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節 軟弱的官僚(2)

官僚貴族的軟弱,在這一刻,盡顯無疑!

若是別的事情,倒是會有慷慨激昂的大夫勳臣,會拼了性命,也要說話,據理力爭。

漢家大臣,要是自己佔了道理。

皇帝?

who怕who啊!

太宗跟先帝,也不是沒有被人拿唾沫星子給洗過臉。

當年的北平候張蒼跟故安候申屠嘉,甚至能強行用丞相的權力,阻止天子的命令下達。

然而,在這個事情,沒有人能跟劉徹比誰的道德制高點更高!

劉徹最近天天苦讀《詩經》跟《書》。

想拿三王故事來忽悠他,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再說了,即使能說服天子,又能有什麼用?

一旦這個事情傳出去,傳到天下人耳中。

別人會怎麼議論呢?

現在可不是隻有一家在掌握輿論話語權。

儒家、法家、墨家、黃老派。

沒有人能堵得了天下悠悠衆口,也不敢去堵。

更重要的是,天子既然已經讓尚書郎錄詔了,難道還有人敢去搶了詔書,撕了不成?

信不信,殿中的執勤武士,馬上就能讓人知道,什麼叫做天子之制裁!

尤其是那些士大夫文官們,在這個事情上面,哪怕心裡再有不甘,也不敢說話。

因爲他們人微言輕,他們能站在這裡,靠的也是名聲。

沒有名聲,就沒有一切。

名聲臭了,天下人的議論聲,馬上就能讓他和他的家族子侄,前途盡毀!

更何況,士大夫文官,也不是鐵板一塊。

雖然多數人的心裡都不是很爽,但卻也有不少人,對此歡呼雀躍。

“陛下嘉大惠於天下,爲萬世立法。臣謹爲天下賀……”這是最近剛剛出任大農令丞的商容。

商容是今上潛邸之臣,又受命編輯《新農書》,屁股向來就是坐在百姓農民那邊的,屬於農家在朝堂上爲數不多的代言人。

對農家這個脫胎於墨家的學派來說。跟農民坐在一起說話,那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臣異,亦爲天下士民賀!”新鮮出爐的內史丞顏異也馬上跳出來猛拍馬屁。

對現在的儒家來說,別管什麼辦法,能討天子的歡喜的就是好辦法。

在這個指導思想下

щшш¸Tтka n¸c o

。一羣大儒是一手拿經典,一手拿劉徹即位以來的詔書和語錄,窮盡心思的琢磨起了用儒家經典來給劉徹詔書註解的花招。

這種事情,儒家素來就乾的非常熟練!

區別只在於,派系之間的反應快慢以及進度。

所以,儒家的成功,從來非是僥倖或者運氣那麼簡單。

識時務爲俊傑,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既然是識時務的俊傑,那麼跪舔劉徹,自然就毫無疑問了。

倒是汲黯。稍微有些猶豫,落到了第三梯隊。

即使如此,汲黯也僅僅在糾結了片刻後,就賣了自己的師長親友。

這倒並非汲黯也墮落了。

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須時刻與天子步調一致。

一個不能跟天子保持一致步調的尚書令,必然會很快被人取代。

更何況,在這個問題上,汲黯本來就很同情和憐憫齊魯之地的百姓,真心覺得他們吃了太多苦。受了太多罪。

在這三人的帶隊下,劉徹的親信心腹近臣們紛紛表態。

到這個時候,羣臣才赫然發現,在不知不覺之中。今上的潛邸大臣,現在已經如同春雨一般,侵染了三公九卿各個要害衙門的關鍵位置。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諺語,正變得越來越清晰可見。

於是,無數搖擺不定的人,在見到這個情況後。紛紛馬上丟掉糾結和猶豫,出列附和,堅決表明自己‘永遠忠於聖天子’的堅定立場。

免得,真到了換代的時候,自己被無情淘汰!

對官僚來說,爹親孃親,也不如烏紗帽親!

而*的倒戈,馬上就讓其他頑固派,面臨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他們已經成爲了少數派……

而少數派,在政壇上是很可怕的事情。

哪怕是掌握了真理的少數派。

因爲,除非是馬上就能兌現的真理,不然,縱容自己正確,也會被打倒。

這樣即使日後真理到來,也與他們無關了。

反倒是其他人,到時候可以拿着真理說事!

更何況,這些傢伙心裡發虛的很。

於是,他們不得不跟着其他人一起出列,捏着鼻子,向劉徹表忠心。

這樣一來,剩下的,就都是些頑固不化,死硬到底的分子了

而這些人的數量有限。

整個大殿的數百文臣裡,也就那麼兩三個。

劉徹斜着眼睛,看了看那兩三個傢伙,鼻孔微微哼了一聲,輕聲道:“看來,有人非朕之臣啊!”

“想來,是因爲朕德薄,不足以服其心的緣故吧……”

這幾個傢伙馬上就嚇得渾身發抖,整個人都要打擺子。

非朕之臣?

這可是非常嚴苛而激烈的指責!

