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戰

分散在各艘船上的武士們並沒有能給大明的士兵造成重大的阻礙,相反由於各自爲戰,缺少統一的攻略在只有不到五十人被大明士兵擊斃之後,就鳥飛獸散。

他們中只有少數人執行了燒船的命令,就慌忙跳進了河裡,但是因爲準備的桐油等並沒有淋撒,這些火併沒有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

當大明的船隊抵達預定區域的時候,封寶器看到那綿延數裡的拴在一起的船隻,只感到無限的驚喜。

隨後的倭人又組織起來了兩場規模不大的騷擾戰術,想要燒燬一部分船隻,可惜的是,面對大明軍隊的火槍,他們根本攻不到近前來。

在丟掉了數十具屍體之後,他們只能灰溜溜地撤退了。

至於田邊次郎這個在大明眼中的英雄,倭人眼裡的罪人,早在戰鬥之初就不見蹤跡。

誰也不知道他是死是活,匆忙逃走的他甚至來不及穿上自己的鎧甲,只是拎着自己的倭刀,就跳進了河裡。

直到這個時候,衆人才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海軍本來還準備了五百人的後背水手,準備開回這些船,但是以爲船隻太多,現在竟然出現了人手不夠的情況。

封寶器與海軍第一艦隊的一個叫劉定山的守備商議了一番,只能將兩三艘船繼續拴在一起,準備開回去。

因爲是順江而下,只要掌好了舵,倒也不用擔心航行的問題。

看着這足有四五百艘的河船,封寶器的心中滿是得意,這次行動,不僅損失輕微,只有數人喪命,卻能獲得如此大的戰果,這絕對是一大功。

但是他們這邊春風得意,另一邊的莊敬與羽林衛,卻遭遇了開戰以來最艱難的一場戰事。

逃回了家族根據地的門川大作自知他的行動瞞不過明人的耳目,回到家中,趁着天還沒有完全亮就開始了轉移財產和老弱婦孺。

然後,他將家族特意留下的一部分銀自全部拿了出來,堆在了神澀川祖宅的城堡廣場上。

而天色剛亮,依託家族生活的武士與民壯也全部被召集了起來,每個人依次發放金銀和糧食,以此來鼓舞士氣,要與明人決一死戰。

平日裡飯都吃不飽的民夫們,得到了糧食和銀兩,親人又被送到安全的地帶,再加上門川大作的威脅,所以很快就被集結了起來,並且士氣旺盛。

但是門川大作很清楚,這些人都不知道火器的威力,雖然現在看起來勢大,但是面對火器,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有勇氣搏殺。

但是他不能不賭,壓上家族的命運也要賭一把,賭的就是大明暫時顧不上神澀川,賭的是其他將軍和大名,能跟他共同牽制明人。

只要種子不滅,他的門川家族就一定能重新崛起。可是如果現在聞風而逃,他的家族將會在東瀛再無立足之地。

人從來都不是獨居動物,單打獨鬥,永遠成不了氣候。

一個家族,更是要遵循一個時代,一個世界的發展規律,活在制度的範圍內,才能適應甚至是利用這股力量。

門川大作雖然認爲這次東瀛會遭受前年難遇的打擊,但是也不認爲大明就能顛覆東瀛千年以來的社會制度。

只要不摧毀這種制度,作爲中堅力量的門川家族,就還有起復的機會。

所以,他必須要做出姿態,對抗明人的侵略。

但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報復來的如此之快。從他逃回還不到一日的時間,大明的軍隊就已經兵臨城下。

門川家族的神澀川城樓只是一座小城,城牆周圍不到三裡,高不過三米,除了一邊臨水,其他三面的護城河早在家族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中,變成了商鋪和倉庫。

大明的軍隊來的這麼快,他甚至只能將戰鬥力量集中起來,根本沒有做任何的防衛措施。

那些礌石,那些金汁,那些弓箭,那些能對大明軍隊造成損失的武器,都還沒有被利用起來。

但是事到臨頭,他也只能抱着殺身成仁的悲壯,來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明兵。

趙永亮當然也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他只是來剿滅門川家族,不是爲了平定一地的民亂,動作越快越好。

