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目的

劉萬對家鄉的記憶早就已經模糊,每當回想起家鄉,他的腦海裡就是母親被沉豬籠時候那絕望的眼神。

這也讓他對家鄉的一切都充滿了憎恨,因爲他所有的悲劇都是自己的親人們帶來的。

他不知道爲什麼非是自己的親族,害死自己的母親,讓他變成了一個孤兒。

他還記得家鄉的名字,這也讓他對調查家鄉的一切有了依據。

來到彰德府之後,他就已經派了幾隊人員前往家鄉調查,有錦衣衛,也有諮情司的人員。

他們手持公文,有當地官府的支持,幾日下來,就大概調查清楚了當年的往事。

他的父親當初是個精明的獵人,因爲擅於捕獵,家中的日子並不難過,並且還因經常有獵物出售,小日子過的紅紅火火。

但是因爲擅於捕獵,他父親最終成爲了獵物的目標,死在獵物的口中。

太行山多虎,死在老虎的口中並不讓人意外。

只是父親死了之後,母親不到三十,按照朝廷規矩必須要改嫁。

家族要讓他母親嫁於家族內一個二流子,但是他母親不願,自己尋了外族的一個踏實漢子。

所有的一切糾紛都源於利益,劉萬父親因爲能幹,除了繼承了三畝地,他那幾年通過賣獵物,賺取了不少銀子,當時地價便宜,所以就又買了八畝地。

八畝地,對一個在太行山下的貧苦家族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那三畝地原本就是屬於劉家,劉萬母親如果要改嫁,是帶不走的。

但是這後買的八畝地,可不是屬於劉家,劉萬母親改嫁,是要帶走的。

就爲了這八畝地,劉家開了族老會,判定了劉萬母親的死刑。

得到了最清楚的結果,劉萬的心裡無比的憤怒,還有一種滑稽感。

八畝地,一條人命,連官府都沒有經過,只是家族的幾位族老碰了一下頭,就決定了下來。

難怪殿下一直在說,要加強官府的基層的作用,打壓家族勢力。

這家族,雖然在許多時候能成爲官府有效的補充,管理鄉民,但是,他們的立場永遠是一直對外的啊!

封閉,保守,不思進取,只會窩裡橫,這就是家族……

劉萬早就不是當初沒有絲毫能力的小孩子了,生活在權力鬥爭最爲複雜的皇宮,跟在朱瞻基的身邊,他早就學會了用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待事務。

這件事,他要替母親報仇,卻也要把這件事辦的漂漂亮亮。

可惜的是,因爲他記不得當初是誰抱走了妹妹。調查人員們雖然很輕易地就查出來了當年發生的一切,卻因爲不想打草驚蛇,沒有問出妹妹如今在哪裡。

那些鄉民們談起將劉萬母親沉豬籠的事,能說的頭頭是道,事無鉅細。但是因爲當初還不到三歲的妹妹涉及到了抱養家庭的穩定,這方面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不過,這也已經足夠了,他回家鄉只要能找到當初的具體參與人員,一切都能調查的清清楚楚。

從彰德府出發,率先經過了劉萬當初逃難的玉堂鎮,這裡也是蔡玉蘅的家鄉。

蔡家人根本沒有想到,自己還能見到以爲永遠見不到的女兒。自從知道玉蘅被選進了宮,他們就只能當沒有生過這個女兒。

但是現在,當女兒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她那已經快五十的母親哭的讓人肝腸寸斷。

蔡玉蘅也是哭的不可開交,誰也勸不住。

蔡家在當地是個小地主,家族勢力也不算小,算是一方大戶。

但是在整個大明來說,他們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家族。能進皇宮的宮女大多都是來自這個階層,因爲只有小地主階層的女子,纔能有所顧慮,更容易控制。

