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突擊檢查

就在馬邑大戰的同時,馬雲懷着一個勃勃的雄心,帶着新婚的妻子,走馬進入了嶽州地界。

順着官道前行,不大會兒功夫,就有嶽州府臨湘縣的縣令張綸帶着縣丞等官員趕來迎接,在他們的陪同下,中午時分到達了臨湘縣。

南平王投降以後,馬雲對南平官員進行了初步的整頓,殺了一批,遣散了一批,也提拔重用了一批官員。張綸就是其中之一。

在臨湘用了午飯,會見了當地鄉老、士紳,寬嚴撫慰了地方。又聽張綸說起,嶽州刺史石文德、防禦使曹芸、團練使陳誨等,已經收到消息,估計已經到了處在臨湘和嶽州交界處的萬家鎮迎接。

馬雲心思一動,淡淡的看了眼趙普,說道:“趙兄,讓大隊人馬,順着官道慢慢走,我們和朱元、林仁肇、李二狗他們幾個騎快馬,從小道繞到嶽州去看看情況。”

趙普一愣,環視了一眼,說道:“王爺,這。。。這恐怕不好吧。”他心中一跳,這位王爺這是要白龍魚服嗎?

“有什麼不好,咱們這叫突擊檢查。”馬雲似乎沒有察覺趙普的心思,滿不在乎的說道。

看着這位爺突然心血來潮,像搞突然襲擊一樣,趙普心中雖有些不同意,卻也耐不住馬雲的堅持。這馬雲雖說向來從諫如流,可是他要是真的拿定了注意,想說動他改變主意,卻是難上加難。

胳膊拗不過大腿,沒奈何之下,趙普只得同意。

這大隊人馬剛剛離開了臨湘,馬雲幾人就偷偷的離開的大部隊,沿着小道向嶽州疾馳而去。過了大概一個時辰,嶽州城一時遙遙在望,趙普悄聲問道:“王爺,咱們就這樣直接去刺史府嗎?”趙普還是想把馬雲從微服私訪中給拉到正途上來。

馬雲搖搖頭,說道:“先去城西軍營。”

“站住,這裡是荊南軍營,你們是什麼人,趕緊撥馬回去,不然把你們當做奸細給抓起來。”馬雲他們離着陳誨的大營還有一箭之地,就聽見轅門右側的箭樓上,有人高聲喝道。隨着這聲音,轅門前迅速跑過來一隊軍士,各個手持長槍,長槍斜舉,槍尖閃着逼人的寒光,直對着馬雲他們,箭樓上也是一陣腳步聲,接着從各個觀風口,伸出一支支長箭來,目標直接鎖定到馬雲他們身上。轅門後軍旗隨風獵獵作響,青底上繡着金燦燦的“荊南第三團”五個大字。

李二狗拍馬又走了兩步,高聲喝道:“大膽,荊南節度使府推官趙大人親來巡視軍營,還不趕緊開門迎接。”

轅門邊角處一個小軍官,那眼睛瞅了瞅李二狗,又看了看李二狗身後,勒着繮繩面帶笑容的趙普,趙普身後還有幾人,影影戳戳的看不清楚。

馬雲從中原回來後,在嶽州軍營裡呆了一兩個月,這段時間裡,正是嶽州捕風房籌建的時候,趙普差不多每天都要進出軍營,和軍中一些軍官也算混了個臉熟。

而這會兒守轅門的這個軍官明顯認出了趙普,他身子一顫,慌忙半跪施禮道:“末將參加趙大人!”趙普隨和的一笑,說道:“起來吧,把轅門打開,我有要事要進軍營。”

高全節站了起來,可神色卻是一窒,面色變得通紅,訕訕卻又堅定的說道:“趙大人,不好意思了,軍營有規定,要有兵符契合、大帥的手令,才能放行。請趙大人將信物拿出來,讓末將驗識,若是沒有,請趙大人回城。”

聽了這話,馬雲縱馬從趙普身後趕了上來,他喝道:“高全節,不錯嘛,南平立功了,現在都是隊正了嘛。”

那個叫高全節的軍官身子一震,完全沒有想到馬雲會在這裡出現,忽的他從驚愕中清醒過來,他忙跪倒在地,嘴上卻高興的說道:“大帥,您可回嶽州了。咱們軍營的兄弟可天天盼着您回來呢。”

馬雲笑盈盈的看了他一眼,說道:“打開轅門,我進去巡視巡視!”

