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

曹隨笑了起來說道:“文明和愚昧並不能簡單用識字與否來區分。有大字不識的人忠肝義膽,更有熟讀詩書之人狼心狗肺。”

差旺認真說道:“但是隻有識字纔能有評價的資格,纔能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看着差旺的表情,曹隨臉上的笑淡了下去。他突然發覺,自己似乎從來都沒有發覺,這個小學徒已經慢慢成長起來了。

想着今天金太監跟他們開的會,他有心問道:“差旺,我記得你把我書房的書都看完了是嗎?”

差旺點了點頭說道:“但是還有許多書我看不懂,許多字我認識,但是連在一起我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哪些字連在一起你不知道意思?”

差旺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很多……。程門立雪,完璧歸趙,這些字很簡單,但是連在一起我就不知道什麼意思。還有那些四書五經,我都看不懂。”

一個不瞭解華夏文化淵源的麻喇迦小孩子,能在五年多的時間裡學會說大明官話,寫大明字,還學會算賬,已經很不錯了。

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對華夏文明不瞭解,哪怕是最簡單的成語,他也不會了解其中的意思。

曹隨笑着說道:“以後有那些字詞不瞭解意思,你就記下來,我會慢慢跟你講解。至於四書五經,那是微言大義,指明做人的方向,連我都不懂。太孫殿下說過,那些書普通人,不是專門做學問的根本不需要學,因爲大多數人,學一輩子還是一個糊塗蛋。與其學那些,不如多學一點實學,這些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更有用。”

“什麼是實學?”

“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用的上的。比如你學的算賬,還有格物,幾何等等。”

差旺又問:“這不是手藝嗎?”

曹隨本身也只是一個半瓶水,他也不瞭解這裡面的差別,只能按照以前學習的時候聽過的話說道:“殿下八歲的時候就曾經說過:任何手藝,將其歸納成理論,就是學問。學會了格物,幾何,我們就能建造各種房子,港口,還能把船建的越來越大,越來越結實。這些都是實學,對普通人的影響也更大。”

“那我也想學這些……”

曹隨笑了起來說:“這些我不會教你。想學這些,只能到大明應天府,殿下辦的羽林衛學裡面才能學的到,我也只是學了萬分之一不到。你要是想學更深奧的算學,只要能在學徒期滿,通過考覈,就能學到。不過,你要是去當官,就不能再學了。”

差旺想不通這其中的環節,卻也知道自己面臨着人生的選擇。他問道:“師父,我要是回村子當官了,還能跟你學嗎?”

“不會,會有其他人教你,他們比我的學問更好。在你的眼裡我學富五車,但是我也不過是一個只是經過初級培訓的小太監,跟那些人相比,我還差的遠呢!”

要不是今日的會議,曹隨會對差旺三心二意大怒,因爲自己教了他幾年,他卻沒有一點回報之心。

但是今日金太監在會議上說了,要安排本地懂大明話的人去當官,把他們當做種子,撒向麻喇迦的各個角落。

麻喇迦除了王宮有一二十個懂大明字的通事,也就只有官廠這裡的學徒們懂得大明話,會寫大明字了。

他們這些學徒從小就跟着他們這些太監學東西,哪怕在文采上略遜,但是進行翻譯,看懂公文,還是沒有問題的。

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從小被大明養大,心更忠誠。

他們要是得到朝廷的重用,會比多個忠心的小學徒更有用。而且,一個能在當地發揮更大作用的學徒,對曹隨本人來說,帶來的好處也更大。

差旺有些猶豫了,有些想哭地問道:“那你還是我師父嗎?”

曹隨的心裡熨帖了不少,揉着他的頭笑道:“傻小子,只要你不變,我給你當一輩子師父。”

麻喇迦王府裡面的氣氛卻不像曹隨他們這裡和諧,在王府裡面幹活的那些侍女,一個個都低着頭,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所謂的王府,是就是一座稍大的院子,相比麻喇迦外城那座奢華的清真寺,這個王府一點也不起眼。

拜裡米蘇拉並不愚蠢,如果愚蠢,他也不會從一個家破人亡的王子,變成一個開國之君。

雖然這個國家小了一點,但是拜裡米蘇拉既沒有人,也沒有錢,能讓麻喇迦生存下來,已經很不易了。

這些年他在南洋各國之間縱橫聯合,讓這個小國艱難地生存下來,耗費了他大量的心血。

清真寺建的漂亮,奢華,討好了周邊各國。就連信奉佛教的暹羅打過來,他們也不敢拆了這個清真寺。

暹羅雖然勢力不小,但是跟滿者伯夷比起來,還是不夠看。

可是要是他把王府建的奢華了,暹羅人來了,肯定是首先搶了他的王府,再一把火燒了。

但是把錢投在清真寺上,不僅滿者伯夷,亞齊,新三佛齊國都會親近他們,暹羅人也不敢動清真寺。

這個清真寺已經成爲了麻喇迦國,在南洋立足的一個鮮明標誌。相比之下,王府建的再好看,也沒有一點意義。

拜裡米蘇拉窩在寬大的竹椅裡面,讓他的身軀顯得越發瘦小。但是沒有一個人敢小看他,相反對他充滿了敬意。

“鄭總兵還在殿下那裡?”

