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

再然後,第一世經歷了那麼多的女人都是金錢關係,第二世就是高雅了一點,也主要是因爲利益關係。

這樣一個人,如不是因爲有錢,根本不可能征服女人的芳心。

但是,這樣一個人,在來到這個時代之後,卻因爲尊貴的身份,加上他對女性的平等看重,卻有點感覺是變成了一個情聖。

不管是隨口一句熱不熱,還是遞上一塊擦汗的手帕,就連上下船的時候,伸手扶藍煙一把,都讓人驚訝無比。

不要說藍煙了,就連那身材還是一個豆芽的梧桐,望向朱瞻基的眼神裡,都充滿了崇拜和遐想。

覺得朱瞻基這麼高的身份,還是這麼一個體貼的男人,真的太難得了,太讓女人喜歡了。

原本的擔憂變成了驚喜,她還偷偷問藍煙:“小姐,我是要陪你一起入宮的,那以後,會不會也伺候殿下啊?”

藍煙大羞,捏了一下她的小屁股。“瞎說什麼?忘記宮女姑姑的交代了?敢勾引太孫,違反宮例,有點是讓你痛不欲生的懲罰。”

“可是太孫真的好好啊!這麼高,這麼壯,這麼體貼,真是良配啊!”

朱瞻基長期練氣,耳目聰敏,將她們的話聽的一清二楚。回頭露齒一笑:“小丫頭,今年纔多大,就知道什麼是良配了!”

Wшw▪TTKΛN▪c o

藍煙和梧桐見悄悄話被朱瞻基聽見,都羞不可抑,藍煙捂住了臉,不敢讓朱瞻基看見她羞紅的臉,卻忍不住從指縫裡面偷瞄朱瞻基。

而那個看起來還是個幼女的梧桐,自然被朱瞻基給忽略了。

荒寂的江心島其實並沒有什麼好玩的,太陽毒辣,江邊農夫大都光着身子在幹活,兩女自然也不能靠近。

水師指揮使吳闖給他們準備了一個茅草亭,放置了幾份水果和一個冰凍的大西瓜,但是兩女生怕在外方便,所以一直忍着不去吃。

朱瞻基也覺得有些無聊,這樣的約會不能親,不能摸,連輕薄的話都不能說,實在有些無趣啊!

他們就只能坐在涼亭下,看着江面上來來往往的商船,不鹹不淡地聊着天。

兩女還是覺得很開心,因爲這樣可以自由自在出來遊玩的機會,實在太少了。

遠處傳來了一陣喧鬧聲,楊章德手裡舉着一封信飛快地跑了過來。“殿下,鄭總兵回來了,現在已經過了泉州,最多五日就能抵達京城。”

朱瞻基一時之間有些懵逼,哪位鄭總兵讓楊章德如此高興。“鄭總兵,哪位鄭總兵?”

楊章德也傻眼了,說道:“鄭和鄭太監啊!”

靠,朱瞻基一下子站起身來,瞪着楊章德說道:“你不會說清楚一些啊,快把信給我看看!”

鄭和作爲大太監出使西洋,每次出使都要四個或者五個軍衛,人數大約在兩萬五左右。

另外加上兩三千使者,再加上因爲受朱瞻基影響,擴大的內監商業代表團兩三千人。

後面三次出使,人數幾乎每次都保持在三萬人以上,各式船隻兩百多艘。

如果再加上搭順風車的商業船隊,船隻超過三百艘,規模驚人。

所以爲了便於鄭和統一管理,每次出使,都會授予鄭和總兵一職。

只是這個職位朱瞻基每次都想不起來,所以第一時間聽到鄭總兵,他還以爲是如今鎮守北明山的武安侯鄭亨呢!

信件是從泉州傳遞回來的,大意是說鄭和在五日之前就從泉州回京。而從泉州到京師,如今是順風,最多不過十日就能抵達。

這封信已經走了五天,那也就是說,五天之內,鄭和定會抵達京師了。

不僅是朱瞻基,他的所有侍衛們也都是一臉喜色。因爲他們都值得,這次鄭和回來,最多休整一年半載的,他們就會出發。

天天被朱瞻基灌輸着外面的世界很大,外面的世界很美,不少人都心動不已。

特別是楊章德,他在朱瞻基的身邊做事,值得朱瞻基對紀綱的安排,據說如果在東瀛的計劃順利,紀綱甚至有可能封公,這該是多麼大的榮耀啊!

而紀綱的路也很有可能是他以後要走的路,所以他也想到外面看看,有什麼好地方,自己現在心裡也會有點數。

真到了那一天,他肯定會盡力爭取去一個條件更好的地方。

朱瞻基坐不住了,讓衆人退下,纔對背向衆人端坐的兩女說道:“今日時辰不早了,我現在送你們回家。兩船蜀錦的事你不需要擔心,等下個月,我就讓紀綱他們將這些蜀錦運到東瀛和朝鮮去售賣,所得我一分不取,都留給你當私房錢。”

藍煙心裡甜蜜無比,柔聲說道:“誰又在乎那些身外之物了,只要殿下對妾身好,妾身什麼都不求了。”

朱瞻基的心裡登時熨帖無比,這個時代的小妞,還真是容易滿足啊。

難怪後世的張岱會說出那句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至理”名言。

女人懂得的少,自然要求就少。等到信息爆炸的時代,許多女人比男人都能幹了,想再有這麼容易滿足的女人,真是可遇不可求了啊!

