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

這些退出了一線野戰部隊的T9\12坦克,一部分除了繼續裝備二線部隊外以及用於對外軍事援助外,大量被改裝爲其他車輛,比如作爲自行火炮的底盤而是用。

同樣的更早以前的T6系列坦克也是如此,基本上都是被拆除了炮塔,然後利用底盤裝上榴彈炮,成爲自行火炮。

如此也就導致中國的自行火炮型號繁雜,雖然裝的火炮都一樣,但是底盤什麼樣的都有,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舊式坦克不退役也沒用,但是退役了也不能就放在倉庫裡不用吧,還不如改裝了事。

實際上陸軍的坦克改裝還算順利的,空軍和海軍那邊更糟糕,隨着噴氣式時代的到來,大量的螺旋槳飛機被迫封存,除了少量飛機外,大部分飛機連改裝的機會都沒有,很多隻服役了兩三年的飛機就是被迫封存。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對外軍事援助中,對於飛機的援助可謂是非常大方的,基本隨便給點錢就買了,1945年開始,和中國有軍事合作關係的國家空軍都是鳥槍換炮,那些早期型號都扔了,然後換裝中國空軍退役下來的F4H、F6B、F7、F5E。

幾乎瞬間裡就是邁入了螺旋槳時代的最巔峰狀態。

在整個二戰裡,對於舊式裝備如此處理,怎麼才能夠最大的發揮出舊式裝備的價值,這一直是困擾着中國海陸空三軍的問題。

現在的第二裝甲師裡頭,就是同樣裝備了的萊昂T9\12系列坦克的底盤改裝未來的特種車輛,其中就有推土機。

當這三個指揮官確定了救援方案後,四輛T18坦克就是在後方的火力支援下開始向前前進,他們一字排開,而在它們的後面,卻還是有着一輛推土機。

很快德軍的火力反擊就來了,好幾枚的57毫米七十五毫米的反坦克炮打在了這幾輛T18坦克身上,但是T18坦克卻還是依靠着強悍的正面防禦絲毫無損。

按照中國陸軍部分將領的話說就是:“在實戰中,T18坦克還沒有試過被敵人正面擊毀呢!”好吧,這又是一句中國陸軍的自大虛話,因爲T18坦克就沒打過幾場戰爭,去年的對日作戰裡頭,也就幾十輛的T18坦克上九州島晃了一圈沒打幾炮日`本就投降了。所以中國陸軍口中的實戰沒有被擊毀過的話有太多水分,因爲T18坦克在這之前就沒實戰過……

而這一次,德國人很榮幸的首次見識到了什麼叫做T18坦克的恐怖!

T18坦克一邊以穩定的速度向前行駛,正面高達一百多毫米的傾斜裝甲彈開了任何德軍發射的反坦克炮,一直到他們行駛到了57號車附近後,他們就是停了下來,然後排成一排,就當後方的推土機進行作業的時候,這四輛T18坦克也是對準着前方的德軍陣地發射高爆彈。

一百零五毫米的坦克炮發射出來的高爆彈威力巨大,砸在德軍陣地上絲毫不遜於重炮的炮擊。

而真正讓德國人絕望的是,他們發現不管他們怎麼還擊,都是發現無法擊穿這幾輛T18坦克的正面,這四輛T18坦克一邊是停着不動捱打,一邊是瞄準着德軍的反坦克炮陣地開炮,打幾輪下來後,德軍的那些反坦克炮就都是啞火了,少數被擊毀,而大多數則是緊急撤退了。

反坦克炮和坦克對炮,他們還沒那個膽量!

陣地裡的一個德軍指揮營裡,一個德國軍官正在對着電話大聲吼着:“我們需要坦克支援,我們需要虎式坦克的支援!”

可是德國人的虎式坦克又不是什麼大路街貨色,這種坦克在德軍手裡也不多,可不是前線德軍請求支援就能夠得到的。

到了最後,虎式沒有到來,而那四輛T18坦克則是硬扛住了德軍的打擊,成功掩護了推土機進行作業,推平了57號車後方的垂直坡道,讓57號車得以倒車退出。

隨後這五輛T18坦克還是以倒車的方式退出戰場。

撤出後,那幾輛坦克的乘員們爬出坦克,看着車體前方的諸多彈痕,一個個也都是滿臉震驚,當他們在車內的時候,只是能夠聽到一聲聲的叮咚響聲以及一陣陣輕微的晃動,但是現在直觀的看到車上的彈坑卻是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剛纔德軍的反擊火力有多猛。

這一場小規模戰鬥雖然給雙方帶來太大的傷亡,但T18卻是給德國人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當天一份關於中國新式坦克的報告就是彙報到了德國本土,報告中重點提及了T18坦克的防護能力,聲稱德軍的大量五十七毫米、七十五毫米反坦克炮都無法威脅到這種新式坦克。

作爲擁有世界上最爲強大陸軍之一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發坦克的國家的,中國陸軍的各種新式坦克一直都是各國重點關注的目標。比如說三十年代中國陸軍大規模服役了T9系列後,直接導致了各國研發了新式坦克,比如德國的四號坦克、蘇俄的T34坦克、美國的M4坦克都是把對抗中國陸軍的T9坦克作爲了重點目標,而且也是仿效中國採用傾斜裝甲、而且坦克炮也是升級到了三英寸級別。