他的大兒子,梅加特依斯干達沙輕聲回道:“總兵大人凌晨抵達麻喇迦,就到了太孫那裡,至今還未出來。二弟如今守在府外,會第一時間請總兵大人過府敘話的。”

拜裡米蘇拉嗯了一聲,又閉上了眼睛。如今他已經感到自己的精力越來越不濟,終究是老了啊!

依斯干達沙看了看他問道:“總兵大人的權力再大,也大不過太孫殿下,他能讓太孫殿下改變主意嗎?”

拜裡米蘇拉好一會兒才睜開了眼睛,嘆道:“不管怎麼樣,都要試一試。當初我們麻喇迦以綠教爲本,也是受了他的影響,他總不能置身事外啊!”

昨日太孫初到,他還在猜測太孫就是偶然起興還是有備而來。但是到了晚間,他就已經明白了過來,太孫這次是有備而來。

當王景弘拿出了那份詳細的改革方案的時候,拜裡米蘇拉連一聲不都不敢說。

詳細的改革方案都拿出來了,顯然大明是有備而來。一份計劃能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顯然就形成了一個大的利益團體。

麻喇迦能夠存在,就是因爲拜裡米蘇拉他懂得察言觀色,懂得見風使舵。

他根本沒有資格在大明的太孫面前說不,而在這種大勢面前,他更不敢說不。

但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只是第二天一早,大明的使節就喧賓奪主,開始在麻喇迦警備大肆宣傳起來。

這是根本不給麻喇迦拖延的機會,直接要挖斷麻喇迦的生存之根。

是的,麻喇迦是依託大明才能存在,受大明的保護。但是他們自己的民族,幾百年來都是受到了印度教派和佛教的影響,後來又受到了綠教的影響。

現在大明直接廢除幾百年來的影響,剝奪了教派的特權,就等於是拆散了麻喇迦的管理架構。

貴族從今以後不再是貴族,平民從今以後不再是平民。

原本只是最低等級的華語通事,現在掌握了話語權。

如果只要會華語,就能當官。

那原本的官員們,貴族們怎麼辦?這種整個社會的矛盾如何化解?

滔天之禍啊!

拜裡米蘇拉很害怕。

因爲他清楚,麻喇迦太小了,而有大明的強力壓制,這個計劃是能成功的。

不要說麻喇迦,就是原本的三佛齊。在三佛齊被滿者伯夷滅亡了以後,華人就佔據了舊港。

舊港就成了一個成功的例子,那裡如今就是華人掌權。

麻喇迦比舊港更小,舊港的那一套經驗絕對能推廣開。

要不了幾十年的時間,只需要二十年。華人只要大力移民,一年就能遷移來幾萬人。然後在本地推廣話語交流,推廣華人文字,然後這裡就會變成華人的國家。

那他這個蘇丹還有什麼用?還有什麼權力?

除非,他的子孫後代從今以後也都開始學華語,然後還有保留這個王爺職位的機會。

但是,他最看重的依斯干達沙,他是他所有孩子裡面最聰明的一個,偏偏一直心向綠教。

因爲綠教那嚴格的權力階層的固化,是最有利於統治階級的。

而依斯干達沙已經受了幾十年的影響,現在就是想改也改不過來了。

是當一個有名無實的王爺,還是揭竿而起,就連拜裡米蘇拉也不確定。

他向依斯干達沙使了一個眼色,依斯干達沙立即讓所有伺候的下人全部退下,房間裡面只剩下了父子兩人。

“依斯干達沙,如果大明堅定地執行漢化政策,你會怎麼選擇?”

依斯干達沙沉吟了許久,搖了搖頭說道:“父親,我不知道。我知道應該反抗,麻喇迦是我們的麻喇迦,但是大明太龐大了,他們只是留守在這裡的勇士,就能踏平我們麻喇迦。”

“不,絕對不能直接對抗。大明雖然龐大,但是他們離我們太遠了,這位太孫殿下不會一直留在這裡,而那些會被派駐到這裡的官員,應該也是被流放的。而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操作餘地。我們要學會忍辱負重,只有這樣,纔有明天。”

拜裡米蘇拉壓低着聲音,攥着自己兒子的手繼續說道:“大明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他們的文官與武將之間有矛盾,與內監之間也有矛盾,而內監與武將之間也有矛盾。我們的麻喇迦雖然小,但是兄弟一心,大明雖然大,但是他們的利益從來都不是一致的。依靠大明的扶持,我們會得到我們想要的安全和發展,我們耐心地等待,他們之間的矛盾,一定會爆發的。”