不是天子之臣,那就必然是賊臣!

而賊臣,人人得而誅之!

可是,他們也明白,此刻再去跪舔,已經晚了,只能深深的低下頭,趴在地上當鴕鳥,甚至有人已經決定辭官乞骸骨了——既然你老劉家牛逼,那哥不伺候你總行了吧?

不得不說,他們確實有這樣的自由與底氣。

所謂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

歷代以來,文人士大夫都習慣了乾的不爽就撂挑子,在以前,這甚至是他們的王牌。

漢家天子也因此要在許多方面尊重和重視他們。

只是考舉盛行後,他們的這張牌,漸漸的失去了過去的威力,從王牌,慢慢退化成了老k,而且還在不斷弱化。

但在現在。這也無所謂了!

既然得罪了天子,那就跑路回家吧!

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幾人,家族都是世代官宦或者勳貴之後,有人甚至還跟皇室有過密切的關係。

而且。當官許多年,積蓄也有了不少。

回家當個富家翁,也依舊瀟灑快活!

可惜,他們並不值得,在羣臣中。御史大夫晁錯,正獰笑看着他們。

“我發現獵物了!”晁錯在心裡哈哈大笑。

對一個御史大夫來說,最痛快的事情,莫過於給天子揪出幾個不臣之罪官!

尤其是在有了天子的保證後。

這些獵物的官階越高越好,地位越貴越妙!

所謂殺人立威,以汝之頭,正我威權!

“要是袁盎還在就好了……”晁錯不無寂寞的想道。

以袁盎的脾氣,他多半,會成爲這些人中的一員,到時候自己就可以新賬舊賬一起算!

可惜啊!

他被外放去了江都!

真是寂寞啊……

晁錯發現自己居然有些袁盎了

二三十年的老對頭。冤家,一下子沒了,晁錯感覺,每天的生活都空虛了不少!

………

而在列侯貴族們看着士大夫文臣的雪崩,心裡面,有着說不出來的苦。

老實說,劉徹的這個詔命,對他們的危害更大。

哪家列侯家裡,不是年年要抽調百姓,給自己當免費勞動力?

雖然祝阿候事件後。已經沒有列侯敢擅自超過法律規定的界限,役使民夫百姓了。

但打擦邊球這種事情,卻是人人都會幹的。

每年,很多列侯。都是在家裡掐着指頭,計算今年自己的的限額。

一旦發現可能有剩餘,馬上就會想辦法,起個工程或者名目來消耗掉剩餘的限額。

一點虧也不肯吃!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難免有些人會稍稍踩線、過線。

但這個事情,只要上面不查。下面不申訴,自然是可以當做沒有發生一樣。

但有了章丘先例後,列侯們都是在心裡面打鼓的。

很多人都在想:我是不是要吃點虧,以後少徵點百姓了?

畢竟,萬一要是出個二愣子,學習章丘榜樣,來個武力反抗,再把事情弄大。

那自己的爵位和封國,豈非是要拜拜了?

若僅僅是這樣,列侯們倒也不是太擔心。

畢竟,很多列侯,都是財大氣粗的主。

家裡面本身就養了許多奴僕家臣,如今又多了加恩封地的進項,在這個方面吃點虧,讓點步也無所謂。

尤其是封國在北方的將臣家族。

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基本牌和榮華富貴,要靠自己封國的百姓和家臣來維持。

所以,他們對那些有能力給自己帶兵打仗的猛士和勇士,都是非常優待的。

誰家沒有養個幾十個彪悍的親兵親衛的?

像平陽侯曹家,甚至就是奴產子,只要表現出軍事潛能,馬上就能獲得‘解衣衣之,推食食之’的待遇。

然而,列侯們也是自家事,自己清楚。

他們有着龐大的親族子侄。

這些傢伙的素質,只能說,有高有低。

上限高的人,足以成爲家族棟樑和未來希望。

但下限低的那些傢伙,其下限之低,也是讓人瞠目結舌的!

他們在民間,素來就是欺男霸女,橫行霸道的存在

我爹是xx,就是他們的口頭禪。

一旦天子的詔命,傳揚到天下,百姓們有了依憑,這些渣渣的霸道總裁生涯,恐怕就要遇到麻煩了。

本來,這是沒什麼的。

漢家的霸道總裁們,在民間欺男霸女的時候,也不是沒有碰到過硬釘子。

列侯子侄甚至世子,被人殺死的例子,也不是一個兩個了。

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傢伙今後繼續欺男霸女的時候,萬一遇上一個既有名望又有號召力的人。

這個人,直接把那個渣渣綁起來,送到官府,歷數他的罪名。

而,有了章丘先例後,地方官肯定不敢再跟過去那樣包庇,免得惹出像章丘這樣的禍事。

這樣,事情就麻煩了。

一旦地方官上報,事奏廷尉,廷尉再奏天子。

大家豈非就要****了?