如果陷入了倭人的人民大潮,光憑他們這兩千士兵,一千倭寇,根本不可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所以,當大軍開入了神澀川,他就將莊敬和早田左衛門叫到了跟前。在早田左衛門面前,他沒有半點客氣,直接了當地說道:“我不管你們這些人以往作戰是什麼樣的,但是今日,戰事爲重,戰事不結束,有燒殺搶掠者,殺無赦,有臨陣脫逃者,殺無赦。待戰事結束,允許大軍劫掠一日,所有收穫七成上繳,自留三成,若有私藏財物者,殺無赦。”

早田左衛門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他當然知道他的手下都是一些什麼人,在如此嚴厲的軍規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會人爲財死。

但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他只能生硬地點了點頭,將趙永亮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因爲他們的強力約束,大軍進入了神澀川並沒有耽擱,直接就開到了門川家族的城樓前。

這裡原本就是他們家族發佈號令的地方,有一個小廣場,廣場周圍都是家族的店鋪,不過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已經逃進內城,或者是撤了出去,大部分店鋪都關着門。

趙永亮左手一揮,傳令兵揮舞着黃色大旗,所有人在廣場上集中了起來,原地坐下休息,檢查者自己的槍械和彈藥。

他們本來還預留了五百人四周防禦,但是門川家族爲了集中力量,根本就沒有派出騷擾隊伍。

大軍休息了大約一刻鐘,因爲兵力所限,只是分成了兩支,從東方和南方開始進攻。

進攻的主力以那些倭寇爲主,羽林衛爲輔,另有五百羽林衛負責警戒,五百羽林衛作爲後備軍。

倭寇雖然只有倭刀和長矛,但是有羽林衛壓陣,所有敢冒頭的反抗分子都被一槍擊斃,所以哪怕是攻城,他們也沒有遭受太多的抵抗。

一個重達十餘斤的炸藥包被幾個倭寇搬到了神澀川內城的城門處,他們不顧門口是青石地面,用撬槓撬起了一塊青石,將炸藥包放了進去。

雖然不懂物理的衝擊波,震盪波,但是這個時代的大明軍隊已經有了很完善的炸藥使用方法,知道炸藥在封閉的環境裡,威力更強。

一個大明的士兵將盤着的引線接進了炸藥包,幾個人一邊佈線,一邊飛速地撤退。

炸藥包的引線足有十米,當引線被點燃以後,他們幾個人就飛速地向回跑。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大明的火器壓制,城牆上的人根本不敢冒頭,他們沒有遭受到任何的攻擊。

看到引線被點燃,負責壓陣的大明士兵也飛速撤退,退出了五十米之外。

他們可不想因爲靠的太近,被震破耳膜,幾天頭暈目眩,吃不下飯。

在以往的數次演習戰中,就有不少倒黴蛋因爲好奇,靠的太近,結果被震暈。

引線飛速地燃燒,城牆上的倭人還有些好奇,不明白大明的士兵怎麼剛進攻就又撤退了,他們好奇地聚集在城樓處,向下張望着。

一聲轟然的巨響響起,隨後是大地的顫動與漫天的灰塵揚起。

城樓上面聚集了衆多的倭人,他們感到自己的身子一輕,似乎就飛向了天空。

巨響和震動讓幾乎所有人都已經懵了,他們的大腦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但是在遠處,卻又無數的倭人紛紛跪了下來。在他們看來,這樣的動靜不是人類可以造成的,他們只以爲這是上天的懲罰。

本來散開的倭寇與大明士兵飛速地又聚集了上來,原本是城牆的位置,現在已經被炸出了一個大豁口。

那城門裡面原本堆滿了裝滿泥土的麻袋,但是現在也被炸飛,變成了一個不設防的通道。

最慘的還是聚集在城門處的倭人,他們大多五官流血,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還有一些在劇烈的嘔吐。

