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節 誘導(1)

面對漢朝皇帝突如其來的‘出賣’,伊稚斜一個踉蹌,幾乎摔倒在地。

但臉色卻已是一片雪白。

伊稚斜此刻已是心亂如麻。

漢朝皇帝的忽然‘出賣’,將他私底下乾的事情,全部擺到了檯面上。

伊稚斜都能想象到,軍臣得知此事後,會有多麼開心了。

軍臣,甚至都不需要證據,立刻就會將他還有他的族人部署,統統剷除!

國內的貴族和部族,也不會再保護和庇護他。

但,伊稚斜知道,自己還有一線生機只要今天發生的事情,能確保永遠不會傳回匈奴,或者說在他成爲大單于或者在軍臣死之前,不會傳回匈奴,就可以了。

只是,若要辦到這一點……

伊稚斜擡起頭,看着那個自己先前輕視和小瞧了的漢朝少年皇帝。

只見漢朝皇帝臉上掛着歉意的笑容,以一種非常誠懇的語氣,對他道:“啊呀,對不住了,右谷蠡王,朕一時不慎,脫口而出了,不過,想必右谷蠡王不會怪罪於朕的……”

若有可能,伊稚斜真想噴這個混蛋一臉!

伊稚斜終究是個梟雄。

梟雄的特質就是哪怕面臨絕境,只剩下了最後一兵一卒,也不會輕言放棄。

反而,他們會尋找一切可能翻盤的機會。

就像毒蛇一樣,哪怕你斬下它的頭顱,也必須千萬小心,因爲,它依然有拉墊背的能力!

伊稚斜很清楚,此刻,自己面臨的處境和唯一的生路。

此刻,遊牧民族首領的特質在他身上一顯無疑。

對草原上的民族來說,不存在道德問題,也沒有道義壓力。

他們過去現在未來所作出的所有決定,都只會圍繞一個核心關鍵去考慮這就是:活下去!生存下去!

只有活下去。生存下去的人,纔有明天可言,纔有道理可講。

在草原上,爲了生存。人們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

只見伊稚斜向前幾步,恭身道:“外臣有事,想與皇帝密談……”

想要保守今天的秘密,伊稚斜知道,他就必須得到漢朝皇帝的支持。

伊稚斜在很久以前。曾經聽部族裡的漢朝降人們說過一箇中國古代君王的故事。

那位君王爲了報父仇,給自己的仇敵爲奴爲婢,甚至不惜舔其翔飲其尿,還甘之如飴。

這個君王,名曰勾踐。

伊稚斜此刻,在心裡安慰着自己:“本王,應該向那位勾踐學習,臥薪嚐膽!”

劉徹看着伊稚斜,笑了笑,對伊稚斜道:“右谷蠡王請跟朕來!”

他不得不感慨。英國人就是天生會玩啊。

類似他方纔這樣的手段,在英國曆史上,不知道反覆使用過了多少次。

德法意俄奧諸強,甚至都明明知道,這是英國人挖的坑,卻不得不自己主動跳下去,然後爲了填坑而奮鬥。

這就是陽謀的厲害了。

我只直接過來,無論你做什麼反應,最終都會如我的意。

就如現在。

假如,伊稚斜不乖乖的跟着劉徹的劇本走。那就準備回國以後,被軍臣彈小**彈到死。

而他假如跟上劇本的節奏走,哪怕他自己本身不想做某些事情,最終。也會逼的不得不按照劉徹的劇本去做那些事情。

無論伊稚斜做何種選擇,對劉徹而言,都是穩賺不賠。

最起碼不吃虧。

……………

劉徹帶着伊稚斜,穿過走廊,來到一座偏殿。

然後,劉徹就直刺刺的道:“右谷蠡王有什麼事情。直說吧!”

伊稚斜先是看了看劉徹身邊的那幾位武士,意思好像是想要屏退這些人。

但劉徹哪裡願意?

他又不傻!

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可不願意冒任何風險!

要知道,匈奴人最出名的,並不是騎射。

在實際上,匈奴騎兵,最厲害的反而是貼身以後的白刃肉搏。

而他們最驕傲的也是白刃戰。

而匈奴人粗矮健壯的身體構造,也使得他們比漢人更適合在近距離作戰。

劉徹可不想出現任何意外。

伊稚斜見劉徹堅持,也只能無奈的苦笑一聲說實話,他方纔真有那麼一點點衝動若是漢朝小皇帝真的屏退了貼身武士,一旦談不攏,他就掀桌子。

伊稚斜有着足夠的自信,能在殿中那些執勤武士反應過來之前,在單對單的時候,擒獲這個看上去還算強壯的漢朝皇帝。

如今,看了看皇帝身邊那幾個身高八尺,警覺性非常高的貼身武士。

伊稚斜只能明智的將這個想法完全拋之腦後。

他擡起頭,對着劉徹說道:“外臣懇請陛下,助一臂之力,翌日外臣若有所得,必有所報!”

