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應對後續連環計

李秘是如何都沒想到,好不容易穩住了朱翊鈞,又得了田義的感恩,沈一貫卻主動把聖旨給還了回來!

這大明朝的內閣制度能制約皇帝權力過度膨脹和獨裁,也正是因爲這個制度,才讓嘉靖皇帝與文武百官鬥氣了幾十年不上朝,萬曆皇帝也同樣如此。

皇帝的聖旨,內閣是有權駁回的,而皇帝頒佈的聖旨,內閣也有權不還,若堅持一會兒,內閣將聖旨頒佈下去,礦稅政策就能夠裁撤,那是天下百姓的福祉!

可沈一貫爲了得到朱翊鈞的好感和重用,也不知用了甚麼手段,說服了趙志皋等人,主動把聖旨給還回來,這不是要壞了大事麼!

田義和王安雖然是天子近侍,尤其是田義,乃是內書堂出身,精通政務,朱翊鈞這二十年來大部分的奏摺,其實都是田義在處理,可也不能讓沈一貫把聖旨給帶回去吧!

畢竟他們是皇帝身邊的人,皇帝已經叫了十幾個太監,輪番到內閣去追討聖旨,早先一直是趙志皋等人頂着,如今沈一貫好不容易說服了閣臣,將聖旨送回來,對於皇帝而言,這絕對是天大的好消息。

他們身爲皇帝的臣子,就該爽快將沈一貫帶進去,奉還聖旨便是龍顏大悅了!

田義也是內心悲憤到了極點,他是個憂國憂民的人,雖然是個殘缺之身,但這種情懷卻不是一般太監能有的。

爲了裁撤礦稅而不惜頂撞皇帝,差點讓皇帝給殺了,這種氣節是高潔且讓人佩服的,可一切的努力,頭上仍舊滲着鮮血的傷口,竟然還抵不過沈一貫對皇帝的討好!

沈一貫本以爲田義和王安會由衷感到高興,卻不知田義爲何雙眼通紅,一副要吃人的樣子。

他是閣臣,平素裡也有在內閣輪值,見到田義的機會其實很多,他也知道田義是個不易親近之人,見得田義臉色如此難看,還以爲自己獨佔了功勞,惹得田義不快了,便趕忙解釋道。

“二位公公放心,這是首輔和次輔大人,以及各位內閣同僚的共同決定,並非沈某擅作主張,二位公公深明大義,體貼聖心,皇上必然也是知道的……”

這份聖旨關乎全天下百姓的福祉,到了沈一貫這廂,卻成了爭搶功勞的道具,這樣的人,身居高位卻只知道鑽營官場,又如何讓人不憤怒!

雖然田義早已見慣了官場的黑暗,但越是見得多了,他便越是想爲百姓做些甚麼。

當然了,或許他也不是爲了百姓,只是希望大明朝能夠長治久安,千秋萬載,說到底也是對皇室的耿耿忠心。

且無論如何,他都不希望這封聖旨再返回來,可眼下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他和王安相互對視,一時間卻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拖延是不成的,因爲外間偏殿再往裡頭便是內殿,根本沒得拖延的機會!

田義和王安束手無策之時,李秘也是氣憤,或許他跟田義不是很對眼,可在裁撤礦稅這件事上,他們的想法卻是一致的。

只要對百姓有好處,對國家有好處,他李秘就要去支持,不管對方是太監還是宮女,這份對國民的憂思,在這個爾虞我詐的朝堂上,都是難能可貴的,若不維護,往後哪裡還有田義這樣的人挺身而出!

是他幫着田義清理的傷口,他很清楚那碗口砸破的傷口有多深,更知道放下幾十年的私人交情,爲了對自己沒太大好處的政策而據理力爭,是需要多大的勇氣,更知道沈一貫帶着聖旨回來,是多麼痛苦的一種傷害!

李秘咬了咬牙,從屏風後頭走了出來!

他經歷了這麼多的生死危機,又經過了武舉府試的洗禮,身手早已今非昔比,沈一貫這樣的文官,又豈能看得清他李秘的動作和身影!

李秘大袖一揮,便將沈一貫鎖了起來,掐住他的後頸,大拇指和中指發力,死死摁住了他的頸總動脈!

