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盧絳的反問,說到了宋明的心坎上:“將軍,如果周兵大量涌入,咱們與其再奪黃土鎮,不如,不如進駐均州,死守均州待援啊。黃土鎮丟了,山南東道只是被動,如果均州丟了,這……”

從馬氏軍官學校畢業,這軍事素養到底提高了多少,很難明確的說出來,可是,這戰略眼光,卻是提高了一大截。所以宋明很清楚的意識到均州的重要性。

盧絳笑了:“宋將軍考慮的不可謂不周全,不過,你可能漏算了一點。”

“漏算一點?”宋明有些不大明白。

“宋將軍,你忘了李樞密可是親自到了襄州,而且還帶來了兩個師的人馬。周兵有沒有後續部隊,咱們確實不清楚。可是,咱們還是有後續部隊的。我剛纔放出信鴿通知李大人了。李大人接到消息之後,想必會立刻揮軍進入均州。只要均州堅持兩天,咱們的大軍就到了。因此,均州其實是萬無一失的。”

盧絳眯着眼睛望着帳外,緩緩的說道:“宋將軍,你知道我們爲什麼要奪取金州嗎?”

“一爲救蜀國,二爲進逼關中。”

“不錯,可是,現在周兵突襲均州,我們想奪取金州的計劃,已經很難實現了,除非……除非郭榮等人真的被我們調動均州駐軍給迷惑了,認爲萬把人取均州已經綽綽有餘。這麼一來金州還是空虛的!奪取金州,進逼關中的計劃,還有實現的可能。”

宋明心裡一跳,自己這個頂頭上司的心思果然難以琢磨,原來以爲盧絳奪取黃土鎮,是關門打狗,現在看來,他這是要一石二鳥啊。奪下黃土鎮,關上均州周兵後退的大門,同時也打開了向金州進軍的道路。

“那……那將軍認爲周兵是不是被我們給迷惑了呢?”

“這……這不好說啊。原本在鄧州坐鎮的李樞密,卻突然跑到襄州,還動用天子劍抽調山南東道剩餘的駐防軍隊,組成兩個師的兵力,巴巴的趕到襄州,恐怕他已經察覺出來情況不妥。這麼看來,周兵有後續軍隊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咱們不能掉以輕心啊!”

看着宋明一臉擔心的樣子,盧絳笑了:“宋將軍,不要過於擔心。目前對於我軍來說,最壞的情況是咱們到了黃土鎮,卻發現黃土鎮囤積這大量的周兵,咱們進不能攻克黃土鎮,退的話,進攻均州的周兵又堵着了我們的退路。不過,老子不是說過嘛: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只有一種情況下,周兵纔會堵着我們的退路。那就是他知道攻打均州無望,也就是咱們的援軍到了。他不得不退兵,李樞密熟知兵事,周兵退軍,他必然追趕,那個時候,黃土鎮是周軍,接着是咱們207師,再接下來又是撤退的周軍,最後是咱們的大軍。到時候,黃土鎮的周軍爲了接應,必然會出城,我們也就有了奪城的機會。”

“咚咚咚……”均州城外戰鼓敲響了。高懷德橫槍縱馬指揮者軍隊對均州城發動進攻。他來均州,是搞突然襲擊的。當然不會玩什麼招降的花活兒。招降這招只有在長圍之下,才能考慮。歷來與招降相伴隨的就是緩兵之計,他搞奇襲的,如果招降的話,不就失去了先機了嘛。再說了。區區五百人的黃土鎮,楚軍都奮死搏殺了一陣,堂堂的均州城萬萬沒有不佔而降之理。

對付只有1000人守城的均州,高懷德的法子很簡單:聲東擊西,不怕犧牲。他將軍隊秘密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六千人由自己親自率領,在城西門,強行攻城,吸引楚軍的注意力,等將楚軍的主力吸引到城西之後,派人突然進攻城東門,打楚軍一個措手不及。

“嗚嗚……”進軍的號角吹響。

高懷德端坐在馬上,在他身前不斷的走過訓練有素的白衣軍,這些軍士,操盾的操盾,持弓的持弓,刀盾手在前,弓弩手在後,一隊隊一列列,邁着整齊的步伐,在弩車、弩牀、拋石機的掩護下,向着均州城發起了進攻。

