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

三月的上海還是初春季節,繁華熱鬧的街頭,赤着腳穿着單薄舊衣的報童一邊再帶着寒意的春風中顫抖着一邊似乎用盡了力氣高聲喊着:“賣報嘍!賣報嘍!俄國皇帝被革命黨人抓捕囚禁!”

陣陣高喊聲中,手中的報紙也在快速的減少着,隨着報紙陸續被賣掉,他那有些發青的臉色也是浮現了笑容,這個頂多只有十一二歲的男孩繼續揮舞着手中的報紙,然後走向那些可能的主顧,這年頭的報紙並不是貧苦民衆的讀物,街頭上那些隨手掏出零錢來買報紙的大多數是穿着西裝革履的人羣,普通人不是花不起那個錢而是他們不捨的花這個錢只爲了看看報紙上說的那個俄國皇帝被抓了的消息,而更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買了也認不得報紙上的字。中國的識字率目前依舊是極低的,近幾年的教育雖然發展迅速但是真正要做到街頭上隨便一個人都能識字,中國的教育還需要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要走!

報童揮舞着報紙小跑到一個身穿黑色西服,頭戴圓頂高帽的男子身前,遞着手中的報紙:“先生,需要報紙嗎?”

那留着八字鬍鬚的男子轉過了頭,然後看了看這個頂多只有十一二的男孩,當他的目光落到了報童那略有發青的臉色和赤着的雙腳時略微皺眉。

報童似乎是見多了人臉色的,一見這男人臉上皺眉就是準備轉身向其他人兜售報紙了,不料剛轉身的他卻是聽到了背後的那鬍鬚男子道:“哦,給我來一份!”

說罷他就是從口袋了掏出了張一元的紙幣,然後遞給了報童!

報童結果了這張一元的紙幣後卻是面露難色:“先生,您有零錢嗎?您的一元我找不開!”

那鬍鬚男子卻是不答話,然後直接拿過了報童手中的那份報紙,也沒看就這麼折了折後拿在手裡,隨後說了聲:“不用找了,你留着買雙鞋吧!”

報童聽罷後臉色大喜,發青的臉色立馬就是展現了笑容,然後是連忙鞠躬說着:“真的嗎,謝謝先生,謝謝先生!”

等他擡頭時卻是發現那鬍鬚男子已經不見了轉身離開好遠了!

男子手中拿着報紙,走過街頭後攔了輛人力車:“去匯東新路的華夏銀行!”

拉黃包車的壯年男子道:“好嘞,先生您坐好了!”

隨後黃包車開始小跑了起來,坐着的那個鬍鬚男子眼光不時的落在街道兩旁,打量着周圍的行人,打量着道路兩旁的建築,開始還不覺得有什麼,但是當黃包車拐了個彎後就是駛入了一條水泥路上,這個時候行人漸多,而大多都是穿着較爲光鮮的男男女女,男的不是身穿西裝革履就是穿着絲綢馬褂,女的不是洋裝就是旗袍又或者是時下極爲流行的學生女裝樣式的裙裝。

道路兩旁的商鋪看起來也是色彩光亮,大片大片的玻璃櫥窗和室內的燈光讓這些店鋪和之前所見的完全不一樣,以至於讓車上的男子露出了略微驚訝之色:“這纔是上海應該有的樣子吧!”

不過還沒有等他驚訝完畢,黃包車就是再一個拐角轉彎後,幾乎瞬間裡鬍鬚男子就是聽見了一陣在紐約街頭纔可能聽見的車馬喧譁聲,看見了曼哈頓纔能有的高樓大廈和衆多的汽車!

有那麼一瞬間讓他產生了彷佛回到了紐約曼哈頓的錯覺!

這纔是上海嗎?鬍鬚男子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看到的,見到的,縱然回國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人向他說過這幾年國內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他通過一些途徑瞭解了後也是覺得現在的中國總統陳敬雲做的不錯,國家應該是有了好的變化的,但是他從來都沒有想到,甚至都沒有幻想過自己竟然在中國,在上海看到了現在的這一幕!

這還是自己六七年前離開時候的那個中國嗎?爲何看起來如此不一樣了?

關閉

寬闊的水泥大道上有着衆多的汽車,而道路兩旁聳立着衆多高樓大廈,街頭上的人們一半是是行程匆匆的商務精英們,而另外一半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從其他地方涌來購物、遊玩的遊客之類的,穿着時髦或土得掉渣的衣服的這些人都有着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揮金如土,上海的匯東新路作爲中國最具規模的cbd中心,不但有着諸多大企業駐紮此地辦公,更是有着衆多的商店,在中國還極爲新鮮的百貨公司在這個短短只有千米不到的匯東新路里就有六家之多,而這可不是那些小超市,而是每一個都擁有一棟獨立大樓的綜合性百貨公司,賣的大多數都是奢飾品,這年頭中國的百貨公司可不是後世裡的廉價超市,而是奢飾品的代名詞,任何一件出自匯東新路五十九號萬衆百貨公司的皮草都足以讓那些中產家庭的夫人或女兒望而止步,加上散佈在匯東新路各處的其他精緻而小巧的奢侈品店鋪,就使得了匯東新路成爲了一個奢飾品購物天堂,和購物相配套的是匯東新路的那幾家豪華酒店,其中由盛宣懷家族投資修建的盛世飯店更是一舉超越了租界的匯中飯店,成爲了上海投資金額最大,最現代化同時也是房價最爲昂貴的酒店。

這些加起來就是的了衆多外地富豪們爲了體驗一把在匯東新路的奢華生活方式而在這裡灑下無數資金。

不過這些外地來的富豪遊客們很少會知道,他們在匯東新路的本地人士看來,就是一羣有錢的鄉巴佬而已,而且還是特傻的那種,衆多匯東新路商務精英們看向這些揮金如土的外地富豪們的眼神就跟後世外國人看曼哈頓第五大道和巴黎香榭麗舍大道里的中國遊客是差不多的。

這樣一個充斥着金錢和俗氣無比的地方所形成的畫面卻是中國最具現代化的商務區,作爲中國兩個之一,同時也是最大的cbd中心,匯東新路給每一個人的感覺都是震撼,儘管震撼的理由不盡相同,但是每一個第一次看到匯東新路景象的人都會被震撼到!

