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堰塞湖
引子
古家局的古局提前退休,自氣候局調來一位鄭局。古國國家塌陷局正式更名爲“古國塌陷局”,簡稱古國局。
第二十五章、酈局長
一
4017年5月,酈志雄卸任古國局數據中心的副司長,離開首都央市來到角省,任角省塌陷局的局長,晉升一級。
甄臺立刻上報《關於角亥臺自籌資金改善辦公條件的報告》,這份報告被酈局否定。
酈局上任不久,開始走訪臺站。主管臺站工作的苗局、局辦公室的主任任主、觀測處的宋處、經濟處的康處隨行。
因爲角亥臺是角省上一年度的唯一優秀臺站,酈局調研的第一站就是角亥臺。
酈局到了臺站不像以往的局長,先去定位科的機房,後去會議室。酈局對甄臺說:“大家該幹什麼還幹什麼,我走一走看一看。”陪同的人有苗局、甄臺、錢科和烏科,酈局一眼就看見那棵榆樹,指着說:“這個有點危險。”
當年,公孫臺只把院子東南山腳的護坡修了半截,下面是水泥灌縫的石頭牆,上面還是原來的土坎。這棵榆樹在公孫臺的時候還小,十多年過去,小樹長成了大樹。年年的雨季,整個土坎上部的都有輕度的坍塌,今年首場暴雨造成大樹部位嚴重坍塌,傾倒的樹頭觸地,樹根搭在開裂的半截石牆上,部分根系還紮在土坎中,樹幹架空在路上,形成一個樹幹的門洞。
錢想建議把這棵榆樹送給附近的村民,臺站省了放樹的人工費。甄臺說:“留着,讓處長、局長看看,有這個危險存在,我花錢或許能夠順利點。”
樹幹下的土路是下院通往上院的車行必經之路,酈局的轎車就是從樹幹門洞下穿過的。甄臺說:“非常危險,我已經向局裡打過報告,希望儘快處理,這段護坡就要坍塌,需要重新壘砌。”
苗局指着樹叢間的荒地說:“多好的土地,都荒廢了,種點蔬菜多好,利臺利民。”
酈局來到鍋爐房,甄臺指着鏽跡斑斑的鍋爐說:“報廢了,去年用電取暖,費用高得怕人,今年無論如何都得更換鍋爐。”
酈局來到會議室,甄臺指着窗戶說:“老式的塑鋼推拉窗,密封不嚴,組件損壞,有的已經無法打開,亥市的風大,內陸乾旱地區的沙塵多,室內到處都是塵土。”酈局說:“這些問題,都不是突發的,都不是很大,任何一個正常的單位,起碼年年應該解決一點,怎麼都積攢到一起了?”
酈局一行最後到了會議室,向酈局介紹完本單位的職工以後,甄臺說:“大家歡迎酈局講話。”掌聲過後,酈局對身邊的苗局說:“苗局是主管臺站的,苗局先說說。”苗局說:“我就不佔用寶貴的時間了,酈局說,酈局說。”酈局說:“來之前,瞭解一下,省屬十二個臺站的臺長中,甄臺的學歷是最高的。我向來不喜歡說套話。剛纔我在臺站轉了轉,關於臺容臺貌我就不說了。人的精神面貌還不錯,別看老職工多年輕人少,精神面貌非常好。”
任主說:“下面,請甄臺介紹臺站的基本情況。”經過充分的準備,甄臺的彙報稿很長,甄臺沒有開講之前,小汪給酈局等人的面前都擺上一份裝訂成冊的講稿打印件。任主翻着稿件說:“酈局下午還要趕路,甄臺你就簡單扼要地講重點。”既然任主有這樣的要求,甄臺只好放棄厚厚的講稿,但是要講的內容都已經記在心中。“我要說的內容分爲兩大塊,一塊是我臺取得的成績,一塊是臺站的不足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苗局說:“少誇成績,多提問題。成績是明擺着的,問題都是隱含的。再說了,在業務上你也沒有可以講得出口的成績。”甄臺心裡想:“我不是想誇成績,這不都是古國人的慣例嗎,類似劉朝陽開口說話‘你媽X的’,我是在給我私自花出去的錢找藉口。”甄臺說:“我臺的供電問題非常突出,遇到雷雨天氣就斷電,連續幾任臺長都沒能解決這個難題。現在,在局有關領導的重視下得到圓滿的解決。我臺生活用水靠村裡的簡易自來水供應,每天只送水一個小時,臺站被迫用人工儲水,廚房、衛生間都擺着儲水的大桶,現在這個問題也解決了。臺站新安上柵欄,解決了辦公樓防盜的問題,重修了圍牆和大門,有點單位的樣子了。”酈局說:“這樣看來,郜局對你們臺站支持的力度還是挺大的。”甄臺心裡說:“他支持個屁,都是我先斬後奏的結果。今天的彙報就是在讓郜局承擔責任,看來效果還不錯,只要你酈局認爲這些都是郜局讓我乾的,我的目的就達到了。”甄臺把面前的煙抽出來,向衆人散發,還沒發到儷局,儷局說:“我不吸菸。”甄臺自己點燃狠吸兩口,說:“酈局已經看到鍋爐,我前後打過三個報告,取暖期說到就到,希望局裡儘快給與解決。”酈局對苗局說:“我瞭解了一下,水呀電呀的,都是最近乾的。在這之前,十幾年這個臺站什麼都沒幹?”苗局說:“對,什麼都沒幹。”儷局停了一下對甄臺說:“我先表個態,鍋爐的問題不大,該解決的問題還是要解決的。”甄臺說:“窗戶應該更換、護坡應該修理、樓頂漏雨、樓內的裝修已經破敗、院子的地面已經破損、上山洞的臺階應該維修••••••”苗局說:“這些都是公孫權乾的,你去找他,別來煩酈局。”
