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馬欣

bookmark

從確定組建海軍,朱棣就將長安街南側,府軍前衛的駐地劃出了一片區域,興建一座新的海軍都督府。

雖然過年期間也曾加班加點建設,但是一直到了正月,都督府依舊沒有完工。

這也就等於說,雖然海軍組建從正月初一就成立了,但是目前依舊沒有屬於自己的總部。

而朱瞻基這個海軍司令,依舊是一個光桿司令。

這倒不是他現在無兵可用,自年底水師組建海軍的消息傳出,兵部就調集全國水師,水寨,衛所的超過數百名守備以上級別官員入京。

幾乎每個水師,都來了超過一半的官員,也只有沿海的幾隻機動艦隊,因爲搜尋倭寇,並沒有來到京城。

但是,這麼多人聚集京城,朱瞻基目前只能通過兵部有個初級聯絡,沒有形成自己的通訊系統。

大年初一的大朝會上,朱瞻基在接旨之時,提出了調劉江任海軍司令部左都督,協助自己組建海軍。

朱棣同意了對劉江的調動,但是聖旨下發,到劉江趕到京城,最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所以目前朱瞻基還把那些海軍將領晾着在。

他也不是有意怠慢那些將士,實在是,他這個最高級別的海軍官員,必須要跟樹下的海軍將領建立一個緩衝環節。

這不是戰爭,他不能赤膊上陣。要不然,遇到一點問題,就會有損他這個太孫和海軍司令,海軍大都督的威信。

所以,趁着劉江還未到京師的這段時間,他準備先把建立科學院的框架,建立工業區的框架搭建起來。

建立大明科學院的框架是從工部抽調的工匠,所以這只是一個框架,指望他們自主研發是不可能的,在前期的發展時期,必須要朱瞻基給他們指明發展的方向。

中國的古代的發明,基本上都只具有實用性,而沒有邏輯性。

一種發明,往往是因爲某個目的而發明創造,但是發明出來之後,缺少其功能的延展性。

就好比水車,古中國在荷蘭這個國家都還沒有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水車,但是幾千年來,從來沒有研究過利用水力資源進行磨面,只有單純的澆水功能。

儒家思想對人們思想的禁錮在歷史上也只有宗教能比較,特別是現在朱元璋又把科考侷限在了八股文的範疇內,這種應試教育更是對思想的嚴重閹割。

如果朱瞻基不加以引導,他能想象的到,這個機構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一個專門爲領導服務的務虛機構,這種單位,在後世多不勝數。

想要出研究成果,最開始一定要給他們設定明確的研究方向。以中國人民的古老智慧,只要是真正想做一件事,幾乎沒有做不到的。

從一開始的利用行政命令強制研發,朱瞻基這個太孫的命令,也可以當做聖旨來聽。

紡織機,水車,傳動系統的研發,這些都是這個時代可以發展起來的科技。

然後就是科技的運用,當商戶或者是朝廷嚐到了甜頭,這個時候就不需要朱瞻基一點一點的引導了。

最後纔是各種獎懲機制,這種獎懲機制不僅僅是物資上的,更要有榮譽上的。

這還是一個人心淳樸的年代,榮譽的獎勵和社會的認可,比物資獎勵更能打動人心。

這樣逐步完善機制,才能讓一個機構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也才能讓人們具有更高的研發熱情,促進社會的進步。

下馬橋農莊的位置太小,在朱瞻基的構想中,這裡將是大明未來的研究中心,而工業區,只能辦在距離長江不遠的江邊,源源不斷的長江水力,將會是工業區發展的重要引擎。

正月初十一大早,朱瞻基就帶着護衛移駕下馬橋,而來自蘇州的馬氏一家已經等在了農莊。

他們如今也算是舉家來投,雖然還算不上朱瞻基的家臣,但是全家的榮辱都繫於朱瞻基一身。

所以這次相見,他們也都是紛紛大禮參拜,規規矩矩地在地上跪下,磕了三個頭。

馬迪已經跟朱瞻基混熟了,平日裡根本沒有這麼多的禮節,見父母都是大禮參拜,也連忙跪了下來。

除了馬迪,朱瞻基還注意到一個嬌俏的少女,此時正好奇地偷偷打量着他。

朱瞻基對她露齒一笑,她羞澀的立即垂下了頭,耳根都羞紅了。

水鄉女子別有一番風致,雖然年紀尚幼,但是的確是個難得的美人。

朱瞻基心中一動,又看了看馬迪和馬致才,已經決定要把這個小美女收進後宮了。

馬致才一門三兄弟,他做官,二弟繼承家傳玉石鋪,這次並沒有過來。

而三弟馬致德繼承了一些活錢,自己建起了琉璃窯,現在還做起了工部的生意,可以說是混的也不錯。

不過,他跟馬致才一樣,已經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在他們的身上,包括馬家的另幾個後代身上,朱瞻基並沒有發現馬迪身上具有的靈氣。

