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慶

bookmark

我的兒子,乳名叫做“小慶”。

小慶在嬰兒時期,非常愛哭。白天哭,晚上哭,夜裡也哭。我初當母親,常被他哭得心慌意亂。帶他去看醫生,醫生說,一切正常,哭是“運動”。但是,小慶“運動”的時間非常混亂,不管是夜深還是清晨,他愛運動就運動。我們那日式小屋,完全不隔音。父親辛苦了一天,夜裡被小慶驚醒,他就嘆着氣問我:“你爲什麼讓他一直哭呢?你會不會帶小孩呀?”

我是不會帶呀!抱着兒子,我整夜在屋裡走來走去,拍他,哄他,哀求他:好兒子,別哭了!少運動一點呀!兒子聽不懂,他仍然運動他的。母親對我直搖頭:

“唉!如果當初考上了大學,何至於現在要受這種苦!都是任性的結果,以爲結婚很好玩呢!”

我並不覺得帶孩子是一種“苦”。可是,因爲我的孩子,而讓父母受苦,這纔是我的“苦”。那時,父母家中,麒麟去高雄做事,小弟去臺中讀書,只有小妹在家。小妹仍然是最優秀的小妹:小學拿了十二個第一名,考上了一女中,又連拿了好幾個第一名,這年正要進高中,每天捧着書本,用功得不得了。我兒子一哭,我母親就着急:

“別讓他老是哭了!別讓他吵着小妹呀!”

我急忙抱着兒子,衝到院子裡去。一面搖晃着孩子,一面擡頭看着滿天星辰,心中低嘆着:

“慶筠,你在哪裡呢?”

慶筠沒有回答。兒子仍然哭,我就跟着哭。

兒子是我的希望、快樂,和愛!但是,那段時間中,我卻怕極了兒子哭,每次他一哭我就會跟着掉眼淚。父母對我已經忍耐到了極點,我覺得我這樣拖累孃家,實在是“罪該萬死”!我怎麼總是把自己弄成“罪該萬死”的情況呢?

慶筠正在“周遊列國”。他這次出國,並不是出去深造,也不是出去考察,而是參加了一個“道德重整會”,出國去巡迴表演。我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弄清楚,這個“道德重整會”到底在做些什麼。只知道慶筠一會兒在美國,一會兒在歐洲。德國、英國、法國、瑞士……到處跑。慶筠出國時期,鋁業公司照發他的薪水,我應該沒有經濟的困難。可是,我對於帶着孩子回孃家生活,非常不安和歉然,就把這薪水,全部交給了母親。這樣,當小慶需要奶粉、衣服、營養品、醫藥……等的開銷時,我又捉襟見肘了。偏偏慶筠從國外來了封求援的信:

“快寄一點美金給我,因爲我沒錢用了!”

怎會有這種事?他在國外,卻要我寄美金給他?原來那“道德重整會”常常發不出零用錢給他們,他們個個都要靠家裡“支援”。我這一下傻掉了,總不好意思向母親要回慶筠的薪水。抱着兒子,我又開始寫稿子。

有一天,我一手抱着兒子,一手在寫稿。寫着寫着,兒子開始哭。我正寫得順手,不願停下來,我讓兒子“運動”,自己的右手也飛快的“運動”,腦子也不停的“運動”……,正“運動”得渾然忘我,母親怒氣衝衝的在我書桌前一站,對我疾言厲色的說:“你如果想當作家,就不該這麼早生兒子!既然生了兒子,就丟掉你想當作家的夢!你這樣只顧寫作,讓孩子吵得全家人不能生活,你豈不是太自私了嗎?”

我一驚停筆,抱着兒子,惶然不知所措。那種“罪該萬死”的感覺又從頭到腳的罩下來。我無法爲自己解釋,只感到走投無路。當晚,我把頭埋在兒子的襁褓中,祈求的對他低語:“兒子,你不能這麼愛哭了,我求求你,你不要再哭了!給我一點時間,讓我爲你,爲我們兩個,爲你的父親,做一點事吧!”說也奇怪,兒子那晚不再哭。我奔回書桌前,飛快的繼續我的小說。那夜,我寫完了那個短篇。至今記得那篇小說的題目:《情人谷》。這篇小說在如此倉促之下完稿,寫得並不好,隙很快的發表了,很快的拿到稿費。發表的雜誌,與我後來的生涯有極大的關係,那本雜誌名叫《皇冠》,那是我第一次給《皇冠》寫稿。拿到稿費,馬上換了美金,寄去給慶筠。我的生活,就這樣,又陷入艱苦的掙扎裡。慶筠很勤於給我寫信,他的信是我最大的安慰。剛離開沒多久,他來信中有這樣的一句:

“讓我們用三百六十五日的相思,去奠定百年相守的美景!”

我好感動。抱着兒子,我在他耳邊悄悄背誦。後來,他的信中常常提到國外的所見所聞,我也看得津津有味,非常新鮮。一次,他信中忽然有了“憤世嫉俗”的味道,很悲觀消極,他寫:

“到了國外,我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臺灣是多麼渺小!鳳凰,我告訴你,以後我們不用去爭取物質生活,因爲我們的物質生活不論怎樣進步,也不可能追上歐美的水準!我們太落後了!看到別人的進步,會讓我感到無望和自卑!”

(慶筠一定沒有料到,今日的臺灣,不但已追上了歐美,有些地方甚至凌駕了歐美。)

其實,從這封信中,我就該看出一點端倪。這次出國,帶給慶筠的衝擊確實很大。他離開時,是個積極,有信心,有熱情的年輕人。雖然也有些“憤世嫉俗”的意味,卻不嚴重。他回來時,一切思想看法,都有些變了。變得最多的一點,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樂觀和天真了。

慶筠回來時,小慶已快滿週歲。

我帶着滿懷的喜悅,帶着我們的兒子,帶着“百年相守的美景”,飛奔到機場去迎接慶筠。我們總算把這一年熬過去了。再相見時,我們手握着手,淚眼相看,真覺得恍如隔世。慶筠抱着他的兒子,看了又看,親了又親,簡直不相信這個“胖小子”,就是他離開時,尚未出世的孩子。我們“一家三口”第一次團聚,真有說不出的喜悅,和說不出的辛酸。至於別後種種,更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講完的!

我怎樣也沒想到,這次的團聚,卻是日後分手的序幕!人生的路,不知道爲什麼,我所走的,特別崎嶇。

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五章 二十歲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四章 小錦旗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八章 結婚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八章 結婚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七章 慶筠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章 騎馬第八章 結婚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七章 “中國人”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十三章 投河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八章 結婚
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五章 二十歲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四章 小錦旗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八章 結婚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八章 結婚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七章 慶筠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章 騎馬第八章 結婚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七章 “中國人”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十三章 投河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八章 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