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

當然了,有些人膽子也不小,比如浙路公司在被迫向政府移交了滬杭甬鐵路後,他們就是利用部分債券和其他一些股票置換了好幾家機器公司,隨後以此爲基礎在南京成立了南京機械公司,主要生產紡織業相關的機器,並且成立之初就簽下了浙江的紡織巨頭福杭紡織公司百萬之巨的供應合同,現在正準備着進口衆多設備,同時已經是打算再一次向國內富商融資擴大股本,預計屆時股本會高達三百萬之巨,成爲了中國爲數不多的幾家大型重工企業。

這多少也算是滬杭甬鐵路國有化的一個附屬產物了,而在國民軍控制區內的另外一段重要鐵路的國有化進程卻是不容易,那就是滬寧鐵路,這段鐵路乃是前清時期就和英國怡和洋行簽訂了合同,用怡和洋行的貸款修築的,乃是名副其實的外資鐵路。要收歸國有的話就得直接和英國人面對。

所以是困難重重,不得已之下交通部值得暫時擱置。

實際上,對於陳敬雲個人來說,鐵路是否國有化的界限並不嚴格,對於他來說只要鐵路能夠根據國家發展規劃修築,並且運輸調度能夠服從軍事安排的話,那麼運營權讓與外國人也是無妨的。

這年頭的路權很多時候是關係到了其他一些東西,比如鐵路兩側的礦產開採權以及土地產區,當然還有讓國民痛罵不已的駐兵勸!東北地區一步一步淪爲實際殖民地進而喪失主權,最根本的源頭就是鐵路沿途的駐兵權。隨着鐵路的延伸俄國和日`本的軍隊就是名正言順的進駐中國內陸地區了。

不過中國的其他鐵路還好,雖然經營權在外國人手裡但是卻沒有駐兵,只要能夠滿足陳敬雲的軍事運輸需求目前來說也不是不能容忍的。至於以後嘛,自然有以後的招數,反正陳敬雲就沒聽說過爆發戰爭的時候,那個國家的軍隊還會因爲鐵路公司的運營權在外國人手裡就無法運用鐵路的。

哪怕是現在津浦線上和滬寧線上,雖然名義上這些鐵路的運營權不在自身手中,但是他們照樣把鐵路設施用上了軍事用途。

不管怎麼說,路權這個詞在先進的中國還是個極爲敏感的詞彙,就跟後世的美國人一聽到恐怖分子就會跳起來你一樣,這個年代的中國人一聽到路權就自覺的把這個詞等同割地賠款了。

“唉,要半些事實不容易啊!”葉恭綽道:“那些人可不管我們建成這鐵路後,會給沿線地區帶來多大機會!”

施肇基道:“沒錯,總統前些時候不是對你我說過嗎,要想富先修路!這個道理你我都懂得,可是那些國民們卻是不管那些的,只要是借款了,只要是讓洋人修路了他們肯定是要把你我罵成賣國賊的!”

葉恭綽道:“如果能辦成了讓他們罵幾句也無妨!北邊的同僚已經和比利時簽訂了修築隴海鐵路的合同,雖說我們的立場不一樣了,但是那也卻是好事!而我們幾個總不能到了南邊後就無所事事讓北邊的同僚們看笑話的!”

“呵呵,不管怎麼說,我們這些辦實業的總比那些辦外交的強!不管北邊還是我們這裡林長明還是伍廷芳,在外頭可是被報紙天天罵爲賣國賊啊,尤其是關餘一事上,他們也不看林兄和伍兄兩人爲了拿回南方諸省的關餘費了多大勁,一個個說着外交部無能不能收回關稅,更說簽訂延長了經濟開發區的優惠期乃是賣國之舉!”施肇基說着說着有些想笑了,他說的可沒錯,不管是哪個政府,外交部永遠是最憋屈的一個部門,因爲不管做這些外交官們什麼事情都會被罵成是賣國賊!

閒說了幾句後,施肇基把話頭重新轉向了鐵路:“這次續建粵漢鐵路和新築浙贛鐵路里頭,都不是容易的事情,粵漢鐵路的話湖南還在打着,一時間倒是不用太急。不過這浙贛鐵路是緊張了些,也不知道總統那邊能不能和美國人談妥!”

“浙贛鐵路延綿近千里,沿途多山難以修築,單靠我們自己是難以修築的,這藉助美國人修築是不得已之舉。雖然聽說這次商談只談借款不涉及路權,不過怕是美國人不肯啊!”葉恭綽憂心道:“沒有經營管理權在手,他們如何肯投重資給我們!”

施肇基道:“雖然難,不過總統的能力你是知道的,前些時候可是剛從美國人那邊弄來了幾千萬美金呢!”