一個科技工作者,固然需要豐富的積累,但是開拓精神卻是更重要的。

要不然,永遠只能是一個工程師,成不了科學家。

等他們磕完了三個頭,朱瞻基才上前扶起了馬致德笑道:“馬窯主不必多禮,汝兄如今在我麾下爲官,馬迪如今也隨我做事,以後相互之間就隨便一些。只要汝等用心做事,我保你馬家今後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馬致德雖然比馬致才還要小几歲,但是顯然年輕時候吃了不少苦,看起來比馬致才還要年老,不過身體倒是壯實。

他不敢讓朱瞻基親自來扶,快速起身。眼睛也不敢看向朱瞻基,只敢看着他的衣服下襬說道:“小民一家本是草民,蒙殿下青睞,實在是三生有幸。今後定當闔家齊心,爲殿下效力。”

朱瞻基點了點頭問道:“官衙可曾將除罪文書送達?”

這個時候馬致才說道:“勞殿下掛心,微臣年前回蘇州,已經處理好此事。”

“既已除罪。等過了十五,選妃使團就會分赴大明各地。蘇州乃是人傑地靈之地,自然也會有使團駕臨。我觀令愛如今已到婚嫁年紀,可曾結親?”

馬致德有些傻眼了,看向了自己的大哥。馬致才立即說道:“家侄女欣如今年方十三,因前些年的罪民之籍,尚未說親。”

朱瞻基不要臉地說道:“馬欣……好名字。孤今日一見傾心,倒是不願她再嫁於他人。”

馬致才扯了一下馬致德的衣襟,他才反應了過來,立即又跪下說道:“小女蒲柳之姿,殿下能看上是我馬家的榮耀,小民這就立即安排大兒將她送回蘇州參選。”

馬迪還有些搞不清狀況,他看了看朱瞻基,又看看自己的父親,最後將眼睛盯在了自己的妹妹身上。

他怎麼也想不通,舉這麼短短的一會兒時間,朱瞻基這個太孫,竟然要變成自己的妹夫了。

除了他,馬家的其他人都欣喜無比。能把女兒嫁給太孫,只要馬欣能封良娣,以後朱瞻基登基,一個妃子就少不了。

而馬欣能封妃,那馬致德就是一個伯爵到手了。

這可是真正的一步登天,也是如今的大明朝平民家族對皇室選妃如此熱心的主要原因。

如今的大明官和勳貴階級是分開的,哪怕你官居一品,也不一定能封爵,但是對后妃的家族來說,封爵只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馬家是工匠世家,因爲一女就能進入貴族階層,這對馬家來說,真的是天降餡餅。

只有馬欣如墜夢中,說不清是悲是喜。這件事是在太突然了,僅僅只是一眼,自己的一生就被決定了下來。

她對朱瞻基的印象也還不錯,剛纔不敢細看,只記得他的個子很高。想到以後要成爲他的妻子中的一個,她就有些害怕,有些期待,忍不住心亂如麻。

她畢竟才十三歲啊!

朱瞻基扭頭看了看,吩咐劉萬說道:“你帶兩個小太監,用內監船隻護送馬姑娘回蘇州。”

劉萬躬身作揖道:“是!”

朱瞻基又跟李亮說道:“你去查一下,蘇州那邊的選親使是誰,把這件事跟他們交代一下。”

這就是所謂的內定了,既然是朱瞻基自己選定的妃子,只要報選,就能直接省略大部分程序,不用再過前五關。

馬致德不懂這些,但是馬致才卻很清楚這一套。自己的侄女不用再經過太監和宮女的挑挑選選,直接面對后妃和皇上,以及朱瞻基的挑選。

他知道皇宮裡面如今養了一個孫氏,那是皇室確定好的太孫妃人選。不過既然欣兒是太孫自己看中的,即使做不了太孫妃,良娣,最少也會是個正四品的良媛。

他率先跪拜道:“微臣代馬家上下二十六口,謝殿下恩典。”

他一跪下,衆人也都紛紛跪下,朱瞻基又把他們一個個扶了起來。“不必如此,今後我們可就是一家人了……”

他又趁機看了看一臉羞意的馬欣,這個小丫頭清秀可人,收了她不僅享盡豔福,還能讓馬家上下老小感激不盡,用心做事,怎麼也不虧啊!

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六十章 新生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十八章 驚喜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三章 克太子第四章 蒲家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三章 皇宮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六十章 佈局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一章 穿越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八章 鄭家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三章 克太子第三章 新生活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一一六章 拜師(二更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十章 囚禁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二一五章 琉球
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六十章 新生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十八章 驚喜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三章 克太子第四章 蒲家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三章 皇宮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六十章 佈局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一章 穿越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八章 鄭家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三章 克太子第三章 新生活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一一六章 拜師(二更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十章 囚禁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二一五章 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