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蕭笙和涉歸的再次見面,就是段明衍鬧事的時候了。慕容涉歸竟然一籌莫展,眼下的事情太複雜了,不但涉及到了朝中的大多數權貴,還有手握兵權的傢伙。牽一髮而動全身,最重要的是,當時慕容涉歸根本就不知道這件事是段明衍在後面搗亂。
但是蕭笙來了,卻是一切都不一樣了。卻鬧鬧哄哄的要自己納妃,結果輕而易舉的,就瓦解了這些人的聯盟,如此天縱英才,卻絲毫不受自己的控制。
而蕭笙第一次引起慕容涉歸的戒心的事情,就是和羅剎國沈約的一戰,這裡面的細節,慕容涉歸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爲什麼蕭笙就能輕易的將沈約十萬生力軍調動到了南邊的喜峰口,自己遲遲沒有進軍,就是忌憚沈約手裡最後這十萬隊伍。
可是喜峰口一戰,卻是讓天下人都驚掉了下巴。爲什麼蕭笙只是動用了四千軍馬,就將十萬大軍盡數收到了自己的囊中。
試問一下,這樣強悍詭異的戰鬥力,誰會不忌憚呢?
就在慕容涉心生忌憚的時候,蕭笙卻將李成萬和沈約交到了自己的大牢之中,這個舉動,其實就是在像自己表明,自己並沒有和涉歸爭奪的意思。
眼下,這個不安分的蕭笙,卻和燭陰國起了齟齬。又該如何解釋呢?
一陣狂風吹了進來,慕容涉歸打了個寒戰,苦笑一聲道:“蕭笙,我現在是相信你呢?還是不相信你呢?”
這個時候,顏峰冒着大雨來到了慕容涉歸的書房,行色慌張道:“陛下,有燭陰國最新的消息。”
涉歸坐在了椅子上,道:“念!”
顏峰這纔打開了那個竹筒裝好的信箋,讀道:“蕭笙在三日之前,退兵燭陰國全境,並沒有吞併燭陰國的一寸土地,還扶植了原來的王室血統的周鵬舉爲王,並且兩國簽訂了互補侵犯協議。但是由於周鵬舉立國未穩,便向蕭笙借兵三萬。守護新的政權。”
說着,便開始展讀第二封。
“蕭笙班師回國,蕭江虎負荊請罪,沒有坐車,而是素袍素冠,一路從樑郡步行到了武陵城,前往請罪。蕭笙並沒有大開殺戒平叛,而是將蕭江虎軟禁了起來。就此,南疆之亂遂平!”
涉歸聽着這些彙報,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心裡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首先,便是爲蕭笙高興了,作爲多年的兄弟,看見蕭笙遭遇這樣的困難,慕容涉歸沒有伸出援手,就已經覺得很過意不去了,現在蕭笙竟然憑藉着一己之力,剷除了趙細燭,武力震懾了蕭江虎,成功平叛。
再想想,卻是有生出了一絲嫉妒,若是自己在蕭笙的位置上,也是蕭笙的處境,會有什麼作爲呢?能如從容的處理掉這些複雜紛亂的事情麼?
第三呢,就是蕭笙的實力了,毫無疑問的,經歷了這麼一場大戰,蕭笙的實力定然是有所增進的,就士氣而言,得勝之師,不可同日而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