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暖煙閣

看着張順滿臉憧憬的樣子,是男人就立馬明白了,這個暖煙閣估計和怡春院應該沒啥區別。

馬雲略一沉思,便道:“恩,現在已經中午了,我們就去暖煙閣吧。”說實話,馬雲挺想去古代的妓院參觀參觀,主要是想考察一下五代的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做個市場調查,看看要不要投資古代的第三產業。坐在轎子裡面,馬雲高興的想着,嘿嘿,好像穿越的大大,沒有幾個人涉足這個行業吧,咱也算是開啓先河了,一個男老鴇。

在去暖煙閣的路上,居然遠遠的看到了一幕令人吃驚的畫面:一個人,確切的說,應該是一個男人,身穿一件灰袍,手裡橫握一把長劍,頭髮高高豎起就像戴了個高帽一樣,口裡朗朗念道,“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沒想到啊,在古代還有這樣的行爲藝術大師啊,怪不得,中國古代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呢。老百姓有個性啊!要不是肚子太餓,馬雲真想和這位大師聊幾句,瞭解一下這個時代大師們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需求,探討一下他這樣的行爲,是表達內心的躁動呢,還是反應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抑或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坐在暖煙閣的包廂裡,馬雲的心是瓦涼瓦涼的,你一個破飯店起什麼名字不好,幹嘛要叫這麼一個富有想象力、充滿文藝特色的名字呢?完全是欺騙消費者啊,要不是因爲肚子太餓了,剛纔在樓下就想拂袖而去。

“五爺,您看您想吃點什麼?,是不是還照舊啊”這個飯店董事長兼CEO,看到馬雲來了以後,立馬把馬雲讓進一個豪華包廂裡面,討好的問道。

馬雲看了張順、錢清、石大一眼,心道看來“我”過去還經常來這個地方啊,於是問道:“今天換個口味,你這兒有沒有一些新菜樣呀?”

“五爺,您今天還真是來巧了,我們店裡前天剛招了個北方名廚,平盧菜那叫一絕啊,這平盧菜的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至聖先師孔子關於“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得其醬不食,不時不食”的飲食名言。”

平盧菜?顧名思義,平盧人民吃的菜,五代有個平盧節度使,大概就是那塊地方的菜吧,馬雲心道,“都有那些樣式呀?”

“有八仙過海鬧羅漢,一卵孵雙鳳,湯爆雙脆”、“紅燒海螺”、“烤大蝦”、“九轉大腸”、“糖醋黃河鯉魚”、“清湯燕窩”、“燒蠣蝗”。。。。”

“什麼叫八仙過海鬧羅漢呀?”

“爺,這個菜選用魚翅、海蔘、鮑魚、魚骨、魚肚、蝦、蘆筍、火腿爲“八仙”。將雞脯肉剁成泥,在碗底做成羅漢錢狀,稱爲“羅漢”。製成後放在圓瓷罐裡,擺成八方,中間放羅漢雞,上撒火腿片、薑片及汆好的青菜葉,再將燒開的雞湯澆上即成;這一卵孵雙鳳,用西瓜和雛雞加乾貝、口蘑等配料烹製而成,其口味清鮮,營養豐富,頗有特色。糖醋黃河鯉魚,魚是當場收拾,在魚的周身剞上直、斜式花刀,入味後裹上芡糊,放油鍋炸熟,使頭尾翹起,撈出放入盤中,澆上熬好醋汁,迅速上席,落桌後尚發出“吱”“吱”的響聲,頗有一番雅趣。此菜外焦裡嫩,香酥、酸、甜,稍鹹,鮮美。”

“那就來盤八仙過海鬧羅漢,一卵孵雙鳳,湯爆雙脆。。。。。。。。。。”

菜剛剛上齊,正準備一聲令下,號召張順、錢清、石大一起消滅這些飯菜,只見門簾一晃,閃進一個人來,大概三十歲左右年紀,穿着一個藏青色外袍,對着馬雲深施一禮,笑道:“小王爺,可把您等來了。”

張順湊到馬雲面前,悄聲道:“王爺,這時吳班吳公子,是您的好友。”

馬雲還沒說話,只見這個吳班一愣,神色有點蕭索的嘆道:“看來市井間傳言,王爺失憶竟然是真的。”

看吳班的樣子,馬雲失憶傳出去的事,對他的打擊還挺大的。聖人曾說,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會有八卦。馬雲在大楚怎麼說也是頭面人物,有點八卦挺正常的,可惜沒有人找馬雲拍廣告。

馬雲心道:不就是說我失憶了嗎?這又什麼大不了的,我自己都不在乎,你何必這麼神色黯然呢?於是馬雲笑道:“吳班,你等我這麼多天,難道就是爲了告訴我,我失憶了這件事嗎,我知道了,有勞有勞啊?”

