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忽悠趙季札

趙季札以爲自己瞭解了鍾允章的想法,其實,大錯特錯了。楚國處心積慮這麼久,圖謀想拿下蜀國,難道他們就一點都沒有考慮過拿下蜀國之後,應該怎麼處理川中的政務,怎麼在川中儘快的消除孟氏的影響,讓川中百姓對大楚政權充滿感激,提高大楚政權在川中的威望,凝聚人心呢。安撫百姓的任務,要比拿下蜀國更加的重要。

有了孟昶的投降文書,有了兩萬楚軍的威懾力,空虛的川中是沒有一點反抗勢力的。鍾允章覺得大概半個月時間,川中各地的官員必定會投降的。可是,怎麼樣把楚國的政策在川中推行,這纔是最重要的。楚國是限制土地兼併的,可是,蜀國偏偏是當時土地兼併最劇烈最嚴重的地方。那些地主豪強,對楚國限制土地兼併的政策一定是持反對態度的。怎麼讓這件事平穩的過渡,纔是鍾允章所需要考慮的。

事實上,不管是皇帝馬雲、大楚朝廷,還是西路都督馬光猛都支持快、狠、準,迅速的解決一批地主豪強,沒收他們的土地。可是,這具體執行則落到了鍾允章的頭上。在淮南,楚國曾經採用過贖買的政策,限制兼併,可是對於川中來說,皇帝馬雲已經暗示了,丫的,朝廷沒錢,但是國策還是要執行。

基於這種情況,鍾允章不得不另打主意,他想到了什麼主意呢。他沒有想到太好的辦法,只能是把主意打到了趙季札的身上。對於趙季札,鍾允章是十分不爽的。趙季札這種人在鍾允章眼裡面,那完全就是一個弄臣啊。在鍾允章看來,皇帝的好壞其實和他身邊的大臣很有關係,如果大臣很正直的話,皇帝也不會整日嬉戲,而現在大楚高層,不是能臣就是直臣,雖然各自心裡面的想法不一樣,可是都沒有什麼壞心思。可是,這趙季札不一樣,這小子完完全全就是一個佞臣啊,他要是跑到楚國高層去了,那會不會把皇帝給帶壞了啊。畢竟,皇帝一言九鼎,也沒個監督什麼的,很容易被一些人給影響了。這次南下,鍾允章都有心思直接拿下趙季札。

鍾允章宰了趙季札,最多就是被馬雲申斥一通,絕對不會有什麼大麻煩的。只不過,這趙季札立功了,楚軍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孟昶,還是趙季札一語道破,搞了半天,活捉孟昶的功勞,變成他趙季札的了!第二,趙季札去救了花蕊夫人,雖然就算趙季札不去就花蕊夫人,花蕊夫人也不會被楚軍過於爲難,可是,他這一去,『性』質就有點不一樣了,相當於送了一個天大的人情給了花蕊夫人。

鍾允章不是傻子,他對皇帝馬雲心中的想法還是有一點了解的,馬雲十有**是垂涎這個花蕊夫人。但是,就算鍾允章有心宰了花蕊夫人,可是卻不敢。爲啥呢?有前車之鑑啊。當年隋軍南下剿滅陳國,監軍楊廣和皇帝楊堅看上了陳後主的貴妃張麗華,可是,爲了避免張麗華禍國『亂』政,大帥楊素直接就把張麗華給宰了,結果被楊廣給恨了十幾年。鍾允章『性』格穩妥,他肯定不會這麼冒險,要是拓跋恆,那花蕊夫人很頂是難逃一劫了。

這兩天原因,鍾允章已經不敢隨便動趙季札了,更何況,國際環境也不允許殺了趙季札,爲什麼呢?現在是5國混戰,相互之間有投降的官員,那是再正常也不過了,趙季札投靠楚國,爲楚軍入川立下了不少功勞,就這麼二話不說被楚軍給宰了。那豈不是有點“過河拆橋”的樣子了,這豈不是讓那些後來人不敢隨意的頭像了嗎?所以,鍾允章不能直接就把趙季札給收拾了。

