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

巧娘口直心快,她毫不掩飾的直接說道:“娘娘,您不覺得皇帝陛下最近有點怪嗎?國家流言四起,他不急着回金陵,反而在揚州停留了那麼多日子,這。。。這會不會是皇帝陛下對咱們不滿呢?”

紫英輕輕一笑道:“巧兒,你胡思亂想些什麼呢?陛下向來注重軍事,現在淮南空虛,陛下留在揚州,一來是爲了招募軍隊,抽調軍官重組淮南軍團;二來嘛,自張永德南下以後,淮南百姓驚恐萬分,有些地方一日數驚,很多百姓在留言之下,紛紛難逃。皇帝陛下留在揚州,也是爲了詔告天下、安定淮南民心啊。”

“可是。。。”巧娘畢竟見識不廣,她雖然心裡不服氣,可是趙紫英句句在理,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什麼理由來反擊。

紫英眼睛一轉,道:“怎麼了,是不是趙普又有什麼書信送來了?”

“啊。。。沒有,自從陛下身體好了以後,相公已經不再寫信回來了。”巧娘說道,或許正是因爲趙普不寫信了,才讓巧娘心裡變得惴惴不安。

看着巧娘悵然所失的樣子,紫英“噗嗤”一笑道:“怎麼了,小妮子想你家相公了嗎?他是國家重臣,陛下醒來以後,政務繁多,身邊除了趙愛卿有沒有得力的文臣,想必趙愛卿也是繁忙的很,以至於忘了寫信。”

“娘娘,陛下一醒來,您怎麼能把政務又重新交給了陛下呢?”巧娘說道。

紫英看了巧娘兩眼,身手點了一下巧娘,說道:“你這小妮子想什麼呢?陛下是天下之主,他醒來了,這國家事務自然還是應該叫道陛下手上啊。我最多隻能算是後宮之主,這外面的是,畢竟還是要陛下說了算的。”

“可是。。。可是陛下會不會對前一陣子您執掌國政不滿呢?我聽說,陛下在揚州見到了湘鄉王,心裡是驚訝萬分的。”巧娘說道。

紫英把玩着手裡的茶杯,她和張倩不一樣,她畢竟是大楚的皇后,這些年來養移體、居移氣,舉止行爲頗有母儀天下的風範,反而沒有了昔年任俠仗義、巾幗不讓鬚眉的豪邁氣息。她靜靜的坐在那裡,雍容華貴,氣質高雅大方。生逢亂世,出身也是一般的小官宦,雖然身爲女子,可是還是有不少接觸社會的機會,人情世故,絕對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嬌小姐所能比擬的。馬雲將湘鄉王留在江南西道兩年了,名義上是因爲這兩年江南西道不太平,士林對大楚不認同,百姓則因爲天災人禍,對大楚也是平平,所以纔在江南西道留下這麼一個重臣鎮守。可是,馬光猛作爲大楚的不敗戰神、皇室宗親,即便是早年關係極好,皇帝心中想必也難免是忌憚的。所以,在趙紫英看來,馬雲將馬光猛放在江南西道,其實是用錯了地方,或者說,他不想再用馬光猛。可是馬光猛畢竟是首屈一指的名將,當大楚危機的時候,趙紫英第一時刻就想到了馬光猛這個族弟,一張詔令把他推到了前線。而馬光猛的運氣竟然極好,他率領一萬人馬趕到淮南之後,正巧碰上郭榮下詔召回張永德,一萬人馬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復了淮南失地。

趙紫英想着,她淡淡一笑:“這事怪我,當初沒有及時讓徐仲雅他們寫個奏表,不過,這事兒,我會和陛下細說的,你不必擔心。”趙紫英倒不是疏忽了,而是她想等見了馬雲之後親自向他解釋,她想勸馬雲放開度量,重用馬光猛。而且馬雲南返走楚州,而馬光猛名義上是揚州留守,可是責任則是維護淮南安全。趙紫英以爲馬光猛應該駐留在壽州,這樣他和馬雲就應該錯開而不會見面。可沒有想到,朱元回軍淮南之後,馬光猛立即就將淮南一線的安全,交給了朱元,自己則帶領着從江西抽調的一師回到了揚州。這麼一來,居然正好撞上了馬雲的龍輦。

巧娘不安的說道:“娘娘,湘鄉王功大,陛下恐怕是故意把他放在江西的,可您又把他委以重任,這。。。這會不會反了陛下的忌諱啊!”