“蘇丹陛下,二王子和鄭總兵到了。”

聽到衛兵的稟報,依斯干達沙立即攙扶着自己的父親坐起身來,然後攙扶着他迎向了門外。

麻喇迦的發展離不開鄭和的扶持,沒有鄭和,大明不一定會選擇麻喇迦當做自己的中轉地和加工點。

如果沒有大明艦隊在這裡駐紮,帶動本地的消費。如果沒有大明艦隊把麻喇迦當做大明與南洋貿易的重要據點,麻喇迦根本不可能在沒有人,沒有錢的境況下,還一步步擴大。

這十幾年間,麻喇迦的人口從只有幾千人,發展到超過三萬人。從只有不到五個村子,發展到方圓幾百裡,常駐人口超過了六萬。

這些都是鄭和的功勞。

所以麻喇迦上下,對鄭和的態度一直非常恭敬,從來沒有因爲他是一個閹人而看不起他。

他們父子還沒有走到院子門口,就看到鄭和帶着自己的隨從,還有他們的老朋友哈三一起走了進來。

“鄭總兵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拜裡米蘇拉父子率先拜了下去。

鄭和沒有受他們的全禮,側過了半個身子,又跟他們回了一個禮。“老蘇丹不用客氣,我們都是老朋友了……”

拜裡米蘇拉父子當然也是不受他的全禮,雙方又互相介紹了一番,相互見禮,然後才一起進了大殿。

雙方坐下之後,待侍女沏上從大明運來的茶,拜裡米蘇拉率先端起了茶碗。“聽聞總兵大人在回返大明期間,又率軍懲罰了東瀛國,並且直接攻入了東瀛的王城,將他們的國主抓到了大明,實乃不世之功績啊!也難怪大明皇帝陛下會冊封閣下爲滇國公。”

鄭和舉杯笑道:“此事並非和之功績,主帥乃是太孫殿下,副帥有易信,朱真,還有柳升。和不過是替太孫殿下充當了一回管家。被封滇國公,也是陛下之厚愛,與東瀛並無太大關係。”

拜裡米蘇拉問道:“此戰當真是殿下一手策劃?”

“名至實歸。”

拜裡米蘇拉心中暗驚,卻裝作好奇地問道:“鄙人竟不知殿下有如此才幹,此事還要多謝總兵大人提醒。昨日與殿下匆匆一見,今日他要宴請南洋諸將,要到明日纔有機會拜見。還望總兵大人能多提攜,我們也當投其所好,讓殿下在麻喇迦過的開心。”

鄭和如今正想着跟朱瞻基緩和關係,哪裡肯揹着議論他。“蘇丹不必客氣。殿下乃不世英才,非我等臣子所能議論,還請見諒。”

“此事是我失言,恕罪恕罪。”拜裡米蘇拉已經明白了,連鄭和都不敢背後議論,這位殿下當真不是一個容易算計的角色。他憂心忡忡地說道:“總兵……不,定國公閣下……”

鄭和笑道:“我依舊是欽差總兵太監,我們老朋友了,依舊喚我總兵銜更顯親近。”

拜裡米蘇拉點了點頭,又問:“總兵閣下,不知今日可曾聽說太孫殿下之行動?”

“可是殿下漢化之舉?”

拜裡米蘇拉道:“正是此事。”

鄭和大笑道:“鄙人今日一早就見了殿下,然後看了許久殿下安排的各項計劃。此乃大義之道,仁政也。”

見鄭和興奮之情不似有僞,拜裡米蘇拉心裡有百般不願,但是這個時候都不好開口了。

他看了看鄭和的隨從,除了哈三有些不以爲然,其他人也都對太孫的計劃表現出了興奮,或者是贊成的態度。

他登時明白了過來,鄭和雖然是異族,但是他自小被朱棣養大,教他識字,習武。鄭和雖然對他們有所同情,但是他依舊忠於大明,忠於皇室。

自己認爲的滅國之災,對他來說,卻是一項有利大明的國策。

他有些灰心了,如果連鄭和都支持這個計劃,那他根本找不到能替他說話,還有地位的人。

現在看起來,只有忍辱負重這一條路走了。

他不是沒有想過收拾家業去別處發展,但是去到其他地方,還不是要仰仗別人鼻息生活。

與其仰仗那些小勢力,還不如就投靠大明,最少這個靠山更強大。

現在他急切需要找到一個熟知這個計劃的的大明內部人物,更需要知道,有哪些人並不贊成太孫的計劃,那樣他才能知道該拉攏誰。

鄭和這人有些太死板,太方正。既然知道了他是忠誠於大明的,對他就只能君子欺之以方,卻不能以邪門歪道拉攏。

拜裡米蘇拉的眼睛在大明諸臣之中掃了一圈,心裡有了主意。笑道:“今日久別重逢,不談國事。自永樂十二年開始建設清真寺,終於在去年建好,你們上次還未得見全貌,今日正好以補遺憾。”

