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異心

正統四十五年的春節,朱見深在黃金城度過了一個炎熱的新年。

這裡的時間要比大明晚三個時辰,朱瞻基在大年三十的正午,針對全球大明百姓,發表了新年致辭。

不論是中洲,東洲,還是西洲,以及大明在海外各個海島,殖民地,只要是有條件的地方,都在收音機,大喇叭前面第一次聽到了朱瞻基演講。

在演講中,朱瞻基強調了大明皇室對於世界各地統治的正統,闡述了皇室爲了改善百姓生活水平做出的努力,並且對大明新一年的發展規劃做出了明確的計劃。

除此之外,朱瞻基在這次演講中還宣佈,要在明年新年,也就是正統四十六年的新年,舉行大明建國一百週年慶典。

屆時,世界各地的大明宗室,勳貴,都將匯聚應天府,爲這次百年慶典同賀。

從朱元璋大明立國,他在位三十一年,朱允炆在位四年,朱棣在位二十年,他在位四十五年,剛好是一百年。

不過,因爲立國之年就算了一年,所以要到四十六年的新年,纔是真正的一百週年。

朱見深是陪着黃金城的將士們,在軍營裡面收聽的朱瞻基的演講。

天沒亮他們就已經起牀,數萬人聚集在大廣場上面,共同聆聽幾十個大喇叭裡面朱瞻基的演講。

朱瞻基的演講持續了半個時辰,結束的時候,剛好太陽初升。

數萬人齊聲歡呼,他們大多數人雖然沒有能見過皇上,但是能夠在廣播裡面聽到皇帝陛下親口向他們問好,他們依舊一個個激動不已。

特別是一開始,朱瞻基像後世的領導人一樣,對大明各地的將士致以親切的問候,中間也提到黃金城的將士們。

這讓所有人都激動不已,雖然身在距離應天府萬里之外的西洲,但是他們依舊能感到心在中洲。

朱見深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內心也是沸騰不已。雖然他這個殿下親自前來,但是似乎也比不上陛下在廣播裡面的依據問候,但他沒有嫉妒,只有與有榮焉的感覺。

“彭師,你覺得皇祖爲什麼能有如此威信?他的威信究竟是靠什麼體現出來的呢?”

彭時沉吟了一下,肯定地說道:“殿下,這是因爲體制的作用!”

朱見深也沉思了起來,半晌擡起頭說道:“是的,這是體制的力量!”

對一個龐大的帝國來說,維護統治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強大的武力?清明的吏治?還是活躍的經濟?先進的科技?

這四點非常重要,但卻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應該是一套完善的體制,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從上到下人人能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知道自己的作用是什麼。

一個皇帝,不論如何雄才偉略,他都是一個人。

他的命令需要人去執行,他的意志需要人去實現,他的尊嚴需要有人去維護。

只有有這樣一套完善有效的系統,這個國家的運轉纔是正常的。

古代人常說,打江山易坐江山難,其實就是因爲古代人往往不知道這套體制的重要性。

他們只會最簡單的管理方式,從上到下的施壓,利用武力來維護自己的權威。

這種模式是非常落後的。

個人在這套體制當中,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可能一個英明的國君,就能帶着國家騰飛,但是一個昏庸的國君,就能讓國家滅亡。

特別是在大臣層面,一個權臣就有可能欺上瞞下破壞整個體制系統穩定。

所以,他們纔會認爲打江山易坐江山難。

但是,朱瞻基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很清楚體制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要超過武力,吏治,經濟,科技。

一套完善的體制,能夠限制每個人的個人作用,又能夠發揮每個人的個人作用。

讓每個人變成體制的一部分,組成個人不能化解的力量,形成勢不可擋之勢。

大臣專業化,這是他們的基礎能力,讓每個人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成爲官員之後要做什麼事。

