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

bookmark

一九六四年,我的生活全然改變。

那一年,父親受聘於南洋大學,到新加坡去教書了。母親帶着妹妹,仍住在那棟日式小屋內。儘管,大部分日式小屋都在拆除,改建高樓大廈,師大的這批日式宿舍,仍然維持着原狀。我和慶筠,在幾百次幾千次的爭吵討論,痛苦掙扎,流淚傷心……之後,兩人都比較理性了,終於發現我們婚姻中最大的問題,不是賭,不是窮,不是愛得不夠深。這些都可以糾正,都可以克服,我們真正克服不了的問題,是我們的寫作。夫妻二人,從事同一樣事業,潛意識中,仍然有競爭。慶筠是臺大外文系畢業的,是正統科班出身,他一直自視比我強。但是,今日的社會以成敗論英雄,寫得再好,只有自己看是沒有用的。他很迷惑,繼而迷失。他無法在我面前掩飾他的痛苦,他更做不到以我爲榮。可憐的我,可憐的慶筠,我們因有“共同興趣”而結合,最後,卻因這“共同興趣”而分手。正像慶筠說的,我們不是神,我們只是一對最最平凡的凡人!那年,我和慶筠分居了一段時間。我帶着兒子,搬到臺北去住。房子在敦化北路一條巷子裡。是兩層樓,樓上有三間房間,樓下是客廳餐廳和廚房,前面後面,都有小小的院子。這房子對我來說,實在太豪華了。初搬進去,我非常不安,算算房租,尤其不安,雖然房東算得很便宜,對我仍然是筆大數字。搬進去第一天,鑫濤來看我們,見我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他在客廳中一站,用極肯定、極權威的語氣說:

“你負擔得起!只要你不停下你的筆來,你就負擔得起!不止負擔得起這棟房子的房租,你將來還會擁有一個你想像都想像不到的世界!”他盯着我,穩穩的、篤定的加了一句:“可是,你要讓你的才華,發揮到極致,絕不能讓它睡着了!”

鑫濤這人,實在奇怪極了。我一生沒碰到過像他這樣的人,他渾身都是“力量”,好像用都用不完。他做事果斷,絕不拖泥帶水,他思想積極,想做就立刻付諸實行。他不止對自己的事堅定果決,連帶對朋友的事也堅定果決。我們剛搬到臺北,他對慶筠說:“你不必回鋁業公司上班了。現在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到報社去當編譯,報社的上班時間是晚上,你有整天的時間可以去寫作。另外一條路,是你暫時放棄寫作,去從事翻譯,翻譯需要中英文都好,你是難得的人才!”

慶筠兩條路都沒有走。關於第一條路,他說:

“聽起來很不錯,可是,我不要靠你的關係進報社,我要靠我自己!”至於第二條路,慶筠簡直有些生氣。

“翻譯是一種再創作,再創作和創作怎能相比?難道你屬於創作人才,而我只配去翻譯嗎?”

兩條路都堵死。而我已不眠不休的開始寫《幾度夕陽紅》。慶筠看我寫得頭都不擡,他一咬牙,決定回鋁業公司。我對他說:“我們暫時分開,你願意去清水也好,去蘭嶼也好,去綠島也好……你去打你的天下,不要讓我和孩子再來拖累你,天下打完了,或者你不想打了,回來,我還在這兒等你!”

慶筠也是個奇怪的人,他回到高雄,居然沒去清水、蘭嶼或深山大廟,居然不找一個地方去從事他心心念唸的寫作,他仍然留在鋁業公司上班,這一上,就上了一輩子。前些年,才從鋁業公司調到經濟部。他一腳走進公務員的圈子,就再也沒有跨出來。我和慶筠拖到那年夏天,兩人都覺得累了,情雖未了,而緣分已盡,爲了讓彼此都有更大的自由去飛翔,我們終於到律師樓,去簽了字,協議離婚。小慶給了我,從此,小慶就跟着我姓陳,稱呼我的父母爲“爺爺、奶奶”,他從出生,就在陳家,似乎註定是陳家的孩子。

剛離婚那段日子,我情緒低落。覺得我這一生,似乎做什麼都做不好。既不能成爲好女兒,又不能成爲好妻子。回憶這五年的婚姻生活,我實在有太多太多的錯誤。離婚,是結束兩個人的悲劇。我雖然有這種觀念,真正離婚後,卻感到無限的惆悵。畢竟,慶筠和我做了五年夫妻,畢竟,他是我兒子的父親呀!好一陣子,我無法寫作。對着稿紙,會忽然悲從中來,抱着兒子,也會情不自禁的悄然落淚。這種情緒,無法讓任何人瞭解。傷情之餘,交稿的速度很慢,那時,《幾度夕陽紅》已在《皇冠》上連載,這是我第一次“邊寫邊登”。《皇冠》登我這篇小說,爲了遷就我的情緒,每個月刊出的字數忽長忽短。這樣,有一天,鑫濤來看我,他興沖沖的站在我的客廳中,對我很“肯定”的“宣佈”一件事:

“下個月開始,我要在‘聯副’上刊載你一部長篇小說,你最好馬上就去寫!”我大驚失色。這怎麼可能呢?《幾度夕陽紅》還沒寫完,我的頭腦有限,怎可能再開始一部長篇?何況我情緒低落,何況我還要帶孩子,何況,何況……

“不行!”我搖頭。“我做不到!一定做不到!”