極有可能在未來會出現,因爲一個子侄的緣故,而讓一個傳續數代的列侯家族,轟然倒塌,土崩瓦解。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過去,所有被地方官上奏廷尉的列侯子侄禍亂地方,橫行不法的案子,最終都會將列侯家主一起拖到地獄。

道理很樸素的。

沒有你撐腰,他敢那樣嗎?

廷尉跟朝堂上的大臣,可不會管你到底有沒有管教他。

大家的想法都很樸素——既然他是打着你的名號在做事,無論如何,你也是逃不開干係的!

同樣的道理,一個列侯犯罪,全家也俱都要一起連坐,誰都跑不了!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此刻,列侯們看着這一切,許多人想着自己那羣不成器的兒子跟侄子親族。

紛紛咬了咬牙齒。

沒有辦法了!

爲了家族和子孫後代計。

只能把他們全部送去懷化!

這樣,哪怕他們在懷化搞的天翻地覆,那也跟自己無關了。

天子總不能因爲,幾個在幾千裡外欺男霸女的渣渣來追究自己的責任了吧?

更重要的是——大家似乎還能名正言順的擺脫一些負擔!

想想看啊,某些傢伙,以前死乞白賴的賴在自己家,蹭吃蹭喝,趕都趕不走。

現在,大家就可以用着家族生死存亡和宗廟祖宗的大義名分去壓他們

要嘛,逐出門牆,不許再用某某候的名義招搖過市。

要嘛,去懷化,給勞資建功立業!

“這似乎也不錯……”有些樂觀的列侯在心裡琢磨着。

這些人,都是有進取心,而且,不甘於現狀的人。

家族繁衍至今,已經很龐大了。

有些列侯世家,甚至子孫親族,已經是多達數百。

這麼多人在自己家蹭吃蹭喝,總不是個事!

藉着這個機會,清理一批米蟲跟混吃等死的紈絝,倒也不錯!

而且,他們去了懷化,萬一出息了呢?

這家族自然也會受益!

當然,也有些人比較悲觀。

他們覺得,老劉家這是要卸磨殺驢。

明明高帝和太宗都說了‘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現在,六十年都沒有,老劉家就要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玩這種陰招來對付大家,真是不要臉!沒良心!

但仔細想想,老劉傢什麼時候要過臉?有過良心?

能讓大家逍遙至今,已經很給力了!

如今,當今天子的胳膊比大腿還粗。

哪怕是再不樂意的列侯貴族,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跟着丞相周亞夫一起出列拜道:“臣等謹奉詔!”

沒辦法啊!

今上這個主,即位不過四年,就弄掉了最少十個列侯家族。

不會有人想成爲第十一個!(~^~)

ps:

12500+更新完畢,請給與月票鼓勵!!!!

現在是375票!

明天早上起來,若是能到500票~必然繼續12000+

請大家務必將務必給俺,俺一定會努力更新來報答大家!

請各位讀者老爺作證:本月,作者君將向月更30w發起衝擊!

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985節 忠勇的樓煩人第319節 投機第1390節 權貴下場第1468節 在安東(1)第363節 劇變(1)第1524節 流放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543節 酷吏(3)第1187節 鼓舞第1281節 戰上谷(2)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1066節 屠殺(完)第498節 閱兵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371節 統治就是忽悠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591節 新世界(7)第1604節 說服(1)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655節 無奈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410節 考舉(3)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1503節 接班(1)第364節 劇變(2)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1351節 決戰(3)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1117節 腦洞(1)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193節 陽陵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1279節 匈奴百態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415節 變遷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1106節 救亡圖存的匈奴人第595節 抉擇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1366節 第三世界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75節 神蹟第336節 江都攻略(2)第504節 操縱輿論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1140節 家宴第186節 麻煩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170節 天使章德第889節 聯姻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144節 因材施用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1398節 失望第48節 忠臣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239節 回長安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423節 狗腿子(3)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1341節 接觸戰第1506節 遊說(1)第518節 昆明池第465節 大朝儀(5)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615節 洗錢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404節 無題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1468節 在安東(1)第116節 李廣難封(1)
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985節 忠勇的樓煩人第319節 投機第1390節 權貴下場第1468節 在安東(1)第363節 劇變(1)第1524節 流放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543節 酷吏(3)第1187節 鼓舞第1281節 戰上谷(2)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1066節 屠殺(完)第498節 閱兵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371節 統治就是忽悠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591節 新世界(7)第1604節 說服(1)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655節 無奈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410節 考舉(3)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1503節 接班(1)第364節 劇變(2)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1351節 決戰(3)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1117節 腦洞(1)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193節 陽陵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1279節 匈奴百態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415節 變遷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1106節 救亡圖存的匈奴人第595節 抉擇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1366節 第三世界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75節 神蹟第336節 江都攻略(2)第504節 操縱輿論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1140節 家宴第186節 麻煩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170節 天使章德第889節 聯姻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144節 因材施用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1398節 失望第48節 忠臣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239節 回長安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423節 狗腿子(3)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1341節 接觸戰第1506節 遊說(1)第518節 昆明池第465節 大朝儀(5)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615節 洗錢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404節 無題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1468節 在安東(1)第116節 李廣難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