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

除了速度以及航程和巡航速度上的苛刻要求外,空軍要求在新一代戰鬥機上搭載機載通訊系統也是個麻煩事,現在的無線電技術雖然進步很大,中國福樂電氣公司生產的小型電臺已經是裝備上到了b4轟炸機中,但是那說是小型電臺呢,但是依舊很大,要不然也不會只能裝在b4轟炸機上面了。而要在輕巧靈活的戰鬥機上裝備無線電,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中國空軍對f2戰鬥機之後的下一代戰鬥機的技術標準是超過了當今技術的,但是中國空軍爲什麼依舊會提出這樣的技術標準呢,因爲中國空軍就沒想過要在二十年代就把這個飛機裝備上,二十年代裡中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依舊會是f2戰鬥機,而這個研發中的下一代飛機那是準備在三十年代後接替f2戰鬥機用的,如果性能上沒有一個大邁步的話,空軍還研發什麼新飛機皐。苯影袴2戰鬥機修修補補改一改就和直接用了。

當各國空軍的飛機設計研發還徘徊在二百公里時速的時候,中國空軍就已經把戰鬥機的速度瞄準到了三百五十公里以上了。

秦國鏞繼續說着:“爲了達到空軍方面的設計要求,我們公司設計的時候大膽的採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包括機載小型通訊系統,全封閉滑蓋式玻璃座艙以及設計採用六百馬力以上的風冷式發動機!”不過說到這裡的時候,秦國鏞卻是苦笑一聲後道:“由於設計指標過高,這些子系統也不是我滁州飛機公司自己可以搞定的,這個通訊系統是福樂公司那邊的項目,他們的研發雖然也算順利,但是要拿出試驗產品出來還得幾年時間。而動力系統上海動力公司也是有些困難,根據他們的說法,限定了發動機重量的前提下,能夠拿出五百馬力的發動機就已經很困難了,而要六百匹馬力的話,怕是非常困難!”

陳敬雲看着眼前這架雖然其貌不揚的模型飛機,他也知道這只是一個概念機,一個連子系統都沒有完成研發的概念機,儘管短時間內看不到成品,但是空軍和滁州飛機公司的研發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你們的路子是正確的,航空技術的發展是不會停下來等我們的,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前開始研究,笨鳥先飛嘛,我國的各項工業基礎比如英法美等國,但是我們提前幾年時間,比他們花費更多的力量,總是能夠把東西給研製出來的!”陳敬雲如此說着,很多事情不是說很困難就不去做了,有些事情明知道很苦難,但是也要咬緊了牙關硬頂着上去的。

不但是航空技術是如此,其他的新技術研發都類似,比如關係到全國人吃飯問題的雜交水稻的研究,誰都知道很難需要花費的時間是以數十年來計算的,但是農林部依舊每年投入了大批資金進行研究。再比如那些新式合金材料的研發,這些關係到整個工業基礎的基礎材料研發更爲苦難,但是江餘礦業和東南鋼鐵這些基礎材料的研發公司依舊每年投入了重資進行研發,爲的是什麼,不就是爲了不落後於他人嗎,這些東西難道可以說因爲耗資巨大,研究起來非常困難就不研究了嗎?絕對不是。

再比如核物理研究,陳敬好多年前就開始從華夏銀行拿錢出來建立了核物理研究室對核物理進行理灤究了,這都多少年過去了,投下去的錢沒有一千萬也有七八百萬了,但現在除了一些理論外連個鴨蛋都沒給陳敬雲弄出來,陳敬雲琢磨着要等這羣人把和核彈的理論完善下來都得好多年以後了,至於什麼時候才能弄出核彈,說實話陳敬雲自己心裡也沒底,他也不知道要把核彈弄出來還得投入多少錢。反正現在是一年比一年花錢,尤其是建立新實驗室和購買各種試驗設備的花費,就連陳敬雲這個大金主都是感到了吃力,哪怕是他個人再有錢,估計也就只能支撐前期的理灤究了,等過幾年核彈的研發進行實際試驗階段的時候,陳敬雲是準備讓國家接手了,畢竟到時候需要的花費是他個人無法支撐的,他雖然是華夏銀行的大股東,但是也不能一直無節制的挪用大批的現金投入到核物理研究裡頭去。

但是研究核彈那麼困難,需要的資源是個天文數字的話難道就可以停手不研究了嗎?肯定是不行的,從設立和物理研究所的那一天起,陳敬雲就是下定了決心,那麼餓着肚皮也得把核彈給搞出來,只要把核彈給研究出來了,才能讓中國在未來的世界局勢裡頭立足於不敗之地。

所以有些東西並不單單純的用金錢這些代價去衡量,因爲這些東西不是要去花多少錢的問題,而是不管多少錢你都得買的問題。

雖然和核彈、雜交水稻這些國家基石的研究比起來,新式戰鬥機的研究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卻也是關係到國家安全的重要項目了。

