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

一些屠殺的活,當然不好大明自己來做,就連後世的東瀛,也要先搞一個大東亞共榮圈,組建棒子軍來掩人耳目,何況現在我仁義禮智信的大明。

除了這個,還有就是販賣人口的黑活,大明也不方便自己幹。

在這個父系社會,將東瀛的女人販賣到大明,不僅能增加大明的人口,也直接降低了東瀛的人口。

現在的大明比後世某個時期的美國還要受歡迎,連那些小國的國主去了大明,哭着鬧着不肯離開大明,更別說那些普通人了。

但是這些事必須要有人來做,還要有一個完善的管理體制。

現在朱瞻基把這個權力交給紀綱他們,對他們在東瀛充當攪屎棍,又有很大的幫助了。

莊敬一下子就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對朱瞻基的想法更是覺得這是在挖東瀛的根基。

現在的國家,搶的最大資源是什麼?不就是人口嘛!

要不是濟州島的人實在少,總共還不到十萬,還要指望他們養馬養豬。否則的話,朱瞻基都想直接從濟州島拉一批女人去大明瞭。

如今這個時代,新生兒想要成長起來,實在太難了。

首先是生孩子就是鬼門關,生下來也是吃都吃不飽,一個個營養不良,而這些孩子不僅要面對飢餓,還有疾病。

大明還好一點,中醫畢竟是這個時代最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是其他國家呢?一場感冒就有可能奪去了生命。

現在的西方靠什麼治療疾病?只有放血。甚至這個治療方式一直持續到四百年後。

所以想要增加人口,一是要有足夠吃的糧食,目前大明人少地多,糧食供應充足。一石糧食,也就是一百二十斤大米,售價才兩錢六分銀子,一兩銀子就能買四百五十斤左右。

醫療設施也是最好的,不僅在縣城,幾乎每個小鎮上,都有醫藥鋪。

而現在的許多國家,比如濟州島,整個島上才兩個醫生。這還是好的,許多沒有受到大明文化薰陶的國家,根本沒有醫生這個職業。

但是,大明如今的地域,能容納多少人?

如今大明的總人口,有據可查的大約在五千萬。按照朱瞻基對糧食和土地的估計,最多能養活一億人已經到了極限。

哪怕就是發展養殖,從東南亞進口糧食,能養活的人口極限也不超過一億五千萬人。

也就是說,大明的人口發展壓力現在還比較小。真的千方百計增加人口,想要發展到一億人,最少需要二十年以上。

而那個時候,大明早就對外殖民了。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明不怕沒糧食吃,只怕人口不夠。

當然,想要大力發展人口,還需要政府引導。因爲現在的交通實在太不便利了,人口的遷移非常艱難。

大明想要發展移民的人口,就必須將人口爆炸區域,有目的性地集中在沿長江和黃河一帶,方便到時候的移民。

而從東瀛販賣到大明的女人,都可以有目的性地安排在這一帶。

不過這是一個長久計劃,朱瞻基現在還顧不了那麼遠,他首先要做的是,趕緊趁着過年前,把對馬島攻佔下來。

十二月初二,除了必要的巡邏戰艦和留守人員,所有的海軍士兵被轉移下船,集中在了濟州郡首府以西的一片空地上。

這裡是原本是濟州島出口馬匹的養殖場,現在被徵用了下來,目的就是要舉行興師動員大會。

這個時代的人們在智慧上可能不比後代人差,但是見識上就要差的遠了。

許多人在當兵之前,生活範圍就幾十裡,見過的人不超過一萬。他們沒有讀過書,能接受的信息就是長輩們講古,或者聽書。

所以他們容易受到蠱惑,也容易隨大衆。因爲體驗不到人生的快樂,除了傳宗接代的任務,他們根本不怕死。

不管什麼時候,大軍出動,都要興師動衆,寫一篇徼文,念給所有人聽。

這個徼文的目的,就是讓所有人知道,爲什麼要打仗,到底是不是正義之戰。

不要以爲這不重要,相反,這非常重要。

但是說的到底是假話還是真話,士兵們信不信,就要看寫徼文的人的水平了。

鄭和不愧是個文武全才,他寫的徼文不僅淺顯易懂,還熱血激昂。他將這幾十年倭寇對大明的劫掠粗略統計了一番,挑選一些悲慘的往事唸了一番,就勾起了所有人的奮戰之心。

一百多個內侍排成了一條長龍,分列隊伍的前端。鄭和念一句,這些內侍們就將他的話重複一遍,保證所有人都能聽到。

剛打了一個大勝仗,士氣正是高昂的時候。當聽到這些倭寇的老巢就在東北五百里處,島上不過一萬餘人,還關押着一百多大明的工匠之時,所有人都情緒高昂地高呼:“大明萬勝!”

這雄威的氣勢讓溜在一邊觀看的早田左衛門面容失色,以前被他看做弱雞的大明人,當彙集在一起的時候,竟然如此強大。

雖然他們這些倭寇更兇殘,但是現在大明有了不用靠近就能殺敵的火銃,他們的勇猛早已沒有了用武之地。

這天要變了啊!

