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會戰(5)

“殺啊!”

由清湓山到都昌城,一路上,喊殺聲整天。唐軍敗了,剛開始只是蜂擁而逃,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緊接着,隨着屁股後面喊殺聲越來越近,半路上開小車的人就多,最後,好不容易跑到了都昌城下,結果,都昌城變成了楚軍的地盤了。最後的希望破滅,足以讓很多人喪失了鬥志,在“投降就不殺”的口號下,紛紛選擇了投降,而不是戰鬥。

兩翼的楚軍畢竟只有7000多人,這包圍工作也只能是抓住重點。而錢清、申屠從堅這兩人,實戰型,而不是技巧性的,他兩個的部隊跟了唐軍一路,竟然精神奕奕的衝殺了起來。這不能不說錢清、申屠從堅對部隊體力和耐力的訓練成果很好,可是,也就是他們的這一陣衝殺。打亂了馬雲關於兩翼施壓警戒的佈置。使一部分唐軍,趁亂從兩翼,逃之夭夭。而李景遂等人也偷偷的換了軍士的服裝,竟然在錢清的眼皮子底下逃之夭夭了。當然,這種潰逃是極慘的,到了洪州城下的時候,身邊跟着的衛士不足300人。

更慘的是,洪州竟然已經被林仁肇給拿下了。這不是什麼奇襲,這是堂堂正正的進攻。畢竟胡則他們一發現楚軍水師進入鄱陽湖,就立刻向洪州示警了。可是,洪州刺史方鈉直接投降了。由於方鈉的識時務,林仁肇得以兵不血刃進入洪州,得以輕鬆的在洪州城下捉住了敗逃而來的李景遂等人。楚軍的十萬大軍至此,全軍覆沒。

這場戰爭,楚軍5萬,唐軍10萬。表面上看楚軍是以少勝多。其實,唐軍雖多,戰鬥力是遠遠不上楚軍的。就像20世紀,法國有人研究過,一般情況下,兩個克羅地亞軍人,能夠很輕鬆的打贏三個法人,可1000法國兵,卻可以很輕鬆的戰勝1500的克羅地亞軍隊。戰爭的勝利,並不是僅僅取決於參戰人數的多少,它往往體現出了整個軍隊的綜合實力,楚軍是百戰精兵,而唐軍卻是沒有什麼信心的新兵,而且,這些新兵還是從各個州縣臨時抽調在一起的,互相之間,並不信任,再加上鄉土情重,在楚軍全面進攻的謠言中,很多人都不太樂意在富江打仗,都想回去保衛自己的老家。

從將領上來看,楚軍的將軍,要麼向朱元那樣富有韜略,要麼像申屠從堅那樣勇猛異常,曹彬的膽大心細,林仁肇的銳意進取,周行逢的窮追猛打,都在這場戰爭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而看唐軍,大元帥李景遂根本不懂軍事,監軍陳覺,是未戰先怯。再加上陳覺這人,有識人之明,而無用人之德。從用人上來說,陳覺還不如查文徽,他總能辨別出誰是人才,可是對這些人才卻總不能物盡其用。先是朱元,後是盧絳,這些都是被陳覺發現的,可惜,都不能被他用。朱元早就投靠了馬雲,盧絳也在清湓山投降了馬雲。盧絳本來是雄州刺史,因爲英州之敗,被降成吉州牙將。在富江前線,盧絳多次提出建議,多派軍隊巡防幕埠山,不能抽調江州的人馬,還有,攔住富江的水,把永興一帶給淹了。這建議,一條條到了陳覺哪裡,全都被陳覺否定了。

陳覺這個人很複雜,他也不是嫉賢妒能。如果真的嫉賢妒能的話,他發現了人才,也不會向朝廷舉薦的。或許是陳覺想慢慢培養人才,或許是陳覺想多磨練磨練人才,他總是把這些人才給壓着,然後按部就班的逐漸提拔。他全面沒有意識到,這人才想要什麼?當他覺得溫飽就能滿足需要的時候,那人才心裡早就想着奔小康了。生逢亂世,有本事的人,誰願意在犄角旮旯裡一貓就是三五年,也不見升遷啊!