但是,鍾允章有不願意輕易的放過趙季札,聯想到治理川中的任務,他心裡面陡然間相出了一個法子,所以,他邀請鍾允章過府詳談。

在趙季札看來,現在就是強龍壓過了地頭蛇了。可是,楚軍雖然強勢,但是治理川中,和攻克川中,完全不是一碼子事兒。在趙季札的心中,楚國要想治理好川中,那肯定少不了自己。少不了自己的出謀劃策,畢竟,這川中這一畝三分地上,他趙季札是相當熟悉的。因此,當鍾允章邀請他過府議事的時候,他並沒有想太多,高高興興的就來了。他完全都沒有意識到他不過是鍾允章手裡面的一枚棋子,只不過是想順手用一用罷了。

楚國的捕風房、軍情司滲透力那麼大,難道就搞不清楚川中到底有多少豪強地主嗎?鍾允章對此早就是一清二楚了。他這麼說無非是想把趙季札給吸引進來,讓趙季札做急先鋒,替他趟地雷。做好了,那自然是有功來的,如果做不好,呵呵,對不起,就拿你趙季札的人頭來震懾川中。

鍾允章喝了一口茶,微笑着說道:“趙大人,這限制百姓一家一戶擁有的土地,那是我朝的基本國策,這一條是一定要執行的!沒有什麼可以商量的餘地,只不過呢,我們用的是‘贖買’的政策,用正常的低價從地主手中買過土地,然後再租給百姓,逐漸把土地賣到百姓手中!不過呢,有些人,罪大惡極,在地方上聲譽極差。過去有僞帝孟昶的保護,囂張跋扈,魚肉百姓,這些的蛀蟲,我大楚是一定不能放過的!趙大人就在川中,對川中的形勢也比較瞭解,這樣的人有多少,我喜歡趙大人給我一個名單,我依次來處理!”

趙季札瞟了眼鍾允章,對面這鐘允章神『色』淡然,似乎這殺氣騰騰的話,完全和他無關一樣!不過,他的話卻讓趙季札心中一動。在官場中,傾軋現象是層出不窮的,可能開國的時候,會好一些。可是,想蜀國這樣已經存在一段時間的政權,那更是難以避免的。孟氏不是川中本地人,雖然蜀國的建立,朝廷上分爲了功臣派和太子派,還有地方派,這些人之間拼鬥的非常激烈。他趙季札一度充當了皇帝孟昶的大手,狠狠的收拾了功臣派和地方派。得罪了一批人。

孟昶處於平衡朝政的考慮,趙季札收拾大臣那沒問題,但是要把大臣一棍子打死,卻不允許,這就造成了地方上對趙季札怨言不斷,搞得趙季札恨得牙癢癢。現在,天變了,蜀國完蛋了,孟昶完蛋了。趙季札本來就琢磨着怎麼對付那些政敵呢,現在鍾允章遞過來了一個枕頭,這讓趙季札異常的高興。他說道:“既然鍾大人這麼說,下官就竭盡全力來試一試!”

“呵呵,趙大人,你可能還不習慣我大楚的官風啊,我們不說試一試,而是一定要辦成!這個名單就由你來定好了!”鍾允章笑着說道。

“好!請鍾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做好!”趙季札拍着胸脯保證道。

鍾允章笑着點了點頭,讓人喚來了屬下的官吏,給他們分派任務,有些去貼安民告示,有些去貼免賦稅的告示,總之異常的繁忙,趙季札看到這裡,站起來告辭了。鍾允章笑着擺了擺手,讓趙季札下去了。

趙季札的革命勁頭十足,第二天,他就把這個地主豪強的名單給列了出來,對於那些“違法『亂』紀”的地主豪強們,趙季札還特別的圈點了出來。鍾允章仔細的看了看,又狐疑的看了眼趙季札,看的趙季札心理面直髮『毛』。

趙季札問道:“鍾大人,莫非是有什麼差錯嗎?”