李秘也想瀟灑地用一記手刀將之擊昏,但這是個技術活,用力大了,會傷到頸椎,甚至造成永久傷害,用力小了又無法打昏。

眼下這招手法,是他與趙廣陵溫書練武之時,太過無聊才研究出來的,趙廣陵家學駁雜,但淵源深厚,據說是某個武林門派的點穴手法。

李秘也沒在趙廣陵身上用過,但趙廣陵卻用在了李秘的身上,李秘能夠真切感受到那種壓迫感。

雖然沒有窒息,但太陽穴鼓脹起來,腦子缺血,整個人如陷入了雲團之中一般,不消一會兒就會失去意識。

正是因爲親身體驗過,所以李秘拿捏得更加精準,黑昭太監田義和王安也是呆住了。

他們想要阻止沈一貫送還聖旨,唯一能夠想到的幫手,也就只剩下李秘,無論田義還是王安,都認爲李秘是個聰明人,一定會有比較妥善的法子。

誰知道李秘一出手竟是如此簡單粗暴,直接要掐死沈一貫!

田義是有武功的,正要出手制止,此時沈一貫卻是雙眼充血,瞬時便昏厥了過去!

“田公公莫動手,沈一貫無礙的。”李秘見得這點穴手起了效果,也很是滿意。

田義出手本是爲了制止李秘,此時看得這情景,才知道是使人昏厥的點穴法子,不由對李秘又另眼相看了。

雖然將沈一貫給弄昏了,但麻煩也是接踵而至,這沈一貫雖然爲人不堪,但到底是內閣輔臣,聖旨又是首輔趙志皋等人商量過後,才決定返還的,又豈是將人打昏就能夠解決的?

“太草率了……”田義看了李秘一眼,不由搖頭道。

李秘卻不以爲然,朝田義道:“田公公可有法子將聖旨送出宮去?”

“都這樣了,聖旨還能送出宮麼!”田義也是沒好氣地白了李秘一眼。

李秘卻笑了笑道:“昨夜我就在門外守着,首輔趙志皋是歡天喜地返回內閣的,也就是說,他與田公公一樣,早就盼着能夠裁撤礦稅之法了。”

“這又能如何?”田義也不知李秘爲何要提起這個,李秘也不故弄玄虛,繼續解釋道。

“首輔大人日盼夜盼才得了這裁撤的聖諭,必然連夜擬旨用印,這都過了一夜,也就是說,其實聖旨早已擬好,又用了內閣的印,就差沒頒發到有司罷了。”

“適才王公公說得對,皇上讓咱們出來,卻絕口不提追返聖旨的事情,心裡其實早已妥協了。”

“只要聖意如此,咱們如何做也就無所謂了,只要田公公能夠讓人把聖旨送到戶部,再親自跟趙志皋打個商量,我敢肯定聖上絕不會再追究這個事情!”

李秘將自己的全盤打算說了出來,王安和田義也是相視一眼,卻是同樣的苦笑。

王安朝李秘道:“你不瞭解皇上,更不瞭解沈一貫,此人是如何進入內閣的,我和田公公比誰都清楚,聖上能夠讓沈一貫進入內閣,就說明沈一貫必然有讓聖上看重之處。”

“沈一貫受襲,聖旨被搶,我和田公公都在場,這事兒皇上是不可能不追究的!”

李秘聽得王安如此說,也是皺起眉頭來,他到底還是把這朝堂上的事情想得太過簡單。

但也正因爲李秘沒有受到這個大染缸的污染,所以才能夠清醒地直指本質!

“田公公爲了這道聖旨,不惜頂撞皇上,差點連命都丟了,眼下不過是將聖旨發到戶部,便能夠大功告成,所謂金口難改,聖旨頒佈之後,短時間內不可能撤回,眼下都走到這一步了,又如何能功虧一簣?”

李秘如此說着,田義也是點了點頭,李秘見得此狀,便趁熱打鐵道。

“至於沈一貫要到皇上面前鬧騰,那也容易,我和老御醫陸濟這段時間仍舊照顧聖上,聖上的身體狀況到底能不能見外人,都是我和陸濟說了算,不讓沈一貫見到聖上就好了。”

田義聽得此言,也是哭笑不得,朝李秘道:“一時拒見也就罷了,難不成還一輩子不讓他沈一貫覲見?”

李秘微微一笑,點了點田義和王安道:“這就要靠兩位公公的本事了。”

“我們的本事?”

“是,皇上急病初愈,需要衝喜,宮裡頭怎能不慶祝一下?二來,皇上頒佈聖旨,裁撤礦稅,老百姓和文人以及地方上,就沒些表示?比如萬人傘之類的,地方上總需要感恩戴德吧?”

“這樣的事情,再加上武舉殿試在即,這麼多好事等着來臨,還不夠兩位公公辦一場熱熱鬧鬧的盛典?”