而制度完善後,就能自發限制官員的權力,讓他們只能在框架範圍內發揮作用。

一個宦官,就能隔絕皇帝的耳目,挾天子而令諸侯。

一個大臣,就能替代皇帝的作用,一聲令下莫敢不從。

這就是體制的缺陷。

如今的大明,四權分立,處政權,執法權,立法權,軍權各自分開,哪怕在自己的範圍內做到頂點,也不能將自己的權力衍伸到範疇之外。

就像如今的總理大臣,他也只有處政權,根本沒有立法的權力,也沒有執法的權力,更沒有領軍的權力。

在這樣的時候,一個總理大臣,所能做的也是有限的。

在系統內部,他的權力受到了各部主官的擠壓,在外部,受到了議會,受到了秘書處,受到了皇帝的制約。

他的權力只能體現在民政事務上,其他事務一旦伸手就會被其他人抵制,那麼他的權力就只能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之內才能體現出來。

其他人也是一樣。

就以黃金城的總督蘇南來說,他的手下雖然控制着六萬精兵,但是他的權力只能在黃金城範圍之內才能體現出來。

身爲黃金城的軍事總督,他不能插手金礦的生產,也不能插手金礦的運營,如果他伸手,就是觸及了不屬於同一個系統的地方官府,工部,內務府的權力,就會遭到彈劾。

而在以往,一個地方總督可以說是一手遮天,什麼事都能管,什麼事都要管,這就是體制的不完善。

任何權力都要受到制約,絕對的權力會導致絕對的腐化,更重要的是,會導致體制的平衡失衡。

朱瞻基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完善了整個大明的管理體制,這纔是他最大的貢獻。

到如今這個時候,唯一還沒有受到限制的權力就只剩下了皇權。

當然,他不會搞什麼君主立憲制來限制自己的權力,在如今這個時代,搞什麼君主立憲根本不成熟。

所謂的體制,是指國家的政治、統治形態,即國家政治體系運作的形式。

不同的政體體制是與國體相適應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在不同的階級力量對比等具體情況下,貿然改變體制,只會造成社會動盪。

就好比現在,朱瞻基如果真的限制皇權,那麼就缺少一個一錘定音的角色,各個部門爲了爭奪這個權力,只會斗的不可開交。

這是好事嗎?當然不是!

不要談什麼民主,平等,那不過是西方社會爲了忽悠底層民衆而給出的誘餌。

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紀的未來,真正的平等依舊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而且,在許多所謂的獨裁國家,人民的生活比“自由,民主”國家好的多。

在如今這個時代,搞平等只會讓自己的國家亂成一團。

所以,朱瞻基還讓三教與真理教一起,搞出了一個階級論。

社會必須要有階級,這樣上下才能找準自己的位置。

重要的是不能隔斷不同階級之間的通道,要讓底層的人看到希望能上來,而無能的上層也能下去。

以前的朱見深一直被困在局中,他從來沒有脫身事外,以旁觀者的角度來正確認清事實。

或者說,他從來沒有從全局真正感受到這種力量的體現。

但是,這次遠航數萬裡,在東洲,在西洲看到這些背井離鄉數萬裡的將士,他們雖然已經在數萬裡之外生根發芽,卻依舊尊崇應天府的陛下爲尊,這完全體現出了體制的力量。

當然,朱見深也沒有疏忽,在體制之外,還有文化的影響力。

因爲儒家文化的天地君親師的人倫大義,所有人都在維護自己的文化傳統,不容任何人破壞。

一開始抵達西洲的時候,要直接面對勢力迅速擴張的漢王府,他還有些膽怯,但是現在,他一點也不怕了。

“殿下,陛下的新年致辭中,有幾個關鍵的部分,你需要好好揣摩一下,這些話關係到未來一年的大明變化,你可要做到心中有數。”

身爲江山的繼承人,朱見深當然對一些敏感用詞並不陌生。許多在普通百姓聽來很平常的話語,其實背後隱藏着很複雜的關係和上層人物的決心。

“這些讓文書們先整理出來,我稍後再看。今日除夕,先到各軍衛去巡視一番,帶上銀幣,今日去普通軍士的家裡看看,與民同歡。”

