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

“可以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後漢書·卷十二】

陳宮眼神一凜,知道這是說道要緊處了:“張府君何故不明?此一時、彼一時也。昔者曹操初入兗州,無一依靠之人、安身之處,所仰賴者,只有府君。又知府君俠義高名,斷不會有失,自然以家小託付,試問如今伐徐,彼等可還以家小託付?”

張邈本就拙於言辭,沒什麼太多的主見,被陳宮說的一時語塞,隱然被對方說動了。

陳宮趁熱打鐵,繼續說道:“袁冀州深悔當年之過,常言當初聯兵同盟,確有意滿忘形之事,幸而有府君直言相勸。只是當時尚不明悟,甚或還口出惡言,壞了友人十數年的情分!念及如今年紀漸長,故友少存,不忍坐視情誼散逝,故遣將軍朱靈驅退外敵,拯陳留於危難之間,可不是與?”

“袁本初……”張邈面露猶疑,當年他以慷慨好施聞名於世,與袁紹、曹操、許攸等人結伴爲友,同遊於河南、潁川等中原各地,情誼深厚。後來參與謀劃誅殺宦官、又共倡義兵討伐董卓,彼此守望相聞,在酒酣後一起暢想未來該如何治理漢室江山、還天下太平,那時關係是何等的融洽!

可如今又是什麼緣故,致使兄弟反目,各自都好像變得冷漠、自私、勢利。

當年慷慨激昂,發誓要做徵西將軍的曹操如今要兼併兗徐、據守東方;而那要做士人楷模,成爲汝南袁氏‘第四公’的袁紹如今在河北志得意滿,做了不少違背初心的事。

一邊是摯友、一邊是故交,張邈猶豫到最後,仍只是在原地徘徊彳亍,長吁短歎,遲遲不下決定。

陳宮見狀,知道不能逼迫太甚,便悄悄對一旁使了個眼色,再拱手說道:“今豪傑四起,九州分割,府君當世人豪,以十萬之衆,守尺寸之地,反制於人,豈不惜哉!眼下曹軍東征徐州,州內空虛,從事中郎許汜、王楷等豪強皆不滿於曹,臧君乃盛名義士,田使君又是朝廷封拜的刺史。若領兵迎之,共治兗州,觀天下形勢,不也是縱橫之計?”

兗州如今的形勢已經擺在張邈面前了,內有衆多不滿曹操誅殺邊讓等人豪強、嫉恨曹操的正牌刺史田芬,外有勒兵觀望的臧洪。以這種局面,張邈縱然是有意襄助曹操,也是杯水車薪,改變不了什麼了。而陳宮在此時遊說他,或許真是袁紹念及舊情,特來拉他一把……

陳宮看火候差不多了,剩下的就要靠張邈自己去思量,便自覺的起身告退:“話已至此,還望府君早做打算。”

張邈尚在沉思之中,對於陳宮的告退只是下意識的擺了擺手,而他弟弟、原廣陵太守張超也從一旁的坐榻上站起,親自送別陳宮後,復又轉身回到張邈身旁。他垂袖站了一會,忽然歎息道:“阿兄還在顧慮什麼?”

“袁本初早年待我有恩,曹孟德與我的情誼也一向是深厚如初,我如今夾在他們兩人之間,實在是讓人爲難吶!”張邈無奈的歎了口氣,輕聲說道。因爲常年養尊處優,年已四旬的他仍是麪皮白淨,彷彿三十歲的模樣,他踱步走到安靜的廡廊下,自言自語道:“這如何會鬧成這個樣子?”

張超跟着他走到廡廊下,卻見廡廊的角落裡站着一名彪形大漢,穿甲執兵,赫赫有威。他眯着眼打量了會,很快認出了這個人:“這就是趙司馬屬下能一手樹起牙門旗的力士吧?”

“嗯,這也是我軍中的老人了,當年我舉義兵討董,他是率然響應於我的。”張邈看着那員壯漢,眼中不禁流露出對往事的追憶,回憶起當年那段一起熱血沸騰的日子。

張超提起這人不是爲了勾起往事,而是示意張邈,剛纔在與陳宮談論大事的時候,如何能讓這個護衛站在一邊侍候?而且此時只有他們兄弟兩人,明顯是要談論私事,這人卻還沒眼力見,也不知自覺避讓。

他也不搭話,只拿眼看着張邈。

對方會意,立時說道:“不用擔心,此人忠於護衛,話絕不傳於外,足堪信任。你有什麼話,但說便是。”

張超這才勉強應下,不去關切這等小節。

重回話頭,張超對曹操向來沒什麼好感,甚至認爲曹操能有今天,掌握兗州,全是當年他兄長慷慨‘讓賢’之故。那年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接連死於青州黃巾之手,兗州各郡唯有他兄長名望最高,適合挑起大梁。唯一的缺陷可能就是張邈是兗州東平人,依照三互法,不能做兗州長官——可當時天下崩壞,朝廷西遷,誰還管得了這個?

可最後偏偏就是袁紹在暗中支援了曹操入主兗州,而他兄長還欣然擁戴……

若是當初張邈與袁紹的關係沒有鬧那麼僵,若是當初張邈能少看重規矩,那麼今日曹操所擁有的謀士、武將、兵馬乃至於一切,都將是他們的!

“前因如何,暫且不論。”張超避過對方沒有意義的自怨自艾,直截了當的說道:“阿兄現今要考慮的是抉擇!依陳公臺所言,臧君不日就會率兵入東郡,與田使君合於一處,各家豪強皆已暗結異心,只待田使君一聲高呼,兗州就要變天!若真到了那時,陳留四處皆是敵軍,阿兄又該何以自處?難道還要爲了他曹孟德死守麼?”

張邈面色沉重,他本就容易被信任的人牽着鼻子走,此時陷入了劇烈的心理掙扎。他艱難的張了張嘴,似乎不想承認局勢對他很不利:“臧子源曾是你的屬吏。”

臧洪曾被張超在廣陵太守任上徵闢爲吏,彼此有過一段‘君臣之義’,當年董卓倒行逆施,天下怨怒,還是臧洪率先說服張超,倡舉義兵聯軍。張超欣然帶兵前往會盟,誰知最後卻成就了盟主袁紹,而他至今什麼也沒撈到,就連本有的廣陵太守也被陶謙弄去了。

“他手下的兵是袁氏的兵,其人也是聽從袁氏之命,若要他不攻打陳留,這倒容易;可若是要他退兵,其又如何會違逆袁冀州之意?”張超無奈的搖了搖頭,實則在心裡早已有了盤算,只待臧洪領兵進了陳留,以他與臧洪的關係,執掌兗州豈不輕而易舉?當然,這是在張邈同意起兵之後的事了,眼下最關鍵的,還是如何說服立場搖擺的張邈。

於是他又進一步加大了籌碼:“阿兄莫忘了,朱文博還在陳留!”

“啊!”張邈瞬間明白了,背後陡生一陣寒意。

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
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