而馬雲則完全不同,聽說盧絳投降了,他立刻接見,而且當場提拔他做了申屠從堅的副手,當上了副防禦使的職務,而且命他跟着申屠從堅進攻江州,很明顯想讓他先混個軍功,站穩腳跟,一邊將來再提拔。

都昌慘敗的消息傳到虔州,虔州刺史汪仁義立刻向楚國投降,並且接應楚軍的第五軍進入虔州,馬光猛進了虔州之後,立刻分兵,一個師進攻汀州、劍州、建州,一個師攻擊吉州、袁州,而他自己則帶着本部人馬進攻撫州準備和馬雲在洪州東面的餘干縣回合。繼續朝着金陵進軍。

由於都昌之戰,李景把江南半壁的軍力抽調一空,楚軍西線和南線的軍隊,進展神速,半個月的時間,兩支軍隊已經攻克了江州、洪州、鄂州、袁州、筠州、吉州、虔州、撫州、建州、劍州、汀州等地,打下了相當於今天的半個福建省和幾乎整個江西省,俘虜了包括江文蔚、胡則等在內的江南名臣,對於這些人,馬雲乾脆利落的斬殺了陳覺等幾個臭名昭著的人,安撫了江文蔚、胡則等人。

他在洪州呆了7天之後,拔營出發和馬光猛在餘干縣回合。楚軍的軍力達到了萬人,而100裡之外的饒州,有新趕到的5萬唐軍。這5萬人馬本來是進駐洪州的,來保護李景遂大軍的後路的,結果,還剛趕到饒州,就聽到都昌打敗的消息,統軍大將邊鎬等人一商量就把軍隊停在饒州,等候朝廷的下一步指示。這邊鎬本來是在大牢裡關着的,可是楚軍一進攻,李景感覺手下沒人,又把邊鎬給放了出來,讓他統領兵馬作戰。

饒州城裡,邊鎬還沒有等到朝廷的指示。馬雲就指揮大軍將饒州爲了個水泄不通。馬雲現在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消滅唐軍的有生力量,如果攻克了饒州,那整個個江南,唐軍就不剩什麼人馬了!

等長驅直入到了金陵,自然就可以像在鄂州一樣,圍城打援,把江北的唐軍吸引過來,一舉殲滅。

算盤人人都會打,可能不能實現,要看機會,更要看實力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強烈推薦:

第65章 好事將近第65章 好事將近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3章 墜馬的疑問28第19章 血戰(二)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53章 奇謀第28章 請君入甕第49章 chongle第191章 被欺騙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64章 祭孔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15章 殺人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66章 迎親第16章 架起油鍋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95章 軍事互動第47章 關門打狗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110章 新策略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45章 水攻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94章 再見陳傳第67章 聯姻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21章 劉崇南下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45章 水攻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117章 造反第14章 下杭州(2)第15章 首富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88章 親征河東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17章 救人(下)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30章 攻克江陵第68章 結義第18章 光猛南下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44章 黃土鎮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82章 包圍第94章 再見陳傳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22章 摸底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21章 形勢逆轉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17章 滅蜀第199章 追擊第95章 新軍情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6章 投石問路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58章 包圍汴京第203章 謀蜀第99章 戰高平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80章 騎射第3章 敲詐勒索(1)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50章 陰差陽錯第88章 宴無好宴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20章 我看行第6章 投石問路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6章 滅蜀第24章 名臣
第65章 好事將近第65章 好事將近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3章 墜馬的疑問28第19章 血戰(二)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53章 奇謀第28章 請君入甕第49章 chongle第191章 被欺騙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64章 祭孔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15章 殺人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66章 迎親第16章 架起油鍋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95章 軍事互動第47章 關門打狗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110章 新策略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45章 水攻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94章 再見陳傳第67章 聯姻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21章 劉崇南下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45章 水攻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117章 造反第14章 下杭州(2)第15章 首富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88章 親征河東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17章 救人(下)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30章 攻克江陵第68章 結義第18章 光猛南下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44章 黃土鎮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82章 包圍第94章 再見陳傳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22章 摸底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21章 形勢逆轉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17章 滅蜀第199章 追擊第95章 新軍情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6章 投石問路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58章 包圍汴京第203章 謀蜀第99章 戰高平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80章 騎射第3章 敲詐勒索(1)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50章 陰差陽錯第88章 宴無好宴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20章 我看行第6章 投石問路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6章 滅蜀第24章 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