鍾允章指着名單上面的一個名字,說道:“這個人是不是家住在成都河屯鎮啊?”見趙季札猶豫着點了點頭,鍾允章說道:“昨天這個人可是跑到我的官衙告狀來着。這。。。這可是怎麼一回事兒啊?”楚軍攻破成都城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孟昶一家子緊急像金陵送了過去,給孟昶一家子辦個金陵戶口。第二件事情就是安民,第三件事情就是清理訴訟,結果,河屯鎮這位就跑過來告狀了。這位佔地數千傾的地主,狀告趙季札強搶土地、民女。

趙季札吃了一驚,那人本來也是在官場上混的,後來被趙季札給免了官。沒想到這小子居然有膽子來告狀。趙季札急忙說道:“大人,這人在朝廷。。。啊。。。不。。。在僞蜀朝廷上面經常搬弄是非,最後被我免了官職,想必是懷恨在心,因此。。。因此。。。”

鍾允章淡然一笑,道:“那以趙大人之見,應該如何處理啊?”

趙季札猶豫了一下,說道:“下官以爲,應該查處起罪行,以儆效尤!”

鍾允章“啪”的一下一拍桌子,站起來說道:“好。這個人昨天我已經把他給扣留下來,哼哼。這些蜀國的遺老遺少,因爲我就不知道他們的用心嘛。哼哼,他們無非是想借機聲勢,混『亂』蜀中形勢罷了,其心可誅。只不過,偏偏沒有什麼罪行,就是本官想殺雞儆猴,也沒有足夠的主意,最多、、、最多也就是關他一些日子,打他一頓罷了。”說到最後,鍾允章很是意興闌珊,有點被打擊了的樣子。

趙季札在一旁則冷笑道:“大人,您初來乍到,或許不知道他們的罪行。下官在川中已久,倒是瞭解他們一些!1”

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30章 攻克江陵第53章 覲見皇帝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7章 暖煙閣28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68章 結義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191章 被欺騙50第15章 下杭州(3)第5章 觀兵第18章 謀臣(3)第4章 斷其一臂第78章 南逃福州第3章 突擊檢查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2章 被打斷了!第67章 催妝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49章 巧取雄州第72章 狂暴衝擊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8章 火中會師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61章 迷惑第86章 援兵2第18章 三千精兵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187章 講和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62章 匍匐臥倒第110章 夜宴(一)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05章 後宮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28章 請君入甕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211章 隴州第4章 敲詐勒索(2)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21章 劉崇南下第79章 截擊第49章 chongle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27章 物價暴跌第43章 繼續出使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101章 聽春宮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93章 夜宿周府第60章 出降(下)第105章 會戰(4)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107章 心動(上)第110章 新策略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66章 翻臉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17章 救人第53章 奇謀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35章 詩賊(2)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33章 入蜀(2)第15章 首富第110章 夜宴(一)第10章 新妃(1)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24章 議和第109章 心動(下)第6章 軍事改革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60章 三成機會第116章 含元殿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76章 出城第184章 奔襲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3章 下杭州(1)
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30章 攻克江陵第53章 覲見皇帝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7章 暖煙閣28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68章 結義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191章 被欺騙50第15章 下杭州(3)第5章 觀兵第18章 謀臣(3)第4章 斷其一臂第78章 南逃福州第3章 突擊檢查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2章 被打斷了!第67章 催妝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49章 巧取雄州第72章 狂暴衝擊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8章 火中會師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61章 迷惑第86章 援兵2第18章 三千精兵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187章 講和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62章 匍匐臥倒第110章 夜宴(一)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05章 後宮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28章 請君入甕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211章 隴州第4章 敲詐勒索(2)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21章 劉崇南下第79章 截擊第49章 chongle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27章 物價暴跌第43章 繼續出使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101章 聽春宮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93章 夜宿周府第60章 出降(下)第105章 會戰(4)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107章 心動(上)第110章 新策略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66章 翻臉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17章 救人第53章 奇謀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35章 詩賊(2)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33章 入蜀(2)第15章 首富第110章 夜宴(一)第10章 新妃(1)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24章 議和第109章 心動(下)第6章 軍事改革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60章 三成機會第116章 含元殿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76章 出城第184章 奔襲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3章 下杭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