看着這個下一代飛機的概念機後,陳敬雲又是觀看了同樣是滁州飛機所生產的b4轟炸機的飛行表演。

這個b4轟炸機和f2戰鬥機yiyàng,同樣是全金屬製造,大量採用了鋁合金和輕質鋼管,飛行性能上大大提高的同時也讓它的造價急劇攀升。

這些年飛機的價格是越來越高,中國剛裝備飛機那會一架飛機才三四千元呢,而現在呢全都是已經上萬甚至好幾萬了。

前幾年還好,b3轟炸機最後一架改進型號的b3轟炸機在1921年出廠價是一萬六千元,同樣已經停產的f1戰鬥機在1919年的時候出廠價是九千元。

而這兩種飛機停產了後,作爲接替型號的b4轟炸機的價格卻是直接攀升到了三萬六千元,f2戰鬥機也不便宜,空軍版本的最新型號的出廠單價是一萬八千元,海軍型的還要更高一些,要差不多兩萬元。價格之所以飈的那麼高,主要是因爲這兩款飛機都是採用了全金屬製造,這年頭的鋁合金可是正兒八經的高新技術,就跟後世裡的戰鬥機所用的隱身複合材料yiyàng,價格可是貴的很。再者,這兩款飛機的單價現在之所以那麼高,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兩飛機的生產量還比較小,而滁州飛機公司以及其他的子系統公司都是想着靠前期這些訂單收回研發成本呢,畢竟誰也不知道以後空軍和海軍會不會繼續訂購f2戰鬥機了啊,所以這研發成本攤到少量訂單上,就造成了單價比較高。

這種偏高的價格並不能實際代表她們的造價,如果是戰爭時期的話,只需要考慮造價另外大量生產的話,成本就會迅速的拉低,到時候價格直接降低一半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不過現在中國沒有爆發戰爭,要增加武器設備的採購量是非常困難的,自從中日戰爭結束後,國內對於對於縮減軍費的呼聲一天比一天大,所以儘管這兩年中國的經濟情況已經初步擺脫了戰後經濟危機的影響並開始逐步提升,但是軍費卻是沒有增加太多,相反這軍費的比例都是比較低的,去年的時候是百分之二十七,三軍總軍費是五億五千三百萬元。而今年的財政預算案裡,政務院那邊依舊牢牢限制着軍費的上漲,今年的軍費比例不漲反跌,三軍總軍費佔據財政支出預算裡只有百分之二十六,再創歷史最低點,雖然受益於今年的財政收入預算達到了二十三億,軍費總量相對比去年增加了四千萬達到了五億九千萬,但是這個比例卻是越來越低,而且看政府那邊的大批官員以及經濟學家們的意思,這軍費估計還得進一步壓縮,所以就算中國的經濟情況在增長,但是軍費的增長速度卻是沒能跟上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

總之自打中日戰爭結束後,中國三軍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又或者是空軍,日子都不太好過。

這總體軍費都不多了,那麼分到空軍手上的軍費自然也就不可能多到那裡去,而空軍由於是極其以來後勤的技術兵種,所以很大一部分軍費都用花在了維護現役的飛機以及飛行員的培養和訓練上了,此外每年還得拿出一大批的經費用於支持各個項目的研發,所以這能夠騰出來採購新飛機的經費實在是不多。

要不然空軍早就全面換裝f2戰鬥機和b4轟炸機了,那裡用得着等到現在啊。

看着這架巨大的雙發轟炸機騰空而起,陳敬雲又是想起來了以後千機轟炸日`本的場景,而這個b4轟炸機雖然已經足夠先進了,但是載彈量和航程還是太少,其中的載彈量還可以,有一千五百公斤,但是航程卻是太近了,只有一千五百公里的航程,而且這還是輕栽情況下的最大航程,如果要滿載彈藥的話實際上作戰半徑也就五百到六百公里左右,雖然b4轟炸機對於現今的航空界來說已經足夠先進,但是對於陳敬雲來說這還遠遠不夠,中國必須擁有更大,飛的更高,飛的更遠的轟炸機,要不然以後用什麼對日`本進行戰略轟炸啊。

“這飛機很好,以目前的技術把雙發飛機做到這種地步,可見你們是用了心的,花了大力氣的!”陳敬雲說到這裡卻是話頭一變:“不過,這對於我們來說還遠遠不夠,我們還必須擁有飛的更高,載彈量更大,飛的更遠的轟炸機!”

陳敬雲這麼說了出來後,旁邊的秦國鏞也是有些詫異了,他可是航空界的專業人士了,他手下的這款b4轟炸機可是他的驕傲,而據他所知,目前中國的b4轟炸機已經屬於絕對的世界先進水平,其他國家可沒有這麼先進的轟炸機,但是陳敬雲卻依舊是不夠,所以他沉默了會後道:“主席,這載彈量上繼續提高還可以,不過這航程,不知道主席心中所希望的是多少?”

陳敬雲聽罷後心中暗自算了算了後說出了一個數字:“作戰半徑至少要達到兩千公里!”

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15章 B3轟炸機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83章 軍制改革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230章 問與答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533章 59號戰艦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29章 購軍械(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95章 北京兵變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358章 蔡家崗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76章 冬衣風波(三)
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15章 B3轟炸機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83章 軍制改革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230章 問與答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533章 59號戰艦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29章 購軍械(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95章 北京兵變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358章 蔡家崗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76章 冬衣風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