她們幸運的可能會被皇上臨幸,或者賞賜給功臣,但是絕大多數,只能在皇宮中默默老去,悄無聲息地死去。

蔡玉蘅將這些積攢下來的銀錢,全部換了綾羅綢緞,交給了母親,對他們來說,這些來自宮中的綾羅綢緞,比金銀更值錢。

劉萬也添了幾匹細棉布當做禮物,這種細棉布是工部研發出來沒有多久的。朱瞻基就最喜歡這種細棉布做成的內衣,比起絲綢來,細棉布更吸汗,穿起來更舒服。

上有所好,下必行效。

因爲朱瞻基的喜歡,如今這種細棉布的價格非常昂貴,比得上一般的絲綢價格了。

蔡玉蘅與家人的重逢是喜,但是劉萬與族人的重逢,卻是從一場官司開始。

他將蔡玉蘅留在家中與家人團聚幾天,帶着護衛來到了林州。

林州知縣徐鋼親自到縣城外迎接了欽差歸鄉,但是一見面,寒暄之後,劉萬就將一紙訴狀遞給了徐鋼。

身爲欽差大臣,劉萬想要對付幾個鄉民不過是舉手之勞。

但是那樣蠻幹毫無意義,他的母親早就死了,如果他對族人打打殺殺,那麼民衆對他的同情就會變成厭惡。

因爲不管怎麼說,對自己的族人下手,都是不能被世人接受的。

數千年來,這片土地上,基本都是以家族傳承爲基礎,即使王朝更迭,也從來沒有變化過。

劉萬之所以選擇告狀,而不是私下解決這件事,就是跟馬德鍾學的。

馬德鍾因爲父母祖墳被刨,狀告孔家,如今這個官司還在審判之中。

通過這個案子,太孫殿下已經基本達到了目的,將孔家的聲名徹底拉了下來,現在天下人幾乎都知道,所謂的聖人之後,也不過是一個仗勢欺人的家族,也有許多腌臢事。

而他現在身爲欽差大臣,卻不仗勢欺人,只是以朝廷法度來狀告家族。雖然會讓人對他不念本,但是,殿下應該會藉着這件事,達到某些目的吧!

至於本……,從自己母親被沉豬籠,他就只有恨了。

變成小太監他並不恨誰,沒有師父,他恐怕早就死了,現在雖然不再是個全乎人,但是畢竟還活着,還能享受榮華富貴。

他現在就期待自己的妹妹還能活着,那是他唯一的親人了。

徐鋼看完了訴狀,沉吟了片刻才說道:“劉少監,事情已經過去了十八年,你那妹子如果還活着,現在怕是也嫁人了。”

劉萬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是這樣的結果,徐父母可酌情輕判,若是我那妹子遭遇不幸,當初參與的人,我要他們償命。”

這是劉萬表明自己的態度,徐鋼雖然知道這件事想要人命很難,但是隻要把他們這些人徵發勞役,想活着也很難。

所以,這件事哪怕溫和處理,想要幾條人命也不是難事。

他立即應下道:“這件事就包在下官身上,明日我就讓衙役去山陽村捉人。這朝廷一直在禁私刑,沉豬籠這樣的喪盡天良之事,想要幾人償命易如反掌。”

劉萬抱拳道:“一切就拜託徐父母了。”

徐鋼連忙回禮道:“不敢當,不敢當,下官已經備下酒席,只等劉少監賞臉。”

徐鋼在縣城最好的酒樓,款待了劉萬一行,當天夜裡,劉萬就休息在了這裡。

一晚上,他都沒有睡好,腦子裡一直浮現着母親當初那絕望的眼神,忍不住淚流滿面。

山陽村,是林州城西十五里出的一個山村,位於太行山下。

雖然彰德府一直以來都是南北征戰的主要戰場之一,但是這裡因爲靠近太行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百姓的生活並不難過。

古老的山村幾十年來似乎都沒有變化過,劉萬看着眼前這陌生又熟悉的一切,兒時的許多記憶都又重新涌上心頭。

那母親曾經領他洗衣的小水溝,那父親曾經將他架在肩頭,去摘果子的柿子樹,原本許多模糊的記憶,如今都重新記起。

就連他曾經的家,如今依舊保存的很好,一戶他沒有記憶的族人住在裡面,他們面對突然上門的一衆大人物,噤若寒蟬。

一問,他們也姓劉,那就說明也是自己的族人。但是看到自己家的房子被他們佔據,他就絲毫沒有一點見到親人的喜悅感。

在村子裡面轉了一圈,許多人都已經忘記了,劉萬也沒有去跟他們相認的想法。

出了村子,他向着西側的山坡那裡走去,他已經打聽清楚了,母親死了之後,依舊被埋進了劉家祖墳,跟死去的父親埋在了一起。

跟着劉萬一起過來的縣衙典史吳成不敢去打擾劉萬,等他向村外走去,才問道:“大人,可以抓人了吧?”