等將藍煙送回了府,朱瞻基有些迫不及待地回宮了。

已經準備了這麼久,但是等到鄭和要回來了,他才發覺,自己還有好多事都還沒有準備好。

別的不說,讓紀綱抓一個出雲國的京極家族的人來,到現在還沒有搞定,

沒有藉口,沒有合適的理由,就對東瀛動兵,那會引起罵聲一片的。

到了宮門處,朱瞻基回頭跟要回家的楊章德說道:“你去找一下紀綱,讓他來見我。”

回到了宮中,他就立刻吩咐李亮:“你去找孫少監,讓他將東瀛,膠東水師,新江口水師,那些整理好的資料全部搬過來。另外……”

他看了看天,現在時間不早了,劉江想必已經沒有坐班了,才搖了搖頭說道:“算了,讓人給我拿一壺涼茶來,你也去好好歇息。”

東瀛的資料其實沒有什麼看頭了,因爲小小的東瀛如今內外割裂,各方的勢力都弱小的可憐。要不是不想在歷史上留下殘暴的名聲,大明的水師出動,都能從南平推到北。

他們的稱光國王,就是個傀儡,幕府當權的足利義持,還正防着同父異母的弟弟足利義嗣與父親的一幫老臣反撲,正在遷都。

而出雲國這邊,相當於的日本的一個諸侯,關起門來自己充老大,誰也不想搭理,誰也不願意搭理。

京極家族內部也是爭權奪利,而石見銀山的山主三島清右衛門不過是個鄉下小地主階級的武士。

只要找到合適的藉口,大明佔據那裡,甚至不會引起太大的轟動。

當然,如今的東瀛還從來沒有被佔領過,說不定也會引起軒然大波,讓他們都聯合起來對付大明。

Wωω▲ttКan▲¢Ο

不過真要到了那個時候,朱瞻基反而會更高興,也讓他好好出出這六百年的怨氣。

孫林孫少監是金闊在擔任鎮守使的時候,提起來的一個助手,他擅長分析,對商業也比較感興趣,所以朱瞻基將所有的情報分析人物交給了他,也讓他在興慶宮坐鎮。

金闊是大太監,自己本身有職司,還要替朱瞻基統管全局。

李亮是貼身太監,他用的也順手。

孫林填補了他們兩個人之間的空白,三個人並沒有太直接的競爭關係。

剛把所有整理好的情報都搬過來,隨着太監的通報,朱棣來到了大殿內。

朱瞻基讓出了自己的位置,幫他倒了一杯涼茶才問道:“皇爺爺今日下午沒有看雜戲?”

朱棣看着案几上的資料,又看了看孫林笑道:“找好藉口了?”

“紀綱本來就準備下個月去東瀛,在今年年底之前,我們會做好一切準備的。皇爺爺就權當什麼也不知道就好。”

朱棣點了點頭說道:“如今榜葛刺等二十餘國的使臣都在應天府,如果引得東瀛使臣到朕面前哭鼻子,朕可饒不了你。”

朱瞻基正容抱拳道:“孫兒願立下軍令狀。”

朱棣卻擺了擺手說道:“你心中有數就好,其他我也不多說了。今日攜美同遊,雖然使得你更親民,你也沒有考慮太孫妃和胡良娣的感受?”

朱瞻基這一下真的有點懵逼了,這一國皇帝,要對東瀛動手,圖謀一個巨型銀山不關注,卻來關心孫子的房中事!

這也太滑稽了吧!

見朱瞻基依舊沒有想明白,朱棣搖了搖頭說道:“你啊,精明的時候精明的厲害,愚魯的時候也愚魯的可笑。於公你是一國太孫,於私你即將是一家之主。身爲中樞,自然要做到不偏不倚,平衡有度。這不僅是持家之道,更是謀國之道。此事在我看來,比你所謀大事更爲重要。”

朱瞻基這才明白過來了朱棣的意思,藉着今天下午的事,在提醒他要懂得平衡幾個女人之間的關係,更要在以後的日子裡平衡好各方關係。

一個進退有度,手腕高明的君主,自然比一次必然能贏的戰爭要重要的多。

朱瞻基心悅誠服地拜道:“孫兒受教,定當引以爲鑑。”

朱棣這才滿意地哈哈一笑。“好了,你繼續忙吧,我去喝幾杯美酒,看一場大戲。”

(下一章還沒有寫好,一個小時後發出來,)

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三章 新生活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八章 習武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二章 家天下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二章 家天下第十章 林家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三章 新生活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十七章 師弟第十七章 師弟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五十章 老人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三十一章 根第四章 悲與喜第二章 處政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一三七章 禪位
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三章 新生活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八章 習武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二章 家天下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二章 家天下第十章 林家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三章 新生活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十七章 師弟第十七章 師弟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五十章 老人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三十一章 根第四章 悲與喜第二章 處政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一三七章 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