鑼鼓震天,除了在島上留下了大約一萬人的士兵,看守這些手無寸鐵的倭寇,還要徵集馬匹,其餘人等全部又回到了船上。

大軍緩緩出動,這次的目標是已經被宗氏家族統治了五百年的對馬島。

雖然這次的攻擊在朱棣的計劃之外,但是朱瞻基相信,攻打下來對馬島,朱棣絕對不會生氣。

因爲這本來就是攻略東瀛計劃裡面的一部分。

天公不作美,大軍起航不到一個時辰,天色就陰了下來。隨後,就下起了冰雨。

更不利的是,原本的西北風又轉變成了東北風,整個艦隊都是在逆風行駛。

這也就導致了整個艦隊只能走之字形,原本五百里的行程,這一下一千里都不止,而且速度還非常緩慢。

原本計劃用一天半時間就能走完的路程,這一次要走四天到五天的時間。

不過朱瞻基並不打算退縮,這個季節向北航行,本來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他可不願意因爲這點困難,就放棄佔領對馬島的計劃。

在新年之前攻打下來對馬島,對於後面大明與東瀛的談判,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在最可憐就要屬甲板上的水手了,氣溫已經降到了零度以下,他們還要在甲板上面觀看風向,調整角度,修補船帆。

朱瞻基能做的,就是讓每艘船上都備下大量的薑湯和小柴胡湯,防止流感蔓延。

到了第二日晚間,雨停了下來,但是行程更艱難了。

因爲他們已經進入了朝鮮海峽,這裡不能隨意行駛,只能按照海路圖來航行,防止觸礁。

而這海路圖還是以前的舊圖,探明的暗礁並不多,所以速度又慢了許多。

鄭和麪對這種情況也有些無奈,嘆道:“前元曾經兩次想要攻打東瀛,都因爲風向和暴風無功而返,難道這裡真的是受海龍王保佑?”

“我乃大明龍孫,可要比這個東海龍王大的多。慢不怕,怕的是我們自己失去了前進的信心。”

話雖然這樣說,但是朱瞻基的心裡也感覺有點邪門。

幸虧第二天,天就晴了,風向又變成了西北風。雖然還是半逆風,但是已經可以直向航行。

天黑之後,大明艦隊變換了戰鬥方陣,不敢再航行,只能慢慢尋找淺海處拋錨。

爲了不讓島上有所防備,所有的船隻都沒有點燈。

對馬島面積更小,又幾乎沒有平地。這裡一直朝日貿易的中心,依靠貿易爲生。

同時,這裡也是倭寇的大本營,早田左衛門就是這裡最大的倭寇頭目,甚至已經從這裡的實際統治者,宗貞茂的手裡,搶奪了大部分權力。

所以,朱瞻基不怕他們攻打不下來,只是怕島上的人逃跑了以後,就難以抓到了。

這裡的男人朱瞻基不想留下來,用的上的,就留給早田左衛門幹黑活,用不上的,就運到草原去修路。

這些人運到開平前屯衛,北明山去,不管是柳升還是鄭亨,都會開心無比。

那裡現在就是缺人。

早田左衛門一夜難眠,隔着黑幕望着自己的老巢。原本這裡是自己的大本營,可是現在自己卻要向他們舉起長刀。

但是他沒有選擇了,反正宗氏家族的人都要死,不如就死在自己的手裡吧!

莊敬這個時候安慰起他來。“早田君,不要把目光只放在對馬島一處,解決了倭寇隱患,殿下就會將視線轉向南洋,那個時候,你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也許十年後,你也能在南洋某個島上,當上一個土王。”

早田左衛門的心裡卻沒有一點底,他連朱瞻基的面的都見不到,又怎麼能相信朱瞻基的承諾呢?

不過他沒有辦法,爲了活命,爲了手底下這上千的手下,他必須賭一把。

朱瞻基當然不會見他,一個是一國太孫,一個是流浪的倭寇,兩者之間的身份差距猶如鴻溝。

朱瞻基要是肯見他,那他更會擔心朱瞻基要殺人滅口了。

所以,他只能嘆道:“希望你們的太孫殿下真的如同你所說的一樣,心懷天下吧!”

感謝竹籤子,大隋章德公,額吐你哦,燈火見人家的打賞。這是定時發佈的一章,今日沒有時間,熬了一夜完成了兩章,還不能來點票票嗎?

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四十九章 大勢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六章 分道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五章 碰撞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三十章 總攻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二章 墳第十章 囚禁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六十章 新生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四章 蒲家第五章 天才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四章 西北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五章 碰撞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七章 蒙特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四十章 天道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四十章 遠行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二三二章 英雄
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四十九章 大勢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六章 分道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五章 碰撞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三十章 總攻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二章 墳第十章 囚禁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六十章 新生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四章 蒲家第五章 天才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四章 西北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五章 碰撞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七章 蒙特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四十章 天道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四十章 遠行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二三二章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