“只消把這盛典搞起來,皇上得了天下百姓人心,也就不會再肉疼了,沈一貫不是蠢人,他能說服趙志皋,趙志皋同樣也能反過來說服沈一貫,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飯,他再提返還聖旨這個舊事,那就是要觸皇上的黴頭了!”

田義和王安聽得李秘如此解釋,也是面面相覷,這才短短功夫,李秘竟然能想出如此環環相扣的應對策略,而且兼顧到各方長短優劣,有理有據,根本就挑不出毛病來,彷彿照着他的去做,便能完美解決問題!

田義和王安是震撼於李秘的縝密心思,在李秘看來,他們的眼神卻是難以置信,似乎對自己的計劃還存有質疑,於是李秘又補充了一點。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皇上是一國之君,整日裡爲錢發愁也是常理,這盛典也是表面功夫,若還不能讓皇上徹底放棄礦稅,那就給皇上搜刮一筆銀子,皇上開心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田義和王安更是驚詫,心說本來解除礦稅就是爲了百姓着想,如今爲了平息皇上,又要搜刮一筆銀子,裁撤礦稅豈非失去了意義?

李秘早就料到他們會這麼想,此時便指了指地上的沈一貫道:“這人也不知道怎麼混進內閣的,不過家財萬貫那是肯定的,如果……”

李秘說到這裡,田義和王安已經徹底領會李秘的意思,不由心頭髮涼,這也太可怕了,倒是有點可憐沈一貫了。

不過想想沈一貫不顧百姓,只求聖恩榮華,屁顛顛過來送返聖旨,田義和王安也就心安理得了。

“好,這件事便交給爺兒們,一會兒便讓人將聖旨送到戶部去,爺兒們親自去跟趙志皋那老潑才扯皮便是!”

田義終於下定了決心,李秘也是鬆了一口氣,不過田義看了看李秘,又壓低聲音道。

“如果皇上讓你去調查病因,切不可接受,即便接受了也千萬別深挖,切記爺兒們這句話,算是對你的回報!”

