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往事如煙(上)

楊行密出生在唐宣宗大中六年(大中年間,對唐王朝來說,絕對是災難性的。短短几年間,五代十國前期的帝王將相們紛紛誕生,特別是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吳王楊行密、梁太祖朱溫、楚王馬殷、吳越王錢鏐均是出生在這一年。號稱“小太宗”,中興大唐的宣宗李忱地下有知,不知道會作何感想),楊行密長得高大有力氣,手能舉起一百斤,而且還特別能走路,一天徒步行走,可以走上三百多裡(舊五代史:少孤貧,有膂力,日行三百里)。要是在21世紀,着力培養一下,當個舉重運動員或者競走運動員完全不成問題,不說爭奪奧運金牌了,至少在亞洲應該是首屈一指的。

可惜五代的時候苦啊。楊行密這孩子無依無靠的,漸漸走上了偷盜的犯罪道路,還被當街抓獲,送到了廬州刺史鄭棨,這鄭棨甚有眼光,看見他壯的像個牛一樣,塊頭大,有力氣,不但放了他,還將他招到了軍隊裡面。

當時唐蔡州刺史秦宗權叛唐(武穆王馬殷,此時就在秦軍中當了個大頭兵),屢次進犯壽州、廬州等地,楊行密作戰勇猛,因功當了個隊長的職務,自己還私募了100多號人,都是些持強好鬥的江湖亡命徒,在他們的攛掇下,楊行密殺死了自己的上司,掌控了廬州兵馬。當時廬州刺史已經變成了一個叫郎幼的人,他知道楊行密不好對付,於是就寫推薦信給自己的上司淮南節度使高駢:“這位楊兄弟很不錯,大人不如讓他來主管廬州吧,給我挪個窩就行。”高駢對楊行密很欣賞,當時就同意了,表奏楊行密當上了廬州刺史。

說起淮南節度使高駢在唐末也是個響噹噹的人物,曾經擔任過剿總司令(剿黃巢),可是這傢伙在剿匪的過程中,越剿越覺得自己了不起,橫豎都看不上大唐皇帝,與皇帝一度在公文上展開罵戰,等到黃巢起義失敗後,大唐皇帝論功行賞,連成都行宮看門的老大爺都賞了,愣是把高駢給忘了。到了這個時候,高駢後悔了,就此看破紅塵,信了一個叫呂用之的人,一心信奉道教。呂用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弄了一把破劍,糊弄高駢說是神劍,高駢大喜,騎着木頭雕刻的鶴,舞着神劍,在自己府邸整天高呼:“鶴舞翩翩,得道成仙”,把淮南事務全交給了呂用之管理。不到四年的功夫,淮南就怨聲載道,高駢部將畢師鐸反叛,攻克揚州,囚禁了高駢。可惜這個畢師鐸也不是什麼好鳥,在揚州城縱兵大掠,又是殺人,又是放火,後來他還向高駢學習,甚是相信一個和尚(唐末五代前期,和尚道士都是屬於白領階級,很是吃得開)。

楊行密看時機到了,連忙親帥廬州精兵,奔馳揚州,將畢師鐸包圍在了揚州。攻城足足半年時間,才攻克了揚州。在攻克揚州前夕,驚慌失措的畢師鐸聽了那個和尚的話,說什麼要死一個大人物,揚州城就自然轉危爲安,結果想了半天,揚州城裡也就高駢最大,於是就宰了高駢。結果揚州城還是陷落了,畢師鐸撒丫子跑路,投靠了秦宗權。

楊行密好不容易攻下了揚州,打開城門一看,額的神啊,包圍了半年的揚州城簡直就是人間地獄,遍地都是餓死的人,全城剩下不過200戶。楊行密傻了眼,早知道還不如不打呢。揚州真的是一個雞肋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還沒等楊行密品嚐品嚐這雞肋的滋味呢,蔡州的大蔡皇帝秦宗權,就派了手下大將,吃人魔王孫儒攻打揚州。