鄭和笑道:“正有此意。”

拜裡米蘇拉吩咐了下去,不一會兒侍衛們就準備好了馬車,衆人便移駕,一起前往外城,麻喇迦河對岸的清真寺。

麻喇迦沒有馬,不多的馬匹也是從其他地區高價買來,所以這裡基本都是牛車,或者是人力車。

王府有幾輛馬車,但是都很小,也就只能乘坐兩人。

拜裡米蘇拉與鄭和一輛馬車,而依斯干達沙卻有意跟哈三坐進了一輛馬車。

在上次艦隊抵達的時候,依斯干達沙並沒有注意到這位哈三。在他看來,這位阿訇不過是個蹭船去西洋的小角色。

不過兩人見過面,說過話,這個時候,自然也有一些話說。

兩人閒敘了一番,依斯干達沙就故意裝作憂心忡忡地嘆了口氣,皺起了眉頭。

哈三也是一個極會察言觀色之人,看他的模樣,就忍不住問道:“王子是爲殿下的漢化計劃擔憂?”

依斯干達沙裝作毫無心機地說道:“阿訇來過麻喇迦,應該知道我們麻喇迦最開始是信仰溼婆。因爲與信仰佛教的暹羅不合,在他們的逼迫下,我們才放棄了溼婆教。後來與總兵大人合計之後,在上次下西洋之時,我們麻喇迦整體改信綠教。可是這次殿下的計劃,卻又要讓我們麻喇迦放棄信仰綠教……”

哈三並不是大明實權階層的人,所以對朱瞻基的計劃只是有所耳聞,卻並不瞭解內情。聞言忍不住訝然道:“不是隻要麻喇迦人學說大明話,寫大明字嗎?”

聽到哈三這樣說,依斯干達沙越發知道他只是一個外圍人物。要不是跟鄭和的關係好,他根本就是一個小角色。

所以他就故意說的更嚴重一些。“阿訇難道不知,殿下要求我麻喇迦禁止一切除大明書籍之外的書籍,並且限期一個月內全部上繳,如果不上交,逾期被舉報,就會關進監獄,舉報人會有獎勵。”

哈三聞言一愣,隨後大怒。“難道連古蘭精也要禁止?”

“大明現在要我麻喇迦人全部學說大明話,寫大明字。要不了多久,恐怕就是一本古蘭放在面前,也沒人看得懂了。”

“可曾有禁止傳教之舉?”

“這倒沒有,但是不讓人學阿拉伯話,學寫阿拉伯字,這不是跟禁止傳教差不多嗎?”

哈三有些沉不住氣了,他從巴格達到長安,就是爲了宣揚安拉的榮耀。如果連阿拉伯話不能說,阿拉伯文不能寫,那還怎麼傳教!

他打開了馬車的窗戶,喚來了隨身的僕人,讓他立即去探聽朱瞻基下令的具體條款。

依斯干達沙見火候差不多了,故意不再提這個話題,將話題轉到了新建成的清真寺上面。

麻喇迦的國力有限,這個清真寺並不大,不過在用料上面非常講究,光是黃金就耗費了百斤。

衆人在清真寺裡遊覽了一番,還一起做了晌禮,衆人這才從清真寺裡出來,準備回王府。

這個時候,哈三的僕人抄來了一份貼在街上的通告內容,遞給了哈三。

當他看完之後,登時就變得比依斯干達沙還要憤怒。“這是大明太孫的陰謀,他要阻止安拉的光輝照耀東方。我們決不能妥協,要堅決抗爭。”

依斯干達沙連忙低聲說道:“慎言,慎言。誰也不知道大明太孫在使團安插了多少人,你難道不怕被砍了腦袋?”

哈三一愣,隨即打了一個冷戰,壓低了聲音說道:“是的,對方勢大,我們不能直接抗爭,要講究策略。”

見對方有些退縮,依斯干達沙火上澆油道:“爲了傳揚安拉的榮光,我們一定要堅決跟大明的太孫殿下進行鬥爭。我們要講究策略,纔有可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感謝燈火見人家,山青盈,竹籤子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十六章 隕石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十三章 人心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三章 新生活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一百章 北上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四章 悲與喜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訂閱,求保底月票)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五章 天才第十三章 震撼第一九八章 火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一章 穿越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八十章 父子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三十章 選擇
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十六章 隕石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十三章 人心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三章 新生活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一百章 北上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四章 悲與喜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訂閱,求保底月票)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五章 天才第十三章 震撼第一九八章 火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一章 穿越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八十章 父子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三十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