但是二戰爆發後,中國研發並服役了新一代坦克,也就是T15坦克,當時的T15坦克最爲顯著的標稱就是裝備了一門105毫米的坦克炮,火力可謂是空間強大,絲毫不遜於同時的重型坦克。

要知道在二戰時期裡,各國的主力坦克都是二十多噸的中型坦克,不管是四號還是T34又或者是M4坦克,都屬屬於這個級別的,雖然還有更重、火力更猛的坦克,比如蘇俄的IS系列,德國的虎式,但是這些都是屬於重型坦克,造價昂貴,裝備數量不算多,也就和中國陸軍戰前裝備T11重型坦克一樣。

然而中國陸軍的T15坦克卻是在只有三十五噸的車體裡,裝上了一門105毫米四十倍口徑的主炮,除了極其強悍的火力外,防護能力也是遠超同時代的中型坦克,正面的傾斜裝甲厚達七十毫米、而採用一體化鑄造的炮塔正面達到了一百毫米。擁有火力和防護的同時,它裝備的發動機以五百五十匹的馬力使得T15坦克擁有了不遜於同時代中型坦克的機動性能。

這樣的怪物出現在二戰早期,根本就是其他國家難以想象的事情,畢竟如果說T15坦克是和T11坦克那樣是屬於重型坦克,造價昂貴只能小批量裝備的話也不算什麼,但問題就是它不是啊,在中國陸軍的計劃裡,它可是T9\12系列坦克的後繼型號,是作爲主力中型坦克來使用的,裝備數量不是幾百輛,而是幾千上萬輛之多,由此形成的T15坦克海足以讓中國陸軍碾壓任何一個國家的裝甲部隊。

當初的T15就讓西方國家驚掉下巴了,迫使蘇俄開始升級T34,出現了T34-85,後來更是強行在T34的車體上安裝100毫米的坦克炮,出現了T34-100這種怪物。但是強行升級改裝的T34-100還是無法比T15相提並論,導致蘇軍開始研發T44系列坦克。

然而現在蘇軍連T44坦克都還沒有大規模服役了,中國陸軍的T18坦克就來了。

T18坦克作爲T15的終極大改型號,雖然還是沿用了T15坦克的底盤等基礎設計,但是換裝了威力更大的105L50坦克炮,穿甲能力比105L40大的多,而且防護能力也是更爲強悍,車體正面傾斜裝甲達到了一百毫米厚,炮塔裝甲最厚的地方達到了一百八十毫米並。

而且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T18坦克首次採用了馬力高達七百匹馬力的柴油發動機!

對於採用柴油發動機這一點上,絕對是屬於中國陸軍坦克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過去的數十年來,中國陸軍和海軍一直都堅定不移的使用汽油發動機,這裡頭原因有非常多,技術上不成問題,主要是涉及到了基礎工業上,因爲中國坦克的生產,實際上是由中國的汽車產業所支撐的,而中國汽車行業比較發達,汽油發動機技術成熟可靠,當然最爲主要的就是有着大量的生產線,不同任何的改動就可以向陸軍提供大量的大功率汽油發動機。

所以在過去的十多年來,陸軍方面雖然嘗試過使用柴油發動機,但是一直都是受限於各種限制而無法成行。

但是在研發T18坦克的時候,由於國內汽車工業對於汽油發動機的研發有所延後,在軍方要求的七百匹馬力的發動機項目上進度緩慢,而這個時候漢通機械公司卻是成功研發出來了七百匹馬力的柴油發動機,在戰爭期間那可是哪怕一個月的時間領先優勢那也是極大的優勢,所以陸軍方面爲了加快T18坦克的量產服役,就是不顧國內汽車行業的普遍反對,執意選擇了漢通機械公司的SV700型柴油發動機作爲T18的動力。

雖然T18坦克採用柴油發動機給陸軍的後勤補給帶來了極大麻煩,因爲這代表着陸軍不但要大量供應汽油,還得同時供應柴油,而不是和以前一樣只供應清一色的汽油就可以了。但是爲了讓T18發揮出戰鬥力來,陸軍還是克服了諸多困難,硬是大規模裝備了T18坦克並單獨爲T18坦克建立了柴油供應體系。

而SV700型柴油發動機也是爲T18坦克帶來了滂湃的動力,讓重達四十噸的T18擁有了極其優越的機動性能,其公路最大速度達到了五十五公里每小時,機動性能甚至比T15還要優越!

到了1945年的4月份,中國陸軍的北方機械化部隊已經是形成了以T15坦克、T18坦克爲主的局面,而在南方部隊則是以T16南方坦克、T19兩棲坦克爲主,此外還有大量的T14輕型坦克廣泛裝備在全軍之中。

如果計算數量的話,1945年4月爲止,中國陸軍中已經服役的T18坦克爲三千多輛、T15坦克八千多輛,T16南方坦克三千多輛,T19坦克一千輛,T14輕型坦克有四千多輛。除了以上現役主力外,T9\12系列坦克加起來也有八千多輛、T11重型坦克、T17重型坦克加起來也有一千多輛,其他的老式T10/T8/T6之類的大多數已經被封存或者改裝,因此不計算入內。

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865章 慘烈(二)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353章 王麒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997章 陰謀(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334章 上海事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476章 不孝子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59章 生和死第918章 F5對P51(二)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31章 財政困境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
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865章 慘烈(二)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353章 王麒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997章 陰謀(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334章 上海事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476章 不孝子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59章 生和死第918章 F5對P51(二)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31章 財政困境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