吳班道:“那倒不是,市井有傳言王爺失心瘋了,也有傳言王爺墜馬案內幕重重?”

“哦。”八卦嘛,要是是事實那就不是八卦了。

吳班看馬雲不以爲然,急道:“王爺,此事事關重大。依我看來,這些謠言可是針對王爺的陰謀啊!”

看着吳班這麼着急的樣子,馬雲不禁站起身來,雙手一拱,擺出一副虛心受教的姿態,問道:“吳公子請坐,你吃飯了沒?咱們邊吃邊說。”

接着馬雲又吩咐錢清道:“去,給吳公子那副碗筷來。”

“小王爺,真大將風度呀。”吳班不禁嘆道。

馬雲暗罵:奶奶的,你這句話到底是誇我還是損我啊,難道我剛纔的動作有錯誤,五代的時候不流行拱手嗎?還是五代的時候不流行飯桌上談生意,籤合同?須知,決定是飯桌上吃出來的,不是會議桌上談出來的。

於是,馬雲不置可否的說道,“公子,你是飽漢子不知惡漢子飢啊,俗話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啊。來來來,馬雲先敬你一杯。”

吳班有些尷尬的謙讓道:“不敢不敢,是小人打擾了王爺用膳,可是此事着實關鍵,王爺切莫輕心啊。”

古代的人尊卑觀念還是蠻強的,馬雲敬了吳班一杯酒後,就發現吳班從剛纔火燒眉毛,恨鐵不成鋼的狀態中平靜下來,還帶有點歉意。

人情既然要做,那麼就要做到位,馬雲心道。於是馬雲給吳班又加了幾塊菜後,凝神問道:“剛纔是我孟浪了,我自墜馬之後,有些事情記不大清楚了,請先生爲我分析一下,這個陰謀是怎麼回事?”

吳班放下筷子,抿了抿嘴,看了看錢清、石大,並不說話。

錢清忙道:“王爺,我和石大給您守門吧。”馬雲點點頭。

吳班看他們退出房後,慎重的說道:“武穆王遺言,大楚王位兄終弟及。現今大王春秋正盛,這兄終弟及恐怕很難實行起來了,而大王又頗寵愛王爺,天下皆知。宗室之中頗多怨言,市井之中更是流言叢生。依在下看,大王對立小王爺爲世子的心思並不強烈,這樣小王爺立於危牆之下、嫌疑之地,還沾沾自喜,恐怕禍不遠矣。”

馬雲心道:便宜老爹對自己確是不錯,不過還真看不出來有立我爲世子的想法。不然便宜老媽一定會漏口風的。

“來來來,先生,我們再飲一杯。”

“王爺,前年楚中大旱,百姓生活拮据,王爺規勸大王免楚國百姓賦稅一年,百姓由是感激,多稱您爲賢王。”

“恩,這與陰謀又有什麼關聯呢?”馬雲不禁問道。說了這句話後,馬雲突然想到,爲什麼我也認爲這是個陰謀呢?馬屁的力量果然巨大呀,你小子口才還可以嘛。

“王爺,您難道不覺得,您墜馬這件事有很多疑點嗎?”

馬雲漫無目的的看了看天花板。右手輕輕的轉着酒杯,靜靜的等待着他說下文。

吳班看馬雲默然不語,以爲馬雲在思考,繼續道:“如果在別的時間,您墜馬或許不會令人注意,但是您墜馬的時間,卻是在王后娘娘回鄉省親之時,王爺也要擔任禁軍指揮使的前夕,這難道不引人深思嗎?”

如果最開始,馬雲只是在想看看吳班這廝準備怎麼忽悠,現在他卻不知不覺的進入了他描述的這個環境,一個念頭“唰”的一下子出現在他的腦海裡,讓他着實吃了一驚,難道這件事是便宜二哥下的手?

