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

bookmark

這小屋是單磚的建築,蓋得“簡陋”極了。牆很薄,每到下雨天,“詩意”就變成“溼意”,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到了颱風天更不得了,屋瓦會整片整片飛走,雨水從窗子縫隙中往裡灌,灌得整面牆都塌下來。每次颱風過後,我們就忙着糊牆壁。廚房很小,只能容一個人,有個小小的爐臺和洗槽。廁所更簡單,連門都沒有,我只好給它掛上一面竹簾子。屋子雖然不怎麼“豪華”,我們兩個倒也安之若素。慶筠每天早上去上課,整個午後和晚上都在家裡寫作,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腳踏車。我每天聽到他“叮鈴鈴”按車鈴,就奔到“花園”門口去迎接他。他有時會帶一些菜回來,我就下廚烹飪,經常做的是“蛋炒飯”,其次是“飯炒蛋”,外加一盤素菜炒肉絲。我的烹調技術實在不佳,好在他也不挑剔。

我們的小屋中,只有簡單的藤牀藤椅,因爲藤製傢俱是最便宜的。書桌當然不能少,因爲家裡有兩個“寫作瘋子”呀!我沒有出去找工作,他寫,我也寫。我那時專攻“副刊小說”,我纔不管有價值沒價值,能賺到稿費就好。因爲,母親的話已不幸而言中,慶筠每個月的薪水,我們付掉房租、水電這些必須開銷後,只能買二十天的米和菜,有十來天沒東西可吃。賺錢已成爲很重要的一件事。我研究報紙“副刊”,真正“投其所好”,寫一些三千字左右的“小小說”。偶然,小說會登出一篇兩篇,我們的生活可以湊合過去。有時對自己“奢侈”一下,就共騎一輛腳踏車,到新店鎮的小戲院裡,去看一場二輪電影,再騎着腳踏車回“家”。每次看完電影,都是深夜,車子在田埂中走,田野青翠,明月當空,我們也頗能自得其樂。慶筠寫作的速度,比我慢很多,因爲他句斟字酌,一定要做到十全十美,他屬於“苦幹型”。我不一樣,我常在一種感動的情緒下,去寫我身邊的事與物,每次思想都跑得比我的手快,爲了“追”我的“思想”,我總是下筆如飛。我稱自己這種寫作是“靈感型”。我們就在兩種不同的型態下,從事相同的工作,時而切磋琢磨,時而批評鼓勵。他是科班出身,難免對我的作品,有許多意見。可是,我的作品多,見報率也較高,在“經濟掛帥”的前提下,他也就無話可說了。

雖然,我們兩個都“偶有”作品發表,生活仍然是夠苦的。因爲,稿費不是固定收入,時有時無。“吃飯”卻是固定開銷,一日也不能少。我初當“家庭主婦”,總是捉襟見肘,就弄不清楚,爲什麼每到月底,總有些日子,兩人口袋中都“清潔溜溜”,一點錢都沒有了。我的個性強,當初和慶筠結婚時,曾大言不慚的說:“我窮我苦,那是我自己的命!”此時,面對“自己的命”,只想如何捱過去,而不願去向孃家伸手求助。在這種情況下,我開始懂得去做“家庭預算”,並且必須去“執行”這項預算。

我和慶筠,婚後的第一次吵架,就出在這“家庭預算”上。

原來,我們那時一天的菜錢,只有七塊錢,超過了這個數目,我們月底就會沒錢用。我非常辛苦的去維持各項“預算”,小心翼翼的不讓自己“透支”。但是,七塊錢實在太少了,我們幾乎難得吃肉,幾天下來,慶筠已經喊吃不消。我卻堅持“吃苦,大家一起吃”,不許亂了預算。這樣,有一天下午,兩人都在埋頭寫作。忽然,院子外面,有人朗聲叫賣“鮮肉糉子,豆沙糉子”,這一叫,叫得我們兩個都擡起了頭。

“我去買兩個糉子來吃!”慶筠說着,打開了抽屜,拿着我們的“家用”就往外跑。我急忙阻止說:

“一個糉子要三塊半,兩個糉子就吃掉了一天的菜錢!到月底我們就會有一天要餓肚子!而且,此例一開,我們都不照預算去用,月底又要難過了。”

“管他的!”慶筠說,依然往外跑:“月底的事月底再說!船到橋頭自然直,沒有人會餓死的!”

“不行!不行!”我說:“船到橋頭不會自然直,每個月到了二十幾號,我都要去當我的結婚戒指!這種事太沒面子,我不要當結婚戒指!”“你不當我當!”他說:“我現在餓得很,不吃糉子連靈感都不會來!”我看沒辦法阻止他吃糉子了,只好妥協的說:

“那麼你買一個就好了,我不餓,我不吃!”我心想,最起碼可以省下三塊半。誰知道,我這樣一說,他竟然勃然大怒起來,跳着腳說:“你爲什麼不吃?你不吃,叫我一個人怎麼吃得下?你就是喜歡這樣,把自己弄得好可憐的樣子,其實那有這麼嚴重?連糉子都吃不起?我沒結婚的時候,只要口袋裡有錢,想吃什麼吃什麼,結了個婚,連糉子都沒得吃!”

