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

“耶律將軍從上京而來,一路辛苦啊!”南京留守蕭思溫在南京城外對這遠道而來的耶律拽刺說道。負責保護拽刺的人手倒是不多,不過這傢伙不知道什麼要來南京常駐,竟然帶了七八輛遮擋的嚴嚴實實的車子。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麼。

“爲了陛下,爲了我契丹國,就算是再辛苦百倍。末將也是心甘情願啊!”耶律拽刺笑呵呵的說道,一點都不嚴肅。

蕭思溫貴爲南京留守,全權處理山南事務(燕山以南)。從級別上來說,比信任的南京觀察使耶律拽刺要高上一些。拽刺來上任,他作爲山南總負責人原本是不需要親自出迎的。可是,今時不比往日,周軍大舉北上,沿路的莫州、瀛洲先後投降,敵人不費什麼力氣就攻到了涿州城下。燕雲震動,不管是漢軍,還是契丹軍都受到很大的波動。

在這種敏感的時候,耶律拽刺趕到南京來當這個觀察使,其中的意味那還不明顯嗎?他來南京,肯定是帶來了皇帝耶律璟是否發兵的消息。有了這確切的消息,是戰是守,蕭思溫纔好有對策。

相對於上京城裡,百官齊齊要求南下決戰。南京城裡,面對着周軍戳戳逼人的攻勢,並非所有的人都被嚇呆了,沉默不語的往往都是漢將,契丹軍中要求主戰的人也是相當的多,比如蕭敵烈。蕭思溫手中控制着3萬契丹軍,3萬漢軍,可他就是在南京城裡穩坐釣魚臺,絲毫不動。

不出兵說着容易,可契丹軍中情緒洶洶,主戰的人有,主張和漢將決裂的也大有人在。莫州、瀛洲、清州爲什麼丟失,原因還不是因爲漢將主動投降嗎?如果漢將頑抗到底,打出契丹男兒的血性來,他周軍能進站這麼順利嗎?半個月不到,就達到瀛洲城了。這種不和諧的論調私下說說也就算了,可偏偏當兵的丘八爺們性格大都直爽,心裡存不住話,這監視漢將的傳聞一下子就散播開了。漢軍一些將領頓時頂不住壓力。還沒等蕭思溫安撫漢將呢,就有兩個漢軍將領南逃了。

眼看着如果再不控制,漢軍很可能就要譁變,蕭思溫不得不拿自己人開刀,殺了兩個造謠生事的契丹人,勉勉強強的控制住局勢。面對着涿州不斷地求援,蕭思溫坐收南京不出窩,其內心所受的壓力自然極大,而詭異多變的局勢也讓他心力交瘁。這個時候,他最盼望的就是上京方面的消息:戰,還是和。

聽說耶律拽刺來了,蕭思溫立刻就帶着漢族、契丹族的高級將領們出南京城迎接。他這麼做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想借耶律拽刺的口,減輕自己肩頭上的壓力。即便如此,蕭思溫也不可能第一句就問:兄弟,上頭是怎麼說的,是戰還是和?基本的寒暄還是要客套幾句的,誰想到耶律拽刺絲毫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心情,竟然在自己面前對皇帝表其了忠心。偏偏蕭思溫還只能順着他的話說。

“耶律將軍忠心耿耿,舉國皆知啊。將軍來南京履新,陛下可曾有什麼交代啊?”蕭思溫笑呵呵的問道。蕭思溫即是老臣,又是高官,對朝廷衆位大臣心中自是有評價的。說實話,他覺得皇帝不應該派耶律拽刺來。如果要耶律拽刺寫簡歷的話,上面肯定寫經歷過三次伐晉這樣的大戰、惡戰。可這小子也就是純粹的“經歷”而已,沒有出上一點力。耶律拽刺可以說是皇族裡面典型的花花公子,紈絝子弟。讓他來南京,這不是添亂嘛。蕭思溫心裡這麼想着,連帶着對南院大王同黨耶律撻烈也有點不滿。可是,蕭思溫哪裡想到,高莫翰爲了避免耶律撻烈專權,想盡辦法給軍隊裡面塞人。南京觀察使這個職務,兩幫子爭了很久,才同意了耶律拽刺這個人選。