劉萬點了點頭說道:“先把名單上的人都抓起來,要先問問我那妹妹的下落,等我祭奠過了父母,希望能得到一個好消息。”

村落裡的人還在好奇地看着這一幫大人物,平日裡威風凜凜的衙役,在他們面前,連一口大氣都不敢出。

但是等他們剛準備離開,這些衙役就變回了往日的暴虐,吳成一聲厲喝:“兩人一組,按照清單抓人,不要給我漏了一人。”

原本還在看熱鬧的村民大驚,看着衙役們撲了過來,劉家族長連忙哀求道:“吳大人,這是爲了何事?我們可都是守法良民啊!”

吳成雖然不入流的吏員,但是面對着一幫鄉巴佬,在本縣,他就是天。

面對劉氏族長,他冷酷笑道:“守法良民……十八年前,你們以族規代朝廷刑罰,將劉一根之妻毛氏沉了豬籠,如今苦主回來告狀了。當初你們這些參與了毛氏之死的人員,一個都跑不了……”

劉氏族長大驚,叫道:“吳大人,這毛氏乃是逃荒難民,怎會有苦主?何況鄉里村間,這族規罰人,都是慣例……”

吳成搖了搖頭說道:“就連朝廷要判人死刑,也要層層審覈,你族規可以處理民間矛盾,什麼時候能判人生死了?

何況,如今這苦主不是別人,說起來也是你劉氏族人,就是當初劉一根與毛氏的兒子劉萬,也是如今的監國太孫近侍,這一趟的欽差大臣。

劉族長,你們劉家出了一個大人物啊!但是,劉大人對家族可是並無半點好感,方纔都不曾跟你們相認。”

劉族長方纔就覺得人羣中間的那個膚白無須的年輕人有些眼熟,卻不敢猜那是自己的族人,現在聽到吳成這樣說,又驚又喜。

“那是我劉家的種啊……成了大人物了啊!可是這……這……”

“你別開心太早了,要不是因爲劉大人還想問出自己妹子的下落,你們這些人一早就要被抓了。現在,跟我老實坦白吧。那毛氏被你們沉豬籠之前,你們將她那三歲的女兒抱哪兒去了?”

看着一個又一個的族人被抓,劉族長這才清醒了過來,連忙說道:“那翠蓮也是我劉家的種,我們豈能虧待她。當初林州城下灣村的常秀才無女,我們將翠蓮送到常家去享福去了呢!”

吳成沒有想到如此輕易就知道了結果,笑着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劉大人可能還會顧念幾分舊情,不過,一場官司你們是少不了的……拿下。”

劉家人自己內訌,其他人就樂的看熱鬧。劉萬祭拜了父母回來,吳成已經將人都抓了起來,並且派了兩個衙役前往下灣村去找那常秀才。

劉萬聽說自己的妹子活的好好的,內心也是激動不已,他對着家鄉並無留戀,甚至連祖居和那被侵佔的八畝地也無心過問了。

“原來她的名字叫翠蓮,只是不知道她現在過的怎麼樣?”

吳成賠笑着說道:“劉大人,卑職剛纔也打聽了一下,下灣村的常秀才家境不錯,令妹在他家也算過的不錯,還會讀書認字。十二年,她嫁到了縣城開飯莊的範家,一說起來,卑職還見過令妹。”

劉萬忙問:“那範家家境如何?她嫁給了几子?可曾受了欺負?”

對京城來的大人物,吳成有了這麼好的機會,當然是想巴結上。

“要是卑職沒有記錯,令妹嫁的應該是範家次子,他們夫婦倆有一間雜貨鋪,生了兩女一子,小日子過的很不錯。

我已經派人去下灣村找那常秀才,讓人直接帶他進城,大人回了林州,我就直接安排你們兄妹相見……”

劉萬的眼睛看着一幫哭哭啼啼的劉氏族人,眼神裡閃過了一絲猶豫。“他們總算是還做了一件好事!”

(不好意思,今日只有四千,明日八千彌補)

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一一一章 消息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十九章 變化第四十二章 刀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三十九章 大朝會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五章 碰撞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十四章 爵位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四章 西北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十章 囚禁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章 穿越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九章 大勢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六章 東洲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二十章 曙光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十五章 斬殺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十六章 隕石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一百章 生日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
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一一一章 消息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十九章 變化第四十二章 刀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三十九章 大朝會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五章 碰撞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十四章 爵位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四章 西北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十章 囚禁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章 穿越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九章 大勢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六章 東洲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二十章 曙光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十五章 斬殺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十六章 隕石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一百章 生日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