忽的,馬雲似是想到了什麼,他又問道:“高全節,要不要驗識一下本帥的兵符呀?”

高全節看似是個自來熟,他腆着臉笑道:“大帥,你自己就是最大的憑證了,哪用得着驗啊。”馬雲聞此言,揚着馬鞭指着高全節呵呵大笑。

轅門慢慢打開,馬雲心中滿意,下了馬緩步進了軍營,到了帥帳之後,他命李二狗擊鼓聚將,不多時,各營指揮使、隊正的大小軍官,紛紛來到了帥帳之中。他們大都知道今天防禦使丁大人和團練使陳大人都去萬家鎮迎接大帥去了,見聚將鼓突然被敲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各個驚異萬分,匆匆的跑了過去。

進了帥帳,才發現居然是大帥回來了,他們是又驚又喜,連忙上前見禮。馬雲坐在帥椅上,趙普、朱元等人侍立在左右,馬雲掃了兩眼帳中的軍官,肅聲說道:“二營指揮使,何在?”

“末將在。”一個矮個子軍官“啪”的一個大步邁了出來,沉聲說道。

“一營駐守臨湘有三個月時間了吧。今天是25,我命你部,立即出發和一營對調防守。”

“末將遵命。”

“中軍官。”

“末將在!”

“立刻去嶽州西水軍大營傳令,拿着本帥的兵符,命令水軍指揮使,半個時辰之後,在岳陽樓下集兵,本帥親自檢閱。”

“末將遵命。”

“王爺,二營已經出發了,咱們是不是要去岳陽樓觀看水軍的演習了呀。”看着馬雲意猶未盡的望着漸行漸遠的部隊說道。

“不忙,”馬雲扭頭又對朱元,有些得意的說道:“朱將軍,你看我這荊南軍勢如何呀?”

臨時下達命令,不到一刻鐘,全營就整頓完好拔寨出發,看軍士神色各個鬥志昂揚,揹着揹包,有些持槍,有些挎劍,盔甲明亮,步伐整齊,副指揮使在前,指揮使軍中,各個隊正在兩側隨隊前行,3000人的隊伍組織的井然有序,行進速度適宜,正是一支紀律嚴明的部隊。

朱元說道:“王爺,這二營軍紀嚴明,不過戰鬥力如何,卻是有待驗證。我看這些人多數都是新兵吧。軍紀好,卻是沒有什麼殺伐之氣,只能說是文明之師,離雄兵勁旅,還差了些。”

馬雲哈哈大笑道:“將軍可謂之兵矣。”新兵蛋子想變成百戰雄兵,只靠練,顯然是不夠的。

等在岳陽樓檢閱完水軍,又慰勞了一番水軍之後,馬雲就到了刺史府,這個時候,石文德、丁思瑾、陳誨纔得到消息,匆匆忙忙的趕了回來。

衆人一團熱鬧的到了刺史府大廳,馬雲做到大廳正中左側的椅子上,石文德等人再次參拜馬雲,馬雲笑呵呵的將他們扶起,請他們各自坐定,方纔說道:“誠遠(石文德的字)公辛苦了,諸位都辛苦了。今天這個突擊檢查,是小王的主意,可不是信不過你等。誠遠公操勞民生,輸送糧草,賑濟百姓,小王在江州都已經聽說,至於丁將軍,陳誨,你們勤練軍士,更是震懾四鄰。昔日,澠池會,趙王在強秦面前,即能全身而退,又不墜了國威,靠的是什麼,無外乎,內靠藺相如機變如神,外靠大趙百官用心,廉頗邊界上陳兵十萬。今日小王能從金陵安然而退,也全賴諸公。”說着馬雲站起來,團團一輯。