話說回來了,不管是高莫翰,還是耶律撻烈,他們對耶律拽刺多多少少都是瞭解,可爲什麼會讓他出來呢,沒辦法啊。皇帝耶律璟覺得拽刺這小夥不錯,別的人選,皇帝不同意啊。

蕭思溫話雖然含蓄,可話裡面的意思,耶律拽刺還是聽明白了:“皇上已經準備去天嶺狩獵,家兄率領大軍三十萬,五日之內就可抵達歸化州(今河北宣化)!”

歸化州距離幽州只有半天的路程,也就是說,五天半之後,就有契丹主力救援來了。至於三十萬這個數字,大家夥兒都知道怎麼回事,號稱嘛。“嗡”的一下,將領們再也無法保持畢恭畢敬的樣子了,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蕭敵烈站出來,說道:“留守大人,既然南院大王已經統兵南下,五日可到歸化州。末將建議我部立刻出兵南下救援涿州,一來作爲大軍的前部,二來也要讓周軍知道知道我契丹人絕非等閒之輩!”

蕭思溫微微一笑,對蕭敵烈的說法不置可否,轉而問耶律拽刺道:“將軍南來之時,關於南京府之事,陛下可曾有所交代。”

“這倒是沒有。”拽刺同學初來乍到,還沒有搞清楚南京的情況,不好說什麼。再說了,人的名樹的影,這蕭思溫在契丹高層裡面也是有幾分本領的,撻烈放心的讓拽刺來,就是想讓拽刺跟着蕭思溫再混點功勞,給自己的簡歷上面再添點光。

由於要整頓十幾萬的軍隊,至少要耽擱一兩天時間,契丹高層就只能先派拽刺南下,通知蕭思溫。拽刺南下的時候,耶律璟正全神貫注的喝酒呢,沒怎麼理會他,倒是一旁的高莫翰反覆的強調,見了蕭思溫一定要讓他堅守待援。可耶律拽刺也知道這蕭思溫有善戰之名,見蕭思溫只問皇帝不問別人,還以爲蕭思溫主戰呢,所以他也就得過且過的鑽了空子,給蕭思溫打開方便之門。

“原來陛下的意思是我們堅守不出啊!”蕭思溫大聲說道。

這下子包括拽刺在內,大家夥兒都有點傻眼。都不明白堅守不出這個意思,蕭思溫是怎麼弄明白的。蕭思溫掃了衆人一眼,見還有人臉色不服,想主戰。他又大聲說道:“陛下是知道我們堅守不出的。他說沒有別的囑咐,就認同了我們目前的策略!爾等還有異議嗎?”

蕭敵烈等主戰派一愣,自己腦子裡想想蕭思溫這話,多多少少還是有道理的。雖然心裡面極想出去作戰,可是蕭思溫假借聖旨,他們也是無可奈何。獨獨拽刺大不以爲然,他和耶律璟多熟啊,能不知道皇帝心裡想的什麼嗎?皇帝不囑咐什麼,不是耶律璟覺得蕭思溫做的對,而是耶律璟壓根就沒有想到這事兒。

耶律拽刺明白蕭思溫的意思了,這老小子不想出戰。不過,蕭思溫和自己老大是一黨的,面子還是要給的,當下耶律拽刺附和道:“兵法有云:一動不如一靜。蕭大人坐守南京,也不失爲上策啊。有道是: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這樣才能夠出其不意,讓敵人不知道我軍到底有什麼打算。妙計,妙計啊!”