“你做得到!一定做得到!”鑫濤堅定的說,眼光逼視着我。他渾身上下,又帶着那種令我驚奇的“力量”,他點點頭,很認真的說:“讓我告訴你一件事,當初,我想在聯副上刊載《煙雨濛濛》,可是,長篇小說的連載必須要向上面報備,我報備的時候,上面打了回票。給我一句話說:‘瓊瑤?瓊瑤是誰?沒聽過這名字!聯副應該去爭取名家的稿子!’我聽了之後不太高興,把《煙雨濛濛》左看右看,鐵定是部好小說。結果,我利用我的職權,閃電推出《煙雨濛濛》,連預告都沒有發。報社以爲是一部中篇,根本沒注意,一直等到刊載了一半的時候,有天社長一清早到報社,發現一羣女學生等在報社門口買報紙,社長驚奇的問她們在幹什麼,女學生說:‘來不及等報紙送到家裡來,我們要上學呀!只好到報社來買!’社長問她們要看什麼大新聞,她們說:‘《煙雨濛濛》呀!’社長驚愕的走進辦公廳,問大家:‘《煙雨濛濛》是什麼?’”

我笑了,對鑫濤點點頭說:“你編故事,也編得滿好聽的!最起碼,可以治療一下我的自卑感,我正需要這種故事!”

“我沒有編故事!”鑫濤一本正經的說,眼光顯得嚴肅起來。“這件事,百分之百是真的。我告訴你,只是要你知道,在聯副刊載《煙雨濛濛》的時候,報社裡沒有人知道瓊瑤!但是,今天我們報社開編輯會議,會議中,大家居然提出來:‘我們怎麼不去爭取瓊瑤的長篇小說?’言下之意,《皇冠》有你的長篇,聯副沒有你的長篇,是我徇私了!”他正視着我,一瞬也不瞬的:“瓊瑤,”他清楚而有力的說:“聯合報是臺灣第一大報,能擠上聯副,不像你想像那麼容易!現在聯副要你的稿子,我就一定要上你的稿子!因爲,這對你太重要了,僅僅一本《皇冠》,不夠來肯定你!”

“可是,”我嚷着:“我寫不出來呀!”

“你寫得出來!”他重重點頭,毫不懷疑的。“今天我就是用逼的,用催的,用榨的,我也要逼出你另一部長篇來,你最好馬上就去寫!我給你十五天的時間!”

“那麼,那麼,”我開始心慌起來。“《幾度夕陽紅》怎麼辦呢?”“《幾度夕陽紅》不能停,你要做一個計劃,半個月用來寫《幾度夕陽紅》,另半個月寫新長篇,兩部小說同時進行!”

我愕然的看着鑫濤,簡直不敢相信我聽到的!他真認爲我有這種能力嗎?我自己卻不能肯定。鑫濤不看我,他看看我的房子,看看正在屋內練習槍戰的小慶,他說:

“你需要僱一個人,來幫你燒飯帶孩子,”擡眼看我,他正色說:“像你這種人,是不應該埋沒在廚房裡的!明天,我去幫你物色一個傭人!”“我……我……”我結舌的說:“我用不起!”

他看了我好一會兒。“你用得起的!將來,你要用多少人,你都用得起的!只是,你必須坐在桌子前面,去努力的寫!你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用來哀悼你的婚姻或過去!”

他走了。我呆呆怔着。然後,我拉着兒子,飛奔上樓,打開稿紙,去擬新長篇的“人物表”和“故事大綱”。

第二天,“阿可”來到我家,是個二十幾歲的苗栗姑娘,她來幫我做家事,帶孩子,燒飯,洗衣服。(阿可在我家,足足做了二十年,到四年前才“退休”回老家。)我一頭栽進我的書房,夜以繼日的寫我的新長篇。

新長篇“如期”在聯副刊出,書名是《菟絲花》。《幾度夕陽紅》並沒有因而停止,它繼續在皇冠上連載。鑫濤說對了;我做得到,我也做到了。雖然,兩部小說寫到後期,我必須用紗布纏住我腫痛的手指,勉強握着筆去寫,但是,我並沒有馬虎,我很用功的寫完了這兩部風格完全不同的小說。

一九六四,真是我生命裡很奇異的一年!

一九六四,我搬到臺北定居,我離婚,我瘋狂般的寫作,我在兩大刊物上同時刊出連載小說,我還一口氣出版了四本書!這四本書分別是《煙雨濛濛》、《六個夢》、《幸運草》、《幾度夕陽紅》。我把四本新書帶到母親那兒,一字排開,排在母親的書桌上面,我擡眼看着母親,終於透出一口長氣,我說:“雖然我一直讓你失望,雖然我沒有考上大學,雖然我戀愛結婚離婚弄得亂七八糟,雖然寫了一本讓你們傷心的《窗外》……但是,我總算堅持着我從小就有的夢,走上了寫作這條路!媽媽,”我鄭重的說:“我會一直走下去的!”

母親默默的看着我,終於笑了。這個笑容,實在“難得”呀!一九六四年年底,《菟絲花》出版,接着,《潮聲》出版。我的書都由《皇冠》出板,一整年中,《皇冠》就忙着印我的書。那年,我是二十六歲,距離爲了一張數學二十分的通知單,而仰藥輕生的時期,足足隔了十個年頭!這十年,我經過了多少大風大浪,捱過了多少痛苦艱辛。但是,二十六歲的我,終於肯定了自己的方向!

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一章 我出生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緣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八章 結婚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八章 結婚第五章 二十歲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五章 二十歲第一章 我出生第六章 在柴房中緣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緣起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七章 慶筠第七章 “中國人”第五章 二十歲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七章 “中國人”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三章 投河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七章 慶筠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十章 騎馬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
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一章 我出生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緣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八章 結婚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八章 結婚第五章 二十歲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五章 二十歲第一章 我出生第六章 在柴房中緣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緣起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七章 慶筠第七章 “中國人”第五章 二十歲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七章 “中國人”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三章 投河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七章 慶筠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十章 騎馬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