馬雲止住正要正起身回禮的衆人,繼續說道:“我荊南地方雖不過歸、峽、荊、嶽四州,可有句話說的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諸公齊心合力,它日我荊南未必不能呈舉火燎原之勢。”這話說的衆人心中激盪不已,馬雲盼的或許是當上楚王,甚至是當上皇帝,這些人盼的卻是出將入相,成就一番事業。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我跟着你們去巡視軍情、民政,必然會順着你們的思路來看,這樣很有可能就掩蓋了一些毛病。一句話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像我剛纔轉了一圈東大營,我身邊這位朱元朱將軍,就敏銳的發現了我軍中的一些問題。呵呵,當然這個東西,你們下去再祥談。在這裡,我想說的是,我們要集思廣益,要善於接受批評,勇於接受批評。。。”馬雲的話架子又打開了,由軍政到民政,說了些大致的方向,接來下,纔是開始認真聽取石文德、丁思瑾、陳誨的彙報。

由於楚王先後運來了兩批糧食,荊南的局勢才安定了下來,現在楚唐議和,武昌節度使換成了陳覺一黨,他已經放開了對荊南的糧食封鎖,消息傳來,嶽州的糧價又滑落了些。只是,除了嶽州之外,其它三州的百姓,雖然餓不死,卻也是吃不飽飯,範質他們現在也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

至於軍事方面,新建的荊南水軍吸收了南平水軍的部分兵力,略具雛形,不過戰鬥力積弱,關鍵是建造舟船的技術,遠遠落後於李唐、吳越他們,現在大都只是些舢板船,艨艟等大船卻是想得到,做不出來。

馬雲卻是呵呵笑道:“這次李璟可是送來了不少嫁妝。林仁肇,從今天開始,我授予你少校的軍銜,暫掛上校銜,任命你爲荊南水軍團團練使,直接歸屬荊南節度使府。你明天就去那3000工匠裡面找找,或許,有意外之喜呀。”荊南軍制規定,初入軍營者,最高可任命爲少校軍銜。因此,纔有馬雲此說。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205章 借道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79章 豫章行(二)第149章 奢侈品第35章 大戰略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20章 想我?像我?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08章 心動(中)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92章 試探第20章 洞庭密議第96章 心理陰影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48章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79章 豫章行(二)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53章 覲見皇帝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110章 夜宴(一)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12章 夜宴(三)第19章 援軍第5章 誰去出征?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46章 撞車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4章 晚宴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49章 越牆第7章 火藥第22章 嶽州流言第79章 截擊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20章 西遷(2)第94章 再見陳傳第10章 茅山道士第94章 再見陳傳第22章 摸底第115章 西征第117章 救人(下)第16章 滅蜀第67章 疑兵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115章 西征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7章 送客第4章 造假幣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76章 吳越變亂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200章 混戰第43章 激戰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60章 三成機會第75章 廣東內務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55章 強弩之末?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206章 鳳翔第107章 心動(上)第75章 置之死地第30章 攻克江陵第73章 戰爭賠款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88章 宴無好宴第2章 整風運動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38章 決策(1)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56章 專權第62章 匍匐臥倒第28章 打劫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56章 專權第46章 奇功第171章 設伏
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205章 借道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79章 豫章行(二)第149章 奢侈品第35章 大戰略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20章 想我?像我?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08章 心動(中)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92章 試探第20章 洞庭密議第96章 心理陰影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48章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79章 豫章行(二)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53章 覲見皇帝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110章 夜宴(一)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12章 夜宴(三)第19章 援軍第5章 誰去出征?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46章 撞車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4章 晚宴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49章 越牆第7章 火藥第22章 嶽州流言第79章 截擊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20章 西遷(2)第94章 再見陳傳第10章 茅山道士第94章 再見陳傳第22章 摸底第115章 西征第117章 救人(下)第16章 滅蜀第67章 疑兵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115章 西征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7章 送客第4章 造假幣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76章 吳越變亂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200章 混戰第43章 激戰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60章 三成機會第75章 廣東內務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55章 強弩之末?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206章 鳳翔第107章 心動(上)第75章 置之死地第30章 攻克江陵第73章 戰爭賠款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88章 宴無好宴第2章 整風運動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38章 決策(1)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56章 專權第62章 匍匐臥倒第28章 打劫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56章 專權第46章 奇功第171章 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