耶律拽刺本意是拍馬屁的,可是這小子讀書囫圇吞棗,在契丹貴族裡面號稱是文化人,可這話半文半白的說出來,總讓人覺得彆扭。把蕭思溫當場給鬧了一個大紅臉。什麼“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我出兵涿州,還不是因爲漢軍不穩嗎?我留在南京,燕雲一帶,除了涿州吃緊意外,別的地方都穩如泰山,誰都不敢亂動。可如果我的大軍出了南京,趕赴涿州,且不說戰事勝負,這後方萬一有個變亂,到時候自己進退維谷,哭都來不及了。唯一唯一讓蕭思溫心安的事,在場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大老粗,對漢學真的不太懂,說不定還真以爲這個“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是那個兵法大家的話呢。

不過看耶律拽刺的樣子,一臉誠懇,絕對沒有揶揄諷刺的樣子。蕭思溫無奈之下,唯有訕訕的說道:“哪裡,哪裡,見笑,見笑。”

他這麼說着,目光不好意思的從耶律拽刺的身上劃過,卻見跟在耶律拽刺身後的竟然還有一個人,穿着打扮與契丹官員迥然不同,面貌也似似曾相識,正搖着摺扇,嘴角含笑的看着自己。蕭思溫臉上又是一紅,遲疑的問道:“這位是。。。”

“哦,你還不認識吧。這是楚國駐咱們國家的大使田雨田大人。”耶律拽刺大咧咧的介紹道。

“下官拜見留守大人!”田雨上前施禮道。

“哦,不必客氣。我官對大人也是多有耳聞,只是大人一向主宰上京,惜緣一見啊。”蕭思溫客套道:“今日南來南京,蓬蓽生輝啊。不過,近日來這南京道可不安穩,大人此來,可要多帶些護衛,多加小心。”

蕭思溫果然厲害,這聽起來滿懷關心,滴水不漏,其實是在暗暗問詢:你小子跑到南京來幹嘛來了。只聽說你常住上京,可沒聽說你還到處亂跑的啊。

田雨肅容道:“在下常住上京爲的就是兩國結盟攻伐僞周。近日周國竟然膽敢悍然北上,在下雖爲楚人,但也應恪守結盟信義,自願跟隨在軍中,爲契丹效力!”

第65章 二合一第49章 爲你做主第73章 戰爭賠款第26章 謠言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04章 會戰(3)第102章 會戰(1)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8章 三千精兵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174章 逼宮第2章 整風運動第13章 下杭州(1)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79章 兵發明州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86章 南下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13章 下杭州(1)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35章 拉攏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章 馬邑之戰第84章 喜憂參半第23章 召回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72章 狂暴衝擊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06章 會戰(5)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3章 嶽州現狀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23章 設宴第167章 中間人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7章 送客第72章 斬立決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58章 包圍汴京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75章 搜捕第97章 拼了第25章 限制党項(4)27第4章 晚宴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105章 後宮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5章 觀兵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54章 如此舉薦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23章 入貢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56章 賬本第66章 援軍?第90章 兄壯侄大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89章 援兵5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29章 詐門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15章 殺人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82章 對峙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35章 潑髒水2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46章 撞車第74章 兵進泉州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9章 軍務政務第69章 側翼第126章 兩派第117章 救人(下)第48章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155章 藏獒第12章 新妃(3)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87章 戰潞州第172章 中計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7章 送客第57章 京變第89章 援兵5第69章 往事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31章 推波助瀾
第65章 二合一第49章 爲你做主第73章 戰爭賠款第26章 謠言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04章 會戰(3)第102章 會戰(1)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8章 三千精兵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174章 逼宮第2章 整風運動第13章 下杭州(1)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79章 兵發明州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86章 南下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13章 下杭州(1)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35章 拉攏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章 馬邑之戰第84章 喜憂參半第23章 召回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72章 狂暴衝擊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06章 會戰(5)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3章 嶽州現狀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23章 設宴第167章 中間人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7章 送客第72章 斬立決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58章 包圍汴京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75章 搜捕第97章 拼了第25章 限制党項(4)27第4章 晚宴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105章 後宮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5章 觀兵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54章 如此舉薦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23章 入貢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56章 賬本第66章 援軍?第90章 兄壯侄大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89章 援兵5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29章 詐門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15章 殺人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82章 對峙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35章 潑髒水2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46章 撞車第74章 兵進泉州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9章 軍務政務第69章 側翼第126章 兩派第117章 救人(下)第48章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155章 藏獒第12章 新妃(3)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87章 戰潞州第172章 中計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7章 送客第57章 京變第89章 援兵5第69章 往事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31章 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