這兵馬還沒到揚州呢,汴州的朱溫發話了,老子還沒當皇帝呢,你小秦怎麼能當皇帝呢?於是,派遣大軍討伐秦宗權。秦宗權趕緊抽調孫儒回師。人說橘生淮南則爲橘,在淮北那叫枳。在淮北挺老實的孫儒,到了淮南竟然要和秦宗權分家,自立爲主。他目標還是揚州城不變,爲了鼓舞士氣,同時與秦宗權有所區別,孫儒給自己的軍隊起了個名字,非常可愛,叫做“土團白條軍”(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大軍二十多萬,晃晃蕩蕩的殺了過來。

楊行密一看自己本錢不夠,當時就不和孫儒玩了,他放棄揚州,向廬州方向退去,剛走沒幾步,突發異想,準備偷襲洪州(今江西南昌),手下的謀士袁襲道:“洪州被鍾傳控制,一時半會未必能攻下,宣州兵少易攻,而且宣州扼處浙東,得到宣州,我們就可以向東擴張。守城的趙鍠本是畢師鐸舊部,現在畢師鐸死了,趙鍠豎子,無足懼也。”於是南下攻擊宣州。宣州百姓再次因爲楊行密的圍城而餓死無數,隨後趙鍠被活捉,手下的將軍周本投降。

進城之後,衆將四處搶掠財物,只有楊行密手下部將、海州人徐溫去搶糧食,然後分給飢餓的老百姓,人心大悅(可憐那些大戶人家啊)。徐溫此舉也爲楊行密掙來了不少掌聲,楊行密自然高看徐溫。

一片喜氣之中,楊行密的頭號謀士袁襲突然病死,楊行密差點疼死,在袁襲靈前哀號不止:“難道這是天意?不想讓我成就大事?爲什麼要奪去我的股肱之士!”彷彿曹操哭郭嘉。不過楊行密話鋒一轉:“我爲人寬厚,袁襲卻常勸我殺人,怪不得他壽祿不永。”不知道楊行密這是在誇袁襲,還是在貶他。

此後的一段時間,楊行密和杭州的錢繆爭奪起了蘇州、常州、潤州等地。

不久,孫儒攻克廬州,端了楊行密的老窩,也派人南下爭奪蘇、常等地。三家人馬打鬥的極是激烈,很長時間都分不出勝負來。

後來,孫儒不耐煩了,想玩把大的。於是,他大略淮南,合兵50萬,渡江南下,要和楊行密決一死戰(孫儒覺得楊行密的死對頭,這是對的,可是這種捨棄自己的根據地,而和楊行密賭命運,真不知道孫儒是怎麼想的)。

孫儒南下,楊行密一面堅壁清野,另一面派人搶了孫儒的糧草,搶了之後,還偷偷運到了淮南,發給了當地的百姓,收買人心。孫儒徹底做了一次冤大頭,自己搶了老百姓的糧食,反而拱手送給了楊行密去搞慈善事業。

孫儒大軍沒了糧食,只好派遣馬殷(馬雲的爺爺)等人分散到周圍的州縣,向百姓借點糧食,吃飽肚子,再和楊行密決戰。結果,馬殷還沒回來呢,楊行密的大軍就圍過來了,一個吃的飽飽的,一個餓的呱呱叫,而且孫儒還不幸得了痢疾,這麼一仗打下來,孫儒被俘,全軍覆沒。

楊行密得到了孫儒高興異常,連忙就在宣州將他殺了,腦袋封存起來,送往長安。在外面借糧食的馬殷得知之後,聚衆號哭長拜,率軍西去,竟然開創了大楚的一片天地。可是,楚國和吳國,也就因爲孫儒之事成了仇家,經常性的你摳我鼻子,我戳你眼睛的,越打積怨越深。

孫儒死後,淮南這一畝三分地,就徹底的姓了楊。朝廷也順水推舟,在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八月間,讓楊行密以宰相身份(同平章政事)爲淮南節度使,也就是“使相”,和朱溫是同一個級別。