馬雲突然一驚,站起身道:“嘿嘿,吳公子還有什麼話說,如果只是這樣故弄玄虛,馬某就先走一步了。”說着背過身去,走到臨街的窗前。

馬雲現在突然知道,穿越回古代以後,馬雲爲什麼總感覺有點不安的原因了。因爲他發現,自己身邊竟沒有一個人能讓他百分百絕對信任。信任這個東西,要麼是長時間培養的結果,比如說發小,要麼就是有共同理想的,比如抗戰時期的革命志士。

這個吳班他到底是不是我的好友呢?我們的交情到底到了什麼程度呢?他說這翻話,有多少是爲了我呢?他會不會是其他的那些宗室中人派來離間我和便宜二哥之間感情的呢?如果萬一他是老爹派來的話。。。?一個個念頭不斷的馬雲腦海中閃現,讓他分不清辨不明。

吳班似乎吃了一驚,也站起身,深施一禮道:“王爺遇襲後,市井之間先是謠傳王爺遇害,而後又謠言王爺失心瘋,國中民衆大悲以爲失一賢王矣。小人認爲,此事與王爺有三不利。”

“王爺與國同體,如此謠言必傷王爺信譽,此一不利也;市井如此謠言,若王爺一意赴任,則短期之內,大王有任人唯親之嫌,王爺有不堪勝任之憂,官場有猶豫觀望之色,禁軍將士有不安之心,此二不利也。”

說道這裡,吳班頓了一下,喝杯水潤潤喉嚨繼續道:“所謂清者自清,此二不利,隨着時間推移,自然可以消除,但還有一不利,小人試爲大王言之。散播流言者,居心叵測,意欲離間王爺與大王也。”

馬雲身子一震,緩緩轉過身來,這個人居然能看的這麼深!他定了定神,勉強笑道:“市井流言,如何離間我們父子之情呢?”

吳班和馬雲對視了一眼,硬着頭皮說道:“假如王爺墜馬不治,這件事誰最得利呀?”

馬雲默然不語。

吳班直接說道:“表面上看最得利的人是二王爺,因爲大王春秋正盛,百年之後傳位與兄弟的可能性並不大,這一點大王清楚,諸位王叔也清楚,二王爺想必也清楚。而正因爲是這個樣子,所以一旦王爺墜馬不治,大王盛怒之下,首先懷疑的就是身爲長子的二王爺。這不就是一石二鳥嗎?”

馬雲再次仔細的看了看吳班,要是人的臉上都貼張紙條,寫着這個人的稟性、嗜好和社會關係就好了。吳班,馬雲仔細的想了想歷史,不記得五代有個叫吳班的呀。沒有名氣的人,可不代表他好相與。關羽猛不猛,還不是被個不知名的人給要了老命;馬超帥不帥,還不是在西北被人家滿門超斬;貂禪美不美,初夜權還不知道給了誰呢?

有道是: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你巴巴的等我幾天,給我分析來又分析去的,你這個傢伙應該已經又對策了吧。想到這節,馬雲把他讓到座位上,說道:“那麼依吳兄之見,我應該怎麼辦呢?”

29第78章 南逃福州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32章 刺殺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55章 連番用計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207章 水漲了第65章 攻城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86章 林仁肇第78章 蒙汗藥第54章 留一手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5章 伏擊(一)第3章 攻攻試試25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40章 一三五第85章 援兵1第87章 援兵3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47章 關門打狗第26章 離間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35章 詩賊(2)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5章 不謀而合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21章 捕風房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90章 兄壯侄大第15章 首富第117章 救人(下)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60章 三成機會第134章 潑髒水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9章 棄子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51章 漫天要價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50章 陰差陽錯第97章 向東!第49章 chongle第81章 分兵第96章 心理陰影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52章 韶州鏖戰第53章 覲見皇帝第58章 包圍汴京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57章 霹靂火彈第116章 含元殿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187章 講和第16章 謀臣(1)第4章 晚宴第167章 中間人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61章 招降納叛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50章 家書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20章 西遷(2)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105章 幽會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90章 聯合契丹第63章 堅守第45章 空去空來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7章 謀臣(2)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74章 逼宮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1章 馬邑之戰第12章 被打斷了!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
29第78章 南逃福州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32章 刺殺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55章 連番用計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207章 水漲了第65章 攻城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86章 林仁肇第78章 蒙汗藥第54章 留一手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5章 伏擊(一)第3章 攻攻試試25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40章 一三五第85章 援兵1第87章 援兵3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47章 關門打狗第26章 離間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35章 詩賊(2)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5章 不謀而合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21章 捕風房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90章 兄壯侄大第15章 首富第117章 救人(下)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60章 三成機會第134章 潑髒水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9章 棄子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51章 漫天要價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50章 陰差陽錯第97章 向東!第49章 chongle第81章 分兵第96章 心理陰影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52章 韶州鏖戰第53章 覲見皇帝第58章 包圍汴京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57章 霹靂火彈第116章 含元殿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187章 講和第16章 謀臣(1)第4章 晚宴第167章 中間人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61章 招降納叛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50章 家書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20章 西遷(2)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105章 幽會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90章 聯合契丹第63章 堅守第45章 空去空來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7章 謀臣(2)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74章 逼宮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1章 馬邑之戰第12章 被打斷了!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