“但願吧!不過我聽說這次英國和德國乃是日`本人都對這兩條鐵路有意思,也不知道總統那邊是個什麼意思!”葉恭綽有些鬱悶。

這修築鐵路本來是應該他鐵路司的事情,但是由於涉及到了借款,所以這就變成了外交事務,而且由於事關重要,連外交部那邊也無法做主,只能是陳敬雲自己去談,傳聞上次關餘會議中,陳敬雲和多國的外交官也都談及了鐵路借款一事,不過事情內幕如何他葉恭綽卻是不知道的。

他現在能夠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規劃好鐵路路線,從工業和軍事等各種角度去考慮然後提出一條適合的鐵路線路。至於怎麼修那就不是他所能管的事情了,也許以後的鐵路司能夠管,但是現在嘛卻是不能。

施肇基道:“我聽說德國人對粵漢線很感興趣,說是要修築鐵路,至於日`本人和英國人都想着修築浙贛線呢!而且聽說那日`本人還想仿效東北鐵路,索取鐵路沿線的礦產開產權!”

“哼,日`本是狼子野心,借款可以,但是路權決不能讓與他們,更別說礦產開採權和駐兵權等了,浙江和江西乃我國東南重要,可不能讓變成和東北一樣的存在!”葉恭綽顯然對日`本沒什麼好感。

“說的是,這日`本人的心思是路人皆知。不過德國人和英國人乃是美國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燈,別的不說,這經營權肯定是會要的!”施肇基道:“即便按照總統說的,這經營權讓出去也無妨主權,但是現在國內的國民們可都是眼睛盯着呢,一個搞不好到時候你我也就身敗名裂了!”

“唉,不說這些了!”葉恭綽嘆氣的喝了口茶,然後道:“聽說貴夫人又有喜了?”

施肇基聽罷微笑點頭:“嗯,請大夫看過了,的確是喜脈!”

葉恭綽的注意力顯然是沒在施肇基夫人懷孕之上:“恭喜了,改日我就讓內子帶上禮物去看望!”說罷卻是話頭一轉:“聽說貴夫人的叔叔唐公前幾日也到了南京?”

聽到葉恭綽說罷這話,施肇基眉宇一皺:“唐公來南京之事知道的人不多,葉兄弟你是怎麼知道的?”

葉恭綽卻是搖頭笑了笑:“我也是純粹巧了,從一朋友那裡聽到了!”說罷後略顯神秘道:“這次唐公來南京,是不是……”

施肇基卻是正色道:“唐公來南京不過是爲了保險公司的商業事務!”

話雖然這麼說着,但是腦海裡卻是想起了諸多事情來,他們二人口中的唐公不是別人,乃是辛亥民初這幾年大名鼎鼎的唐紹儀,此人清末時期就已經是衆人所知的重臣了,官至郵傳部大臣,辛亥後爲袁世凱的全權代表,和南方代表伍廷芳一起主持南北會談,南北和談後更是成爲了北洋軍第一屆內閣的內閣總理。可是好久不長,不甘當橡皮圖章總理的他和袁世凱翻臉後辭職,隨即潛居上海。

唐紹儀辭職後,身爲唐紹儀侄女丈夫的施肇基自然也不能繼續當他的交通部總長了,就跟隨了唐紹儀一起南下上海,而身爲施肇基好友的葉恭綽也是辭去了北洋內閣交通部路政司司長兼鐵路局局長,不久後到達上海。

當時正值陳敬雲組建東南宣撫使府,對於這些前清高官、北洋重要政治人物自然是能拉攏就拉攏,而且這兩個人也的確是人才值得陳敬雲去拉攏。施肇基和葉恭綽雖然因爲唐紹儀和袁世凱翻臉的緣故主動辭去了北洋內閣的職務,但是他們一個不過三十六,一個不過三十二歲而已,讓他們就此隱居去釣魚自然是不甘心的,和很多投奔陳敬雲的人一樣,既然北邊不能待,那就在南方某個一官半職,反正不會就此沉淪的。

加上當時東南宣撫使交通部裡頭沒什麼人才,陳敬雲大筆一揮就是許諾了和他們當初同等的職位,也就是交通部總長以及鐵路司司長一職,如此情況下他們也是痛快的接受了陳敬雲的邀請,進入了東南宣撫使中任職,不久前南方聯軍成立中華共和國組建正式政府後,他們二人也總算是從一個地方軍閥屬下官員再一次成爲了中央官員,恢復了一年前的地位權勢。

他們兩人接受了陳敬雲的邀請而任職,但是他們兩人的曾經頂頭上司唐紹儀卻是一直都待在上海而沒有接受陳敬雲的邀請。^-^^-^

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1024章 忍讓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961章 低估(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235章 岑春煊第918章 F5對P51(二)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40章 亨利歸來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4章 花巷所聞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775章 演講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143章 飛鴻號第457章 北巡(二)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82章 左將軍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918章 F5對P51(二)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18章 F5對P51(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24章 殺人奪權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
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1024章 忍讓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961章 低估(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235章 岑春煊第918章 F5對P51(二)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40章 亨利歸來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4章 花巷所聞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775章 演講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143章 飛鴻號第457章 北巡(二)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82章 左將軍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918章 F5對P51(二)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18章 F5對P51(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24章 殺人奪權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