聽到朱見深的話,彭時笑了起來。以前在應天府,太孫還顯得不接地氣,但是這趟耗時兩年的巡閱之旅,讓他變得越發成熟了起來。

而在漢州城,朱見注也在收音機前面聽了朱瞻基的演講,然後陷入在了沉思當中。

作爲有心想跟朝廷扳手腕的王爺,從解雲來到西洲,他就感受到了朝廷對漢王府和晉王府的繩索越拉越緊。

可是他卻毫無辦法,不管是從大義上,道理上,還是實力上,他都沒有還手之力。

更讓他擔憂的是,就連他自己的親衛們,雖然現在給他漢王府賣命還值得信賴,但是若漢王府站在朝廷的對立面的時候,恐怕也不值得信賴了。

如今廣播已經成了西洲普通人最喜歡的節目,在各大城市,賣的最好的商品就是價格昂貴的收音機。

每天沒事的時候,人人都抱一臺收音機,聽着廣播裡面宣揚朝廷的政策,聽着各地的風土人情,聽着各種戲劇。

雖然大多數普通人對朝廷的政策並不關注,但是每天不間斷的廣播,讓普通百姓也都能瞭解到朝廷在各種大事上面的態度。

這樣的時候,他們漢王府要是想要跟朝廷對立,根本得不到普通百姓的支持。

人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是爲每個老百姓着想的,爲了讓大明百姓富裕起來,殫精竭慮。

就是有一些不公,也都是下面的官員們仗勢欺人。

今日的廣播中,陛下金口玉言說了大明境內要降低農稅,減輕百姓的負擔,並且允許百姓用銀錢換取減免勞役。

而且,朝廷不允許公攤勞役名額,一經查實,相關的官員罷職降職。

而一些需要動用勞役的基礎設施建設,如今都轉爲了工部工程,由國防部的工程兵負責建設。

這樣一來,漢王府今年想再動用勞役來爲漢王府幹活,就要花銀子了。

想到這裡,他都恨不得直接推倒那些能接收信號的信號塔。

以前漢王府可以隨意將一些活讓普通百姓來幹,還不用出銀子。如今不能隨意徵發勞役,今後漢王府的支出又要多一大截。

都是這些廣播的錯,讓老百姓都能直接知道朝廷的政策,以後還怎麼矇蔽他們?

諸事不順啊……

更關鍵的是,民心根本沒有在漢王府這邊,他就是把其他幾家王府拉攏了過來,但是他們的手裡沒有兵,又能泛起多大的風浪!

“韓長史,太孫這幾日在黃金城那邊,可有什麼動作?”

“王爺,這些消息根本不敢通過電報局發報,只能通過西洲日報上面的消息知道他最近一直在軍中。……來者不善啊!”

“我不信我們漢王府並沒有對着幹,朝廷就真的敢出兵。太孫恐怕也是在給我們施壓,等過了十五,他來了漢州城,我倒要好好問問他,他到底想要幹什麼!”

話雖然如此說,但是韓琮已經能看出他有些色厲內荏了。

在內心裡嘆了口氣,韓琮也在考慮以後的前途了。從朝廷的無線電報和廣博傳到了西洲,原本漢王府還能仗着天高皇帝遠,在西洲自成一派。

可是現在連西洲的百姓都每天能聽到中洲那裡的消息,朝廷有什麼政策,普通百姓跟王府同時能知道,他們還怎麼能靠矇蔽來攜裹百姓?

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漢王府就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威信。

如果他們順應朝廷,還能有一條活路,還想着跟以前一樣高高在上,是行不通了。

韓琮仔細想了想自己這些年的所作所爲,雖然他曾經給漢王府出了不少計策,但是他自己本身,並沒有做過爲非作歹之事。

若王爺還看不清形勢,自己也就只能倒戈相向。

反正這些年也積累了不少銀子,不管是回中洲,還是在南洋買一個大莊園,關起門來過悠閒日子,對他都沒有壓力。

想到這裡,他的內心忍不住有些激動了起來。

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七章 蒙特第十七章 備戰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十一章 各國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十二章 藉機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五章 隔閡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五章 碰撞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三十章 心態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四章 西北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三十章 心態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十六章 隕石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三十章 總攻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十六章 隕石第四十章 天道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六章 東洲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四十章 天道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六十章 佈局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六十三章 選妃
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七章 蒙特第十七章 備戰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十一章 各國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十二章 藉機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五章 隔閡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五章 碰撞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三十章 心態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四章 西北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三十章 心態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十六章 隕石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三十章 總攻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十六章 隕石第四十章 天道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六章 東洲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四十章 天道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六十章 佈局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六十三章 選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