田義這一句提醒,讓剛剛還爲自己的計策洋洋得意的李秘,瞬間冷靜下來,陷入了深思之中。

第二章 淺灘小蛟意崛起第五百一十七章 趁亂救人看起義第一百三十四章 宴會散去且暫避第七十章 老兒小輩共爭執第二章 淺灘小蛟意崛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尋密室第四百六十八章 先生宣導又啓迪第二百六十章 冷宮老宅好耍戲第三百六十九章 塵埃落定各歡喜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志通明聞捷邸第五十五章 情報送達緊聚議第四百四十章 青雀出擊顯兇戾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九十七章 調查草廬遇殺機第二百七十一章 師徒同心迥供詞第二百三十六章 草鬼婆子出人意第四百九十四章 倭奴戰神多第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終是得見老死士第一百四十一章 遭遇圍困急禦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付大儒不經世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監國功臣徙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牌館中遇舊識第五百六十章 且琴且歌血路疾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時第一百一十二章 齟齬故人保萬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陰鷙兄長贈謝禮第二百七十六章 少年劍師無奈去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八十九章 卑小捕快大威力第五百零零三章 百鬼幻變遂成疑第三百三十六章 頭場新雪爲新詩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揚鑣各歸梓第五百一十五章 運籌帷幄有珠智第五百四十五章 靜養半年謀無知第四百八十七章 年末遼東冰雪地第二十七章 司吏盡訴心中疑第六百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準備齊第二百六十章 冷宮老宅好耍戲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接案子先論疑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書閣中又生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授官封爵太出奇第四百七十七章 箇中內情俱已知第一百九十二章 針鋒相對爭大氣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導翁主不遲疑第二百五十章 摳門王爺發賞賜第三百三十六章 頭場新雪爲新詩第四百零零二章 難得清閒又來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一朝喘息聞新世第六百一十七章 掙扎權衡生死利第二百零四章 巡檢衙門快殺雞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真高手發突襲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修道人轉局勢第二百一十章 聆聽老兄講舊史第二百三十八章 仗義出手防暴斃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道送了新消息第四百七十七章 箇中內情俱已知第一百五十三章 左右隨行紅白衣第四十七章 知府青睞隱深意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甲鬼面風起兮第三百六十九章 塵埃落定各歡喜第十一章 義莊失火慘燒屍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五百二十五章 凱旋且把風頭避第二百八十一章 長生提點也無意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盔金甲銀鱗衣第一百三十四章 宴會散去且暫避第五百零零八章 風雪夜裡悄驗屍第二百八十三章 楚王帶路探王氏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藥庫中鐵籠子第十三章 見微知著巧辨屍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甲鬼面風起兮第三百一十六章 心結盡去人樂怡第五百二十五章 凱旋且把風頭避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訪張家也詫異第一百九十六章 堂上激辨傷風義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十四章 徹查到底不言棄第二百四十六章 陪同楚王檢軍姿第六百零零零章 輾轉薩摩談交易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宗迷雲憶今昔第四百四十一章 英雄少年出飛騎第三百九十四章 校官面前紛獻藝第六百四十章 駕臨詔獄救兄弟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死一線嘗藥劑第三十四章 送得茶餅方遂意第五十四章 再遇女鬼酣戰激第四百九十四章 倭奴戰神多第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後查案無的矢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路齊備水下計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攪風雲誰獲利第三百四十八章 蜀營主腦大軍師第六百三十四章 危難時刻同母弟第三百三十五章 乍得清醒又獻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指揮許諾討官職第六百四十九章 事出反常必有異第四百六十九章 引君入彀做假戲第八十四章 天地爲棋人作子
第二章 淺灘小蛟意崛起第五百一十七章 趁亂救人看起義第一百三十四章 宴會散去且暫避第七十章 老兒小輩共爭執第二章 淺灘小蛟意崛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尋密室第四百六十八章 先生宣導又啓迪第二百六十章 冷宮老宅好耍戲第三百六十九章 塵埃落定各歡喜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志通明聞捷邸第五十五章 情報送達緊聚議第四百四十章 青雀出擊顯兇戾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九十七章 調查草廬遇殺機第二百七十一章 師徒同心迥供詞第二百三十六章 草鬼婆子出人意第四百九十四章 倭奴戰神多第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終是得見老死士第一百四十一章 遭遇圍困急禦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付大儒不經世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監國功臣徙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牌館中遇舊識第五百六十章 且琴且歌血路疾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時第一百一十二章 齟齬故人保萬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陰鷙兄長贈謝禮第二百七十六章 少年劍師無奈去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八十九章 卑小捕快大威力第五百零零三章 百鬼幻變遂成疑第三百三十六章 頭場新雪爲新詩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揚鑣各歸梓第五百一十五章 運籌帷幄有珠智第五百四十五章 靜養半年謀無知第四百八十七章 年末遼東冰雪地第二十七章 司吏盡訴心中疑第六百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準備齊第二百六十章 冷宮老宅好耍戲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接案子先論疑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書閣中又生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授官封爵太出奇第四百七十七章 箇中內情俱已知第一百九十二章 針鋒相對爭大氣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導翁主不遲疑第二百五十章 摳門王爺發賞賜第三百三十六章 頭場新雪爲新詩第四百零零二章 難得清閒又來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一朝喘息聞新世第六百一十七章 掙扎權衡生死利第二百零四章 巡檢衙門快殺雞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真高手發突襲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修道人轉局勢第二百一十章 聆聽老兄講舊史第二百三十八章 仗義出手防暴斃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道送了新消息第四百七十七章 箇中內情俱已知第一百五十三章 左右隨行紅白衣第四十七章 知府青睞隱深意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甲鬼面風起兮第三百六十九章 塵埃落定各歡喜第十一章 義莊失火慘燒屍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五百二十五章 凱旋且把風頭避第二百八十一章 長生提點也無意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盔金甲銀鱗衣第一百三十四章 宴會散去且暫避第五百零零八章 風雪夜裡悄驗屍第二百八十三章 楚王帶路探王氏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藥庫中鐵籠子第十三章 見微知著巧辨屍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甲鬼面風起兮第三百一十六章 心結盡去人樂怡第五百二十五章 凱旋且把風頭避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訪張家也詫異第一百九十六章 堂上激辨傷風義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十四章 徹查到底不言棄第二百四十六章 陪同楚王檢軍姿第六百零零零章 輾轉薩摩談交易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宗迷雲憶今昔第四百四十一章 英雄少年出飛騎第三百九十四章 校官面前紛獻藝第六百四十章 駕臨詔獄救兄弟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死一線嘗藥劑第三十四章 送得茶餅方遂意第五十四章 再遇女鬼酣戰激第四百九十四章 倭奴戰神多第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後查案無的矢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路齊備水下計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攪風雲誰獲利第三百四十八章 蜀營主腦大軍師第六百三十四章 危難時刻同母弟第三百三十五章 乍得清醒又獻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指揮許諾討官職第六百四十九章 事出反常必有異第四百六十九章 引君入彀做假戲第八十四章 天地爲棋人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