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

bookmark

然後,我們認識了瞿伯伯。

在我們這一路的流亡生涯中,真認識了不少奇異的人物,像曾連長,像老縣長,像蕭先生……現在,我們又認識了瞿伯伯。瞿伯伯是個“人物”!

瞿伯伯原是廣西大學的一位職員,大約四十歲左右,帶着太太和三個女兒,一家也是五口。他們跟着廣西大學撤退到榕江,廣西大學解散了。有的教職員留在榕江,有的就近去投奔親友,而我父親呢,卻堅持要攜家帶眷,走到四川去!雖然我們現在已到貴州,離四川還有段距離呢!帶着稚齡兒女,要翻山越嶺,仍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父親執意要走,無獨有偶,瞿伯伯也執意要走!

瞿伯伯說,我們兩家合起來一起走,彼此都有個照應,就不那麼孤單了。瞿伯伯說,兩家孩子,還可以交朋友,說說笑笑,就走到四川了。瞿伯伯還說,他有很多謀生技能,不怕沒飯吃!瞿伯伯最後又透露:他有一項秘密本領,可以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還能治百病……原來他篤信我佛如來,會念“大悲咒”,還會念“金剛經”!

於是,我們一家就和瞿伯伯一家,聯合在一起,繼續了以後這段行程。這段路線是怎麼走的,我已經都不記得了,只記得沿途妙事一件接一件的發生。有瞿伯伯在,幾乎沒有任何時候是“乏味”的。這一路上,難民極多,大家都是把行李紮好後,連鍋盤餐具用扁擔挑在肩上走,這樣,才能隨時隨地停下來燒鍋煮飯。我父親本來不可能去挑擔的。但是,人家瞿伯伯都挑了,我父親就不得不挑了。何況,瞿伯伯在旁邊一個勁兒的鼓勵:

“挑擔有什麼難?只要是男人都會挑!用一點體力而已!你儘管挑,我幫你念金剛經,有我念金剛經,你一定挑得平平穩穩!”於是,我父親就挑起擔來了。挑擔這玩意,說來容易,事實上可不簡單,打包要技術,重心要平衡,我們真擔心父親一介書生,是不是能吃得了苦!但是,他真的把擔子挑起來了,也真的走了不少路,只是人家走五步,他走十步,人家走直線,他走曲線。走得我們全家提心吊膽,走得瞿伯伯嘴中喃喃唸經念個沒停。好不容易走到黃昏,到了一家廢棄的大院子。許多難民都到這院子裡去過夜。院子的圍牆有個大缺口,可以從缺口處抄近路直接進院子,否則就要繞好長一段路從大門進去。那缺口堆滿磚頭瓦片,高低不平。我們前面有個挑擔的難民,爲了走缺口而摔了一大交,把瓶瓶罐罐都摔碎了。所以,母親叮囑說:“你不要逞能走缺口,我們還是走大門吧!你瞧,人家都摔了!”“人家摔!我不會摔!”我父親居然“神勇”起來了。“你看我一路不是挑得好好的嗎?”

“是啊!”瞿伯伯在一邊接口:“你儘管走缺口,有我呢,我幫你念經!”於是,我父親就大踏步的跨上缺口,瞿伯伯大聲的唸經,說時遲那時快,扁擔的兩頭搖晃得像個瘋狂的鐘擺,只聽到一聲啷啷啷的巨響,父親已倒在破磚殘瓦中。我們真嚇壞了,都撲過去扶父親,他哎唷唷的爬了起來,居然沒有摔傷,只是我們惟一的那個飯鍋,已破成兩半,碗啊筷啊的碎了滿地。瞿伯伯在旁邊驚魂甫定的拍着胸口:

“你瞧!幸好我幫你念金剛經,全身都沒傷着,否則,不摔斷一條腿纔怪!”那晚,我最後的記憶,是母親用半片鍋炒菜給我們吃,我們用半片碗盛飯吃。

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七章 “中國人”第九章 曾連長第五章 二十歲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四章 小錦旗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三章 落榜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五章 二十歲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三章 投河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三章 投河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十章 騎馬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三章 投河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緣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一章 我出生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七章 慶筠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
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七章 “中國人”第九章 曾連長第五章 二十歲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四章 小錦旗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三章 落榜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五章 二十歲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三章 投河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三章 投河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十章 騎馬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三章 投河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緣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一章 我出生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七章 慶筠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