“我沒有阻止你吃呀!”我委委屈屈的說:“我自己不吃也不行嗎?你爲什麼要扯到結婚不結婚呢!婚前你可以寅吃卯糧,然後再借債過日子,對我來講,很不習慣呀……”

“好了好了!”他嚷着:“你的意思就是嫌我窮,你不習慣過窮日子……”“我哪有嫌你窮?”我這下子更委屈了,聲音也大了起來:“嫌你窮還會嫁你嗎?我是寧願跟你‘吃苦”的,現在,吃不了苦的是你不是我……”“你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他越吼越大聲。“吃苦?我怎樣給你苦吃了?你左一聲吃苦,右一聲吃苦,還說不是嫌我窮,你明明就是嫌我窮……”

我們這場架,吵得真無聊!吵着吵着,賣糉子的人也走了,糉子也吃不着了,文章也寫不下去了,然後我就哭了。哭着哭着,晚飯也不肯做了,我回孃家去了。

如今回憶起來,我們居然會爲了吃兩個糉子而大吵一架,簡直是不可思議。我還記得,那次糉子事件結束的時候,父親曾經調侃了我一句:“怎麼?你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慶筠有個綽號叫“老馬”,父親一語雙關,實在是非常幽默。只是,當時,這個“幽默”裡,也夾帶着好多的辛酸!“貧賤夫妻百事哀”呀!貧賤夫妻,真的是“百事哀”!寫到這裡,就不能不提一提我的電風扇。我們那“詩意的小屋”,因爲牆太薄了,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幾乎都一樣。夏天酷熱,冬天苦寒。我生平最怕熱,到了七、八月,就覺得日子真挨不過去。和慶筠婚後,我都是自己做家務,大熱天在廚房中炒菜,真是一大苦事。我又怕慶筠穿得太邋遢,會給同事笑話,所以,他的襯衫長褲,我都是自己洗自己燙。洗衣服還罷了,燙衣服又是一件苦事。每次給他燙襯衫,我額上的汗,滴滴答答落了滿襯衫。因此,那時,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擁有一架小小的電風扇。

一架最小的電風扇,要四百元。我們就是籌不出這個錢來。我省吃儉用,到了月底還要鬧虧空,哪有閒錢買電風扇?我盼着想着,夜裡做夢都會夢到電風扇。這樣,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有天我拿到一筆不太小的稿費,有兩百多元。母親看我太可憐,又借給我一百多元,湊了四百元,我買了生平第一架電風扇!有了電風扇,我真是太高興了。從此,做飯時,燙衣服時,寫作時,我拎着小電風扇到處走。把風扇開了,再做工作。那時,父親有一架舊的收音機,送給了我。我聽着收音機裡的古典音樂,一面做家事,一面吹電風扇,感到人生也蠻有意思的。古代皇帝天熱時只能用鵝毛扇,哪有電風扇用?我吹着電風扇,就覺得比皇帝還過癮。

這樣,有一天,我和慶筠到臺北看父親母親,又和麒麟、小弟玩了玩橋牌,回家時已經相當晚了。進門一看,家中居然遭了小偷!把我的電風扇、收音機,和慶筠結婚時所做的一套西裝(他惟一的一套西裝)全偷走了!我當場傻在那兒,半天都不敢相信這是事實。當我終於知道這是事實時,我跌坐在牀上,抱頭痛哭。直到如今,我都清清楚楚記得,爲了那架電風扇,我哭得多麼傷心!坐在那兒,我不睡覺也不說話,只是不停的哭。不論慶筠怎樣安慰和勸解,我就是止不住自己的眼淚,硬是整整的哭了一夜。然後,我又回到揮汗如雨的日子,每當汗水滴落,淚水也不禁盈眶。小偷啊,偷這樣的“窮人家”,你實在殘忍!

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一章 小慶第七章 “中國人”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七章 “中國人”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五章 二十歲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五章 二十歲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一章 小慶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三章 落榜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八章 結婚第五章 二十歲緣起第十章 騎馬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五章 二十歲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九章 曾連長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七章 慶筠緣起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一章 小慶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七章 慶筠第五章 二十歲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
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一章 小慶第七章 “中國人”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七章 “中國人”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五章 二十歲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五章 二十歲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一章 小慶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三章 落榜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八章 結婚第五章 二十歲緣起第十章 騎馬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五章 二十歲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九章 曾連長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七章 慶筠緣起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一章 小慶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七章 慶筠第五章 二十歲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