酈局走後,錢想開始翻地,計劃種菜,他對甄臺說:“甄臺,給點種子化肥農藥錢吧。”甄臺說:“種子向附近的農民要,綠色農業不上化肥不打農藥。”錢想說:“好,種子化肥我自己掏錢。甄臺,井裡的潛水泵需要更換。”甄臺說:“那就換一臺吧。”
錢想的菜地中央有兩棵大柏樹,妨礙他開墾出來的地塊連成一片,沒過幾天,這兩棵樹就被連根拔起。
老烏見錢想幹得熱火朝天的,他放火燒荒,差點把供電線路引燃。老烏幹了不到一個上午,累得通身是汗,放棄了大的計劃,把下院柏臺時期的一個花壇開墾出來,種上速生黃豆,生長期只有六十天,名字叫六十天還家。
柏鬆說:“楊叔,這二人可真聽話啊。”楊光笑着說:“這次體檢,他倆都是骨質疏鬆,醫生建議多運動多曬太陽。”
離開角亥臺,沒有采取順路的走法,酈局的第二站要求去海濤預警中心。
車隊進入院子,酈局下車後發現到的是角子甲塌陷臺,就說:“我要去的是海濤預警中心。”康處說:“預警中心的主任伍主兼任角子甲臺臺長。”
在角子甲臺,會議結束後,酈局說:“伍主,一同去預警中心。”
伍主和省局的人即不言語也不行動。
酈局問伍主:“怎麼回事?”伍主說:“酈局,預警中心的辦公樓租出去了。”“誰租出去的?租給誰了?”伍主說:“租給一個旅遊公司。”“誰這麼大膽?”伍主半天沒有回答,宋處說:“酈局,那是在郜局時期。”“預警中心的人呢?”伍主說:“一部分在省局,一部分在角子臺,一部分在角子甲臺。”
酈局說:“預警中心的單位還有,機構還健全,人員編制還滿編,報賬還照常進行,可是辦公地點卻沒了。”見無人回答,酈局大聲說:“把辦公樓立刻收回,預警中心的人全部回本單位上班。”見無人迴應,酈局大聲說:“立刻收回!海濤預警中心的在編人員全部回本單位上班!”苗局說:“酈局,樓房收回是不可能了,合同期是十五年,對方已經把租金一次性付清,這毀約怕是要吃官司。”
酈局牽頭,啓動《角省塌陷預警工程》,省局的宣傳口號是:挽救生命的時間,是按照秒來計算的。一時間,塌陷預警成爲熱門話題。
楊光參加同學聚會,人人都問同一個問題:“塌陷預報的難題突破了,預報成功了。”楊光知道這些問題跟預警工程有關,他回答:“哎呀。這個問題,第一時間,問我的是家人,第二時間,問我的是親友。我在不斷地回答過程中,爲了說明白,逐漸歸結爲以下五個方面。”
“首先,關於預警技術,國外在BP機時期已經有了雛形,至今還侷限在行業內部使用。”
“其次,塌陷造成的災害很複雜,一個地點的災害程度與塌陷陷源的深度、距離、級別、地面建築物、地表條件有關,還有方向性,說全面沒有必要。在塌陷級別足夠大的前提下,我不用術語講,只講距離,就是塌陷發生源到你立足點的直線距離。歷史上,我親身經歷過兩個塌陷,一個是3074年的7.35級,陷源距離我農村老家120多公里,我老家的房子牆是河卵石乾打壘,檁木框架土屋頂,這次塌陷陷感強烈,房子沒有受損。另一個是3076年的7.85級,距離我家240公里,陷感更強烈,這幢老房子還是沒有受損。”
“其三,預警的原理。塌陷在陷源處產生的陷波在地下三維傳播,同時產生的波中有縱波和橫波,縱波波速中間值取6.3公里每秒,攜帶的能量小,橫波波速中間值取3.6公里每秒,攜帶的能量大,造成建築物破壞的主要是橫波能量,縱波與橫波存在速度差必然存在到時差,縱波在先橫波在後,預警是用先到的縱波預測後到的橫波。計算預警時間是一道代數題,距離50公里的橫縱波到時差是6秒,距離200公里的到時差是24秒。因爲利用縱波到時計算陷源需要合理的定位臺陣佈局,我們把各地臺陣佈局理想化,觀測臺網的計算機能在第一時間內完成陷源定位參數的計算。”
“其四,同一個城市在陷波傳播方向上,城區不同邊緣的距離是不同的,小城市可以用市中心代替,大城市的城區跨度有上百公里,用市中心代替誤差是很大的。陷源只有一個,人的落腳點有千千萬,理論上可以通過手機獲得個人的定位,可以給每一個人計算一個精確的預警時間,有沒有這個必要、計算量有多大我不知道,就算一個城市算作一個點使用一個距離,同時給用戶手機推送信息,對通訊系統的衝擊到底有多大,只有通訊部門清楚。”
“最後,個人的反應。全在理想狀態下,恰好你拿着手機,收到預警信息,打開、看完、決定逃跑用時3秒,恰好你在一樓光腳以百米速度跑到安全地帶用時4秒。對大多數人來講,50公里逃不掉,200公里不用逃。我無法確定的是,人們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突然收到預警信息,第一反應是什麼?”“楊光,聽你這麼一說我明白了,預警不是預報。”楊光說:“對。”
酈局在省局的院子中央修了一個四面臺階的八角亭,寓意四平八穩,“亭”音同“停”,“停”者“穩”也。
烏焦青說:“我看啊,這領導嗎——,任期的前一兩年肯定有區別,當着當着就當成了前任樣,是吧——,都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