此後,楊行密派遣軍隊,先後攻克了歙州(今安徽歙縣)、舒州、濠州之地。這幾場戰鬥都順風順水,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攻擊濠州的路上,楊行密遇到了一個流浪兒,長的眉清目秀的,楊行密問道:“小朋友,你是哪裡人呢?你爹孃呢?”這小孩大哭道:“我是徐州人,今年七歲,無名,爹孃早亡,只好浪跡江淮,討口飯吃。”楊行密見他說的可憐,大動惻隱之心,決定收下這個孩子做義子。

可惜啊,楊行密的大兒子楊渥非常不樂意,他還聯合自己的兄弟們,一同反對楊行密收義子的事情。楊行密無奈之下,只好把這個剛收了沒幾天的義子,轉手給了大將徐溫,還囑咐道:“要不是我家渥兒不喜歡,我絕不會把這個孩子送給你的,此兒大後必能成事,你要好好待他。”徐溫哪敢不從,當下就收了這個義子,取名徐知誥。這個人就是馬雲的泰山之爹(李景他爹),南唐開國皇帝李昪(楚唐聯姻的時候,馬雲和李唐商量密約,馮延巳曾經罵道:小木匠豈懂軍機,這小木匠,影射的就是馬殷;而當時趙普毫不含糊的回罵:三姓兒安知大義,這三姓兒指的就是李昪)。

地盤越來越大,楊行密的胃口也就越來越大,吞掉了周圍的小魚小蝦之後,不是北上與中原的朱溫賽賽馬,就是找吳中的錢繆釣釣魚,實在無聊,就轉頭找荊南的馬殷喝喝茶,可惜,這幾個人都是並世豪傑,絕對不是孫儒那樣的人,楊行密沒佔多大便宜不說,連年征戰,積勞成疾,竟然一病不起,到了這個時候,楊行密才突然發現,自己做錯了一件事:自己太勤勞了,南征北戰,什麼事情都是自己乾的,兒子們全在一邊幹看着,基本上都沒怎麼接觸過軍政,可現在自己快掛了,兒子們都沒有經過什麼歷練,這可怎麼辦呢?他一共四個兒子:楊渥、楊隆演、楊濛、楊溥,按規矩,應該是老大楊渥即位。

此時後悔也來不及了,楊行密就派自己的心腹周隱,趕緊去宣州,把大兒子楊渥找來,再不來,自己可能就挺不住了。可週隱知道楊渥是什麼貨色,他不願意讓楊渥即位,於是勸道:“大少爺貪玩,好酒及色,不是個守成之主。其他少爺倒不錯,但是年齡太小。大王不如先讓廬州刺史劉威主政,劉威跟大王出生入死三十年,忠誠可靠。等小少爺們長大了,再讓劉威傳位不遲。”

楊行密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傳給劉威這個不相干的人?換誰也不能答應,楊行密不理周隱。周隱退出後,徐溫帶着謀士嚴可求入見楊行密,楊行密便把周隱的意思告訴了徐溫。徐溫大驚:“大王萬不可行此事,否則,楊家基業從此就要易姓。江東本是大王捨命博來,豈能白送給劉威這個外人。”

楊行密忍痛點了點頭:“這樣我就放心了。”徐溫害怕周隱壞事,讓他們以後對劉威下拜,沒這個道理,還不如對楊渥下拜呢。徐溫急命嚴可求去周隱的辦公室取來虎符,這時周隱不在,徐溫立刻派人去宣州通知楊渥來都中受命。

楊渥比任何人都心急,快馬入都,接受遺命。楊行密流淚嘆道:“命休矣!此生富貴,何足憾!唯諸兒愚魯,不曉大計,望公等善輔之。”囑託完後事,楊行密便嚥了氣。時年公元905年,他五十四歲。