黃包車上的鬍鬚男子同樣沒有例外,只見他用着滿是驚訝的神情看着街頭兩旁的建築和街頭上的人們,半天都沒回過神了,一直等黃包車停了下來,車伕說:“先生,華夏銀行到了!”的時候,鬍鬚男子纔是反應了過來,吸了口氣後纔是下來車後,然後付了車資後就是走進了眼前這棟有着大理石柱子的大廈。

不用多久,他就是出現在了華夏銀行上海分公司總經理李巖的辦公室內。

“黃先生,您可總算來,要知道我等你來可是已經等了足足一個月了啊!”李巖似乎看見了這黃姓男子極爲高興。

而那黃姓男子道:“有勞李經理久候了,黃某從紐約坐船回國後,先到了廣州一趟看望了家人,然後才坐招商公司的客輪到的上海!時間上耽誤了些,李經理見諒!”

李巖卻是擺了擺手道:“無妨,只要黃先生你來了,我等些日子不礙事的!”

說到這裡,李巖再一次看着黃姓男子道:“對於黃先生這樣的人才,我們華夏銀行是求賢若渴啊,別說只是等區區一個月了,哪怕是兩個月,半年一年我們都等得起!”

李巖說到這裡的時候也是有些感嘆,自從兩年前華夏銀行被迫向中國銀行移交了貨幣發行、國債發行以及國稅代存等業務後,華夏銀行就算是全面轉向了商業銀行,並先後進行了數次的大規模投資,但是這個時候的華夏銀行規模已經龐大無比了,原有的體制已經不符合華夏銀行的發展需求,而華夏銀行內部的人力資源也無法滿足華夏銀行的現代化需求,其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華夏銀行這兩年來雖然不斷把重心轉向了商業貸款上,但是這一部分的發展卻是步步維艱,這兩年內商業貸款進展不順利反而是浪費了大量的資金。好在這個時候的華夏銀行依舊有着旗下中國控股企業的資金支持,不然的話華夏銀行這兩年的商業貸款業務可能就會拖累整個銀行的發展了。

而作爲商業貸款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華夏銀行上海分公司總經理李巖面臨的壓力非常大,爲了解決上海分公司的困局,李巖開始邀請更多的銀行專家們加盟華夏銀行,爲華夏銀行提供戰略方針的制定提供支持,並準備着對銀行內的一些體制進行改革。

而眼前的這個黃乃清就是李巖花費了大力氣才從美國邀請回來的人才!

黃乃清,祖籍廣東香港,其父乃是英國一家洋行的買辦,黃乃清幼年時隨父住在香港並上教會學校,青年時曾隨父抵達上海住過一年並在上海的一傢俬塾進學過一段時間,隨後又返回香港繼續學業,十八歲後獨立前往英國留學,不過他一開始學的是物理,並不是財務專業。不過命運有時候很奇怪的,他在英國倫敦大學獲得了本科學位後和友人一起前往美國,然後竟然是在一家銀行找到了工作,隨後他對銀行業產生了極大興趣,甚至還辭職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習經濟學,並順利獲得碩士學位,隨後在美國曼哈頓的一家銀行任職,僅僅三年時間就因爲工作出色爲銀行賺取了大量盈利而躋身銀行高層,在他爲了銀行創造了大量利潤之後,他的膚色在那些資本家看來已經不是他晉升的障礙了。

然而儘管工作順利而出色,但是當他接到了來自華夏銀行的邀請時還是在考慮了足足半個月後決定回國,這一方面除了華夏銀行許諾的豐厚待遇外,也和華夏銀行乃是中國乃至遠東地區的第一大銀行有關,有了更廣大的平臺才能讓他更好的發揮才能,而不是李巖等人當初報以厚望的希望黃乃清是因爲愛國所以纔回國。

就黃乃清個人來說,他之所以回國就是華夏銀行給的待遇足夠豐厚,給的發展平臺足夠大!這一點和所謂的國家民族倒是沒有半丁點的聯繫,如果華夏銀行是日`本或者美國人,他也是同樣會接受邀請!

說到底,他是個合格而標準的銀行家,而銀行家眼裡是沒有國界的!

第230章 問與答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233章 喜與憂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9章 密議(一)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91章 福州冬日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997章 陰謀(一)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233章 喜與憂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96章 福州體系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48章 空襲!!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9章 密議(一)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891章 趙臨東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429章 ‘抗菌素’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157章 長樂號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463章 正式外交
第230章 問與答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233章 喜與憂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9章 密議(一)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91章 福州冬日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997章 陰謀(一)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233章 喜與憂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96章 福州體系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48章 空襲!!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9章 密議(一)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891章 趙臨東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429章 ‘抗菌素’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157章 長樂號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463章 正式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