生此世,護衛漢人山河!”

“此生此世,護衛漢人山河!”

旭日初昇,年輕的定南軍數萬將士大聲嘶吼,發出華夏最強的聲音。

ps:感謝書友益都員生大賞,阿土承情了!

推薦朋友的一本書,《掃明》,已經一百餘萬字,定不讓大家失望!

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三百九十四節 戰爭,和女人無關!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說點什麼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
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三百九十四節 戰爭,和女人無關!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說點什麼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