紫英臉一沉,她看了眼四周,有點生氣的說道:“巧兒,不要胡說八道。陛下用人自然是有他的打算,那是你能胡亂議論的啊!你啊,還是趕緊回去吧。一個朝廷大臣的夫人,天天往後宮跑,這算怎麼一回事啊!這對趙愛卿也是有影響的啊。”

“小姐。我。。。”巧娘說道。可趙紫英打斷了她的話:“我知道你是好意,可是,可是我們女人,這國家大事,還是要有男人來管的,這。。。這還是讓陛下來處理吧。”

“可是小姐,你不是一個人啊。你。。。你總要想想大皇子吧。你。。。你總要未雨綢繆吧。”巧娘急道。

趙紫英瞪了巧娘一眼,忽而又幽幽嘆了口氣:“你啊。你真是完全不懂。以後,好好跟着你相公學一學。上到政事堂的諸位大臣,下到州縣官吏,軍中指揮使,都是皇帝陛下親自任命的,這天下都掌控在皇帝手裡。未雨綢繆,你啊。。。你相公就是捕風房的管事,你問問他,捕風房都是做什麼的?陛下這麼多兒子裡面,只有文兒訂了親,而且還是和朝廷重臣聯姻,難道你還猜不到皇帝的心思嗎?”

“那。。。那陛下怎麼不立太子呢?”巧娘問道。

“呵呵,這件事陛下和我說過多次了,他不立太子,一是想讓這些孩子們能夠無拘無束的成長,二來則是給這些孩子一些壓力,讓他們能夠努力上進。”紫英說道。

巧娘撇了撇嘴:“那。。。那誰能知道大皇子在孩子們之中一定是學的最好的呢?”

“呵呵。這就要看思齊殿的諸位師傅們的本事了。再說了,做皇帝,又不是做學問,那倒不需要太高深的學識。人品、度量這纔是關鍵的。只要善於用人,那就算得上好皇帝了。”趙紫英笑道。其實,就目前形勢來看,皇帝的老婆只有六個人,根本就不存在爭寵的問題。彭雙是西南夷人,李惠文是南唐公主,他們就算生了兒子也不可能繼承皇位的,一個是血統民族問題,臣子們可以接受一個蠻族作皇妃,卻不太可能接受她的兒子坐皇帝;另一個則是歷史遺留問題,大楚是踩着李唐血淋淋的屍體站起來的,朝臣們也不太可能去接受一個留着前朝血脈的皇子;而張倩這些年始終都沒有生養,雪雲接連生了兩個女兒,而京孃的兒子,自幼就活潑好動,最愛做的就是大將軍,根本就不是當皇帝的料。這麼一看,也只有自己的兒子最適合。因此,自己要做的,就是坦坦蕩蕩的做人做事就可以了。私下做小動作的事,很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

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88章 援兵4第82章 包圍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17章 造反第54章 留一手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98章 觀畫(下)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55章 藏獒第66章 迎親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25章 刺殺第50章 家書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2章 被打斷了!第171章 設伏第60章 三成機會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19章 棄子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09章 心動(下)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69章 一鍋燴第86章 援兵2第83章 中箭第48章第84章 驛站春風第79章 豫章行(二)第35章 燒不死你第33章 發行國債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12章 驅除契丹第153章 趙季札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03章 會戰(2)第22章 摸底第53章 圍困汴京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68章 釋放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132章 刺殺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7章 援救50第66章 翻臉第17章 調軍第27章 孤注一擲第73章 斷頭臺第106章 會戰(5)第132章 測三圍(上)30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203章 謀蜀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31章 推波助瀾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08章 臨江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59章 出降(上)第105章 會戰(4)第65章 二合一第85章 潞州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7章 調軍第38章 決策(1)第45章 水攻第66章 翻臉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4章 威逼第17章 送客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42章 展示實力2
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88章 援兵4第82章 包圍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17章 造反第54章 留一手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98章 觀畫(下)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55章 藏獒第66章 迎親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25章 刺殺第50章 家書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2章 被打斷了!第171章 設伏第60章 三成機會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19章 棄子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09章 心動(下)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69章 一鍋燴第86章 援兵2第83章 中箭第48章第84章 驛站春風第79章 豫章行(二)第35章 燒不死你第33章 發行國債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12章 驅除契丹第153章 趙季札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03章 會戰(2)第22章 摸底第53章 圍困汴京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68章 釋放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132章 刺殺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7章 援救50第66章 翻臉第17章 調軍第27章 孤注一擲第73章 斷頭臺第106章 會戰(5)第132章 測三圍(上)30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203章 謀蜀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31章 推波助瀾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08章 臨江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59章 出降(上)第105章 會戰(4)第65章 二合一第85章 潞州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7章 調軍第38章 決策(1)第45章 水攻第66章 翻臉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4章 威逼第17章 送客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42章 展示實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