左臂纏着紅布,頭頂帶着四方平定巾的倭寇們一個個率先衝了上去,這一個個人頭就是軍功,就是銀子,就是女人。

只有獲得更多的人頭,他們才又可能減刑,才能享受各種他們渴望的奢華享受。

甚至,在軍功達到一定的級別,他們也能丟掉倭刀,像大明士兵一樣,直接拿起火槍作戰。

甚至有些倭人將成爲一個大明人作爲了終極夢想,他們期待在未來有一天,能成爲一個大明人。

當然,這條路格外艱難。

但是卻未必不能實現,而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軍功。

如果他們每個人真的能殺死一百個敵人,並且沒有兌換其他物資,沒有在戰場上死掉,就能實現。

他們的勇猛也讓跟在後面壓陣的大明士兵輕鬆無比,猶如散步一樣,就能獲得戰爭的勝利。

神澀川裡面的大部分倭人已經完全失去了反抗的勇氣,這轟天一炸,也炸飛了他們的抵抗之心。

但是,那些武士級別的倭人當然知道這不是天罰,這只是大明軍隊的炸藥。

他們還在寄希望利用巷戰,利用人數來挽回戰場的局勢。

依託着門川家族生存的武士們很清楚,反正就是死路一條,多殺一個敵人才能夠本。

當大明的士兵攻入內城的時候,戰爭也進入了真正的白熱化階段,雙方的人混雜在一起,也讓火槍的作用降低了不少。

沒有人敢直接攻擊大明的軍陣,因爲他們往往還沒有靠近,就已經被打死。

他們只能衝進倭寇的隊伍,向這些昔日的同胞舉起了倭刀。

早田左衛門早就想到了他們會面對這樣的情況,但是作爲投效的投名狀,這一戰哪怕死去一半的人,他們也必須要戰。

他只能期待立下軍功,讓大明人對他失去戒心,能夠有機會靠近那位狠辣的太孫。

自從宗貞盛死在自己的面前,他就勵志一定要殺死這位引發了戰爭的大明皇太孫。但是他太難見了,被俘虜了小半年了,他們這些人根本沒有機會見到那位太孫殿下。

這小半年來,從大明所有將領和大臣的態度,通過大明士兵對太孫的崇拜,還有講述的太孫的英勇事蹟,他已經很清楚針對東瀛的戰爭就是這位太孫殿下一手挑起來的。

很多人很莊敬,但是這位太孫纔是無數倭人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

戰場的激烈已經讓他不能多想,他只能向着每一個原本的同胞揮起倭刀。

鮮血四濺,那滾燙的血液讓他已經完全麻木。

殺死敵手,自己才能活下去……

大明軍隊的輕鬆在進入內城以後,逐漸也消失了,隨即而來的是巨大的壓力。

熟悉地形的倭人們根本不跟明兵直接對壘,他們藏在暗處,用弓箭,暗器,甚至是用石頭襲擊着他們。

他們不像大阪的大軍,有足夠的時間穩步推進,只能跟着倭寇,向門川家族的核心區域進攻,儘快消滅抵抗力量。

所以,損傷也就在所難免。

趙永亮就親眼看到一個向大明士兵扔石頭的孩子,他才十歲左右。原本被大明的士兵放過,可是當一個大明士兵從他的身邊經過,他卻用一把生鏽的小刀捅進了那個士兵的腰部。

趙永亮對着那個小孩子的頭就是一槍,大聲喊道:“凡是抵抗着,不分老幼,格殺勿論!”

戰場之上容不下仁慈,不管是孩子,還是老翁,當他們拿起武器的時候,就只有一個身份:敵人!

門川大作站在家族門口的瞭望塔上,看着城中的攻勢越來越近,內心也完全崩潰。

他以爲能夠抵擋明兵的城牆,不過一息之間就被炸燬,他以爲能給對方造成壓力的武士和民夫,面對火器也毫無辦法。

更主要的是,沒有其他家族來幫助他們,他們似乎已經被所有人拋棄了。

真的以爲妥協就能迎來和平嗎?可笑!

但是這個時候,他不知道是自己可笑還是其他人可笑。

如果知道明兵有如此的戰鬥力,他何苦去招惹他們啊,即使招惹了,也應該遠遠逃走,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還想以卵擊石。

(今天到家了,明天回覆正常更新。)

感謝口味挑剔的老書蟲,超慫的毛球,額吐你哦,竹籤子,山青盈,燈火見人家的打賞,謝謝各位兄弟的支持

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一一五章 戰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三章 皇宮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十三章 人心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七十章 欽差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二章 處政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五章 天才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九章 拜師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訂閱,求保底月票)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十章 林家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七十章 工匠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五章 隔閡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五章 天才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三章 克太子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八十章 糾紛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二十章 曙光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
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一一五章 戰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三章 皇宮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十三章 人心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七十章 欽差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二章 處政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五章 天才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九章 拜師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訂閱,求保底月票)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十章 林家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七十章 工匠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五章 隔閡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五章 天才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三章 克太子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八十章 糾紛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二十章 曙光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