楊渥挺記仇,得志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差點讓楊家滅種的周隱拎了過來,大罵周隱:“你他媽的真是禽獸不如!我老爹百戰得天下,你居然要傳給外人,今日勢此,夫復何言!”將周隱推到殿外,亂刀砍死。

楊渥生於富貴之家,自然要講生活品質,他喜歡過夜生活,尤其喜歡在晚上打球。在古代沒有電的情況下,蠟燭自然是必用之物,楊渥用的蠟燭都是上乘貨,質量好,價錢自然也高,每支蠟燭甚至價值上萬錢。反正他有的是錢,並沒有覺得很奢侈。

老臣徐溫、張顥對楊渥的變態非常不滿,經常勸他自重,楊渥當即反問:“我就這德性,要是你們覺得我不成器,乾脆把我殺了,你們當吳王!”二人無言退去,自襯楊渥如此狂妄,開始尋求自保。徐溫和張顥本不太對脾氣,但此時楊渥想把他們一網打盡,只得暫時結盟。

於是,兩人合夥,發動政變,把楊渥變成了傀儡,成了大吳的精神領袖。不過楊渥畢竟是名正言順的吳王,徐張二人心裡總不踏實,還是除掉楊渥最符合自己的利益。樑開平二年(公元908年)五月,徐溫等在江湖上網羅了一幫強人,闖入府中去殺楊渥。楊渥死前玩了一手漂亮的反間計:“徐溫給了你們什麼好處?如果你們聽我的,反過去幹掉徐溫他們,我讓你們都當上大州刺史。”這幫強人唯利是圖,答應了楊渥。可這裡面有徐溫的心腹紀祥,這傢伙立刻上前勒死楊渥。楊渥一死,揚州城又熱鬧了起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55章 藏獒第54章 留一手第83章 中箭第27章 孤注一擲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64章 收編第20章 三分之二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105章 會戰(4)第12章 被打斷了!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二 卷夜襲朔州上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13章 下杭州(1)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85章 援兵1第50章 家書第17章 調軍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31第52章 脫身之策第56章 碰壁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十二章第70章 血戰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7章 大火熊熊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17章 謀臣(2)第67章 疑兵第204章 芙蓉花第93章 兒女親家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10章 茅山道士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37章 裁軍第8章 火中會師第97章 拼了第79章 豫章行(二)第134章 潑髒水第2章 整風運動第120章 歸程(上)第19章 軍務政務第9章 讓涇州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19章 援軍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35章 拉攏第79章 截擊第55章 新的變化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08章 心動(中)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18章 殺**個頭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19章 軍務政務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80章 騎射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42章 趁火打劫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110章 夜宴(一)第7章 援救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80章 豫章行(三)第3章 嶽州現狀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101章 逃亡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50章 家書50第38章 家事第103章 會戰(2)第47章 賞賜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69章 往事第116章 含元殿第107章 明詔
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55章 藏獒第54章 留一手第83章 中箭第27章 孤注一擲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64章 收編第20章 三分之二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105章 會戰(4)第12章 被打斷了!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二 卷夜襲朔州上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13章 下杭州(1)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85章 援兵1第50章 家書第17章 調軍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31第52章 脫身之策第56章 碰壁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十二章第70章 血戰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7章 大火熊熊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17章 謀臣(2)第67章 疑兵第204章 芙蓉花第93章 兒女親家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10章 茅山道士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37章 裁軍第8章 火中會師第97章 拼了第79章 豫章行(二)第134章 潑髒水第2章 整風運動第120章 歸程(上)第19章 軍務政務第9章 讓涇州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19章 援軍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35章 拉攏第79章 截擊第55章 新的變化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08章 心動(中)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18章 殺**個頭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19章 軍務政務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80章 騎射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42章 趁火打劫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110章 夜宴(一)第7章 援救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80章 豫章行(三)第3章 嶽州現狀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101章 逃亡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50章 家書50第38章 家事第103章 會戰(2)第47章 賞賜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69章 往事第116章 含元殿第107章 明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