在說這話的時候,伊稚斜的心都在滴血!

他能想象得到,漢朝人肯定會張開血盤大口,在他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塊肉。

甚至,極有可能漫天要價。

但沒關係!

“只要渡過這個難關,等我緩過氣來,我可以不認賬!”伊稚斜在心裡想着。

對匈奴人來說,撕毀密約算什麼?

兩國君王相互交換了國書許下盟誓的條約,也能說撕就撕!

劉徹抿着嘴脣,笑了笑,擺擺手道:“右谷蠡王何出此言呢?君與朕,也算是老朋友了,朋友之間,守望相助,這向來就是我中國之美德!右谷蠡王有話不妨直說!”

秦檜不是一天成長起來的,汪精衛,也不是一夜就變成漢奸的。

曹操年少的時候,還想過要做大漢徵東將軍,匡扶社稷呢!

所謂,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這個世界上,人性的複雜,遠超人們想象之外。

劉徹的帶路黨養成技術,還是非常稚嫩。

他覺得,自己是不可能像米帝那樣,能用着一個個手段,在毛子家裡養出戈地圖。

而且,漢匈兩國之間巨大的文化差異,也會導致任何洗腦和意識形態方面的手段失去作用。

這就好比,虎狼之間,不存在共同語言一樣。

所以,在一開始,劉徹的打算,都只有一個目的挑起匈奴內部的混亂,最好是內戰,從而將匈奴肢解成兩個部分。

只有分裂的敵人,纔是對漢室最有用的敵人。

而怎樣才能讓匈奴帝國內部分裂,進而內訌呢?(。)

ps:今天狀態不太好啊啊啊啊啊,欠3000吧,

第897節 租船(2)第698節 天坑裡的人們(2)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399節 悲劇的朝鮮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490節 競賽第1025節 恐怖的安東(2)第770節 返航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282節 終結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20節 過繼(1)第73節 袁盎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865節 條件第461節 大朝儀(1)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072節 血戰(3)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740節 中亞與印度(1)第136節 抉擇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1208節 諷刺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1206節 撕逼!(2)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158節 合縱(4)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1384節 反轉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502節 擔憂第281節 迷霧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642節 廟算(4)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1180節 講道理(1)第1488節 田叔去世第422節 狗腿子(2)第1312節 賞賜(1)第1550節 昭昭天命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32節 入宮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1308節 疑惑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610節 胸甲第226節 掃把星第1148節 壞水第293節 挖坑(2)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1277節 戰前(1)第101節 挑撥第102節 抓捕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142節 野望第774節 承諾(1)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1580節 情報第734節 競爭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361節 微服(4)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1038節 望城止寒第824節 影響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934節 分野(1)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591節 新世界(7)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396節 尚武第1127節 波瀾(1)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566節 風暴(2)第1280節 戰上谷(1)第225節 棉花有着落了第552節 長水胡騎
第897節 租船(2)第698節 天坑裡的人們(2)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399節 悲劇的朝鮮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490節 競賽第1025節 恐怖的安東(2)第770節 返航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282節 終結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20節 過繼(1)第73節 袁盎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865節 條件第461節 大朝儀(1)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072節 血戰(3)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740節 中亞與印度(1)第136節 抉擇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1208節 諷刺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1206節 撕逼!(2)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158節 合縱(4)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1384節 反轉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502節 擔憂第281節 迷霧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642節 廟算(4)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1180節 講道理(1)第1488節 田叔去世第422節 狗腿子(2)第1312節 賞賜(1)第1550節 昭昭天命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32節 入宮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1308節 疑惑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610節 胸甲第226節 掃把星第1148節 壞水第293節 挖坑(2)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1277節 戰前(1)第101節 挑撥第102節 抓捕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142節 野望第774節 承諾(1)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1580節 情報第734節 競爭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361節 微服(4)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1038節 望城止寒第824節 影響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934節 分野(1)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591節 新世界(7)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396節 尚武第1127節 波瀾(1)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566節 風暴(2)第1280節 戰上谷(1)第225節 棉花有着落了第552節 長水胡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