“射!”傳令兵大聲的喊道,軍士們爲了鼓勁,也齊聲迴應道:“射!”生死關頭,誰也沒去想這個詞是不是有什麼不妥,是不是有什麼曖昧。

“砰……”巨大的石塊咋落在均州城頭上,將城頭的人行道上砸出一個大坑來,整個城牆似乎都在這一擊之下,搖搖欲墜。

“嗖嗖……”弩箭似雨一般,從周兵的陣營裡激射而出,密集的撲向均州城頭。秋季拂曉,天光漸亮,這弩箭遮雲蔽日的,看起來威力極大,可事實上掩護的作用要遠遠大於它的殺傷力。楚軍一個個躲在垛口後面,連頭都不敢露一下。而周兵則趁着這個機會,向城牆飛速的衝了過來。

“拋石機、、、拋石機發射了!弓箭,弓箭對射。”團練使劉振遠站在城頭上,大聲的怒吼道。

看着這弩箭的架勢,聽着城牆外面震動天地的喊殺聲,他就知道敵人衝鋒了。爲了壓制敵人的弩牀,減緩敵人衝鋒的速凍,劉振遠指揮這城頭上僅有的四架拋石機,分別攻擊敵人。而躲在箭樓、瞭口處的軍士們,也紛紛手持弓箭,對城下的白衣軍瘋狂的射了起來。

石塊被高高的拋棄,然後再重力的作用下,又狠狠的砸落在城外。對於密集衝鋒來說,石塊的殺傷力不大,每次不過打死一兩個人罷了。可是,對於進攻軍士的心裡壓力卻很大,爲什麼呢?比鍋蓋還大的石頭,從天而降,落在地上那就是一個大坑,落在人腦袋上,這人連着大地都被擠在一處,砸出一個大坑來。

於是,軍士在衝鋒的時候,不再敢低着頭瘋跑了,然而擡起頭,看着天空,時刻注意着石塊飛舞的方向,陣型就這麼亂了。可亂雖然亂了,可是畢竟還是有很多白衣軍跑到了均州城下,高高的雲梯架了起來。在朝陽下,一場廝殺開始了。

第110章 夜宴(一)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37章 裁軍第33章 定策(下)第204章 芙蓉花第64章 祭孔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87章 戰潞州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35章 燒不死你第31章 推波助瀾第52章 脫身之策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15章 案發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57章 京變第13章 周宗犯錯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210章 聊天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7章 伏擊(三)第16章 伏擊(二)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30章 攻克江陵第4章 造假幣第34章 遭遇第17章 送客第8章 盛典第98章 觀畫(下)第24章 議和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86章 援兵2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3章 周宗犯錯第8章 把柄第62章 包圍圈第65章 攻城第24章 議和第100章 戰高平2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34章 遭遇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92章 真議和第89章 鬥嘴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31章 定策(上)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100章 戰高平2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14章 下杭州(2)第84章 驛站春風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100章 戰高平2第112章 夜宴(三)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80章 活捉第44章 黃土鎮第37章 裁軍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89章 鬥嘴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1章 岳陽樓(上)23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26章 謠言第15章 殺人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4章 兵圍南陽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10章 新妃(1)第62章 包圍圈第50章 家書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106章 樊若水第211章 隴州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10章 新策略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
第110章 夜宴(一)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37章 裁軍第33章 定策(下)第204章 芙蓉花第64章 祭孔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87章 戰潞州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35章 燒不死你第31章 推波助瀾第52章 脫身之策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15章 案發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57章 京變第13章 周宗犯錯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210章 聊天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7章 伏擊(三)第16章 伏擊(二)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30章 攻克江陵第4章 造假幣第34章 遭遇第17章 送客第8章 盛典第98章 觀畫(下)第24章 議和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86章 援兵2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3章 周宗犯錯第8章 把柄第62章 包圍圈第65章 攻城第24章 議和第100章 戰高平2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34章 遭遇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92章 真議和第89章 鬥嘴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31章 定策(上)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100章 戰高平2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14章 下杭州(2)第84章 驛站春風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100章 戰高平2第112章 夜宴(三)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80章 活捉第44章 黃土鎮第37章 裁軍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89章 鬥嘴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1章 岳陽樓(上)23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26章 謠言第15章 殺人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4章 兵圍南陽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10章 新妃(1)第62章 包圍圈第50章 家書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106章 樊若水第211章 隴州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10章 新策略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